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发展及应用,海绵城市建设也得到较快发展,很多城市逐渐积极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速度。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园林建设属于十分重要的部分,对海绵城市建设整体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本文就结合赣州市实际情况,在园林建设方面探讨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宁市城市内涝问题以及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和海绵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要素、建设意义、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具体方法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析,以其引起海绵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并为进一步做好海绵城市绿化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即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海绵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是低影响开发,即利用分散的、小型的设施达到控制污水、收集雨水等功能。[1]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更加突出,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2014年12月,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开展组织申报试点。经过五年的发展,初期试点城市发挥了海绵城市的部分功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浅谈海绵城市的功能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吕俊杰 《新农业》2023,(4):22-23
海绵城市是一种全新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其依据海绵吸水理念实现了城市集水、排水、蓄水、净水、用水等功能的统一。本文在阐述海绵城市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就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其与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关联性展开分析,并指出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应用情况,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水平,保证风景园林规划质量,进而推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工程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的热点之一。以国内公布的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的遂宁市作为案例,选择对海绵城市植物景观美感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海绵城市植物景观美感评价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植物景观进行美感评价,同时划出植物景观等级,推动海绵城市关于植物景观的研究,同时具有一定的科学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玉溪市红塔区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建设海绵小区、海绵道路、海绵广场的做法,指出了玉溪市红塔区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生态功能弱等问题,总结了玉溪市红塔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得以融入并发挥作用。园林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项目,承载着海绵城市水系统的调节功能。本文站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上,分析了园林绿地的应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处理自然灾害和突发状况时,通过吸收雨洪、储存水源、增加下渗、净化污水等方式收集和回收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总量,缓解城市缺水的现状,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生态平衡。通过对承德市高新区滨河公园的实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该项目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情况;该项目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入手,依据城市滨河公园的规划原则,从文化与景观、经济及景观等方面进行了景观规划设计。本文阐述了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建设前景,寻求提高滨河公园建设质量的途径,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方向,以海绵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城市池州市齐山大道道路绿地为调查对象,系统阐述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措施,针对性总结道路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并对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中道路绿地的植物选择与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为同类型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厦门市是中国16个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杏林湾片区是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划分的16个排水片区之一.通过对杏林湾东片区以及周边环境的实地调研,发现海绵城市建设在植物规划与配置上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相似地理气候区海绵城市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亚绿地系统中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辨析海绵城市与城市绿地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地位和作用。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海绵城市背景下的三亚绿地系统建设中的优势、劣势及现状做了分析,总结出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当地,科学合理建设城市绿地,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功能,这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41-242
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尚处于试点阶段,从国土管理角度服务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从水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风险和水文化消失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同时从国土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5,(16):174-175
概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建设理念,分析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原则与措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与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使其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特点,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旨在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产生的不对等结构使得风景园林规划中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弹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的建设中多方向的环境质量改善的措施在不断的颁布和实施。其中2015年国家颁布了"海绵城市"的试点项目,并通过评审选出了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他们分别是: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经过专家组的仔细审评确定的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目的是通过建设试点城市来观察海绵城市在生态环境改善中所起的作用,完善海绵城市并是它更大作用的发挥生态建设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使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更为广泛的推广,海绵城市的技术的完善提供相关的技术数据和实践经验,使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更为科学、合理、经济,通过最直接,简单有效的方法,得到最大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发展迅速且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城市防洪治涝及城市河流生态环境的保障等工作面临重大挑战。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为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及内涵特征的研究,详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技术,以期在未来城镇化建设中,为城市合理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分析了园林绿地和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桂林市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不同绿地类型中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并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推荐一批适合其生长的优秀景观植物。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海绵城市体系建设,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提出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实施方案。首先对海绵城市的理念及内涵相关理论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绿地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的渗透、滞留的相关性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也分析了城市绿地土壤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透和滞留的绿地土壤改良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此文以试点海绵城市――安徽池州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为背景,首先阐述智慧海绵的内涵,介绍了池州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池州海绵城市建设对智慧化的需求。其次从智慧气象、智慧管理、智慧评估三个方面对池州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展开具体探讨。最后从池州海绵城市的建设广度、雨水资源回收利用和驱动全民参与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多,不仅有力的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而且对于调节地表径流量、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建成"美丽中国",海绵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城市园林规划建设是海绵城市建成的重要载体和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