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3种不同喂水方法对蜂王浆产量的研究发现,3种不同喂水方法对蜂群内部温度及台基接受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F<F_0.95)对箱内温度影响存在显著差异(F>F_0.95),其中,以在箱内加水脾的喂水方法,其箱内温度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处理;3种处理间的蜂王浆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F_0.95),其中以巢门喂水的处理方法产浆量显著高于箱内加水脾的处理,而自由采水的处理,其产浆量又显著高于箱内加水脾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给蜂群施加环境控制措施不同,结果蜂箱内部的小气候环境有着本质差异试验采取5种环境控制水平,不同处理水平的蜂箱内部温度存在极显著差异(F>0.01),蜂箱内部湿度存在显著差异(F>0.05),蜂王浆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0.01),王台接受率差异不明显(F>0.05),并且得出湿度与产浆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温度与产浆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03.最后得出在高温季节,只要给蜂群遮荫在副盖上不加湿垫,同时坚持坚巢门喂水,产浆效果最佳.凡在蜂群副盖加湿垫来降温增湿的处理产浆均不佳.这一结论与人们传统的感性经验截然相反,试验得出结论在生产实施简单易行,具有较大经济价值,采用此法每箱每年较传统方法多产王浆600g,少投入垫子2元,共计可增收节支92元,同时又减轻养蜂人员每天给垫子加水的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3.
通过给蜂群施加环境控制措施不同,结果蜂箱内部的小气候环境有着本质差异试验采取5种环境控制水平,不同处理水平的蜂箱内部温度存在极显著差异,蜂箱内部湿度存在显著差异,蜂王浆王浆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王台接受率差异不明显,并且得出浊为度与产浆量呈负相关、相关系娄和为-0.6,温度与产浆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3。  相似文献   

4.
从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蜂王浆产量,幼虫接受率等方面研究产浆框两侧不同巢脾的排列产浆的影响试验证明:在蜜粉源比较丰富,群势较强的条件下生产蜂王浆,产浆框两侧排列任何巢脾,对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和幼虫接受率都基本无影响;产浆框两侧分别排列大幼虫脾,封盖子脾,蜜脾,粉脾,空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浆框两侧分别排列3种子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产浆过程中不必调整产浆框丙侧巢脾,这对指导蜂王浆生产中产浆  相似文献   

5.
从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蜂王浆产量、幼虫接受率等方面研究产浆框两侧不同巢脾的排列对产浆的影响,试验证明:在蜜粉源比较丰富、群势较强的条件下生产蜂王浆,产浆框两侧排列任何巢脾,对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和幼虫接受率都基本无影响;产浆框两侧分别排列大幼虫脾、封盖子脾、蜜脾,粉脾、空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P>0.05);浆框两侧分别排列3种子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P>O.05),因此。在产浆过程中不必调整产浆框两侧巢脾,这对指导蜂王浆生产中产浆群的管理,以及人工育王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浆框两侧排列不同巢脾对浆量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浆框两侧排列3日龄以下的小幼虫脾及卵脾的产浆量明显低于排列大幼虫脾(包括封盖子脾)及蜜粉混合脾的产浆量。  相似文献   

7.
东农42号大豆灌溉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3年自然降水及温度条件下试验,东农42号大豆各产量性状对灌水处理反应敏感,不同处理间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有极显著的差异,株高差异显著,产量亦有较显著的差异。最佳灌水处理(B处理)产量达5033.3kg/hm2。  相似文献   

8.
对西方(ApismeliferaL.)采用1和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和不同时间取浆浆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80.67%)极显著高于1日龄(49.33%)(P<0.01);(2)1和2日龄幼虫产浆的台平均产浆量最高峰分别在各自移虫后第84h和第72h,浆量较高时段分别在移虫后第78—90h和第68—78h.2个日龄幼虫产浆最高浆量之间及浆量较高时段的浆量均无显著差异,但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的比1日龄幼虫的提前12h达到台平均产浆量高峰和浆量较高时段.(3)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其总产浆量可比采用1日龄的增加56%.通过试验认为,西方蜜蜂产浆采用2日龄幼虫,并在移虫后第66—78h内取浆最适  相似文献   

9.
不同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4种有机肥、2个不同施肥水平处理下对黄金桂茶树生产性状及鲜叶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尿素对照相比,在2个施肥水平下,有机肥均可显著改善茶树芽长、芽重、发芽密度等生产性状及提高茶叶产量。不同有机肥及不同施肥水平间茶树生产性状及茶叶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施用有机肥可使茶鲜叶主要内含成分含量有明显提高,其中,不同施肥水平间茶叶水浸出物含量差异极显著,有机肥处理间咖啡碱含量差异极显著。各有机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对照,每667 m2增加产值1 021.12~3 265.33元不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中药灌喂蜜蜂对所产王浆的影响,笔者采用定群编组的方法,观察用不同中药组(1、2、3号)方,灌喂蜜蜂后,台基接受率、王浆产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中药组蜂王浆其颜色气味明显区别与普通蜂王浆;观察台基接受率、产浆量发现3号方会影响蜜蜂台基接受率、产浆量外,1、2号方对蜜蜂台基接受率、产浆量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生物蜂王浆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区别于普通王浆.用中药灌喂蜜蜂,所产王浆成分有别于普通王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1996年和1997年二个冬季对蜂群四不同越冬方式的环境温度,湿度,饲料耗量及蜜蜂成经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产针蜂群放于冷库中越冬,其饲料消耗量极显著高于于其他三种越冬方式,蜜蜂成活率极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越冬方式。将蜂群放在室外向阳处,背阳处以及室内越冬这三种方式,其所处温度环境及饲料消耗量不存在差异,环境湿度以室内越冬显著高地其他二种方式,蜜蜂成活率以室内越冬极显著高于其他二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黑龙港流域水资源缺乏问题,研究春后采用微喷条件下不同灌水次数对小麦的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的影响,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品种、相同管理条件下,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春1水、春2水对提高小麦产量有着积极作用。从不同灌溉制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看,不同灌溉量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以春季不灌水产量最低,春灌2水产量最高,各灌溉模式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A4普通大田灌水模式产量略低于A2,就浇水量而言,春2水A2相较于普通的畦灌和大水漫灌A4减少了70 m3/亩的用水量,微喷在节水的同时还可以保住产量,达到了提高用水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土壤紧实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2-1995年在江苏农学院农场对供试棉花品种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连续4年结果表明,土壤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 量和生物学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经济系数排居首位,极显著超过容重1.5g/cm^3处理。因此,容重1.2-1.3g/cm^3是棉花形成高生物学产量、较高经济系数,从而达到最高经济产量的理想土壤实度。  相似文献   

14.
练亚平 《新农村》2008,(10):21-21
选择干燥、向阳、避风场地,每2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每群喂糖水或加水的蜂蜜250~300毫升。2小时后,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时可进行抖蜂紧脾。一般蜂王在紧脾后1~3天即可产卵。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施氮、磷、钾量对油研7号高产高效栽培中纯利润和产投比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五因素的一次效应对纯利润和产投比的影响顺序是不同的。播期和密度的一次效应对纯利润和产投比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和施氮量,施磷量与施钾量的交互作用对纯利润和产投比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产量水平下,纯利润间,产投比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纯利润与产量,产投比与产量,纯利润与产投比间均呈极显著正相产,但获得最高纯利润和产权比的栽培措施是不同的。实践证明,尽可能提高产量,减少投入,才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和产投比。  相似文献   

16.
绿僵菌MaZPTR-01菌株固体发酵条件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僵菌MaZPTR-01菌株为发酵菌株,进行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不同加水量及加水顺序筛选,培养基不同厚度对产孢的影响,以及测定固体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组分及配比对绿僵菌的产孢量影响均极为显著,绿僵菌MaZPTR-01菌株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为A1B3C1D3,即V(玉米粉)∶V(麦麸)∶V(米粉)∶V(谷壳)=1∶3∶1∶3;固体培养基加水后灭菌的处理绿僵菌产孢量显著较先灭菌后加无菌水的处理要高;每500 g固体培养基加水400 m L混合后灭菌的物理状态好、产孢量最高,固体培养基厚度以5 cm培养效果最好;通过测定绿僵菌固体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与对绿僵菌生长情况的观察,发现0~24 h为生长延滞期,24~48 h为对数生长期,48~96 h为生长稳定期,之后为生长衰退期(产孢阶段)。  相似文献   

17.
密肥调控对啤酒大麦鄂3238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L9 (34)正交表头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施氮量对啤酒大麦鄂32380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处理中以每公顷基本苗210万的产量最高,为6 514.5 kg,但不同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②鄂32380的产量随着总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③密肥互作对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每公顷基本苗210万、施氮量165 kg和基本苗150万、施氮量165 kg为优势处理组合,每公顷产量分别为7 327.5和7 242.0 kg,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组合.④通径分析结果,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鄂32380产量的两个主要因子,生产上实现高产稳产的策略是:主攻穗数,提高穗粒数,兼顾增粒重.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不同采收年限(割龄)和月份对PR107橡胶树产胶量的影响,采用统收统测法对1~37 a割龄和5~12月份PR107无性系树位的干胶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年限、不同月份的PR107橡胶树的干胶产量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不同采收月份中,11月份干胶产量最高,其株产、公顷产干胶量分别达798.74 g、169.35 kg,5月份干胶产量最低,其株产干胶量和公顷产干胶量分别为402.70 g、83.45 kg。不同采收年限中,37 a的全年月均株产干胶量最高,达1 334.39 g,34 a的全年月均公顷产干胶量最高,达188.10 kg。各年限PR107的月株产干胶量与月公顷产干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且割龄与年株产干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年公顷产干胶量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初步证明采收年限和月份显著影响橡胶树PR107的干胶产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在不同温度和水分培养条件下其微生物量碳的变化规律,为揭示土壤微生物量碳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两个温度水平(25和35℃),5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20%、40%、60%、80%和100%),对水稻田和旱地土壤进行100 d的培养,分别测定其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结果]水稻田SMBC高于旱地SMBC,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在土壤微生物生长高峰阶段(17~25 d)不同温度对SMBC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温度对水稻田SMBC的影响在60%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中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对旱地SMBC的影响在100%处理中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培养的每个时期,SMBC均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培养高峰期,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间的SMBC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与温度间的互作不显著,但与土壤相对含水量互作显著;温度与土壤相对含水量也呈显著互作.[结论]在海南气候环境下实施有机物料还田时,应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最佳控水措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土壤固碳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韦剑锋  罗艺  米超  蓝立斌  陈超君  刘欢雨  梁和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341-1343,1347
以新台糖22(ROC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施用氮肥可极显著提高甘蔗干物质积累量、蔗茎产量、产糖量,显著提高蔗糖含量;随氮肥施用次数的增加,甘蔗干物质积累量、蔗茎产量及产糖量显著增加,但蔗糖含量略有下降;氮肥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各器官、各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