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ED株间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LED株间补光对温室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日光温室中以番茄品种‘瑞粉882’为试材,以红蓝光LED灯管为补光光源,设置3种红(R)蓝(B)光比例(R/B=4∶1、R/B=7∶1、R/B=9∶1),以未补光植株为对照(CK),研究不同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对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产量,R/B=4∶1、R/B=7∶1、R/B=9∶1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25.9%,28.5%和22.7%。3种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处理地上部分总干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6.2%,30.4%和28.4%,果实干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1%,38.6%和36%,株间补光处理番茄果实干物质分配比例较对照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株间补光提高了番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波长在500~650nm的光吸收率;降低了叶片的比叶面积。【结论】株间补光显著提高了番茄地上部分总干质量及果实产量,改善了冠层光分布,提高了光合能力,但不同红蓝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LED补光光源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LED 补光对温室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设施栽培中利用补光手段实现增产和提高品质的调控新途径,以哈金龙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条件下采用LED灯带和LED灯管对定植后樱桃番茄进行侧面补光,光源光通量密度为100μmol/m²·s,每天补光12 h (8:00~20:00),测定分析不同补光处理下樱桃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LED灯管和LED灯带补光处理的樱桃番茄挂果数、总产量和单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且LED灯管处理效果较好,挂果数、总产量和单果重分别提高48.91%、94.86%和30.86%。LED 灯管补光处理能显著提高樱桃番茄果实的品质指标,VC、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番茄红素,花色苷、类黄酮和可溶性酚含量均最高,番茄着色最好。  相似文献   

3.
在日光温室中采用LED灯管和高压钠灯(HPS)为光源,研究了不同LED光质晚间和早晨补光2h对目光温室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补光处理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和叶片生理参数具有显著影响。与无补光对照相比,除高压钠灯晚间补光处理外,其他LED补光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的株高,红蓝光LED早晨补光处理提高了茎粗。红蓝光LED晚上补光处理番茄叶柄数和生长点到第4叶柄处长度指标最高,红蓝光LED早晨补光处理和HPS处理次之。叶片叶绿索含量(以叶绿素仪测得SPAD值表示)以红光LED补光处理最高,HPS处理最低。补光也影响番茄叶片的光量子效率,以HPS处理最高,红蓝光LED晚上补光处理、红蓝光LED早晨补光处理最低。不同补光处理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果实产量和地上部鲜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军  刘凤军  徐君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6):1339-1343
采用发光二级管(LED)作为发光光源对中后期大棚秋番茄补光,研究3种不同光质(蓝、红、白)对秋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设施内利用补光实现植株调控的新途径.结果表明,蓝光、红光处理与对照相比,相对株高、节间距、叶面积显著降低,茎粗增加,而白光作用不显著.各处理间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差异;蓝光与对照相比,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LED补光对温室栽培草莓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在自控温室内对供试草莓品种‘红颊’进行补光处理试验,试验设置1个处理1个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使用LED灯补光,能显著增加草莓的植株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同时可抑制草莓苗的徒长,降低株高;补光还能提高草莓果实数量和单株产量,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LED光质补光对番茄幼苗生物量、壮苗指数、光合指标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野生番茄品种Money Maker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比例红蓝光质组合(3R1B、5R1B、7R1B)和白光(W)对番茄幼苗进行夜间补光,以不补光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不同红蓝组合LED补光处理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均比W和C...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增施CO_2和LED补光对日光温室秋冬季番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分析其互作效应,找出最适组合,实现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CO_2含量为主区,共设3个水平(C1:自然条件下的CO_2含量为(400±50)μL/L;C2:增施CO_2,使其含量为(800±50)μL/L;C3:增施CO_2,使其含量为(1 200±50)μL/L);光照强度为副区,2个水平(L1:自然光照(100~600μmol/(m~2·s));L2:自然光照+LED补光100μmol/(m~2·s)),共6个处理(L1C1(对照)、L1C2、L1C3、L2C1、L2C2、L2C3),研究增施CO_2及LED补光后番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变化。【结果】增施CO_2和LED补光对番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总体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L1C2和L2C3叶绿素a/b值。相同光照强度条件下,除L2C2处理外,CO_2含量的升高显著降低了其他处理的气孔限制值,明显提高了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L2C2净光合速率增加主要受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而其他处理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CO_2含量升高及LED补光均显著降低了叶片气孔密度,提高了植株的总干鲜质量与产量,其中增施CO_2对植株干鲜质量、单果质量与产量的影响更显著。6个处理中,L2C2处理产量最高,为36 349.33kg/hm~2。【结论】增施CO_2和LED补光降低了番茄叶片的气孔限制值,从而提高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促进了干物质积累,提高了番茄的产量。综合考虑产量及经济效益,CO_2含量为800μL/L+LED补光100μmol/(m~2·s)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番茄品种酸甜果101为材料,选用红蓝光比例为5∶1的组合光质LED灯,设置100、200、300μmol/(m2·s)共3个光照强度,于冬季日光温室开棚前3 h和闭棚后3 h进行补光处理,研究其对温室越冬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光强补光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随着补光时间增加和光照强度增大,番茄茎粗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逐渐升高,而株高、叶绿素b含量逐渐降低;不同处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有增强,表明弱光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补光处理番茄产量比不补光提高7.20%~19.86%,其对番茄果实VC、番茄红素、有机酸含量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且随着光强增加,糖酸比逐渐提高,改善效果也越明显。整体上看,300μmol/(m2·s)光强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的越冬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温室大棚内作物在适宜和充足的光照环境下生长,采用LED技术设计了温室大棚智能补光自适应控制系统,系统主要由补光区控制节点、数据集中管理服务器和农户智能手机组成。补光区控制节点基于嵌入式处理LPC2129设计,利用光感器件采集红/蓝光强信息,并根据数据集中管理服务器上的农业专家系统的指导,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给LED,将光强自适应调整到合适状态。同时,农户可通过智能手机登陆数据集中管理服务器查看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和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实现了对温室大棚的远程管理。通过番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LED智能补光系统对温室内光照控制精准,比固定光强LED补光和未补光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0.73%和38.47%,而消耗的电量则比固定LED补光方式降低了38.5%。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LED植物生长灯为补光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进行,研究不同补光时间对温室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的补光试验中,补光1 h维生素C含量最高;补光3 h对株高和果实纵向生长促进效果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5 h对茎粗、植株干鲜质量影响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补光7 h产量最大。苗期补光7 h、伸蔓期5 h、结果期1 h时甜瓜长势、品质及产量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植物补光灯在设施作物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对比日光温室番茄在补光和不补光2种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探究补光对西安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后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花数均较不补光高。随着补光时间的延长,补光后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花数与不补光的差异增加。补光后番茄产量和产值均较不补光高,经济效益显著。利用植物补光灯补光对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及产量增加均有促进作用,说明植物补光灯在西安地区设施蔬菜种植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结构功能模型实现番茄植株产量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重塑番茄在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实现产量预测,基于库一源关系的结构功能互反馈模型 GreenLab,结合温室温度、湿度、光照等可控环境因子,研究了生长环境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不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但果实产量受季节、种植密度影响而不同,随密度增大单株产量下降,而每m2产量上升.环境因素影响植株生长过程中植株物质生产量与器官物质需求量比值Q/O的变化,从而影响坐果率,模型中可利用密度试验数据校准器官的汇源关系,进而确定其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下番茄果实对同化物的竞争水平可实现坐果定量化.  相似文献   

13.
以直射光薄膜温室为对照,在覆盖散射光薄膜的温室中研究了散射光对不同种植密度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叶片生化指标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直射光相比,散射光能增强番茄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改善番茄植株的生长性状,提高果实产量,低、高密度种植区的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5.5%和12.9%。说明在覆盖散射光薄膜的温室中可以适当增加番茄的种植密度,以提高对日光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直射光薄膜温室为对照,在覆盖散射光薄膜的温室中研究了散射光对不同种植密度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叶片生化指标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直射光相比,散射光能增强番茄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改善番茄植株的生长性状,提高果实产量,低、高密度种植区的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5.5%和12.9%。说明在覆盖散射光薄膜的温室中可以适当增加番茄的种植密度,以提高对日光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LED株间补光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LED株间补光对番茄叶片质量、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ED补光使番茄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单位叶面积鲜重明显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同时,LED补光增加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和VE含量,并且果实品质有了明显提高,果实采收期提前5d。  相似文献   

16.
以番茄品种巴菲亚特为材料,研究不同LED光质(红光、蓝光、红蓝5∶1、红蓝7∶1)补光对冬春季温室番茄生长指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期到盛果期,蓝光补光可有效促进番茄生长,不同光质在番茄生长期、坐果期对叶绿素合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生长期,蓝光、红光补光处理可有效增强番茄的光合作用;在开花期,红光、红蓝7∶1补光处理可有效增强番茄的光合作用;在坐果期,红光、红蓝5∶1补光处理可有效增强番茄光合作用;番茄生长期、开花期、坐果期各补光处理在14:00—16:00光合作用最为活跃;红光在开花期净光合效率最大,红光、红蓝5∶1在结果期净光合效率最大。番茄盛果后期在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依次是红蓝7∶1红蓝5∶1红光蓝光CK,红蓝7∶1在盛果后期更有利于电子传递。番茄不同补光处理下产量排序是红光红蓝5∶1红蓝7∶1蓝光CK。总体上本研究结果可为温室冬春季番茄种植的光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弱光条件下补充红蓝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荧光灯作为基础光源、发光二极管(LED)作为补光光源,设置3种光质组合,采用基质栽培2个番茄品种。光处理21 d后测定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红光补光下番茄幼苗有较大的生物量,株高明显增高。红蓝组合光补光下,番茄幼苗具有更高的光化学效率,可以运用更多的光化学能量积累干物质,有效提高幼苗整株鲜重、壮苗指数。因此,弱光下补充LED红蓝混合光对番茄幼苗徒长的调控最佳,可以作为番茄幼苗育苗的补光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冬季北方日光温室中进行CO2加富与LED补光对樱桃番茄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香妃3号为试验材料,共设常规条件(CK)和CO2加富800μL/L+光照度100μmol/(m2·s)(LC)2个处理,分析CO2加富和LED补光处理对不同时期樱桃番茄外形品质、营养品质及成熟期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和LED补光不仅会显著促进不同时期樱桃番茄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的增长,还会显著提高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樱桃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发现CO2加富和LED补光会显著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丰富樱桃番茄果实的风味;同时,与对照相比,CO2加富和LED补光处理产量提高了18.18%。可见,冬季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栽培生产中适时补光补气,可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LED补光时长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影响,研究新疆地区越冬季节日光温室番茄最佳补光时长。【方法】以番茄品种天粉1号材料,以日光温室保温被揭盖时间为基准,比较不同补光时间处理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2 h/4 h、4 h/2 h、6 h/0 h、4 h/0 h有利于番茄株高和茎粗(4 h/2 h)生长;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 h/2 h、6 h/0 h处理叶片光合特性明显增强,番茄果实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番茄果实果实VC和番茄红素含量以盖后/揭前6 h/0 h和4 h/0 h为最佳。【结论】综合番茄生长、植株干鲜重、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6 h为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适宜的补光时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适宜的补光调控策略对于温室培育高产优质的罗勒(Ocimun basilicum)植株至关重要。试验在补充相同日累积光照量的条件下,使用白色(W)、蓝色(B)和红蓝(RB)LED对温室罗勒进行补光,以未补光为对照(CK),探究不同光质对罗勒植株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CK相比,RB处理中罗勒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上部鲜质量分别提高了45.1%、274.3%和232.7%,罗勒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357.1%和52.9%;B处理中罗勒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51.2%和76.5%。采用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得出RB处理的罗勒植株综合得分最高,排名第1。综上,补光处理的罗勒植株在生长和品质方面均优于未补光处理,且补充红蓝LED光源有利于罗勒植株的生长,确定红蓝LED光源为秋冬和早春等弱光季节温室内罗勒栽培的适宜补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