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探究哈茨木霉配施高碳基肥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为调控烟草微环境及改善土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4个处理:T1(哈茨木霉菌剂750 kg/hm2+常规施肥)、T2(高碳基肥750 kg/hm2+常规施肥)、T3(哈茨木霉菌剂750 kg/hm2+高碳基肥750 kg/hm2+常规施肥)和CK(常规施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哈茨木霉配施高碳基肥对根际土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改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总体表现为T3处理>T1处理>T2处理,T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H值、全氮含量、全碳含量、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P<0.05),增幅分别为7.63%、41.67%、20.80%、63.70%、28.98%、15.07%和9.51%;(2)烤烟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α多样性指数在哈茨木霉菌剂和高碳基肥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哈茨木霉菌剂处理的根际土细菌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而CK较高且与T2处理和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牡钙酸清土壤调理剂在油菜上不同用量试验效果。【方法】试验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30m2。处理1:不施肥;处理2:配方施肥(CK);处理3: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1500kg/hm2);处理4: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3000kg/hm2);处理5: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4500kg/hm2)。各小区除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不同外,其他施肥及田间管理措施完全相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该土壤调理剂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结荚数及千粒重;2.油菜产量随着该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当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4500kg/hm2时油菜产量最高;3.施用该土壤调理剂,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以及降低土壤可交换酸度,改善土壤酸化;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当调理剂用量为3000kg/hm2时,土壤有效态铅含量降低幅度最大;其他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各处理间无明显及规律性变化;【结论】虽然施用土壤调理剂均提高油菜产量,但由于...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生物炭与氮肥减量对氮高效玉米田土壤养分的作用效果,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减量施用为主区,品种为副区,主处理为C1(CK,纯N 300 kg/hm2)、C2(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300 kg/hm2)、C3(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255 kg/hm2)、C4(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210 kg/hm2)、C5(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165 kg/hm2),副处理为氮高效品种郑单958(ZD)和氮低效品种农华101(NH)。结果表明,生物炭结合氮肥减量有利于降低土壤pH值,提高全量养分及速效养分积累量,各养分含量在土层间存在差异,且氮高效玉米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氮低效玉米土壤。其中,C3处理有机质含量较CK显著提高3.57%,C2、C4、C5全氮含量提高4.42%、4.42%、8.85%,C2、C3全磷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灌水量下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为番茄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试验以番茄品种‘新欧粉9号’为材料,以常规水肥管理为CK(常规化肥用量2 000 kg/hm2+灌水量800 m3/hm2),设置T1(化肥减量15%+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灌水量800 m3/hm2)、T2(化肥减量30%+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灌水量800 m3/hm2)、T3(化肥减量15%+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灌水量1 200 m3/hm2)、T4(化肥减量30%+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灌水量1 200 m3/hm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水肥用量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下化肥...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腐植酸土壤调理剂与常规肥料配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上进行3年小麦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善土壤化学性状。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8%~5.0%、8.6%~12.0%、16.4%~29.2%、27.3%~30.7%。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良土壤盐碱障碍,相比常规施肥处理,pH降低0.30~0.43个单位,碱化度降低4.6%~27.2%,脱盐率为17.28%~23.53%,钠离子含量降低15.4%~42.7%,氯离子含量降低20.7%~37.6%。2250 kg/hm2和3000 kg/hm2土壤调理剂施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小麦产量提高7.47%~25.83%。综上,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是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土以及提高小麦产量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6.
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将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分析在轻度盐碱地施用不同用量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生育期、产量和土壤盐分的影响,为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的配施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对玉米的生育进程没有影响;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中,BM200+ST2处理(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土壤调理剂30 kg/hm2)玉米产量最高,BM300+ST2处理(生物有机肥4 500 kg/hm2+土壤调理剂30 kg/hm2)玉米产量居第二;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的改土效果明显优于商品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且高施用量优于低施用量。从产量、投入和改土效果综合考虑,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与土壤调理剂30 kg/hm2配施可实现玉米增产,并减缓土壤盐分表聚。  相似文献   

7.
为综合应用土壤调理剂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土壤调理剂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基施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其中NPK+土壤调理剂1 500 kg/hm2处理的效果最好,其穗数为619.5万穗/hm2,每穗实粒数为41.1粒,千粒重为38.9 g,产量为8 397.0 kg/hm2,分别较其余处理增加33.0万~168.2万穗/hm2,2.8~7.5粒,0.4~2.8 g,502.5~3 343.5 kg/hm2。小麦基施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化肥的利用率,NPK+土壤调理剂1 500 kg/hm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43.7%,磷肥利用率为33.6%,钾肥利用率为50.9%,比NPK处理分别高2.1百分点、4.2百分点和5.6百分点;小麦基施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NPK+土壤调理剂1 500 kg/hm2处理前后相比,土壤pH提高0.21个单位,土壤容重降低0.09 g...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句容市葡萄着色肥(钾肥)的最佳用量,以美人指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T1(农户常规用肥)、T2(着色肥减量10%)、T3(着色肥减量30%)、T4(着色肥减量10%+腐殖酸30 kg/hm2)、T5(着色肥减量30%+腐殖酸30 kg/hm2)共5个处理,研究钾肥减量对葡萄果品品质、病害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减量处理葡萄果穗转色度无显著差异,但果品的色泽指标a(红为正,绿为负)、c(色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果皮颜色优异程度表现为T4>T5>T2>T3>T1;减钾处理对果穗质量及单果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T2、T5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果品病果率显著低于对照,病果率表现为T1>T2>T3>T4>T5;葡萄采收后,减钾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都高于对照,T2、T3、T5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高于对照,减少土壤钾元素的累积,减少对磷有效态及部分微量元素的拮抗。因此,句容市葡萄着色肥用量为硫酸钾420 kg/hm2配施腐殖酸3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烟区长期单一种植模式造成的土壤质量退化与减产问题,以中烟100为材料,在河南省驻马店大田设置高碳基土壤修复处理试验,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酶、土壤养分、烟草基因表达和生长发育的全面系统分析,评价施用高碳基肥改良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高碳基土壤修复肥能够增加驻马店烟区土壤中根际土壤细菌数量,降低根际真菌数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转化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提高土壤水解性氮、有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增加根系养分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在所有处理中,常规施肥(减209.89 kg烟草专用肥/hm2)+高碳基土壤修复肥750 kg/hm2)+高碳基土壤修复肥750 kg/hm2+重茬抗病肥298.5 kg/hm2+重茬抗病肥298.5 kg/hm2处理的效果最佳,表现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猪粪沼液施用对小麦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影响,试验设置了对照CK(不施肥)、T30(沼液110 t/hm2,化肥1.2 t/hm2)、T50(沼液180 t/hm2,化肥0.9 t/hm2)、T70(沼液250 t/hm2,化肥0.55 t/hm2)4个处理,比较不同比例沼液施用对土壤养分变化及土壤线虫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沼液不同比例施用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提升明显,T50处理小麦土壤肥力达到最佳水平。与不施肥相比,沼液施用有助于土壤线虫总数量的提升,T50处理更有利于食细菌等有益线虫生长,而抑制植食性有害线虫的繁殖,且土壤线虫生长与土壤养分因子间联系密切。不同比例沼液施用自由线虫成熟度指数(MI)值较不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植食性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值在1.10~1.60,T50处理时PPI值达到最低值,说明土壤受干扰程度小、稳定性增加,而T70处理瓦斯乐斯卡指数(WI)值小于1,不利土壤系统维持稳定。本试验条件下,T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短期增施有机肥对高原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种施肥处理(施加100%常规复合化肥、50%常规化肥+30 000 kg/hm2有机肥、25%常规化肥+55 000 kg/hm2有机肥)作用下的土壤进行养分含量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增施有机肥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铁的含量。在已知细菌群落中,3种不同处理下土壤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其中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在增施有机肥处理下,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3.99%和13.97%。鞘氨醇单胞菌属和芽单胞菌属是已知细菌群落中的优势属,在3种处理下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短期增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细菌丰富度,降低了细菌多样性。Pearson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pH是影响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KEGG功能预测表明基于合适量的有机肥增施下,土壤细菌与代谢、运输以及传导等功能相关的基因上调。【结论】短期内增施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质量,同时也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和...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湘烟7号为材料,在湖南郴州典型烟稻轮作系统下设不施氮肥CK、单施化肥T1(用氮量169.5 kg/hm2)、化肥配施有机肥T2(化肥氮169.5 kg/hm2+有机氮22.5 kg/hm2)3个处理,采用通气法监测烤烟不同生育期内烟田土壤NH3挥发特征,并对影响NH3挥发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NH3挥发峰值出现在基肥施入后第7 d,追肥施入后2~5 d,施肥结束后NH3挥发速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但仍高于不施肥处理。(2)增施有机肥显著降低NH3平均挥发速率、累积挥发总量、挥发系数和挥发强度,T2较T1分别降低18.75%、15.71%、25.41%和25.19%。(3)T2处理烟叶产量为2 297.03 kg/hm2,较T1显著增产7.65%。(4)环境因素影响NH3挥发,其中气温、土温、土壤铵态氮含量与NH3挥发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常规稻田土壤氮素环境风险较为严重,急需改善稻田土壤物理性状,降低氮素累积,减缓旱直播稻田土壤氮素迁移,提升旱直播稻氮素吸收及产量。在旱直播条件下选用生物炭、腐殖酸调理剂,设计4个处理,即CK(对照)、BC(生物炭24 000 kg/hm2)、HA(腐殖酸1 500 kg/hm2)、BC+HA(生物炭12 000 kg/hm2+腐殖酸750 kg/hm2),研究旱直播稻田土壤物理性状、氮素吸收及迁移状况。结果表明,物理性状方面,BC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5.96%(P<0.05),提升土壤田间持水量10.93%,显著提升>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和平均质量直径(MWD),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同时生物量与氮素吸收方面,BC处理能够获得最大总干物质量21 957.67 kg/hm2、稻谷干物质量7 949.17 kg/hm2及氮素吸收量169.42 kg/hm2;氮素迁移方面,BC+HA处理能够显著降低4个土层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4.
以宣威云烟105烤烟品种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其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以及烤烟病害和长势的影响,旨在为云烟105提供适宜的施肥方式,充分发挥云烟105的品种优势。结果表明,烤烟在田间的长势有随着复合肥施用量增加而变优的趋势,5个处理均能降低烤烟主要土传病害的发病率,以T3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根黑腐病、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分别较CK降低了47.91%、99.66%和23.26%;5个处理均能提升植烟土壤的综合肥力,且以T3和T4处理的效果较好,在烤烟生育期内(团棵期-成熟期)平均综合肥力指数分别较CK提高10.91%、9.38%;与CK相比,T3处理植烟土壤在生育期的平均微生物数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P<0.05),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5.09%、37.24%和22.59%。由此可知,宣威烟区云烟105烤烟品种采用T3处理(15000 kg/hm2绿肥翻压、4500 kg/hm2绿肥翻压、4500 kg/hm2农家肥、360 kg/hm2农家肥、360 kg/hm2有机饼肥、6.0 kg/hm2有机饼肥、6.0 kg/hm2硼砂+6.0 kg/hm2硼砂+6.0 kg/hm2硫酸镁、复合肥按纯氮67.5 kg/hm2硫酸镁、复合肥按纯氮67.5 kg/hm2施用)有利于降低烤烟土传病害,协调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改善农田生态,实现耕地用地养分平衡,达到培肥土壤、提升稻田土壤的质量、增加土地生产力的目的,2022年晚造开展水稻施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配方施肥、有机肥+90%配方施肥、有机肥+85%配方施肥、有机肥+80%配方施肥的不同施用量对比试验,对水稻生育期的表现、产量性状、土壤养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在施用纯N 177 kg/hm2、P2O535.7 kg/hm2、K2O141.8 kg/hm2的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4 500 kg/hm2,能有效提高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使产量提高1 323 kg/hm2,增产23%,此施肥方案对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升耕地质量、促进水稻增产、提高品质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探索一种能够治理退化耕地、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河北唐山设施芹菜次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CF)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模式(OF、SC、FF)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生化指标、微生物多样性及芹菜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 H和水溶性盐总量,添施有机肥(OF)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提高19.90%、2.39%、15.13%、0.15%,添施土壤调理剂(SC)后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15.17%,添施功能肥(FF)也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的趋势;设施土壤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离子为主;SC处理提升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芹菜产量显著增加27.07%。添施土壤调理剂较OF、SC处理可提高设施芹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硝酸...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土壤酸化问题,利用不同施用量无机、有机土壤调理剂B和A对雷竹林地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土壤调理剂合适施用量,为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缓解土壤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结果表明,与不施调理剂对照相比,无机调理剂A处理土壤pH提高了2.05~2.42个单位,有机无机调理剂B处理土壤pH提高了2.28~2.32个单位;而无机调理剂A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7.72%~24.09%,有机无机调理剂B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1.28%~44.54%;无机调理剂A处理的雷笋增产22.25%~27.66%,有机无机调理剂B处理的雷笋增产23.82%~29.14%。此外,每667 m2施无机土壤调理剂A 200 kg、有机无机土壤调理剂B 2.4 t可以作为雷竹林地酸化土壤改良的经济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品种烟农999为研究对象,在前茬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分别设置施N 0kg/hm2(处理T1)、70kg/hm2(处理T2)、140kg/hm2(处理T3)、210kg/hm2(处理T4)、280kg/hm2(处理T5)共5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处理T4最大;胞间CO2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处理T4最小。随着施氮量增加,各处理小麦产量均有所增加,处理T4产量最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处理T4的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综合考虑认为,试验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氮肥210kg/hm2可以有效提升小麦光合能力,提升土壤养分,提高小麦产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过量施肥是造成农业污染的重要原因。为了解油菜秸秆还田和肥料减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降低肥料消耗,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本试验以“不施肥+秸秆不还田”为空白对照,设置“常规施肥量+腐熟秸秆还田”“常规施肥量减量5%+腐熟秸秆还田”“常规施肥量减量10%+腐熟秸秆还田”“常规施肥量减量15%+腐熟秸秆还田”及对照5个处理,研究秸秆还田和肥料减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减少肥料的使用,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常规施肥量减量5%+腐熟秸秆还田”处理的玉米产量、株高、穗粒数、百粒重、穗长表现最好,分别为8 358.44 kg/hm2、235.3 cm、528粒、37.13 g、19.5 cm;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常规施肥量减量5%+腐熟秸秆还田”的施肥方式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29 560.43元/hm2,降低了203.86元/hm2的肥料成本。本试验推荐的最佳施肥方式为“常规施肥量减量5%+腐熟秸秆还田”,即肥料配比为基肥(复合肥527.80 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秸秆还田措施下氮素调控水平对盐碱地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016—2020年连续5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土壤,建立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N0)、施氮量180 kg/hm2(N180)、360 kg/hm2(N360)、540 kg/hm2(N540)4个处理,分析不同氮素调控水平下土壤关键理化因子特性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素调控水平对土壤全盐含量、pH值及有机质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N360处理相比N0处理显著增加速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且增加脲酶、碱性磷酸酶及蔗糖酶的活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发现,根际土壤细菌OTU在各处理间大小依次为N180>N0>N540>N360,N180处理相比N0处理提高Chao1指数,而N180、N360、N540处理相比N0处理降低了Shannon指数;群落结构组成显示,N180、N360、N540处理相比N0处理降低门水平下优势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提高酸杆菌门(Ac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