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红花檵木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檵木播种苗生长快,发芽率达90%,但易出现性状分化,少用于苗木生产,多用于育种研究。红花檵木粗老枝、成熟枝及嫩茎都易生根,高温高湿是红花檵木扦插关键技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扦插,以ABT(2)200mg/L+黄土50%+砻糠灰50%组合生根率较高,ABT对粗老枝的促根作用比嫩茎明显。红花檵木与檵木间的亲和力极强,嫁接成活率高,全年有6~7个月可以进行嫁接,其中6~7月和9-10月最好,切接、芽接、嵌合接等根据嫁接季节和嫁接部位分别应用。采用泥套袋+ABT(2)环剥高压法也易生根成活。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际种子检验规程(ISTA,1985)对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种子特性及萌发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成熟的种子有生理休眠现象,湿沙层积贮藏90 d可解除生理休眠;(2)利用室内湿沙层积90 d和60℃温水间歇浸泡24 h后的种子,萌发时不需要光,且在10~40℃均能萌发,而在黑暗20 ~40℃和室温(18~32℃)下,发芽率达40%以上;(3)种子在4℃低温贮藏3~4个月为最佳,但4℃低温贮藏6个月,发芽率仍可达48.9%;(4)种子出苗率与埋藏深度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103.36-14.59x(| r |=0.97);(5)种子在沙壤中适宜萌发湿度为19.35% ~28.75%,土壤含水量高于32.43%或低于7.41%时,种子出苗率都在30%以下,但含水量分别为24.24%、19.35%、28.57%的种子出苗率间无显著差异.生产实践上当红花檵木播种时控制土壤含水量非常关键,不仅影响红花檵木的出苗率,而且是控制幼苗猝倒病的重要方法和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红檵木组织培养玻璃化苗发生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6-BA、NAA、蔗糖、琼脂、活性碳并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影响红檵木玻璃化苗发生的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顺序为6-BA>活性碳>琼脂>NAA>蔗糖。6-BA的质量浓度大于2 mg/L,会大大增加玻璃化苗的产生。考虑到增殖率,应适当加入少量活性碳或聚乙烯醇。此外,减少继代次数,选择中部节段作为外植体,也有利于玻璃化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 var.rubrumyien)的幼叶、幼嫩茎段、花蕾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由易到难排序为幼嫩茎段、幼叶、花蕾;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是:B5+2,4-D2.0mg/L,诱导率为97.5%;配合使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诱导红檵木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有显著差异,其中以B5+6-BA1.0mg/L+蛋白胨(0.1mg/L)效果最好,诱导率达70%。  相似文献   

5.
浏阳市被誉为“中国红檵木之乡”,红檵木在园林造景中大量使用,已成为浏阳花卉苗木生产的主导产业。针对浏阳红檵木产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浏阳红檵木产业发展的原则、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红花檵木在海南的扦插育苗技术,通过选择不同的枝条、不同的基质、不同浓度的多种激素,在不同的季节分别对红花檵木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冬季,采用长度在20cm以上并留下2/3叶片的半木质化枝条,以红土、河沙、和椰糠(6:3:1)均匀混合作为扦插基质,用100mg/L的GGR溶液浸泡2h进行红花檵木扦插育苗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红花檵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白檵木的变种,其花红、叶红,色彩绚丽,是珍贵的盆景材料,但由于其资源稀少,故对红花檵木进行组织培养试验,以加快快速繁殖。该文探讨了以茎段作为外植体的最适培养部位,较为适合的消毒方式及诱导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红花檵木与檵木花的数性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檵木与檵木花的数性遗传结构有很大差异,木4数性花占96.2%(花瓣、雄蕊、退化雄蕊、萼片均为4数);野生红花檵木4数性花约占50%;红花檵木栽培类型以5数性花居多,不同类型品种花的数性结构亦有差异,总体变异规律为:近期栽培品种双面红类5数性花>中期栽培品种透骨红类>早期栽培品种嫩叶红类。利用花的数性遗传变异探讨了品种的演化历史和新品种选育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王燕  朱发仁 《中国森林病虫》2007,26(6):19-20,30
红檵木是原产于湖南的观花赏叶树种。作者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栽培方式下红檵木花叶病毒病的表现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檵木,金缕梅科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由于它枝细、叶小、节密耐修剪,生长适应性强,分布广,是制作盆景的常见树种。木盆景大致分为白木桩、红木桩两种。很难看到在同一树桩上既有白木又有红木的多色形式。 通过科学探索试验,已能培育出一桩双色的木盆景,即在同一树桩的不同高度处,接上红木,使之成为不同层次的叶片。红、绿相映。每到春、夏花开季节,(如果培养得当,秋天还可开花,形成1年2次现花的美丽景色。)红、白花,点缀在同一树桩上,美丽迷人,观之心旷神怡。 培育木盆景的方法是: 养桩:春季从野外…  相似文献   

11.
南方红豆杉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的特殊处理和催眠进行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可使发芽期从2-3a缩短为3-4个月,并可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当年生苗平均高12cm。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豆杉大树移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对一株胸径53.7cm,树高18.9m,树龄约260年的南方红豆杉大树的移植过程及技术要点:选择适宜的移植地、移植时间(早春);树木移栽前的处理措施(缩坨断根、树冠平衡修剪、修坨、打花箍等);移植穴的大小及移栽后的养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南方红豆杉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法,简单有效、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标准地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未阳市南方红豆杉资源的分布现状、生境及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来阳市分布有胸径10cm以上的南方红豆杉大树53株,树龄100a以上的南方红豆杉古树23株,主要分布于2个乡13个村。南方红豆杉资源主要分布在村旁宅院和毛竹林中,少量分布在次生阔叶林及灌木林内,其中独立木资源数量为37.74%,毛竹林资源数量为33.96%,次生阔叶林资源数量为16.98%,灌木林资源数量为11.32%。  相似文献   

15.
采用滤纸培养皿法研究了南方红豆杉叶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红豆杉叶浸提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南方红豆杉浸提液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高浓度浸提液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当浸提液浓度为6g/mL时,小麦种子的萌发率达到最高。南方红豆杉叶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小麦须根的长度逐渐下降,但不定根的数目逐渐增加。当浸提液的浓度为10g/mL时,根长抑制率达到42.4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叶浸提液对小麦的根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麦幼苗的茎生长、根的生物量和茎的生物量均表现为低浓度的浸提液促进茎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高浓度浸提液则抑制茎的生长和生物量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浸提液表现低浓度时促进种子的萌发、须根数目的增加、茎的生物及生物量的增加,高浓度时则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根长的生长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打破马蔺种子深度休眠及播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蔺种子有深度休眠的特性,当年播种出苗率极低,为探讨打破种子深度休眠措施,我们试用了浓硫酸脱皮、沙藏层积、拌雪埋藏等不同试验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用拌雪埋藏技术措施效果最好,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83%~87%,而对照仅为1%~3%,播种结果与发芽率试验结果一致,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6处不同种源的南方红豆杉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千粒重、优良度、生活力、发芽率和发芽势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千粒重范围为86.0—90.25g、优良度为85.0%-90.0%、有生活力的平均值为80.2%;发芽率的范围为64.6%-79.4%、发芽势的平均天数为15.17天;综合分析可知,九江市和桑植县的发芽特性最好,采用40%温水浸种20min,0.5g/kg赤霉素溶液浸种24h后,翌春播种后发芽率最高,为89.33%。  相似文献   

18.
南方红豆杉种子胚乳中发芽抑制物质的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胚乳中的发芽抑制物质进行了研究.用甲醇直接萃取法进行提取,通过GC-MS联用仪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并分别确定了它们的抑制物浓度.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胚乳中存在庚酸、壬酸、辛酸、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种发芽抑制物质,它们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白菜胚根的生长,差异达显著与极显著水平,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9.
鹅掌楸属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湖北省京山县虎爪山林场鹅掌楸种源试验林中选择优良种源中的优良单株北美鹅掌楸5株、鹅掌楸10株及亚美马褂木1株作为杂交亲本,进行鹅掌楸的种内种源间杂交、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的正交和反交、北美鹅掌楸与亚美马褂木的回交等4种交配模式,共计75个杂交组合。获得球果1 162个,种子171 992粒,出苗4 131株,当年保存64个杂交组合,2 796株。综合4种交配模式,亲本及亲本交互作用对于杂交所获球果形态特征、1 a生苗木生长量等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母本对种子田间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而父本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配比施肥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配比施肥对2年生红豆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下,N、P及有机质含量稍低的情况下,N、P、K适当配比施肥能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生长,但过量施肥,则会抑制其生长.N、P、K不同配比施肥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施肥在抽梢长度、地径年生长量、分枝数和干物质积累(株干质量)上分别比CK高33.14%~80.77%、100.00%~161.90%、11.81%~47.17%和207.42%~325.05%.试验设置的15个配比处理中,以7号处理最佳,12号处理最差,前者在上述4个生长性状上分别较后者高47.63%、61.90%、35.36%和117.63%.P素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影响最大,缺P时增施N和K效果较差.N×P互作效应显著,配比施用N、P能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