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山楂原料制得的山楂果汁饮料的综合品质.[方法]以信宜山楂的鲜果、干片和干粉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萃取,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感官评价等方法对各原料制得的果汁饮料进行品质比较.[结果]试验表明,以山楂干片为原料研制的山楂汁饮料,不仅工艺简便,而且风味更加浓郁,采用二次浸提法萃取效果最佳,通过调节果汁酸甜比,可获得色、香、味俱佳的山楂汁饮料.[结论]研究可为山楂果汁饮料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谢敏  张宏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878-9879,9902
[目的]通过对山楂果汁加工关键参数的研究,确定山楂果汁的加工工艺。[方法]设计3个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山楂果汁的配方、果汁出汁率以及果汁澄清效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山楂果汁最佳配方为原汁质量浓度40%,白砂糖质量浓度11%,糖酸质量比35∶1;山楂的最佳出汁率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浓度为0.06%,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 h;为使果汁达到最佳的澄清效果,可加入0.04%壳聚糖、3%皂土和0.30%明胶进行处理。[结论]研究为山楂果汁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水为介质,对山楂叶进行超声波处理提取黄酮,其提取效果与常规水浸提法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效率大大提高.超声波水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时间40min,固液比1/30,此时提取率为86.02%.  相似文献   

4.
宁娜  杨政水  韩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52-5453,5456
采用超声波法、回流法、冷浸法和酶辅助冷浸法提取黄连生物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液中的生物碱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回流法、冷浸法和酶辅助冷浸法的黄连小檗碱提取率分别为26.10%、52.24%、54.15%和81.27%;总生物碱提取得率分别为28.66%、59.70%、61.58%和89.36%.酶辅助冷浸法提取黄连生物碱所得提取率较高,优于其他3种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从山楂果实中提取果胶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山楂果胶萃取的工艺参数。利用超滤法浓缩果胶,超滤清汁得到了合理使用。通过研究果胶甲酯酶的活性,确定了高甲氧基果胶转变为低甲氧基果胶的适宜温度条件,提出两条果胶提取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6.
以山楂和草莓为原料,采用浸提取汁工艺,应用正交试验进行调配,结合理化分析、微生物检验和感观鉴定,选出不含稳定剂和任何色素的复合浓缩果汁饲料成品,并确立最佳制作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初加工的山楂汁中柠檬酸含量丰富,严重影响了山楂汁的口感。试验选用6株乳酸菌,以柠檬酸降解率为指标,筛选降解柠檬酸能力强的乳酸菌,并以其混菌发酵剂发酵山楂汁,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柠檬明串珠3株菌株具有较好降酸能力,以3株菌株1∶1∶1比例制成混菌发酵剂发酵山楂汁,最佳发酵降酸工艺为发酵温度34.3℃、接种量3%、发酵天数1.8 d。经发酵后,山楂汁的柠檬酸、苹果酸含量下降,营养成分提高,色泽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法水提取山楂叶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水为介质,对山楂叶进行超声波处理提取黄酮,其提取效果与常规水浸提法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效率大大提高。超声波水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时间40min,固液比1/30,此时提取率为86.02%。  相似文献   

9.
果胶酶处理对山楂汁提取及理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山楂汁产品内在质量,提高出汁率,在山楂汁浸汁工艺中采用果胶酶处理。结果表明,使用果胶酶处理可提高浸提汁中含酸量和还原糖含量,而对Vc和单宁含量的影响不大。在相同浸提时间内,随酶用量的增加,含酸量和还原糖含量也增加。当酶用量为0.8g/kg,45℃,作用2h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山楂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炮制方法与山楂多糖含量关系方法:采用Design expert 8.0软考察液固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标准曲线法求不同炮制工艺山楂总多糖含量;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52.3:1、超声时间1.62 h、提取温度81.1℃,多糖提取率为7.79%,多糖含量: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分别为:7.72%、6.41%、4.92%、3.79%。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靠,结果可以为山楂炮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唐喜国  杜云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06-11407,11410
[目的]将黑莓和山楂制成复合饮料,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方法]以黑莓和山楂为原料,运用酶法液化法制取黑莓原果汁,浸提法制取山楂原果汁,以适当的比例调配黑莓山楂复合果汁,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白砂糖及柠檬酸,配制成酸甜适口的果汁饮料。[结果]通过酶法液化法处理黑莓果酱泥的正交试验得出,果胶酶用量0.050%(果胶酶活力为3 000 U/g),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5℃,效果最好。浸提山楂的单因素试验表明,果胶酶添加量的适宜范围1~3 U/ml,酶解时间2 h左右。复合果汁调配的单因素试验表明,黑莓-山楂比例为1∶3,制得的复合果汁色泽、气味、状态、口味最好。[结论]试验制得的黑莓-山楂复合果汁产品营养丰富,酸甜适口,得到品尝者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2.
孙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7,(35):75-77,87
[目的]筛选出品质较好的荷叶山楂酸奶配方.[方法]在酸奶中加入荷叶汁和山楂汁,开发兼具荷叶山楂保健功能的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酸奶的最优配方.[结果]试验得出荷叶山楂酸奶最佳配方为荷叶汁添加量70 m L/L,山楂汁添加量60 m L/L,接种量4%,木糖醇添加量100 g/L,此时的酸奶感官品质最佳.[结论]经测定,酸奶的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可为保健酸奶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黑豆山楂乳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彦喜  邢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66-7266,7274
对黑豆山楂乳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可行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同时,对黑豆的浸泡、磨浆、真空脱气、均质、杀菌等关键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徐固华  王欣  李炳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85-8786
[目的]解决由于山楂红色素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山楂制品的感观的问题。[方法]对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进行了探索,报道色素最稳定的pH范围和受热、光照时的变化,以及一些金属离子、有机酸、无机酸、糖类等食品中常见物质对山楂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结果]从山楂中提取食用色素,用0.1%HCl-95%乙醇为浸取液,采用液泛法可提高色素的色价和收率;山楂红色素在酸性介质中颜色纯正,50℃以下稳定;食品添加剂中的Ca2+、Mg2+及柠檬酸、糖类等对山楂红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优选山楂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陆林  张菊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92-11492,11495
采用乙醇溶液提取山楂中的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楂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在50℃条件下提取1h,提取次数为1次。  相似文献   

16.
山楂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57-11858
[目的]优化山楂果实和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山楂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及相关参数.[结果]试验得出,山楂黄酮提取采用最适宜方法为渗漉法,其最佳工艺参数是:溶剂为50%的乙醇,料液比1∶8 g/ml,浸泡时间72 h,流速为中速(3 ml/min).[结论]此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提取率高,无需加热,剩余物无有害残留,适用于山楂黄酮的大批量提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为广西大果山楂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广西大果山楂叶为原料,以超纯水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黄酮工艺进行优化,探讨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52.91+1.41A+1.08B+1.63C+0.51AB+0.89AC+0.052BC-4.53A2-0.97B2-1.36C2(Y为黄酮提取率,A为提取温度,B为提取时间,C为料液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40 W、提取温度59℃、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56(g/mL),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54.18 mg/g,与预测值53.86 mg/g的误差小.3个因素对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提取率影响主次排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山楂叶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响应面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精度高、工艺稳定的优点,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