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云南大麦产业发展综合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大麦广泛的用途,文章就云南大麦生产在烟草业、啤酒业、饲料业和功能食品业四大产业中的作用和关系作了综合阐述,并就如何协调发展这四大产业来推动云南大麦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作了论述,给出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进展和经验。由此,提出云南大麦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西南与ICARDA大麦品种类型间籽粒功能成分含量差异。【方法】对79个大麦品种籽粒4种功能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进行研究。【结果】大麦品种间籽粒功能成分含量变幅较大,即黄酮为16.39~108.39mg/100g、抗性淀粉为0.35%~4.17%、生物碱为6.36~44.63 mg/100g、γ-氨基丁酸为3.56~30.29 mg/100g;大麦不同品种类型间4种功能成分含量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差异较大。籽粒抗性淀粉含量中国西南大麦高于ICARDA大麦、二棱大麦高于多棱大麦、皮大麦高于裸大麦,其类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籽粒黄酮、生物碱、γ-氨基丁酸含量均为ICARDA大麦极显著高于中国西南大麦、裸大麦极显著高于皮大麦;籽粒黄酮及γ-氨基丁酸含量均为多棱大麦极显著高于二棱大麦,但生物碱含量多棱大麦与二棱大麦差异不显著。以大麦籽粒4种功能成分含量为指标将79个大麦品种聚类分为2类,第Ⅰ类50个品种,其中中国西南大麦35个和ICARDA 15个,分别约占该类品种的70%和30%;第Ⅱ类有29个品种,全部为ICARDA引进的大麦品种。【结论】ICARDA品种功能成分含量多样性丰富,可作为功能大麦育种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从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和产业成长性3个方面,就大麦大量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指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麦产业不具有贸易竞争力,进口依存度显著上升,产业控制力不断弱化,但大麦产业具有一定的成长潜力。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提高大麦竞争力、鼓励进口多元化、采取非关税措施保护大麦产业和扩大大麦内需等促进中国大麦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玉龙县啤饲大麦产业的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玉龙县发展啤饲大麦产业的广阔前景,提出了发展啤饲大麦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麦作为酿造业一种重要的“制曲”原料,随着酿造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大麦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如何增强大麦产业竞争力、保障山西省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通过阐述国内外大麦产业现状,找出国内与国外发达国家大麦产业在育种手段、技术研发推广体系、生产经营规模、专用品种研发、专业化生产程度以及农业补贴政策等方面的差距,着重分析山西省大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大麦产业化发展的潜力,提出增强大麦产业竞争力的一些思路与建议。分析认为,山西省大麦生产历史悠久,但一直被视为小杂粮范畴栽培,目前主要存在生产规模小、专用品种缺乏、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不足、研发基础薄弱、产供销机制不完善、研发与市场脱节等问题。山西省又同时拥有生态类型多样的生产潜力、作为酿造大省的市场需求潜力、大麦育种与技术研发潜力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实践潜力,提出结合酿造业大麦产业需求选育“制曲”专用型大麦品种、加大人才引进和科研设备购置、加快新种质引进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力度、加大政策与财政扶持力度、探索多种协作关系、建立产业化经营模式等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促进山西省大麦产业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以来,我县依托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支撑,结合本县特色产业,发展大麦与肉牛、生猪、鹅、小龙虾等种养结合新模式 ,推广大麦饲草料种植技术。对大麦种养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促进大麦种养结合的解决对策,为推进大麦种养结合,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麦是鹤庆县最主要的小春作物,在全县粮食生产、养殖业和酿酒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麦面积大幅减少,导致酿酒原料不足和养殖业饲料短缺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大麦在鹤庆县的作用、现状和制约因素等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应对措施,确保全县大麦相关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增长,为鹤庆及相邻县域大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9—2010年大麦产业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概述了2009年国内外大麦生产与贸易现状、国内外大麦生产技术研发进展以及国内大麦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2010年大麦产业发展趋势。2009年我国大麦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4×106 hm2和5.5×106 t,取得4项省部级奖成果、3个品种授权和8项专利公告。我国大麦产业主要存在优质专用大麦育种效率较低、生产栽培技术滞后、食用和饲用加工技术缺乏、产供销流通环节混乱等问题。建议政府重视大麦生产、建设大麦优势产区、形成产业链共赢合作关系、加快培育优质专用大麦新品种、加强栽培与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促进大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是近期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阐述了马铃薯主食产业在生产、主食产品加工和消费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西马铃薯种植业发展迅速,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广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农业部因势而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推进我国马铃薯加工技术的进步,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作者从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加工技术和产品、加工特性和能力、主食化发展必然趋势入手,分析了马铃薯主食化发展的潜力,探讨了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主食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推动广西马铃薯主食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广西马铃薯主食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绿色食品产业与中国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福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87-1188
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阐述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为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是该区域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为促进中部地区水稻产业优化、转化、升级、增值,使水稻产业转变成优势产业和战略产业,本文在认真分析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优势、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中部崛起”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战略的高度,提出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战略思路和发展战略重点,并从发挥地域优势搞好区域布局,加强水稻新品种选育、探索推广应用现代高效农作制、发展水稻高产生态栽培及推进水稻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诸方面,提出了中部水稻产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蜂产品行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原料供应不稳定和食品安全等问题,这势必影响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中国蜂产品行业供应链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强化企业对原料生产的参与,强调供应链管理中食品安全的核心地位,提高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等方式优化供应链管理。优化现有供应链模式对促进我国蜂产业长期、稳定、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咖啡生产种植现状、标准体系建设、品牌建设和加工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目前我国咖啡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我国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论乡村振兴战略与广东水稻科技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我国粮食作物主销省之一,而水稻是广东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对广东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广东省水稻产业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提前,用科技推动广东水稻产业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江西省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高江西省水稻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了解江西省水稻生产、区域分布及种植收益情况,分析其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江西水稻生产历史悠久,2014年水稻播种面积居全国第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2位;2004~2014年江西省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上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划为双季稻种植区和单、双稻混作区两大类型、10个主区,其中,赣北丘陵平原双季稻区种植面积最大(32.77%);江西省稻谷总产值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波动,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江西省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单产较低;缺少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品种;水稻生产的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化水平低、延伸产品少、品牌效应不强;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议]通过提升水稻品种竞争力,提升水稻生产要素竞争力,提升政策竞争力,提升科技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江西省稻米区域品牌,以促进江西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冬小麦品质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使食品工业,特别是传统食品工业化加速发展。与此同时,食品工业对食品原料的专用化和规模化,即品种的质量、规格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研究和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小麦产业和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本文以国内发表的论著为基础,整理、分析了小麦品质改良历史、研究进展、存在问题;讨论了小麦产业链和食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优质小麦的需求;结合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供小麦育种、生产、收贮、食品加工等部门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华  赵现华  刘晶  付瑞鹏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5):3204-3213
 【目的】分析中国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葡萄园与葡萄酒生产的管理模式,为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例访问、案例调查和文献查询等方法,从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以及葡萄园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生态农业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国内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方向。【结论】真正实现中国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各方面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中国葡萄酒产业健康、稳定、长久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