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灌木农田防护林就是用纯灌木树种营造的农田防护林。问题的提出始于1980年,当时,吐鲁番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出现新的情况,造林条件较好的农田已基本实现林网化,但因为农业用水较为紧缺,还有十余万亩灌溉条件很差的农田(浇水次数很少的低产田),半休闲农田(只种夏粮或只种秋粮,有半年不浇水),轮休地及盐碱较重的  相似文献   

2.
上头地乡农田牧场全部林网化王海珍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克什克腾旗上头地乡营造农田防护林5900亩,全乡6.7万亩农田牧场全部实现林网化。上头地乡地处海拔1400多米的高寒漫甸山区,耕地4.6万亩,以种植业为主,但由于山高风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91...  相似文献   

3.
杭锦后旗全旗总土地面积二百四十三万六千亩,耕地面积八十四万亩,适宜建林网的耕地面积七十七万亩。全旗现有林十九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八万四千亩,盐碱地造林五万五千亩,沙荒造林五万四千亩。森林覆盖率7.9%。共营造农田防护林主、副林带总长四千四百八十公里,林网化程度达71.6%。三分之二的人工林是三中全会后搞起来的,1983年造林十万四千亩,创历史最好水平。五原县全县总土地面积三百八十五万亩,人口二十三万,耕地面积一百万亩,全县宜林荒地较多。过去林业比较落后,解放三十年来,林木保存面积只有十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北省仙桃市农田林网的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了仙桃市农田防护林营建的主要类型及面积、防护林的树种组成及林带结构与配置的特点,发现仙桃市农田防护林造林累计面积逐年上升,但是造林类型集中、树种种类比较单一。本文从树种选择、林带结构与配置、林带空间配置与优化及林带成熟龄和更新龄等方面提出了江汉平原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西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了河西地区现有农田防护林体系存在着林带走向、林带间距不合理,林网配置树种单一,防护效益低下,全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合理进行更新采伐,加大保护力度;选择多树种混交的营造模式,提高林网抗御病虫为害能力;采用优质壮苗造林,ABT生根粉、多功能保水剂蘸根等方法提高造林质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北疆樟子松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樟子松营造农田防护林,是丰富新疆农田防护林树种、改变现有的农田防护林树种单纯、寿命短、材质差、季格变化悬殊、生长衰退、幼树治化的重要措施。兵团农业局与中科院新疆生土所、农八师农业局协作,从1984-1994年开展了樟子松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研究,造林9茶,植树2800株,面积38亩,获得初步成功。为推广樟子松造林,现对樟子松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要点进行初步总结。一、造林地的选择樟子松原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及呼伦贝尔盟的红花尔基沙地,其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瘠薄,河地造林生长良好,土壤粘重生长不良,积水会导致…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市造林工作落后。近两年来我们把发展林业生产、大搞农田林网化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态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大事来抓。1984、1985年每年造林都突破了10万亩,两年造林成活面积近21万亩,相当于建国后三十四年间造林保存面积的总和。到1985年,全市有林面积达37.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的6.2%提高到10.8%。农田防护林完成12.53万亩,比1983年增加5.27万亩,林带长度  相似文献   

8.
各地动态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启动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并被邓小平同志称之为“绿色长城”的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第四期工程开始实施,工程建设期为十年。根据国家安排,我省将完成营造林任务1211.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86.75万亩,封山(沙、滩)育林(草)424.5万亩。河西走廊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列入三北四期国家级重点工程。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使工程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造林经费投入标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工造林100元/亩,封山(沙、滩)育林(草)70元/亩。三北第一阶段前三…  相似文献   

9.
近四十年来,新疆绿洲林业主要担负生态防护功能。林业部门的主要工作放在大规模造林、营造防护林体系方面。从目前的发展水平看,四个地州、54个县市、115个农垦团场基本上实现了林网化,林网防护面积4000万亩,占规划实现林网化林地面积的85%。防护林面积占整个林种面积的73.9%。这一时期的绿洲林业可概括为:发展战略放在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方面,林业等同于造林;经营目标上以数量性指标为主(如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新增面积等),具有浓厚的产品经济特点;发展模式上以大规模造林方式为主,对绿洲社会经济系统考虑过少,林种、树种…  相似文献   

10.
1观测地点自然概况兴胜村农田防护林体系是典型的东北农区林网网格化的防护林体系,该村位于北纬47”28’,东经124”25’,年均温度ZC,年均有效积温2500℃,年降水量400~450mm,年蒸发量1589.4mm。干燥度1.4,年均相对湿度64%,森林覆被率30%。土壤为典型的碳酸盐黑钙上,观测林网网格为435inX307m,树种为小黑杨,17年生,4行,平均树高14m,平均胸径21cm,测技长3.5~4m,枝下高4m。林网内农作物为小麦、大豆,均为南北垄。2观测实验仪器和方法实验仪器:天空辐射表,辐射电流表,直射辐射表,三角架(高1.3m)。观测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5月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通过植树造林,实施重点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化工程和大规模林草植被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林业发展。昔日西北边陲的戈壁荒漠被打造成了一片新绿洲。目前,已经建成各类林地3.5万亩,先后建成了以“三北”防护林、农田网络林为主的防风固沙林网体系,连续十五年获农五师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现地调查,结合北疆二类资源清查资料和卫星影像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特定区域的农田防护林主林带方向、主副林带间距、林带宽度、行数、树种、林网完整性、林带状况等进行调查测定,分析研究其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农田防护林存在林网网格过大、林带间距过宽、树种单一、已出现严重退化等问题。建议通过规范林网大小、保证林地灌溉、加强抚育管理、营造混交林、补植林带等措施来加强准噶尔盆地南缘农田防护林林网建设。  相似文献   

13.
绿洲防护林体系缓解霜冻作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4年5月3日晨发生在内蒙古河套平原的大面积霜冻调查显示,绿洲防护林在减轻霜冻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由于树体降温放热、林网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以及林冠层对热辐射的影响等,防护林结构较完整的区域冻害明显轻于防护林不够完整的区域;寒流进入林网区后,产生霜冻的能力随纵深距离增大而逐步衰减。加强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林网结构、重视农田周围闲散荒地的造林绿化对缓减霜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林业》2001,(12):15-16
经过全区各族群众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区全面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一阶段建设任务。据统计,1978~2000年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721万亩、飞播造林469万亩,封山(沙)育林1524万亩,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现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在内蒙古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在平原农区和滩区,区域内农田林网化程度由建设前的22.8%提高到70%以上,使3000多万亩的农田得到林网庇护。 在沙区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使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进沙退”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重点…  相似文献   

15.
赤峰市的林木覆盖率解放初期为5%,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现已上升到17.4%。人工林面积占45%,达九百多万亩。大面积人工林营造成功是可喜的。但是人工林的树种结构大多为杨树纯林。如一百三十八个公社的农田林网,七千九百多万株的四旁植树,半山半川的黄土丘陵造林及牧场防护林等。多是清一色的杨树纯林。  相似文献   

16.
1前言江苏省徐州市是平原农区.农田林网建设是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的农区综合防护林体系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为了加强农田杯网在平原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高农田林网建设标准和水平。该市打破强调林带机械走向的造林模式,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坚持林带少占耕地,依托农田水利工程和道路配置林带,实行沟、渠、路、林相结合;坚持多林件、多树种、多功能、高效益的复层林结构。建设以农田林网为骨架,村庄绿化、小片丰产林、经济林、农林间作为主要内容的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平原农区综合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杨树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是山东省平原地区营造用材林、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据统计,目前全省杨树用材林面积已增加到240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150万亩,约占全省丰产林总面积的60%,林网和四旁栽植的杨树也达4.5亿株,全省杨树林木蓄积量增加到1400万m~3左右,约占省内林木总蓄积量的30%。因此,合理利用杨树资源成为当前急待解  相似文献   

18.
我县按照国家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要求,经过几年努力,到去春为止,全县人工林面积已达99,292亩,其中,农田防护林41,070亩,用材林8,953亩,薪炭林34,730亩,经济林和其它林14,539亩。提前两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设,实现了全县农田林网化。  相似文献   

19.
唐河县有林网135万亩,完好率在85%以上的不足80万亩,且完好率较高的这部分林网大都进行了承包公证。大面积林网无人承包的主要原因是林网周期长、见效慢,群众怕搭工赔钱,政策一变,落个啥不啥。针对这种情况,唐河县自九五年起对宜林荒山,农田防护林网进行招标承包公证,依法确定承包户  相似文献   

20.
京郊大兴县今年实施了12项林业重点工程,完成植树17O万株,超额13op完成市一V达15o万株的任务,各重点工程完成植树近SO万株,施工标准高,质量好。按照市林业局关于“抓精品、抓落实、抓管护。抓机制”的指示精神,大兴县在今春重点造林工程中,制定得力措施,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配套、施工、管护等方面,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全县今后造林树立样板,推动了整体造林水平的提高。半壁店乡高标准农田林网配套工程以发挥林业3大效益为出发点,建立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该乡一期农田林网改造工程实施农田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