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鄂尔多斯砒砂岩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砒砂岩区生态退化严重,土壤侵蚀剧烈,为黄河粗泥沙来源的主要区域。从砒砂岩地区生态恢复建设出发,综述了砒砂岩侵蚀类型,砒砂岩地区采用油松、沙棘、淤地坝、植物柔性坝及抗蚀促生材料等常规治理措施的研究成果,并对砒砂岩的研究、治理、利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加强鄂尔多斯砒砂岩地区的生态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高峰  张宝田  王世平 《沙棘》2001,14(4):38-39
根据东胜市多年从事沙棘治理砒砂岩的实践,介绍了东胜治理砒砂岩裸露区所取得的经验。其基本经验可概括为:①组织管理落实;②技术管理到位。  相似文献   

3.
《沙棘》1998,(4)
砒砂岩区是黄土高原剧烈侵蚀的中心,是影响黄河产沙的关键区位。但是由于砒砂岩区沟壑纵横,黄土流失贻尽,基岩大面积裸露,干旱少雨,各种植物措施在这里都难以奏效,以砒砂岩为材料治沟打坝,难度也很大。因此砒砂岩区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难点。 1985年,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号召之后,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该区积极开展沙棘种植试验和示范,先后开展了沙棘试点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砒砂岩沙棘育种、沙棘生物坝等沙棘治理和科研项目。经过当地水保部门和广大群众十余年的努力,在砒砂岩区成功种植沙棘5.33万hm~2,实现了黄土高原治理难点上的重大突破。现在砒砂岩沙棘种植区已是浓荫护夏,红果迎秋,鸟儿翔飞林间,沟谷溪流清辙见底,呈现出勃勃生机,生态景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砒砂岩沙棘治理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今年已拔出专款实施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全面掀起了砒砂岩区沙棘资源建设的高潮。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水土保持法》执法检查组赴伊克昭盟进行了专项检查指导。  相似文献   

4.
伊克昭盟发展沙棘治理砒砂岩前景广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金莲  韩学士 《沙棘》2001,14(4):30-32
本文介绍了伊克昭盟砒砂岩治理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以及沙棘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成果,证明沙棘是当地治理裸露砒砂岩的首选树种,种植沙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沙棘资源建设到沙棘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砒砂岩的岩性为砾岩、砂岩及泥岩,交错层理发育,颜色混杂,有棕红色、紫红色、黄绿色、白色、灰白色等。由于成岩程度低、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水如泥、遇风成砂,治理难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其危害如砒霜,故称为“砒砂岩”,也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地球环境癌症”。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是我国砒砂岩的主要分布区,也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砒砂岩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由于砒砂岩岩基裸露和极易风化,所以在雨水冲刷的作用下,砒砂岩地区会产生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危害,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沙棘资源是减少入黄粗泥沙的好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代强 《沙棘》2004,17(4):4-6
为控制黄河粗泥沙,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要以控制黄河粗泥沙为中心,找准治理位置,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快速减淤效果。我国黄河中游砒砂岩等中生代基岩侵蚀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近20年来,利用沙棘治理砒砂岩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应用沙棘治理砒砂岩的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重视科研,继续大力发展沙棘资源是减少入黄粗泥沙的一项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裸露砒砂岩地区沙棘治理成效、经验及发展战略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俊峰  薛顺康  高峰 《沙棘》2002,15(1):1-4
系统总结了沙棘治理砒砂岩20年的成效和经验,提出了当前应该着力解决好的几个战略问题:(1)统一规划,明确目标,加强协调,严格质量管理,千方百计加快沙棘治理砒砂岩步伐。(2)以沙棘坝系封沟拦沙工程为重点,基本上解决了入黄粗沙问题,为砒砂岩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创造条件。(3)科学区分和管理沙棘水保林、经济林和生态经济林,充分开发经济林、生态经济林的经济效益。(4)国家或地方立法鼓励一切合法的治理活动,保障应有的经济收益,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加沙棘治理事业。(5)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力度,规范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坚决杜绝人为破坏行为。  相似文献   

8.
基于砒砂岩与风沙土互补特性开展的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土技术,已经被大规模推广应用于毛乌素沙地的综合整治,本文旨在为毛乌素沙地生态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对大量文献归纳整理及相关课题研究,分析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成土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围绕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土的土壤特性、土壤作物交互作用、节水培肥技术及造田水肥管理制度、复配土技术工程进行探讨,指出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土技术研究方面的不足,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研究表明,今后应加深对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土技术理论体系的完善,促进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更大范围有计划地展开,探索出更加适宜毛乌素沙地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RUSLE模型为基础,采用GIS与CA-Markov模型对十大孔兑砒砂岩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侵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砒砂岩区土地利用以砒砂岩、草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9. 39%~90. 98%,人为活动干扰程度较小。2000-2015年,耕地、沙地、砒砂岩面积显著降低,城镇建设用地、灌木林地、草地面积显著增加;砒砂岩区约36. 41%土地利用发生转变,其中砒砂岩转换为草地,沙地转换为草地。2015-2030年,砒砂岩、沙地面积继续降低,并转变为草地及灌木林地,但区域耕地面积及建设用地面积也同步在增长。2000-2015年土壤平均侵蚀模数减小,但剧烈侵蚀面积显著增加; 2015-2030年土壤侵蚀强度继续下降,但轻度、中度侵蚀面积增加。砒砂岩区未来的治理重点既要针对砒砂岩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又要对城市化地区加强生态管控,保护河岸滩地。  相似文献   

10.
沙棘生态建设是实现东胜山川秀美的希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存玺  高峰  宋五才 《沙棘》2001,14(4):33-34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近年利用沙棘生态工程治理砒砂岩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实践证明沙棘生态建设是实现东胜山川秀美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4.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9.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