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振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引擎,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构建则是振兴人才的重要抓手。文章聚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坚持“农学结合”改革思路,分析了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高素质农民“弹性学制”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探索学历教育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结合的体制机制等相关对策,立足高质量发展,形成高素质农民培育河南范式。以打造适应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产教融合科研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2.
高素质农民培育是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大政方针。总结了安徽省太湖县近10年来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成效,分析其开拓创新的经验做法,探索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新路径、新模式:以助力脱贫攻坚为宗旨,拓展培训内涵,扩大培训范畴;以融合乡村振兴为根本,创新培训形式,增加培训力度;以适应常态化防疫为主线,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等创新经验,以二十大精神为统领,认真做好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规划未来,打造一支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3.
赵倩 《河南农业》2022,(3):51-52
培育高素质农民是达成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战略举措.当前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问题主要有:农民作为职业缺乏吸引力、培育对象来源不足、培育师资建设水平不够高、管理和服务仍然不够健全等.进一步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途径包括:丰富高素质农民主体来源、提高农民职业吸引力、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模式、跟进后续培育的...  相似文献   

4.
黄林楠  谭清 《农学学报》2022,12(5):91-95
高素质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本研究全面梳理解读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并分析了山东省潍坊市培育现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实践中,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政策制度不完善、农民个体差异大、学工矛盾影响培训系统性、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等问题。针对目前的问题,最后从加快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精准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完善培训机制,打造本土培训课程体系4个方面提出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就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支撑。随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文章阐述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实困境,并从完善农民培训项目组织体系、加强乡村数字基础建设、提高高素质农民的社会认可度、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优化路径,以推动高素质农民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培育高素质农民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快灌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参考,总结灌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在制定培育计划、创新培训模式、紧贴需求精准培育、加强跟踪指导服务方面的主要做法,分析其中存在缺乏相关配套制度保障、高素质农民队伍发展基础不牢、人员不稳等问题,从加强对青壮年爱农务农积极性的调动和引导、增强高素质农民培育针对性、激发高素质农民自主发展潜力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福建省高素质农民培育为视角,综合运用数据统计、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梳理了乡村产业振兴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提出了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创新培育机制和模式、突出培养重点群体等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对策措施,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高素质农民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摘要: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培训,农民培训肩负着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的高素质农民的重要使命。只有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实现农村人口全面发展,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才能让人才发挥技能、带强产业、带动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本文概括了泗洪县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阐述了泗洪县农民培训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培训内容需求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重视安全性、培训管理规范化、培训宣传典型化、培训结果有效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乡村的发展离不开“领头雁”式治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交汇点,突破乡村人才困境,打造一支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立足振兴产业发展培育的原则,以打造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规范项目管理和实施,创新培育培训模式,加快建立高素质职业农民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两大抓手,积极组织高质量培训,提高教学成效和实施产业增收。阐述了安徽省怀宁县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的经验,指出了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以后的全面乡村振兴培育培训工作起到引领和借鉴作用,让高素质农民成为带头致富的标杆。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人才是关键。为农村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职业院校是培育高素质农民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高素质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二者有效衔接的障碍进行研究,以期为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农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不仅要关注技能培训,更要从思想道德层面出发,加强高素质 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高素质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既是政策要求,也是自身发展需求和乡村振兴的现实诉求,要遵循 突出政治性、目的性和时代性,注重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强调主体性和实践性等原则,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探索建 构完善的高素质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高素质农民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 动力。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农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关键。文章以乡村振兴下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为研究对象,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倪丹 《四川农业科技》2022,(11):106-108
高素质农民培训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了尤溪县“送教下乡、流动办班”的培育模式的成效及其做法,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要优先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农民是振兴乡村的主力军,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者,只有实现了乡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是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如东县农村职业培训机构之一,依托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实施,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在工作开展中,有其独特的“八大”培育举措。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庄浪县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为例,介绍了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实效,以及农民田间学校在乡村人才振兴战略中,对高素质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以及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所起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毅 《甘肃农业》2022,(2):103-106
培育高素质农民是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打造一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近年来,兰州市农广校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面积极探索,本文以2020年兰州市乡村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技能提升培训项目为例,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高素质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当前高素质农民学历培养中存在着部分学生出勤率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模式与学生实际情况不匹配、师资队伍与高素质农民培养不适应等问题.建议构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打造与农民学历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实施课程思政以及实行弹性学制等,创新培养模式,保证农民学生既能完成学业,又能兼顾生产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王萍 《上海农业科技》2024,(2):10-11+38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高素质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大力培训高素质农民和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核心工作。为促进上海市宝山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开展,现对相关培训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培训成效进行总结,并针对目前宝山区在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拓展培训路径、创新培训形式、加强典型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敬轩 《河南农业》2023,(12):50-51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培育高素质农民。针对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实困境,要加强思想道德主阵地建设,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内生动力;科学设置适应农民现实需求的培训内容,灵活谋划培育的有效方式;政府引领,多策并举,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合力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应该承担新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培育出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