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技术不仅影响着大豆的产量,而且还影响着大豆的质量。大豆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作物,种植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保证大豆产量与大豆种植技术有直接关系。本文从大豆种植技术的要点出发,探讨有效种植大豆的主要策略,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大豆玉米粮食作物种植产量与质量,以安徽寿县为对象,探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阐述该种植技术应用现状,明确认识到此技术的应用效果。并且分别从品种选择、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复合种植模式、确定最终播种方法、施肥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作物收割七个方面,介绍该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结合安徽寿县实际情况,提出关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建议,旨在提高大豆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大豆在我国农作物当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地域性的优势,吉林省大豆质量优、产量高,所以种植大豆的农户相对较多。但是随着大豆连年种植,以及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个别地区的大豆产量和质量不如从前,这与大豆的种植不合理以及病虫害危害等一些因素有关,为了保证吉林省大豆产量及质量,笔者通过本文总结了大豆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大豆作为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北方大豆的产量,而且种植技术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对大豆种植技术的重视,不断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主要对北方大豆种植技术要点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大豆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康平县重要的农作物。近些年来,康平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豆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但一些民众的种植模式较为落后,且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够科学,导致大豆产量、质量得不到根本性提高,显著影响到大豆种植效益。针对这种情况,需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帮助种植户对大豆栽培管理要点、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充分掌握,优化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豆加工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豆的质量越来越受当前消费者的关注。由于大豆用途广泛,近年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受到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大豆产量及质量始终不高,本文将针对大豆种植技术的要点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饮食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农作物之一,其品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如人们食用的豆油、酱油、豆制品等都是以大豆为原料。所以大豆用途极其广泛,深受人们喜爱。伴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受病虫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也不太稳定。要想提高大豆的商品性,应在其种植技术上下功夫,本文总结了大豆的种植技术要点,为大家种植大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在我国种植范围非常广,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用大豆可以做出很多美味食物,所以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分别对大豆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要点进行阐述,希望对农户进行大豆种植有所帮助。大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粮油兼用的作物,其不但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黑龙江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产区,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为农户换取较高的经济收益。种植大豆对于农户来说,产量和质量是农户最关心的问题。随着近些年我国对大豆需求量的不断上涨,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是目前大豆种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事,发展大豆种植产业利国利民,可促进国民经济的提高,也为农户增加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我省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随着我市大豆目标价格改革工作的开展,对大豆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又有了新要求。本文从科学选择良种、精细整地、间茬种植、科学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大豆的科学种植技术,为大豆种植户分析大豆种植增产增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探究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会受到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直接影响,掌握大豆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大豆种植产量与质量,为农民增产增收做保障。本文以探究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大豆种植技术分析、大豆种植技术要点分析和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要依据,从窄行密植技术、垄体分层种植技术、大豆种植密度、栽培管理、包衣技术、农业防治方式、化学防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大豆种植技术高效发展,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实施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春玉米合理套种夏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夏大豆主推品种桂夏1号和玉米品种正大619为供试材料,于2011年在广西3个有代表性的夏大豆产区进行春玉米套种夏大豆不同模式试验,研究适宜与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的最佳种植模式.[结果]垄上双行种植平均产量最高为2754.87 kg/ha,垄沟单行种植(CK)平均产量为2466.57 kg/ha,最低为垄上双行隔行种植,产量为2160.70kg/ha.[结论]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最为适宜的种植模式为春玉米后期垄上双行套种夏大豆.  相似文献   

12.
大豆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种植范围广、面积大。大豆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豆类也是重要的小杂粮作物,在人们的饮食生活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具有重要地位。大豆营养价值高、适用范围广,在吉林省适合种植与推广而得到大面积种植,吉林省大豆产量高、质量好,所以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是农户所关心的话题,本文从大豆种植的技术要点出发,总结了如何通过科学种植技术保证大豆稳产、高产,供广大种植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大行稀植种植模式、粗放耕作的管理模式产量低,示范推广大豆窄行密植、实施科学管理高效栽培是提高大豆品质、挖掘大豆增产潜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效的有效措施.大豆窄行密植模式栽培技术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4.
大豆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豆类作物之一,不但营养丰富,利用价值也极高,不仅能做成各种食品还可以作为饲料,为畜牧业发展作出贡献。为了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种植技术是关键。本文介绍了大豆的种植技术要点,仅供广大读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姜海 《乡村科技》2020,(4):92-93
新时期,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应不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才能保证大豆种植产量。基于工作实践,本文总结大豆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要点,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旨在不断提高大豆种植经济效益,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传统大行稀植种植模式、粗放耕作的管理模式产量低,示范推广大豆窄行密植、实施科学管理高效栽培是提高大豆品质、挖掘大豆增产潜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效的有效措施.大豆窄行密植模式栽培技术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以齐黄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2 845.57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75.6%;全膜覆土穴播次之,为2 678.97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65.3%;全膜双垄沟侧播排第3,为2 548.40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57.2%。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优于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模式和全膜双垄沟侧播种植模式,推荐为大豆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大豆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大豆种植中,由于栽培技术受到限制,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特别是北方,研发高产栽培技术成为大豆种植的关键和重点。本文从北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北方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为北方大豆的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深入探讨了病虫害的防治要点,以期提高北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为明确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带动大豆种植产量的提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以当地主栽大豆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大豆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方面着手,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20.
大豆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对大豆予以良好的栽培,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了解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科学、合理的运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来进行大豆种植。基于此点,本文将重点分析和探讨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