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超声波技术和双水相体系萃取技术综合应用于提取茴香茎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得出影响茴香茎中黄酮提取因素的主要次序为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5、超声时间20 min。抗氧化能力检测表明,该提取物抗氧化性显著,且浓度越高,其抗氧化性越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乙醇提取法和正交试验分析组织培养和大棚培育2种种植方式下肇庆金线莲总黄酮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生长周期下金线莲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采用乙醇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不同种植方式金线莲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随后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分析最优的提取工艺,验证后使用此条件测定不同月龄金线莲总黄酮含量。金线莲总黄酮最优组合为料液比1∶30 g/mL、水浴温度70℃、乙醇浓度80%,验证试验总黄酮得率为1.926%(RSD=1.11%,R2=0.992)。金线莲总黄酮含量与月龄有关,随着月龄的增加,2种种植方式的金线莲总黄酮含量逐渐上升,7月龄时达到最高值。优化的乙醇提取工艺可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的肇庆金线莲中稳定萃取总黄酮,并在7月龄时达到最大值,为金线莲活性成分分析和总黄酮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党参总皂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党参总皂苷提取工艺。方法:选择超声提取法,以浸泡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党参总皂苷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浸泡22.98 h,乙醇体积分数为71.47%,液料比30.47,超声29.59 min,超声温度为39.64℃,此时党参总皂苷得率为1.63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党参总皂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党参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党参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党参中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党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8 min,提取温度85℃,乙醇浓度90%,料液比1∶40(g.mL-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的实测值为0.839%,理论值为0.834%,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60%,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索提取板栗总苞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及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设计得出的提取条件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并分别通过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清除率以及猪油过氧化值(POV)的测定对板栗总苞多酚进行体外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1)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30%,液料比为18∶1(mL∶g),提取时间为140 min,提取温度为80℃。采用该工艺条件,板栗总苞多酚提取得率为22.61%,其中多酚含量为51.23%。2)板栗总苞多酚对DPPH.和ABTS+.清除率与维生素C相当,且均大于维生素E;板栗总苞多酚对猪油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抗氧化能力与板栗总苞多酚的浓度有关,100μg/mg为板栗总苞多酚对猪油抗氧化的最佳浓度,此浓度下板栗总苞多酚的抗氧化效果与同浓度的维生素C相当,且均优于同浓度的维生素E。因此,在本试验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板栗总苞多酚提取得率和多酚含量较高,且得到的板栗总苞多酚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璐 《饲料研究》2022,45(1):82-86
试验以洋槐花为原材料,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醇浸提法提取总皂苷工艺条件,考察总皂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表明,液料比20 mL/g、超声频率80 W、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时,总皂苷最大提取率为17.740%,与预测值17.742%接近;当洋槐花总皂苷浓度为5g/L时,A...  相似文献   

7.
尹丽  孟学林 《饲料研究》2024,(4):99-103
试验以紫苏叶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紫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探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紫苏叶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紫苏叶总黄酮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紫苏叶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20 mL/g、提取温度70℃和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叶总黄酮得率为4.05%。紫苏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与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60 mg/L和196 mg/L。研究表明,紫苏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马齿苋抑菌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功率对马齿苋抑菌物质提取的影响,然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响应面优化法的三个影响因素,以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法对马齿苋抑菌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后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温度为70℃,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10∶1(mL/g),超声功率为390 W。选取了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作为响应面法的优化因素。响应面优化法得到的各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超声功率液料比乙醇浓度,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5%、超声功率360 W、液料比5∶1(mL/g),在此条件下检测获得的抑菌圈直径为15.221 mm,与理论最佳值15.533 mm差异较小。说明试验成功优化了马齿苋抑菌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海南辣蓼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热回流提取海南辣蓼总黄酮,以提取液中总黄酮的百分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 设计(BBD) 对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液料比、提取时间及乙醇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应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方法,对最佳工艺所得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辣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5、提取时间60 min、乙醇体积分数48%,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0.101%。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95 mg/mL和0.46 mg/mL。该方法优选的工艺合理,操作简便,试验周期短,且提取的海南辣蓼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琼辣蓼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得率,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玉米须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料液比为1∶30的50%乙醇,在50℃下超声提取6 min,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万州产大红袍红橘果皮的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并基于Minitab正交设计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分析多糖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红袍红橘果皮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5﹑微波时间90 s﹑浸提时间120 min和浸提温度80℃,在此条件下多糖的平均产率为18.985%,与预测值19.706%接近;体外抗氧化试验发现,多糖提取物具有清除·OH的能力,且清除率与多糖浓度存在量效关系。说明正交设计优化后的提取工艺较理想,且多糖提取物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因素对乙醇提取五味子果渣总酚提取率的影响,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用福林酚试剂测定总酚含量,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五味子果渣总酚工艺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酚提取率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料液比乙醇浓度物料粒径超声时间;在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6 min,物料粒径为50目,料液比为1∶20条件下,五味子果渣总酚得率达到1.58 mg/g。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岷山红三叶异黄酮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提取效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温度70 ℃,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 h.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裂叶荨麻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裂叶荨麻根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裂叶荨麻根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00m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0.53mg/g;各萃取相总黄酮含量为乙酸乙酯相(70.62 mg/g)>正丁醇相(45.48 mg/g)>水相(18.76 mg/g)>石油醚相(10.23mg/g),抗氧化活性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裂叶荨麻根具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及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作用较好,为将裂叶荨麻开发为抗氧化食品及药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验探索了微波协同双水相法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黄芪茎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微波协同双水相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7,微波功率400 W,醇水比0.67,提取时间7 min,硫酸铵质量浓度0.27 g/m L;黄芪茎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随提取液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以达到82%,而且具有较强的还原力。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延胡索地上部分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条件,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因素,以提取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试验,优化加热回流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参数,并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分别为乙醇浓度67%、提取时间59 min,液料比41∶1(加热回流提取)和乙醇浓度68%、提取时间34 min、液料比39∶1(超声辅助提取),在此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得到的延胡索地上部分提取液中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330.78 mg/g和342.84 mg/g,与各自的预测值非常接近,相对误差仅为1.37%和2.04%。比较两种提取方法,超声辅助提取优于加热回流提取,更适合于延胡索地上部分总生物碱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苦荞籽总黄酮的工艺,试验选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苦荞籽总黄酮,并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预处理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主要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时间)为自变量,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确定苦荞仔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8.25%,料液比27.97∶1,提取时间2.38 h,微波时间107.48 s;在此条件下,苦荞仔总黄酮的得率5.05%。说明由响应曲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急弯棘豆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急弯棘豆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试验研究提取超声功率、温度、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急弯棘豆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急弯棘豆超声辅助提取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超声功率、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弯棘豆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在60%,超声时间为45min,超声波功率为800 W,温度45℃,料液比为1∶10。最高提取率为1.97%。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辣木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以海南产辣木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分别从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辣木叶总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设计,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时间1 h的条件下效果最佳,所得总黄酮含量为(3.139±0.025)%。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取的辣木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以蛇床子素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设计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3个水平的试验模型,建立回归方程,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28,乙醇浓度77.1%,提取温度72.08℃,提取时间2.5 h。预测蛇床子素得率为13.54 mg/g。为了操作方便,提取条件修正为料液比1∶10,乙醇浓度77%,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2.5 h,验证蛇床子素平均得率为13.51 mg/g,与模型预测值较一致。说明响应曲面法优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提取工艺条件,预测值可靠,方法便捷、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