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湘棉37于202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夏播生育期102.9 d,单株结铃17.9个,铃重5.5 g,衣分40.9%;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断裂比强度34.8 c 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于轻简化栽培和机械采收。2020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13.4 kg、86.8 kg和86.8 kg,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号增产2.6%、0.7%和0.7%;2021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73.5 kg、111.4 kg和110.4 kg,分别比对照湘棉早1号增产9.5%、9.4%和9.0%。主要介绍了湘棉3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聊棉19号于201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122 d,单株结铃20.8个,铃重6.0 g,霜前衣分41.7%;结铃吐絮集中,早熟性好,一次收花率超过90%。2016―2017年山东省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聊棉19号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9.1%、10.7%;2018年生产试验中,聊棉19号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2.1%、15.3%。聊棉19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2 mm,断裂比强度30.1 c N·tex-1,马克隆值5.4;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主要介绍了聊棉19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轻简化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山东省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棉花品种邯棉5019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生育期123 d,株型清秀,叶片大小适中,叶色绿色,铃卵圆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20年河北省春播常规棉组生产试验中,666.7 m2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54.2 kg和106.8 kg,分别比对照冀丰1271增产3.9%和9.7%;纤维品质达到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主要对邯棉501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石彩17是于2021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熟棕色棉品种。其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组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结果平均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77.59 kg、156.76 kg和155.95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新彩棉20增产17.30%、16.95%和16.85%;纤维品质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品种审定标准要求。主要介绍了石彩17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143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中棉所143在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中棉所143生育期131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单株结铃6.9个,铃重6.2 g,衣分43.5%,霜前花率82.6%,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Ⅰ型品种要求;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7.8 kg、155.4 kg、149.6 kg。  相似文献   

6.
中生棉15号于2022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 d,株高119.9 cm,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中熟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中生棉15号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54.2 kg、105.7 kg和101.5 kg,分别比对照GK39增产9.0%、7.5%和9.6%。介绍了中生棉1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赣棉15号是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其春播生育期122 d,单株结铃29.3个,铃重5.65 g,衣分39.65%,株高118.2 cm;2018―2019年长江流域中熟常规棉区域试验中,赣棉15号2年平均666.7 m2籽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3.7 kg、99.9 kg,比对照GK39增产4.8%、0.5%。主要介绍了赣棉1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邯杂棉13号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冀中南春播植棉区平均生育期120 d,株高103.7 cm,铃重6.4 g,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8―2019年河北省冀中南春播杂交棉区域试验中,邯杂棉13号每666.7 m2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9.3 kg、113.5 kg和102.2 kg。简述了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棉1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措施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冈棉13号于202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在湖北省植棉区麦后直播生育期105.3 d,植株塔形、较紧凑;果枝层次清晰,通透性好。2022年湖北省麦后棉品种联合生产试验中,其666.7 m2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33.67 kg和91.21 kg,比对照晶华棉116增产10.84%和10.35%。介绍了冈棉1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冈棉9号于2021年12月31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是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棉品种,适于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冈棉9号在2018―2019年长江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主要表现:生育期124 d,株型松散,株高124.8 cm,Ⅲ式果枝,单株结铃30.5个,铃重5.7 g,衣分40.95%,籽指11.4 g;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GK39增加7.6%、5.6%和5.7%,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级品种要求;抗棉铃虫,耐枯萎病和黄萎病。介绍了冈棉9号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病性、抗虫性及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创棉518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创棉518在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18 d,株型紧凑,株高73.05 cm,第一果枝节位5.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20年生产试验中,创棉518每666.7 m2平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94.5 kg、186.2 kg、176.7 kg。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12.
特璞棉116于2022年通过西北内陆棉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株型较紧凑,株高76.5 cm,单株结铃6.5个,铃重5.6 g,衣分42.7%,籽指10.4 g;在2021年西北内陆早熟常规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69.2 kg、202.7 kg和187.0 kg。对特璞棉116的选育过程、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熟品种鲁棉1165于2021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其生育期113 d,植株塔形,单株结铃18.2个,铃重6.1 g,霜前衣分43.0%。区域试验中,鲁棉1165每666.7 m2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加3.7%、4.3%、7.6%和7.5%。生产试验中,鲁棉1165每666.7 m2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加3.8%、4.4%、8.6%和9.3%。鲁棉1165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9 mm,断裂比强度31.6 cN·tex-2,马克隆值5.4。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适宜简化栽培。对鲁棉116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为其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德棉16号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表现为生育期111 d,株型松散,株高100.4 cm;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为耐旱、耐盐品种;在2018―2019 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9.18 kg、106.49 kg和101.92 kg。介绍了德棉16号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抗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中棉所9708是转单价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14 d,株高107.5 cm,单株结铃16.9个,衣分41.3%,籽指10.9 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2019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中,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1.0 kg、112.0 kg和106.2 kg。主要介绍了中棉所970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酒棉25号于202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常规陆地棉品种。根据2020―2021年甘肃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其生育期139 d,株型紧凑、筒形,株高70.4 cm,第一果枝节位5.4,单株结铃7.5个,铃卵圆形,铃重6.0 g,衣分43.1%,籽指9.5 g,霜前花率93.9%;2年平均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为389.9 kg、171.3 kg,比对照酒棉10号分别增产4.6%、15.7%;抗枯萎病,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3 mm,断裂比强度28 cN·tex-1,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83.9%,黄色深度7.6,长度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1.7。介绍了酒棉2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9712是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棉品种,在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07.5 d,株高112.8 cm,单株结铃18.6个,铃重6.8 g,籽指11.2 g,衣分39.7%,霜前花率94.8%;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4.6 kg、113.4 kg和107.7 k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主要介绍了杂交棉中棉所971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优质抗逆棉花中熟品种聊棉21号于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聊棉21号长势较强,结铃集中,纤维品质达到“双30”(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 mm,断裂比强度≥30 c N·tex-1)标准,具有良好抗旱耐盐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适宜轻简化栽培。在2018―2019年山东省中熟棉花常规组区域试验中,聊棉21号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鲁棉研28号增加10.6%、13.6%。对聊棉2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为该品种示范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9A01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黄河流域春播种植。其春播生育期为116 d,株型较松散,果枝较长,茎秆较粗壮,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6.7 m2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00增产3.4%、7.6%和7.3%。对中棉所9A01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适宜轻简化管理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鲁棉1161的选育过程,在山东省中熟常规轻简化栽培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表现以及适宜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鲁棉1161生育期111.0 d,株高95.7 cm,第一果枝节位6.9节,单株果枝数11.5,单株结铃11.4个,铃重5.2 g,籽指10.5 g,2018―2019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常规轻简化栽培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每666.7 m2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加8.4%、8.5%、4.5%和4.6%;202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常规轻简化栽培棉花品种生产试验,每666.7 m2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加12.2%、12.0%、12.0%和11.8%。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 mm,断裂比强度33.6 c N·tex-1,马克隆值5.3,纺纱均匀性指数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