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毅 《内陆水产》2003,28(2):32-32
随着青虾高密度生产,近亲繁衍导致种质退化,青虾病害频繁发生。对青虾病害实施监控,推广青虾病害防治技术,对促进水产结构调整,增加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生产上发现的病害及防治技术小结如下。1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主要由纤毛纲的原生动物寄生于体表,常见的有累枝虫、聚缩虫、钟虫等。症状寄生时,虾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且易造成细菌感染。病虾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治疗纤虫速灭0.2克/米3全池泼洒;使用0.5克/米3硫酸铜全池泼洒;隔日每667米2每米水深使用无锡产“水体消毒灵”150克全池泼洒1次…  相似文献   

2.
在河蟹、青虾的体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和水霉,这三类体表寄生生物外观共同症状均为绒毛状,因而在虾蟹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分,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河蟹、青虾这三类常见体表寄生生物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分别介绍,供虾蟹养殖户参考。一、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虾蟹的体表,被感染的虾蟹体表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灰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条纹鲈(Moronesaxatilis)的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发现其较易感染小瓜虫病、指环虫病、刺激隐核虫病及肠炎、烂鳃、营养不良症等病,此鱼对药物比较敏感,故在用药时特别注意,要准确计算面积与剂量。现对上述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做如下介绍。1小瓜虫病1.1病因小瓜虫寄生引起。1.2症状肉眼可见鳃、鳍、体表布满白点状囊包,镜检虫体呈椭圆形,有纤毛,中间有“马蹄形”核。1.3治疗方法(1)百虫净全池泼洒,使用浓度为0.15克/米3,疗效显著。(2)用0.2~0.4克/米3孔雀石绿和25克/米3福尔马林混…  相似文献   

4.
沈国安  周文娟 《内陆水产》2002,27(11):32-32
在河蟹养殖中,因放养密度高,饵料投放不足,水体富营养化,病害日益突出。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病、水霉病,蟹农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别,经常有混淆现象,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三类常见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形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附着在河蟹的肢体上。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蟹的体表,被感染后,病蟹体表长满许多肉眼可见的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和大量的…  相似文献   

5.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6.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因其个体小,适于稻田养殖,成为农田结构调整的重要品种。稻田养虾具有生产成本低,养殖周期短,技术易掌握,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大力推广。但随着养虾业迅猛发展,青虾疾病逐步蔓延,危害日趋严重。据我们调查,目前发现青虾病害有4类11种。现把青虾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黑壳病(又名乌壳病、青苔病)病因附着性藻类,主要是一些附着性硅藻、褐藻、丝状藻等。病症青虾体表被藻尖附着,体色变黑或墨绿色,感染严重者,完全被青苔所包裹。体质差,活动力明显减弱,不能顺利蜕壳。遇池中缺氧,…  相似文献   

7.
1 车轮虫病1.1 病 因 由原虫类的多种车轮虫寄生于加州鲈体表及鳃部感染引起。1.2 症状 病鱼体黑而瘦,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群游于池边。大量寄生时,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鳃丝发白腐烂,严重时池边慢游最后死亡。1.3 危害及流行情况 4~5月份最为流行。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且易继发感染。1.4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原体;2)注意放养密度和保持水质清新;3)苗种入池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4)全池泼洒0.7 g/m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相似文献   

8.
青虾红头黑鳃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是倍受市场青睐的养殖品种,随着青虾养殖蓬勃发展,以及养殖密度、产量的提高引发的虾类疾病也愈来愈多,其中尤以青虾的红头黑鳃病为甚,对青虾危害最为严重,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将该病的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种类按病原可分为两大类:1寄生性红头黑鳃病:该病通过镜检发现虾鳃病灶处寄生有大量的纤毛类原虫,类似饼形虫。该病传染慢易于治疗。2细菌性红头黑鳃病:镜检无寄生虫,鳃部残缺糜烂,类似鱼类的鳃霉病,该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较难治疗。二、症状病虾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早期鳃部出现红色,后期转为黑色并糜…  相似文献   

9.
甲壳类常见体表寄生生物的鉴别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蟹、青虾的体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外,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和水霉,这三类体表寄生生物病外观共同症状均为绒毛状,因而在虾蟹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正确区分,而  相似文献   

10.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郾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  相似文献   

11.
南方大口鲶是我国特有的1个新的优良养殖品种。随着高密度养殖的发展,疾病的发生日益严重,现对南方大口鲶危害较大的寄生虫性鱼病的防治作一概述。1 小瓜虫病1.1 病因及流行情况 是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性鱼病,对南方大口鲶危害最大。该病多发生在春秋季,即4~6月和9~10月。主要危害鱼苗、鱼种。流行适温 20~25℃。当水质恶劣、养殖密度高、鱼体抵抗力低时,常暴发流行。发病率、死亡率高。当水温升高到25℃以上时,可自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2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肉眼可见体表和鳍条上出现白色小点状…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暗纹东方的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发现其较易感染小瓜虫病、刺激隐鞭虫病及肠炎、烂鳃、营养不良等症,对上述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做如下介绍,供广大养殖工作者参考。1小瓜虫病病因小瓜虫寄生引起。症状肉眼可见鳃、鳍、体表布满白点状囊孢,镜检虫体呈椭圆形,有纤毛,中间有“马蹄形”核。治疗方法(1)百虫净全池泼洒,使用浓度为0.15克/米3,效果显著。(2)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混合溶液0.7克/米3全池泼洒,效果显著。2指环虫病病因指环虫寄生在鱼的鳃丝上而引发此病。症状鱼鳃丝粘液增多,全部或部分呈苍白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治…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在长期育苗生产中,对下列几种严重的常见病害进行了有效的防治,现介绍如下。1 车轮虫病1.1 病因症状 车轮虫病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原虫病,5~8月对3~5cm以下的鱼苗、夏花致死率最高。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鳃、鼻孔、膀  相似文献   

14.
1车轮虫病此病易发生于早繁苗培育期,特别是0.8~2厘米的小苗。虫体呈蝶形,寄生于鳃及体表,在体表粘液中或鳃小片间迅速游动或翻滚。发病初期鱼苗单个或几个在他角、池边缓慢游动,或静止不动,鱼体呈黑色。发病后期则能见到鱼苗成群绕池狂游。防治方法:鱼苗下地前用s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浴10~20分钟,发病后用O.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地泼洒。2小瓜虫病小瓜虫幼虫呈卵形或鞋底形,成虫呈球形,运动时体形随所处空间而变化。虫体寄生于鳃、体表、鳍条等处,形成白色胞投,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鳃、体表和…  相似文献   

15.
顾晓 《科学养鱼》1995,(7):26-27
加州鲈常见鱼病及防治加州鲈抗病能力较强,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少,但是由于养殖中管理不当和环境条件等不完全适宜,仍有病害发生。现将已发现的几种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车轮虫病病原体为车轮虫,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09,(6):24-24
病名: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最常见的为聚缩虫、单缩虫、微孢子虫、吸管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症状:虾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等)被固着类纤毛虫附着时,虾体外观呈黑色,体表有灰黑色绒毛。当大量虫体寄生在虾体、鳃、附肢时,轻者病虾活动能力下降,不摄食、不蜕壳,生长缓慢,影响鳃的呼吸,重则与细菌性疾病并发,引起虾的死亡;成虾感染寄生虫后体表粗糙,  相似文献   

17.
四、类斜管虫病(Brooklynelliasis)  类斜管虫病为石斑鱼常发生的另一种原虫性疾病,虫体常寄生在鳃组织或体表粘膜,水质不良的鱼池或高密度鱼苗池常发病而引起严重损失。1.病因当养殖池内放养密度过高、水质不良或受到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常造成类斜管虫的大量繁殖。大量寄生的类斜管虫在鱼体或鳃组织爬动时,其纤毛会刺激鱼体的上皮组织,使体表的粘液分泌增加,导致上皮组织增生或坏死,病原菌由伤口侵入,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2.症状少量感染寄生时,鱼体无特殊异样。大量寄生感染时,体表先出现粘液增生所…  相似文献   

18.
青虾 ,学名日本沼虾 ,因其个体小 ,适于稻田养殖 ,成为农田结构调整的重要品种。稻田养虾具有生产成本低 ,养殖周期短 ,技术易掌握 ,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近年来得到大力推广。但随着养虾业迅猛发展 ,青虾疾病逐步蔓延 ,危害日趋严重。据我们调查 ,目前发现青虾病害有四类 11种。现把青虾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黑壳病 (又名乌壳病、青苔病 )①病因 :附着性藻类 ,主要是一些附着性硅藻、褐藻、丝状藻等。②病症 :青虾体表被藻类附着 ,体色变黑或墨绿色 ,感染严重者 ,被青苔所包裹。体质差 ,活动力明显减弱 ,不能顺利蜕壳。遇池中缺…  相似文献   

19.
翘嘴鲌鱼苗适宜高密度培育,由于苗种培育密度高,容易发生病害,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常见病害有车轮虫病、细菌病、水蜈蚣等。我们经过三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鱼病防治技术,现总结如下:一、车轮虫病症状: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但严重感染时,鱼苗、鱼种游动缓慢,不怎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2002,(5):61-61
河蟹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的发生较普遍。这三种疾病在症状上较相似,往往一些养殖户见到蟹体表面不清洁,就认为是纤毛虫病,不但用错了药,而且延误了治疗时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广大养殖户能正确识别这三种疾病的症状、病因和正确用药,现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因】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引起,尤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河蟹感染率最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条件恶劣,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等都极易诱发纤毛虫病。【症状】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