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食蚜蝇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和访花昆虫,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且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本文探明了西藏食蚜蝇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与区系特性。为天敌昆虫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物种调查和整理文献记录获得物种资源数据。结合研究资料,依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及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研究了西藏地区的食蚜蝇科昆虫的地理分布。通过对已知种类进行地理分布和区系特性分析,获得西藏食蚜蝇昆虫种类、地理分布和区系特性数据。[结果]西藏食蚜蝇科昆虫117种,分别隶属于3亚科16族43属。其区系组成是:东洋区成分39种,占已知总数的33.3%,古北区成分20种,占已知总数的17.1%,广布种58种,占总数的49.6%。青藏亚区与华北亚区共有种39种,占已知总数的33.33%;与西南亚区共有种38种,占统计总数的32.5%,与蒙新亚区和华中亚区共有种都是30种,占统计总数的25.6%。[结论]西藏已知食蚜蝇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其次为东洋区成分,古北区成分最少。在中国各动物地理亚区中,青藏亚区和华北亚区的共有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2.
对秦岭林区针叶树蚜虫区系成分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岭林区以针叶树为寄主的蚜总科昆虫共计2科8属28种.区系成分包括古北种、东洋种、跨两界分布的广布种及特有种4种类型.其中,东洋种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32.2;古北种和广布种比例次之,各占总数的28.5;特有种占总数的10.8.秦岭不同生境针叶树蚜虫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麦积山风景区64种蝶类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蝶类以古北界为主体,计31种,占总数的48.4%;东洋界13种,占总数的20.3%;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10种,占总数的15.6%;广布种10种,占总数的15.6%。属于甘肃省首次记录蝶类8种,其中三尾褐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属国家Ⅱ级保护种。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洱海水生鞘翅目昆虫特征,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洱海水生鞘翅目昆虫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洱海共有水生鞘翅目昆虫4科23种,水生鞘翅目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著,东洋区分布种22种,其中仅在东洋区分布的有8种,分别占95.65%和34.78%。但也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古北共有种有10种,占43.48%;同时在其他区也有一定的分布。在中国动物区系中,西南区均有分布,但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共有种也较丰富,表明3个分布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曹长雷  曹玉  蒋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09-7810,7899
2008~2009年,采用样线法和鸟鸣声识别法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园内共有鸟类39种,隶属于8目25科,其中留鸟22种,约占总数的56.41%,夏候鸟13种,约占总数的33.33%,冬候鸟4种,约占总数的10.26%;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鸟类16种,占总数的41.03%,古北种15种,占总数的38.64%,广布种8种,占总数的20.51%,其中八哥、白颊噪鹛、白头鹎、白鹡鸰等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6.
江西七溪岭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种类计有14目89科582种,其中以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iera)种类为多,分别占总数的65.12%、18.72%、4.98%。昆虫区系结构由东洋种、古北种、广布种等成分组成,东洋种占50.11%,且昆虫种类的垂直分布和保护区的生境一致。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年来采集标本、查看标本和查阅资料,对昆明市蝽科昆虫进行了统计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蝽科昆虫有44属70种(亚种),其中以菜蝽属种类最多,有4种;其次是岱蝽属、二星蝽属、曼蝽属、益蝽属和稻绿蝽属,各有3种(亚种)。蝽科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著,仅在东洋区分布就有38种(亚种),占54.3%,但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古北区共有24种,占34.3%,并含有其他区系成分;在中国动物区系中,均在西南区有分布,但与华中区、华南区和青藏区共有成分较多,分别占74.3%、62.9%和47.1%,同时该区域特有成分较多,有9种,占12.9%,其他区也有一定分布。表明昆明市蝽科昆虫具有显著的东洋区特征和本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西畴县蝴蝶种类和区系特点,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利用网捕,对西畴县蝴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西畴县蝴蝶5科86属152种,其中以蛱蝶科最多,有37属73种;再次为灰蝶科,有18属24种;再次为粉蝶科,有15属23种。在世界动物区系中,西畴县蝴蝶东洋区特征明显,但有较多古北区成分和一定比例其他区系成分,古北区有分布物种达43种,占28.29%。在中国动物区系中,以西南区成分最多,有151种,占99.34%;其次分别是华南区和华中区,分有143种和122种,各占94.08%和80.26%;3区共有成分较多,有66种,占43.42%。西畴县蝴蝶东洋区特征显著,并有较多的古北区成分;同时西南、华南和华中共有成分较多,可能与该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崆峒山分布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古北界757种,占所采总数的83.28%;东洋界79种,占所采总数的8.69%;东洋-古北界12种,占所采总数的1.32%;广布种56,占所采总数的6.16%;特有种5种,占所采总数的0.55%.崆峒山昆虫区系组成是一个以古北界昆虫占绝对优势,并有一定数量的东洋界、东洋-古北界兼有种、广布种、特有种共同组成的较为复杂的昆虫区系.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区的昆虫区系研究对当地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对当地农林害虫的可持续控制及资源昆虫的保护利用产生重要价值.查阅文献发现,卢氏地区的半翅目昆虫区系研究比较薄弱,为此,采用实地野外考察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西部卢氏地区的半翅目(狭义)昆虫区系进行了研究.调查后,卢氏地区的半翅目昆虫种类数量提升至12科33种.从世界动物区系属性上看,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25种,占调查总数的75.8%,完全东洋区种类有5种,占调查总数的15.2%,其他类型极少发现,表明卢氏地区半翅目昆虫带有强烈的东洋区与古北区过渡属性.从中国动物区系属性看,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四区共有种为7种,占调查总数的21.2%;有3个分布类型都包含4种,分别是西南和华中区共同分布型,西南区、东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共同分布型,西南区、蒙新区、东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共同分布型,各占调查总数的12.1%.国内昆虫七大区系亚区对卢氏地区半翅目昆虫区系结构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是华中区、西南区、华北区、华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  相似文献   

11.
鄂东3个自然保护区蚂蚁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  黄建华  周善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31-3132,3170
通过对湖北东部天堂寨自然保护区、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和大洪山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3个自然保护区共有蚂蚁44种,隶属于4亚科,26属,其中有25种为湖北省分布新记录。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界种类25种,占全部种类的56.8%;东洋界和古北界均有分布的种类19种,占全部种类的43.2%,这表明3个自然保护区的蚂蚁以东洋区为主。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1月至2000年2月对浙江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鸟类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该区共有鸟类108种,隶属14目38科,其中留鸟52种(48.15%),夏候鸟15种(13.98%),冬候鸟35种(32.41%),旅鸟6种(5.56%)。古北界种类44种(40.74%),东洋界种类31种(28.70%),广布种33种(30.56%),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两界混杂和过渡的特征。表4参17  相似文献   

13.
研究白龙江林区金龟总科的昆虫区系分布,是对该地区进行昆虫区划的重要依据。在白龙江林区内按不同海拔、林型定点采集金龟总科昆虫标本1 000余号,经鉴定,共有157种,隶属于9科,59属。该区系属的组成为:只属于古北界成分的占10.53%;只属于东洋界成分的占20.34%,二者共有种类占71.93%。该林区科的区系分布结果为,锹甲科中属于东洋界的种类占60.0%,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占40.0%;金龟科中古北界种类占41.67%,东洋界种类占33.33%,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占25.0%;花金龟科中古北界种类占16.67%,东洋界种类占37.5%,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占45.83%;丽金龟科中古北界种类占22.22%,东洋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各占38.89%;鳃金龟科中古北界种类占26.32%,东洋界种类占8.77%,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占64.91%。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可知,白龙江林区金龟总科属、科的区系分布特点为:东洋界成分相对较多,古北界成分最少,以古北、东洋界共有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牡蛎蚧亚科的地理分布,对国内馆藏标本(计5000余张)进行观察整理,并采集制作新标本(计1 000余张),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我国牡蛎蚧亚科共有8属79种,在世界地理区划中绝大多数种类在东洋区有分布,达8属69种,占87.34%;仅分布在东洋区的有51种,占64.56%.在中国地理区划中,分布在华南区的种...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四面山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庆市四面山蝶类有155种,隶属于9科87属。其中,东洋界种108种,古北界种6种,广布种41种,分别占该山蝶类总数的69.7%,3.9%和26.4%,具有很强的东洋界特征。蝶类主要分布在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秆野螟属昆虫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有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分类研究文献,列出了中国已知种类名录,对中国该属昆虫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世界动物区系中, 可分为5个分布型, 以古北、东洋界共有种比重最大,占总种数43.75%;其次为古北界独有种,占总种数25.00%;三为东洋界独有种及古北、新北、澳洲界共有种,分别占总种数12.50%;古北、新北界共有种比重最小,占总种数6.25%;以古北、东洋界共有种,古北界独有种及东洋界独有种3个分布型种类丰富,所占比重相加高达总种数81.25%.②在中国动物区划中, 可分为12个分布型,以东北,华北,蒙新及华中区专有种比重较大,分别占总种数12.50%;以东北,华北,蒙新,华中及华南区专有种丰富,所占比重相加达总种数56.25%,其余两区及两区以上的共有种所占比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重庆蝶类区系与地理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99年2000年期间,对重庆市蝶类进行的调查表明,已知蝶类有404种,隶属于12科171属。重庆市蝶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体,占种数的62.1%,广布种次之,占23.3%,古北界种最少,占14.6%,根据聚类分析并结合地形,气候和植被,可大致将重庆市蝶类地理区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18.
在滇东北地区北部记载昆虫纲(Insecta)9目71科302属423种,其中以鳞翅目(Lepi-doptera)物种最丰富.该地区昆虫区系以东洋界—古北界分布种最丰富,有218种,占全部物种的51.54%;东洋界分布种次之,有183种,占40.26%.该区域昆虫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体,是喜马拉雅区系、东亚区系和华南区系的混合体.滇东北北部的昆虫资源以资源昆虫、传粉昆虫、观赏昆虫、天敌昆虫、药用与食用昆虫5类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鸟类有165种,隶属17目42科109属,其中留鸟86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37种,旅鸟9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有90种(54.54%),古北界种68种(41.21%),广布种7种(42.24%)。在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与东洋界种类之比为1:3.87,偏重于东洋界。  相似文献   

20.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类2目8科15属20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6.50%;爬行类4目11科24属36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3.90%.从地理型分析,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均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分别占种数的75.00%和77.78%.安吉小鲵Hynobius anjiensis为特有种.表4参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