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筛选产后卵巢静止奶牛血浆中差异代谢物,探究差异代谢物与奶牛卵巢静止的关系。试验选取了产后45~60 d卵巢静止奶牛和正常发情奶牛各15头,应用LC/MS技术检测两组奶牛血浆样品,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与单变量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血浆差异代谢物,揭示不同代谢通路中的差异代谢物与奶牛卵巢静止的关系。结果显示:LC/MS分析共筛选出14种血浆差异代谢物。与发情组奶牛相比,卵巢静止组奶牛有11种差异代谢物明显升高:分别是D-塔格糖、L-亮氨酰-L-脯氨酸、L-鹅肌肽、脯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N-(3-苯基丙酰基)甘氨酸、7-烯胆(甾)烷醇、γ-生育酚、β-隐黄素、视黄醛和鞘磷脂;3种差异代谢物降低:分别是胞嘧啶、1-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和1-硬脂酰-SN-甘油-3-磷酰胆碱。代谢通路分析代谢组学所获得的奶牛卵巢静止血浆差异代谢物,提示奶牛产后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等的异常会阻碍卵泡发育,从而导致奶牛产后发生卵巢静止。本试验获得了卵巢静止奶牛血浆差异代谢物,探究了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发生中差异代谢物在糖代谢、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以及其他代谢的变化,为今后深入研究奶牛卵巢静止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策略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归芪益母复方制剂对产后奶牛瘤胃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的调节作用。将19头待产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头,试验组9头。试验组奶牛产后每天灌服归芪益母复方制剂500 mL,对照组奶牛每天灌服等体积饮用水,连续6 d。产后第7天晨饲前采集瘤胃液,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和GC-MS/MS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两组奶牛瘤胃菌群的丰度和短链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瘤胃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Escherichia-Shigella属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菌群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Subdoligranulum属菌群丰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奶牛瘤胃丙酸(P<0.05)和异丁酸(P<0.01)含量明显升高。本研究从瘤胃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角度揭示了归芪益母方对产后奶牛的保健机制。  相似文献   

3.
旨在筛选表征奶牛产后异食沙土的生物标志物。本试验共采集29份产后15~22 d血浆样品,根据奶牛产后有无异食沙土现象,结合血钙浓度进行分组,其中13头产后有异食现象的奶牛血浆样品为试验组,16头健康奶牛血浆样品为对照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代谢组学技术探讨2组血浆代谢轮廓和代谢物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试验组代谢轮廓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变化,正、负离子下共筛选出2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1种代谢物水平显著降低(P0.05),7种代谢物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进一步考察这些差异代谢物对分类的识别能力,结果显示仅有11种代谢物对2组血浆具有显著的区分能力。综上表明,乙酰肉碱、DL-苯丙氨酸、2-八烯酸、辛酸、癸酸、D-泛醇、NG,NG-二甲基-L-精氨酸(ADMA)、雄烯二酮、脯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可作为表征奶牛产后是否有异食现象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研究奶牛产后异食沙土的预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试验旨在从代谢组学角度探究关中奶山羊睾丸发育代谢机制。【方法】 选择1月龄断奶雄性关中奶山羊和24月龄体成熟的雄性关中奶山羊各6只,采集睾丸组织,使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对睾丸组织进行化学检测,通过多维和单维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不同代谢物进行化学检测、对比与鉴别,通过富集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关中奶山羊发育代谢中的潜在关键通路。【结果】 在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组织中共筛选出33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显著上调137个,显著下调197个。对前36个差异代谢物进行比较鉴定发现,分别为脂质和类脂质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未分类化合物和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四大类。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在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发育过程中,脂质和类脂质分子与甘油磷脂呈最大正相关,羧基及其衍生物与甘油磷脂呈最大负相关。对不同的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筛选出7条潜在的重要代谢通路,分别为肿瘤中的胆碱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肿瘤中的中心碳代谢、铁死亡、谷胱甘肽代谢、氨酰-tRNA生物组成以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结论】 本试验从代谢组学角度揭示了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机制,为今后哺乳动物睾丸的发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乳脂率奶牛血浆和乳中代谢物的差异。实验基于江苏省某奶牛场2020年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在相同饲粮条件下选取高乳脂率中国荷斯坦奶牛(5.82%,H组)及低乳脂率中国荷斯坦奶牛(3.60%,L组)各5头。L组和H组奶牛的胎次均为1.80,L组的泌乳天数为317.80 d,H组的泌乳天数为218.80 d,L组和H组奶牛的日产奶量分别为28.54 kg和27.96 kg,且2组牛的胎次、泌乳天数及日产奶量差异均不显著。收集血样及乳样,测定常规乳成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通过非靶向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血浆及乳中代谢物。结果显示:H组血浆中β-羟丁酸浓度高于L组(P<0.05);血浆代谢组发现了5种差异代谢物[差异倍数(H/L)≥1.5且P<0.05],与L组相比,H组显著上调的代谢物有磷脂酰胆碱(20:0/20:5)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3,下调的代谢物有胆碱、3-羟基-L-脯氨酸和植物鞘氨醇,这些代谢物富集在胆碱能突触、甘油磷脂代谢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通路;乳样代谢组也发现了5种差异代谢物[差异倍数(H/L)≥1....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归芪益母口服液对产后奶牛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0头2~4胎次产后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灌服温开水800 mL,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归芪益母口服液300,500和800 mL,连续灌服5 d。采集产后0,5和12 d的血样和乳样,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IgA、IgM和IgG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全自动乳体细胞分析仪检测乳成分和体细胞。结果显示,奶牛产后0,5和12 d血清IgA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IgM和IgG逐渐升高(P0.05),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亚群CD8~+呈上升趋势(P0.05),CD4~+与CD4~+/CD8~+的比值降低(P0.05);中、高剂量归芪益母口服液能显著提高产后奶牛IgM、IgG、CD4~+、CD4~+/CD8~+含量(P0.05),降低CD8~+含量(P0.05),并且能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降低体细胞数(P0.05)。结果表明,中、高剂量归芪益母口服液具有增强奶牛产后免疫机能和提高生产性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归芪益母口服液治疗猪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获取归芪益母口服液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Malacards数据库获得母猪气虚血瘀证的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靶点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 1.5.7软件对其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归芪益母口服液筛选得到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其对应76个关键作用靶点,6 335个疾病靶点,41个交集靶点;PPI网络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和IL10为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共筛选出12条目,其中生物过程7条目,包括免疫应答、STAT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正向调节、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等;细胞组分2条目,包括细胞外组分和细胞外空隙;分子功能3条目,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活性和IL2受体结合。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归芪益母口服液主要通过细胞因子受体互作、JAK-STA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等核心成分与母猪气虚血瘀证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均<0 kJ/mol。【结论】归芪益母口服液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等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核糖体结合蛋白(RPN1)、胰核糖核酸酶(RNASE1)、血管生成蛋白抑制因子1(RNH1)等靶点,通过参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JAK-STA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治疗猪气虚血瘀证。  相似文献   

8.
旨在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筛选产后卵巢静止奶牛乳清和血清的差异代谢物,明确其与奶牛卵巢静止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产后45~60 d的正常发情奶牛和卵巢静止奶牛各14头进行试验。应用一维氢谱核磁共振(~1H-NMR)技术对两组奶牛的乳清和血清进行检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单变量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代谢物,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与奶牛卵巢静止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乳清和血清中分别筛选出13种差异代谢物。与发情奶牛相比,卵巢静止奶牛乳清中6种差异代谢物含量升高:琥珀酸、磷酸肌酸、甘氨酸、肌醇、乙醇酸、乳清酸,7种下降:丙氨酸、肌酐、磷酸胆碱、乳糖、牛磺酸、半乳糖、葡萄糖-1-磷酸;血清中4种差异代谢物升高:β-羟丁酸、乙酸、谷氨酰胺、甘氨酸,9种降低:丙氨酸、琥珀酸、柠檬酸、肌酐、磷酸胆碱、葡萄糖、肌醇、酪氨酸、组氨酸。两组奶牛乳清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半乳糖代谢、原代胆汁酸生物合成等。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柠檬酸循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本研究获得了卵巢静止奶牛乳清和血清的代谢谱及其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了主要的糖代谢、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异常途径在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为今后深入研究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奶牛分娩前后瘤胃代谢物变化规律及其代谢通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阐明奶牛分娩前后瘤胃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选取10头体况和胎次相近的健康待产荷斯坦奶牛,分别于分娩前后晨饲前采集瘤胃液,采用U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和MetaboAnanlyst 5.0中的通路分析方法研究奶牛分娩前后瘤胃发酵产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奶牛分娩后瘤胃中57种代谢物含量较分娩前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34种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23种代谢物含量显著升高,9个代谢通路(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的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半乳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和维生素B6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本研究表明,奶牛在分娩前7~10 d与氨基酸、糖、核苷酸和维生素相关的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发生了应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对围产期奶牛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旨在为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在围产期奶牛饲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0头健康、经产(平均胎次1~2)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TO),基础饲粮;胆碱组(TC),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有机铬组(TA),基础饲粮+8 g/d蛋氨酸铬;混合组(TCA),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8 g/d蛋氨酸铬。试验处理从产前20 d至产后20 d,记录奶牛产后4周内日均产奶量,分别于产前第20、10天和产犊日、产后第10、20天,于晨饲前采集血样,测定血清抗氧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免疫(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奶牛产后4周内日均产奶量均显著提高(P<0.05);产前各组奶牛血清GSH-Px、CAT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奶牛血清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犊日至产后第10天,胆碱组和有机铬组奶牛血清GSH-Px、CAT和SO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20天,胆碱组血清GSH-Px、CAT含量均显著低于高于对照组、有机铬组和混合组,而血清SOD含量却显著降低(P<0.05);整个试验周期内,胆碱组奶牛血清I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有机铬组和混合组(P<0.05),IL-6和TNF-α含量却显著提高(P<0.05)。【结论】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单独添加30 g/d过瘤胃胆碱或8 g/d有机铬可明显降低围产期奶牛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提高产奶量和机体免疫力,改善奶牛健康状况,联合添加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与单独添加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从血液流变性变化角度研究补气活血方——归芪益母散防治产后气虚血瘀证的作用。试验分为 3组 :产后健康组 18例 ,气虚血瘀证组 9例 ,气虚血瘀证用药组 8例。用药组按 0 .8g/ kg体质量投喂归芪益母散 ,给药方法为产后 1、2、3、5、7d每日 1剂 ,共计 5剂。于产后 1、2、4、7、10 d按设计指标采血、化验分析。结果显示 :喂服归芪益母散可显著降低产后气虚血瘀证奶牛 1、2 d全血低切比粘度 (P<0 .0 5 ) ;显著降低 4、7、10 d血浆比粘度 (P<0 .0 1或 P<0 .0 5 ) ,归芪益母散有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补气活血可显著改善产后气虚血瘀证奶牛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揭示围产前期补饲酵母硒对牛乳代谢组分的影响,从乳汁代谢物的角度阐述酵母硒的生物学功能。选择20头健康荷斯坦妊娠后期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于预产期前21 d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 g/kg DM酵母硒,分娩当天停止添加。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采集2组奶牛的乳汁,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乳汁代谢物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t检验、差异倍数)方法分析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乳汁中代谢物的差异性;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补饲酵母硒后,分娩当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L-苯丙氨酸、α-乳糖、半乳糖-1-磷酸及磷酸羟基丙酮酸等能量相关代谢物显著上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半乳糖代谢[通路拓扑分析的影响值(Impact值)>0.1且P<0.05];分娩第21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白三烯A4...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奶牛产后亚临床酮病(SCK)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奶牛产后肝脏脂代谢紊乱影响卵泡发育的机制。根据奶牛血清中葡萄糖、β-羟丁酸含量,将产后14~21 d奶牛分为SCK组和健康对照组,跟踪至产后45~60 d。SCK组中无发情表现的奶牛被选为N组(无优势卵泡,n=6);健康对照组中有发情表现的奶牛被选为C组(有优势卵泡,n=6),在产后45~60 d采集N组和C组奶牛肝脏组织样本,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奶牛肝脏代谢质谱,应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分析奶牛肝脏中38种中长链脂肪酸含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在N组和C组奶牛的肝脏中鉴定出35种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包括氨基酸生物合成、cAMP信号通路、丙酮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等。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N组奶牛肝脏中有30种脂肪酸含量升高。因此,本试验确定了SCK奶牛肝脏脂质代谢变化影响产后卵泡发育,肝脏差异代谢物主要通过胆碱能突触、组氨酸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等途径影响产后奶牛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尼龙袋降解试验和饲喂试验,比较两种过瘤胃胆碱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胆碱保护率及其对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分为两个部分:试验一使用尼龙袋法在瘤胃瘘管奶牛上对两种过瘤胃胆碱(A为对照组,B为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胆碱保护率进行测定。试验二选取广西某规模化奶牛场的围产牛,采用分阶段对比试验设计,于产前21d开始至分娩分别饲喂含过瘤胃氯化胆碱A和过瘤胃氯化胆碱B的日粮;试验期间全混合日粮(TMR)配方保持不变。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胆碱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较低,过瘤胃保护率较高。试验组奶牛酮病发病率较低;在产后14d和21d,试验组奶牛血液葡萄糖浓度显著增加。综上,根据瘤胃保护率、奶牛酮病发病率和血液代谢试验结果可知,试验组过瘤胃胆碱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产前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肝脏功能的影响,选取产前30~40 d的经产干奶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产前21 d至分娩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30 g/d);分别于预产期前7 d及产后0、7、14 d采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其他代谢物浓度;于产后1~15 d记录产奶量,产后30 d时采集乳汁并分析乳成分。结果表明:产前添加过瘤胃胆碱增加了奶牛产后1~15 d的日均产奶量(P0.05),降低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降低了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胆固醇水平(P0.05)。上述结果表明,产前21 d至分娩时添加过瘤胃胆碱30 g/d能显著提高奶牛泌乳早期的产奶量,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从血液氧化脂质组的变化特征角度阐明奶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制。在宁夏某一集约化大型奶牛场,选取体况评分和胎次相近的产后7 d内患有子宫内膜炎的荷斯坦奶牛7头,治疗前视为试验组(E),治疗恢复后视为对照组(C)。两组奶牛于晨饲前采集血液,制备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技术定量检测两组血浆中氧化脂质的含量,并采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两组血浆氧化脂质代谢轮廓的变化,筛选差异氧化脂质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E组血浆代谢轮廓较C组发生显著变化,10种氧化脂质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VIP≥1,FC≥2或FC≤0.5),其中4种上调,包括12-HEPE(羟基二十碳五烯酸)、5-HEPE、12-HETE(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4(S)-HDHA(羟基二十二碳六烯酸),6种下调,包括9,10-EpOME(环氧十八碳烯酸)、12,13-EpOME、11,12-EET(环氧二十碳三烯酸)、8,9-EET、14,15-EET、17(18)-EpETE(环氧二十碳四烯酸);差异代谢物富集在花生四烯酸代谢、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PPAR信号通路和血管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调教训练不同阶段伊犁马粪便代谢物变化特征,初步筛选受影响伊犁马调教训练的差异代谢物。【方法】于新疆伊犁昭苏马场选取饲养管理一致、未经调教训练的10匹速步型伊犁马,分为两组,一组开展专项训练,另一组为未训练组。采集训练第30、60天的马匹粪便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训练第30天组(QY)和未训练第30天组(QB)比较结果中有27个正离子模式代谢物和20个负离子模式代谢物差异显著,2-花生酰基甘油、丙酰左旋肉碱和肌酸等代谢物显著上调,代谢物主要聚集在β-丙氨酸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戊糖磷酸途径、花生四烯酸代谢、5-羟色胺能突触等代谢途径中。训练第60天组(HY)和未训练第60天组(HB)比较结果中有57个正离子模式代谢物和33个负离子模式代谢物差异显著,棕榈油酸、棕榈酸、甲睾酮和褪黑素等代谢物显著上调,皮质醇和叶酸等代谢物显著下调,代谢物主要聚集在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库欣综合征、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脂肪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中。【结论】调教训练不同阶段伊...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喂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对伊犁马3 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影响。选取15匹年龄为2岁、体重[(388.88±23.24) kg]相近、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分为3组,每组5匹(3♂+2♀),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对照组补喂123 g/(匹·d) L-丙氨酸,L-精氨酸组补喂60 g/(匹·d) L-精氨酸,N-氨甲酰谷氨酸组补喂12 g/(匹·d) N-氨甲酰谷氨酸和112 g/(匹·d) L-丙氨酸,在试验第28天进行3 600 m速度赛,采集赛前2 h、赛后即刻和赛后2 h血液样品,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技术测定血浆中代谢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伊犁马赛前2 h血浆柠檬酸、赛后即刻血浆α-酮己二酸、赛后2 h血浆D-葡萄糖-6-磷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赛后即刻血浆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 N-氨甲酰谷氨酸组赛后即刻血浆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赛前2 h血浆精氨酸、乙酰谷氨酸、谷氨酰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谷氨酰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赛后即刻血浆鸟氨酸、乙酰谷氨酸和脯氨酰胺含量显著升高(P0.05); N-氨甲酰谷氨酸组赛前2 h血浆精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N-氨甲酰谷氨酸组赛前2 h血浆亮氨酸、色氨酸、5-羟色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了补喂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后伊犁马3 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差异性表达代谢物,揭示出补喂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能够促进伊犁马运动能量代谢,影响氨基酸代谢,促进精氨酸内源性合成和精氨酸向脯氨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19.
姜波 《中国畜牧业》2024,(2):108-109
<正>归芪益母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配方,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近年来,该药物在治疗分娩后的奶牛能量负平衡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分娩后的奶牛容易出现能量负平衡的状况,主要是因为产后恢复期内的奶牛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维持生理机能、产乳和生殖系统正常运作。如果奶牛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容易出现能量缺乏和代谢紊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一和混合油脂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日粮油脂干预后胸肌脂肪酸组成发生变化的代谢机制,为调控肉鸡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提供新思路。选取1日龄慢速型清远麻母鸡4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CON)饲喂大豆油日粮,试验组(BOF)饲喂等量的混合油脂(大豆油∶猪油∶鱼油∶椰子油=1.0∶1.0∶0.5∶0.5)日粮,试验期12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油脂日粮对肉鸡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显著增加了肉鸡胸肌中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油酸(C18∶1n-9)、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的比例,显著降低了亚油酸(C18∶2n-6)比例(P0.05)。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在试验鸡胸肌中共筛选到110种差异代谢物(变量权重值(VIP)1,P0.05),其中63种差异物质被注释,主要是磷脂代谢物,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乙醇胺(PE)等。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油脂组显著增加了胸肌中谷胱甘肽和肌肽含量(P0.05)。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甘油磷酸代谢等脂质代谢通路发生显著改变(P0.05)。综上,混合油脂日粮相较于大豆油日粮提高了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促进了胸肌组织中DHA和EPA的沉积;日粮油脂干预后肉鸡胸肌中磷脂代谢物、氧化稳定性代谢物和脂类代谢途径发生显著改变。本研究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通路可为调控肉鸡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