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茎基腐病的分类(玉米真菌性茎基腐病和细菌性茎基腐病)、病原物、症状识别、发病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茎基腐病是危害河南省夏玉米的主要病害,已成为制约玉米持续增产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茎基腐病的症状、致病病原菌和发病规律,分析了致病原因,并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茎基腐病的预防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84-184
介绍了夏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并对其具体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夏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玉米生产中茎基腐病发病严重、防治投入大等问题,进行了10%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并对种衣剂对作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各使用剂量均对玉米茎基腐病有一定防治效果。10%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使用剂量在900mL/100kg种子时,可有效防治玉米茎基腐,且对玉米无药害。  相似文献   

5.
玉米茎基腐病是一种以真菌侵染为主的病害,在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玉米是典型的高产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饲、工业原料,在食品,医疗以及化工等各个行业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玉米的种植模式、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趋势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并且给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的侵染机制、致病力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内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玉米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关系到玉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在今后农业发展中,一定要重视玉米茎基腐病的治理,才能保证农民增产、农业增收。  相似文献   

7.
玉米茎腐病,即为茎基腐病,发病原因为真菌、细菌所致,进而诱发腐烂,使全株发生枯死。严重的情况,还会对产量构成直接的影响。文章以安泽县玉米茎腐病为例,对细菌性茎腐病、真菌性茎腐病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旨在找到玉米病原,有效的控制玉米茎腐病。  相似文献   

8.
福美双与五氯硝基苯配施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配施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适宜比例、使用量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在玉米播种前拌种,2种药配施防效高于单荆,以1:1配施增效明显,混配拌种用药6~8g/kg,即可较好地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与危害,防效可达77.68%~85.36%。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掌握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可有效减轻和控制病虫害对玉米生产的威胁,促进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玉米苗期病害1、玉米茎基腐病玉米茎基腐病主要危害玉米根部及茎基部,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轻者一般造成根部和茎基部  相似文献   

10.
长葛市2010年玉米茎腐病流行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等,具有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减产严重、防治困难的特点,该病一般年份产量损失在10%~20%,严重的可达50%。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因素、品种、生长环境等有密切关系,近几年在长葛市夏玉米发生有加重趋势。一、发病症状玉米茎腐病在玉米灌浆末期开始  相似文献   

11.
玉米茎基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侵染规律、致病与抗性机制及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学者对玉米茎基腐病病原种类、侵染规律、致病机理等方面的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侵染规律和抗性机制方面的内在联系,并对今后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该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5,(11)
<正>玉米茎基腐病也叫玉米茎腐病。按照病害分类有真菌类茎基腐病和细菌性茎基腐病。真菌类又分青枯(腐霉菌)、黄枯(镰孢菌)和青黄枯3种类型,以前两种为主,所以俗称此病为青枯病。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玉米茎基腐病多为真菌类的青枯型和黄枯型;细菌性茎基腐病发生较少。1发病情况1.1发病区域玉米茎基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在我国近年来发生较重。此病在广西、湖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  相似文献   

13.
长葛市2010年玉米茎腐病流行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等,具有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减产严重、防治困难的特点,该病一般年份产量损失在10%~20%,严重的可达50%。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因素、品种、生长环境等有密切关系,近几年在长葛市夏玉米发生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玉米茎腐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玉米茎腐病发生呈加重趋势的现状,笔者对玉米茎腐病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叙述了玉米穗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致病、抗病机理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和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关于玉米穗、茎腐病病原学及其发生规律的主要学术观点,找出防治措施,为茎腐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21,(16)
正玉米为锦州市第一大农作物,年播种面积均在400万亩以上。近年来,玉米茎腐病时有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以上,严重时减产50%以上。因此,掌握玉米茎腐病的发病规律并进行科学防治十分必要。1病原菌玉米茎腐病,又叫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根部和茎基。引起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有真菌类和细菌类两类,在锦州市以侵染性的真菌类为主,主要包括肿囊腐霉、禾生腐霉、瓜果腐霉、棘腐霉、强雄腐霉、链状腐霉、盐腐霉、群结腐霉等腐霉菌,以及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层出镰孢、尖孢镰孢、木贼镰孢等镰孢菌,有时点枝顶孢菌、禾顶囊壳玉米变种等真菌也能造成玉米茎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根据侵染源的不同,玉米茎腐病分为真菌性茎腐病和细菌性茎腐病。在分别介绍了这2种病害的病原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后,指出生产上应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有效识别与防治玉米茎腐病,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型药肥复合型玉米种衣剂25%克福萎的田间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25%克福萎种衣剂包衣处理玉米种子,不仅起到保苗、壮苗和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而且对玉米苗期地下害虫、玉米茎基腐病和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还可增加玉米量。种衣剂1:40剂量处理,防治效果最好。防治地下害虫效果达73.4%,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效果达87.5%,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达82.3%,可使玉米增产13.7%。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茎腐病在玉米生产中的发生和危害,本文总结了玉米茎腐病的种类、发病条件、发病机理、发病规律、危害症状和病源,玉米茎腐病抗性品种的鉴定和评价方法,玉米茎腐病的病情分级与抗性评价标准等内容,并提出了玉米茎腐病防治策略及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田间合理轮作,选育和栽培抗茎腐病玉米新品种,加强玉米田间栽培管理措施,改善田间生长...  相似文献   

19.
玉米茎腐病常年处于高发状态,跃升为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主要对玉米茎腐病的病原、危害症状、发病机理、发病条件与病害鉴定、等级及茎腐病综合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概述与总结,从品种、管理、药剂等方面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防治玉米茎腐病和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些年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种在区域间引种频繁,导致茎腐病在玉米种植区大面积传播,对玉米产量影响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防治玉米茎腐病的综合技术措施。以期为了解和防治玉米茎腐病提供理论依据,保证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