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以不同泌乳阶段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检测分析奶牛血清中各生理生化指标与产奶性能的相关性,采用3×3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80头荷斯坦奶牛分为9组,每组20个重复。因素一为泌乳阶段,分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因素二为产奶量,设高产、中产和低产3个水平。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量对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分析血清中VA、VE、游离脂肪酸(NEFA)、尿素氮(BUN)、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奶性能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血清中VA和VE含量都随着奶牛泌乳期的延长而升高,泌乳后期高于前期和中期,高产和中产奶牛血清VA含量显著高于低产奶牛,但高产奶牛血清VE含量显著低于中产和低产奶牛;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奶牛血清中NEFA、Ca和P含量降低,血清AKP活性与BUN含量呈升高趋势。血清生化指标和产奶性能的相关性与泌乳阶段有关,并且在泌乳前期更为明显,泌乳前期,血清中VA、NEFA和BUN含量均与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血清中Ca的含量与产奶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相关性较强;泌乳后期VE含量与产奶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引进马品种新吉尔吉斯马与伊犁马杂交后代(XY)、奥尔洛夫马与伊犁马杂交后代(AY)的产奶性状,进一步研究比较两个引进马品种对伊犁马乳用性能的改良效果,为新疆乳用马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两个杂交群体中成年母马30匹,分别采集和统计样本的最高日产奶量、日均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及全期产奶量,比较不同产奶量在两个杂交群体间的差异,并对同一群体中的不同产奶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个杂交群体XY和AY的平均最高日产奶量、日均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全期产奶量分别为8.15kg、6.00kg,6.15kg、5.34kg,43.94kg、36.94kg,133.45kg、97.38kg,738.41kg、641.94kg。在最高日产奶量、周平均产奶量、月平均产奶量和全期产奶量上,杂交后代XY显著高于AY(P<0.05);不同产奶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的各产奶量之间相关程度不同。【结论】引进马品种新吉尔吉斯马对伊犁马的产奶性能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增加挤奶次数对不同阶段泌乳奶牛产奶量的提升,找出最佳挤奶管理方案,为有效提升牧场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泌乳牛只随机分为两组,保证不同胎次、不同产犊阶段平均泌乳量相当,分组后两组分别保持3次挤奶和4次挤奶1个月。对牧场不同挤奶次数奶牛泌乳量进行统计汇总整理分析。[结果]增加挤奶次数能有效提高奶牛泌乳量(P<0.05);泌乳量高于45 kg奶牛增加挤奶次数对产奶量的提升,显著高于泌乳量低于45 kg的奶量(P<0.05);增加挤奶次数显著提升头胎牛产量2.33 kg,二胎牛产量2.31 kg,三胎及以上牛奶产量2.78 kg(P<0.05);不同泌乳阶段,增加挤奶次数能有效提高泌乳初期及产奶高峰期的产奶量(P<0.05)。[结论]增加挤奶次数能有效提升奶牛泌乳量,对高产及处于产奶初期及高峰期的奶牛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泌乳水平奶牛在瘤胃发酵和血清代谢上的差异,从消化和代谢的角度解释不同泌乳水平奶牛的泌乳合成机制差异,为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24头体况良好、体重[(648.50±68.65)kg]、胎次[(2.64±0.70)胎]相近的泌乳中期[(182.0±31.5)d]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分为高产组[(41.7±4.8)kg/d]和低产组[(24.1±3.9)kg/d],各12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相同的全混合日粮。分别用乳成分分析仪、酶免法、比色法和气相色谱法对乳成分、血清代谢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高产组奶牛乳成分中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含量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而乳蛋白率极显著低于低产组(P<0.01);2)高产组奶牛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及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乙酸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3)高产组奶牛血清能量代谢指标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低于低产组(P<0.01),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低产组(P<0.05),β-羟丁酸(BHBA)含量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抗氧化指标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低产组(P<0.05);免疫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极显著低于低产组(P<0.01),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低产组(P<0.05),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综上所述,高、低产奶牛在瘤胃发酵及血清代谢指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泌乳量奶牛的行为学差异,并分析奶牛行为学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选择24头泌乳中期[(114.6±7.5)d]中国荷斯坦奶牛,平均体重为(670±24)kg,胎次为(2.6±0.4)胎,分为高产组[泌乳量(31.90±1.76)kg/d]和低产组[泌乳量(19.30±1.76)kg/d],每组12头。通过24 h视频监控系统、精准饲喂系统及计步器等,观察和统计奶牛48 h内采食(采食量、采食时间、采食次数、反刍时间、反刍次数)、饮水(饮水时间、饮水次数)、运动(躺卧时间、躺卧次数、站立/游走时间、游走步数)等参数,研究奶牛行为学与泌乳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低产组奶牛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高产组奶牛(P<0.01),低产组奶牛的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和乳糖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高产组奶牛(P<0.01)。2)高产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饮水时间和饮水次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产组奶牛(P<0.05或P<0.01),高产组奶牛的游走步数极显著低于低产组奶牛(P<0.01)。3)总泌乳量与干物质采食量(r=0.829,P<0.01)、饮水时间(r=0.473,P<0.05)、饮水次数(r=0.429,P<0.05)呈正相关,而与游走步数(r=-0.574,P<0.01)呈负相关。综上所述,奶牛行为学与泌乳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行为的差异,可为寻找通过改变行为学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9):74-75
本文对成年公母塔里木双峰驼和准噶尔双峰驼的体尺、体重、产奶量和产毛量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公母驼的体尺和体重均略大于准噶尔公母驼;准噶尔公、母驼产毛量分别为(7.58±1.19)kg、(6.38±2.06)kg,高于塔里木驼产毛量,(6.37±1.20)kg(公)、(5.51±0.87)kg(母)(P0.01);准噶尔母驼的日均产奶量(2.32±0.83)kg,而塔里木母驼的日均产奶量(0.90±0.11)kg,差异极显著(P0.01)。本文就塔里木双峰驼和准噶尔双峰驼的产毛和产奶性能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双峰驼选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产犊季节及胎次对甘肃会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掌握产犊季节和胎次对奶牛产奶的影响。【方法】以会宁地区一奶牛场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选择2011~2013年不同产犊季节及不同胎次产奶量记录完整的健康母牛共200头,主要探讨产犊季节及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将所有产奶数据校正到305d产奶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做出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305d产奶量的整体分布曲线。对4个季节和5个胎次的产奶量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SR法多重比较,确定不同季节和各胎次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荷斯坦牛的305d产奶量的影响均极显著。秋季(9~11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属高产奶量季节;夏季(6~8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属低产奶量季节。第2胎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较佳,随着胎次的增加,特别是第3胎及以后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逐渐下降。【结论】产犊季节及胎次对甘肃会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在保证全年牛奶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在高产季节产犊和加强对高胎次奶牛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群体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泌乳高峰期产奶性能、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20头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50.00±32.71)kg、胎次为2~3胎的干奶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00、1 200和1 800 mg/d β-胡萝卜素,试验从产犊前60 d至产犊后90 d,共150 d。试验期间测定奶牛产奶量、乳成分,试验结束时尾静脉采血,测定血常规,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泌乳高峰期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600、1 200 mg/d β-胡萝卜素显著降低了牛乳中体细胞数(P<0.05);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血液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1 200、1 800 mg/d β-胡萝卜素显著提高了奶牛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奶牛养殖场(2016—2019年度1~4胎)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85头高产奶牛和158头低产奶牛的生产性能,旨在通过分析产奶量与乳成分的相关性,探究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成分差异;同时,根据中国《奶牛饲养标准》建议计算乳能量,探究高产与低产奶牛乳能量随泌乳时间的拟合曲线,建立高产与低产奶牛在不同泌乳阶段的乳能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体细胞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乳脂率、乳蛋白率、乳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呈显著负相关(r=-0.851、r=-0.654、r=-0.811,P0.01)。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能量随泌乳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拐点在泌乳60 d左右。根据产奶量分别构建高产与低产奶牛在泌乳前60 d和泌乳60 d之后的乳能量预测模型,对于高产奶牛,泌乳前60 d的最优模型为E=4.573-0.031X(R~2=0.918,残差范围:-0.957 8~1.432 7,P0.01,n=7 400)(式中:E为乳能量;X为产奶量。下同),泌乳60 d之后的最优模型为E=3.890-0.019X(R~2=0.980,残差范围:-0.968 0~1.590 6,P0.01,n=7 400);对于低产奶牛,泌乳前60 d的最优模型为E=4.280-0.038X(R~2=0.958,残差范围:-0.959 3~1.457 3,P0.01,n=6 320),泌乳60 d之后的最优模型为:E=4.178-0.034X(R~2=0.887,残差范围:-1.197 6~1.589 5,P0.01,n=6 320)。本研究分析了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成分存在差异,得出高产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低产奶牛;此外,本研究还建立了不同泌乳阶段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能量预测模型,可对奶牛的泌乳净能需要进行预测,以便奶牛场调整饲料结构,达到奶牛的最佳生产状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不同产奶水平的黑白花奶牛泌乳盛、中、后期血清中T_4和T_3浓度。结果表明:高产牛组、中等产奶水平组和低产牛组之间血清T_4和T_3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个产奶水平组的泌乳后期血清浓度(62.27,59.25和66.10nmol/L)均显著高于泌乳盛期(49.00,50.60和50.47nmol/L,P<0.05),3个组母牛血清T_3浓度在整个泌乳期无显著变化(P>0.05)。高、中、低产牛组T_4浓度与日产奶量均呈中等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P<0.01)、-0.51(P<0.05)和-0.54(P<0.01)。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某奶牛场奶牛泌乳曲线拟合及泌乳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云南省某奶牛场奶牛群的产奶性状,旨在揭示相应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今后牛群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方法]利用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采用SAS系统对4个奶牛场1 954胎产奶量的测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泌乳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成功拟合了牛群1~8胎的泌乳曲线,8个曲线方程的相关指数(R2)都在0.89以上,所拟合的泌乳曲线方程可靠性高.[结论]几乎所有胎次的泌乳奶牛产奶量都呈现了产奶量随泌乳月份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高产月份的产奶性能未充分表现.不同胎次的产奶量变化规律也不明显,高产胎次的高产性能表现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2.
选择20头荷斯坦高产牛,采用配对分组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头。对照组使用原日粮,试验组产前21d每天在日粮中添加繁奶康125g,于分娩当天添加量增至300g直到试验结束,以探讨日粮添加繁奶康对奶牛泌乳早期产奶性能(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繁奶康,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奶牛采食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及乳干物质含量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产奶牛补充繁奶康对泌乳早期产奶性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国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的群体规律,并估计其遗传参数。【方法】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分别在2个规模化奶牛场测定了628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的牛嘴宽度及臀高、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等体尺性状,同时利用体斜长和胸围估计试验牛体重。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了牧场、月龄和泌乳阶段等因素对牛嘴宽度的影响,以及牛嘴宽度与各体尺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DMU软件采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了牛嘴宽度的方差组分及遗传力。【结果】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的群体平均值为17.28 cm,变异系数为5%,变异相对较小;牧场和月龄对牛嘴宽度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阶段对牛嘴宽度有显著影响(P<0.05),牛嘴宽度随母牛月龄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泌乳初期牛嘴宽度显著小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牛嘴宽度与各体尺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的遗传力估计值为0.28,为中高遗传力性状。【结论】牧场和月龄对奶牛牛嘴宽度影响极显著,泌乳阶段对奶牛牛嘴宽度影响显著,牛嘴宽度与臀高呈较弱相关。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是一个具有中高遗传力的体尺性状。  相似文献   

14.
随机选择产奶期为(140±15) d的荷斯坦奶牛按照产奶量分成高产组和低产组,研究热应激对高产和低产奶牛血液生理指标、炎性因子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轻度热应激状态下,高产奶牛外周血淋巴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低产奶牛,且差异极显著(P0.01);高产奶牛的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血液尿素氮(BUN)、肌酐(CRE)、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低产奶牛,且差异显著(0.05P0.01);在生产性能方面,高产奶牛的产奶量下降最为明显,均值达到21%,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乳脂肪、乳蛋白、乳酸和BUN均低于低产组,体细胞数则高于低产组,并且乳蛋白和乳汁BUN与低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高产奶牛受到热应激的损伤较低产奶牛严重,并在外周淋巴炎性因子、肝肾损伤、乳产量和乳品质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试验选取宁夏地区12个规模化牧场5006头头胎荷斯坦牛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量4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进行评分,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鉴定牛只的五大部位20个描述性状和总体得分性状的表型参数,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特征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弱正相关,差异不显著(P0.05);体躯容量与305d奶产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尻部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肢蹄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乳房形态与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乳房与乳脂率成显著正相关(P0.05);后乳房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泌乳系统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用特征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得出,奶牛体躯容量、肢蹄、乳房形态、后乳房、泌乳系统、乳用特征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主要因素,加强体型性状的选择对于筛选优质高产核心群及开展选种选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双峰驼体尺性状的影响因素,试验采用SPSS 17.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模块,分析了品种、性别、年龄、毛色对双峰驼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善沙漠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的体高、体长、体重显著高于阿拉善戈壁双峰驼和苏尼特双峰驼(P0.05),青海双峰驼的胸围和管围显著高于阿拉善沙漠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阿拉善戈壁双峰驼(P0.05)。除了公驼的管围极显著高于母驼(P0.01)外,公驼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均显著高于母驼(P0.05)。毛色为红色和黄色的双峰驼体高显著高于白色(P0.05),毛色为白色的双峰驼体长显著高于褐色(P0.05),毛色为黄色和棕色的双峰驼体重显著高于褐色(P0.05)。10岁双峰驼的体高和体长显著高于1~8岁及11~15岁双峰驼的体高与体长(P0.05),13岁双峰驼的胸围、管围、体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双峰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与麦洼牦牛产奶性能相关的性状,试验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选取了94头泌乳期的健康牦牛,测定了6—10月份产奶量(153 d产奶量)以及体斜长、体高、胸围、后乳房高度、后乳房宽度、乳房深度和乳头长度等指标,根据153 d产奶量将数据分为两组(≥450 kg为高产组、450 kg为低产组),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高产组和低产组153 d产奶量平均值分别为506.11 kg、398.84 kg,且差异极显著(P0.01);乳房深度和乳头长度两个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大于15.00%,提示仍具有较大选育潜力;主成分相关分析显示,胸围和乳头长度与153 d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6.452%,其中体斜长、后乳房高度和乳房深度对主成分的贡献较大,提示今后对麦洼牦牛体型选育应包括上述几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自然热应激条件下北京地区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环境温湿指数(THI)的相关性,试验选择胎次相近、体重为(610.00±22.13) kg、泌乳天数为(157.00±1.27) d、产奶量为(33.39±4.61) kg/d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60头,根据产奶量的不同,分为高产组[(42.47±3.73) kg/d]、中产组[(34.10±3.20) kg/d]及低产组[(28.28±4.19) kg/d],每组20头。试验于2019-06-20—2019-09-30在北京市延庆某奶牛养殖场进行。2019-06-23—2019-07-22、2019-07-23—2019-07-29和2019-07-30—2019-09-09的THI均值都在72以上,即为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和热应激后期。运用Origin 9.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与回归分析,分析产奶量、乳成分与THI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期间,高、中、低产组除乳糖率之外,产奶量及其他乳成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高、中产组产奶量极显著下降(P0.01)。在热应激中期,高、中产组乳脂率极显著低于热应激前期(P0.01),乳蛋白率无显著变化(P0.05);在热应激后期,与热应激前期相比,各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降低(P0.01),中、低产组乳脂率/乳蛋白率极显著升高(P0.01),低产组乳脂率极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奶量与泌乳天数、乳脂率和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THI、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热应激期间,THI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与TH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显著下降;与中、低产组奶牛相比,高产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对热应激更敏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双峰驼的年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体尺数据,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产奶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体高和管围之外,体长、胸围和年龄对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如体长在145~151cm之间的平均日产奶量1.27kg,而在159~166cm之间的平均日产奶量1.68kg,差异极显著(P〈0.01);胸围在206~217cm之间的平均日产奶量1.33kg,而胸围在218~228cm之间的平均日产奶量1.69kg,差异极显著(P〈0.01);从表2中可以看出,年龄和产奶量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体长、胸围和年龄对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双峰驼的体尺、年龄等性状与产奶性能进行相关分析,为今后选育提高双峰驼产奶量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双峰驼的体尺性状,选取阿拉善戈壁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阿拉善沙漠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4个地区的双峰驼共计161峰,测量其体长、体高、体重、胸围和管围等性状,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5个体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双峰驼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尤其是体重与胸围、体重与体长的相关系数为强正相关。双峰驼的体尺性状聚类结果为3亚类,第1亚类包括体重、体长和胸围,第2亚类只包括体高,第3亚类只包括管围。该试验结果为双峰驼的选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