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一种对白术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单糖组成测定的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6、提取时间1.5 h,重复提取3次; AB-8大孔树脂纯化。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白术多糖的分子量,流动相:超纯水,流速:0.7 m L/min,柱温:35℃,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柱前衍生化HPLC法检测白术多糖的单糖组成,多糖样品用三氟乙酸水解,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经C18色谱柱分离,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85∶15)洗脱,柱温40℃,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显示白术多糖中95%为Mw≈3500的小分子多糖;经柱前衍生化HPLC法检测,白术多糖由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239∶18.6∶19.3。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白术多糖单糖组成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白术多糖质量控制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选用甘肃省道地药材红芪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芪多糖,并以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设置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和醇沉比5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5个水平。在此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衡量指标,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得到红芪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再利用该工艺参数条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红芪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次数为4次,液料比为17 mL/g,醇沉比75%。最佳条件下红芪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7.70%,与理论提取率8.01%无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认为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的工艺稳定可行,为红芪多糖的有效提取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分离纯化红芪多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灰兜巴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灰兜巴粗多糖,主要通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以灰兜巴多糖提取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化粗多糖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10时灰兜巴多糖提取率最高。表明温度对灰兜巴多糖提取率影响显著,其次是时间。验证试验证实该工艺稳定可行,多糖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红甜菜多糖的提取效果。试验以红甜菜为原料,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超声辅助水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其提取工艺,探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红甜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evag试剂、活性炭和石油醚依次对粗多糖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采用水提醇沉法时,在液料比90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的条件下,红甜菜多糖得率最高,提取率达2.33%;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0 mL/g、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85%。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红甜菜多糖中蛋白质去除率、色素去除率、脂肪去除率分别为29.73%、3.88%、2.76%。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所用提取溶剂少、耗时短、所需温度低、提取率高,更适用于红甜菜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紫花地丁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紫花地丁为试验材料,研究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4个单因素对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花地丁多糖效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提取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90%。此优化条件下,百合多糖的提取率可达6.27%。结论:该工艺提取率高,简单可行,为紫花地丁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银杏叶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试验以银杏叶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从银杏叶粉中提取可溶性银杏叶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次数为3次的条件下银杏叶多糖的得率最高,为6.19%。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复方中草药多糖成分中复方板蓝根的粗多糖得率,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醇液比对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其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分析试验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单因素优化结果为液料比15∶1、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 h、醇液比4∶1;通过正交分析获得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0.5 h、醇液比4∶1。提取工艺优化后,复方板蓝根的粗多糖得率为10.25%,较优化前复方板蓝根粗多糖得率(6.54%)提高了3.71%。说明本试验可为复方板蓝根多糖后期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交设计法优化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选淫羊藿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为考察目标,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为1∶25,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温度为90℃。多糖醇沉浓度为700mL/L。该工艺为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奠定了基础,并为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水煮醇沉淀法研究了影响茶叶多糖(TPS)提取的因素,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控制和改变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沉淀体积倍数研究这些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除蛋白质的效果,再利用凝胶柱层析法时TPS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TPS最佳提取的条件为100℃、4 h、2.5倍体积乙醇沉淀效果最佳.粗糖提取率为9.1624%,相对含量为44.6%.TCA法除蛋白质效果较好,经凝胶柱层析,确定本方法所提取的茶叶多糖为一种糖蛋白.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多糖.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温度、pH值时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时间20 min/次,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12,pH值9,温度80℃,黄芪多糖的提取率高达96.6%.该方法具有节省溶剂、省时、节能及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对新鲜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新鲜玉米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工艺优化,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4次,此工艺下的玉米须多糖的提取率为3. 66%,纯度为81. 1%;此外对其进行体外抗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新鲜玉米须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 13和1. 56 mg/m L,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都为6. 25 mg/m L; 5 mg/m L新鲜玉米须多糖溶液的DPPH清除率及抑制小鼠红细胞自氧化率和1 mg/m L的维生素C相比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此工艺下的新鲜玉米须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蒙古口蘑菌丝体多糖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对蒙古口蘑中可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时间、重复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和料液比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料液比为1:50.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2h,重复提取次数为2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时,蒙古口蘑Tr-海和Tr-12的多糖含量分别为6.63%和6.4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水热回流法提取蛹虫草培养残基中活性成分虫草素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 选取液料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虫草素含量,确定水热回流法提取蛹虫草培养残基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蛹虫草培养残基中虫草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准确度RSD为2.64%,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水热回流法提取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其中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物虫草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影响不明显(P>0.05)。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培养残基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5:1、提取次数5次、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60 min,该提取条件下测得蛹虫草培养残基中虫草素含量为1.48 mg/g。【结论】 采用本研究确定的水热回流法最佳工艺参数能有效提取蛹虫草培养基活性成分,且操作简单实用,提取物活性成分得率稳定,为后续蛹虫草培养残基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省酒泉地产枸杞为试验对象,采用超声辅助优化枸杞多糖提取工艺,并对酒泉地产枸杞药材中多糖及其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以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开展单因素试验,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按照苯酚-硫酸法测定枸杞中总多糖,利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枸杞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显示,枸杞多糖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20(g∶mL),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0 min。采用上述工艺,酒泉玉门市柳河乡产的枸杞中多糖净提取率最高,为3.83%;利用苯酚-硫酸法和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别测定9批枸杞总多糖含量和自制枸杞多糖的单糖组成,酒泉玉门市花海镇和瓜州县布隆吉乡产的枸杞中总多糖含量较高,为3.21%和3.01%;自制枸杞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平均含量分别为0.62%、1.01%、3.59%、8.22%、3.59%、0.76%和4.79%,且玉门市和瓜州县产的枸杞多糖中单糖含量较高。枸杞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为其加工生...  相似文献   

15.
单因素试验法优选红芪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红芪中红芪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浸提次数、料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红芪多糖提取的影响。试验采用常规法提取红芪多糖,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浸提温度80℃,浸提次数3次,浸提时间1.0 h,料液比1∶12时,红芪多糖的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以蛹虫草多糖得率和相对标准偏差为指标,测试超声波水提法、超声波醇提法、水热回流法和醇热回流法蛹虫草多糖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再用正交试验方法检测水热回流法中4个因素(温度、次数、时间、料液比)对虫草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虫草多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热回流法虫草多糖得率6.2%,相对标准偏差RSD(%)1.39,是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佳方法;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90min,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20,为蛹虫草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水浴提取法提取七味地藿颗粒中的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显色体系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该方剂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90℃,提取次数为3次时,七味地藿颗粒多糖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为28.01%。该优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可作为工业化生产七味地藿颗粒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荷花蜂花粉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温浸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荷花蜂花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因素对荷花蜂花粉多糖提取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荷花蜂花粉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1:8的料液比,50℃水浴条件下,浸提3h。考虑到经济效益和成本因素,经两次提取后荷花蜂花粉多糖的提取率就可以达到99%,故最佳提取次数为两次。  相似文献   

19.
试验比较了水提和碱水提、分步醇沉和分级醇沉提取刺五加多糖的工艺差异。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分离刺五加多糖,采用Segav法脱蛋白,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柱前衍生化GC-MS法测单糖组成。结果显示,水提法的多糖得率较高,但是总糖含量较低;碱提法的多糖得率略低,但是总糖含量较高;分步醇沉操作繁琐,但是多糖得率和总糖含量最高。提取溶剂和醇沉浓度不同,单糖组成比例有所变化。木糖和半乳糖在刺五加多糖中比例高于阿拉伯糖和葡萄糖比例。综合考虑,用碱水提取刺五加多糖,采用分步醇沉的方法,可以得到较多和较高含量的多糖。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砂引草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砂引草为试验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选择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单因素试验的自变量,最终多糖的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各自变量及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影响的响应面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砂引草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0、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5 h,砂引草多糖提取的实际得率2.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