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野生动物驯养与繁殖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艳 《野生动物》2006,27(1):53-56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在世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关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法律制度也成为各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立法的主要内容。本文针对目前中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立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完善中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国内法对策,以推进中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野生动物栖息地是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土地面积锐减、破碎化问题严重、生态质量下降,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因此应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工作。笔者从以法律保护视角考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问题,分析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法律困境,探究了推进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未来的野生动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红菲 《野生动物》2002,23(4):32-33
野生动物管理是保护发展和可持续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使人类获得最大效益的理论和技术。其管理范围包括野生动物物种管理、生境管理和人的管理;营理手段包括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技术性措施及行政管理、社会教育和立法等方面。 现代的野生动物管理起源于美国,其标志是1933年美国的野生动物管理之父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法律制度也是构成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基于此,笔者拟从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出发,分析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野生动物所有权立法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宏明 《野生动物》2007,28(4):54-56
野生动物所有权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我国先后制定了多部与野生动物所有权有关的法律法规,将野生动物所有权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但是受制定法律法规时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野生动物所有权立法存在着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我国野生动物所有权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梳理,分析了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渝 《野生动物》2007,28(6):48-50
天然林资源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生境。天然林保护与野生动物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同的天然林保护方案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同,而野生动物对天然林保护有生态方面的作用和管理上的指导意义。天然林保护方案的制定要考虑野生动物的生境需求。  相似文献   

7.
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生境变化的一个生态过程。生境破碎化是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中较新的理论,已成为保护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生境破碎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以及生境破碎化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层次引起的生态效应,概括了生境破碎化在形式上和功能上的主要表现。同时综述了生境破碎化研究的起源、发展和在森林采伐、道路及边缘效应3个主要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了生境破碎化:(1)对野牛动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生态效益;(2)对野生动物景观结构与格局的时空动态影响分析;(3)对野生动物产生的直接或潜在生态过程中的尺度性;(4)对野生动物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影响;(5)野生动物对生境破碎化的适应机制等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但由于现行动物保护立法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实践中动物的境遇仍然不尽人意,善良的人们不时被见诸媒体的"硫酸伤熊"、"汉中屠狗"之类残忍对待动物的事件所刺激。由于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行为规则,我国又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因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对我国现行动物保护立法进行修改,使之适应变化了的动物保护事业的需要,但社会上还有相当部分人对之持有疑虑,认为现阶段启动完善动物保护立法条件尚不具备。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完善动物保护立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从完善动物保护立法所需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政策前提、理论支持、立法经验、群众基础等条件展开分析,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启动完善动物保护立法的时机基本成熟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一、国外保护野生动物的立法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性法律,如:罗马尼亚、蒙古、联邦德国颁布“狩猎法”,苏联颁布“动物界保护和利用法”,泰国颁布“野生动物保存保护法”,匈牙利颁布“森林和野生动物法”,日本颁布“鸟兽保护和狩猎法”,澳大利亚颁布“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法”。有的国家还制定了一部分野生动物或特定野生动物的专门法律,如:美国制定有“濒危物种法”,“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迁徙鸟类保护法”、“海豹保护法”、“鲸类保护法”、“秃鹰和金鹰保护法”,澳大利亚制定“鲸类保护法”。  相似文献   

10.
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因素,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野生动物资源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医药价值、科学研究和美学价值。但是,我国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上起步晚、基础差,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的立法,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还没有被人们普遍地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关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  相似文献   

11.
中美野生动物法对“野生动物”的界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称的野生动物法,是指一个国家的野生动物法的整个体系而不限于某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中国的野生动物基本法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已有十个年头了。了解和借鉴国外野生动物立法的经验无疑将有裨于提高和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野生动物立法是很具代表性和先进性的所以笔者选择美国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按我国的立法习惯,中国《野中动物保护法》没有单列出“定义”,但在第二条中对‘野生动物’的概念做了法律意义上的界定,这是值得称道的。“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法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用以确定法律…  相似文献   

12.
野生动物的生境可能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变化。在某一地区,各种生境所占比例的变化,可能引起该地区野生动物对整个生境适宜性的改变。因此,需要一个预测野生动物对生境变化所产生反应的生境关系模型(Verner et al, 1986)。本文根据野生动物短期的生境利用和野生动物管理中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提出了一种预测生境变化对野生动物影响的方法。生态学上关于生境选择理论是以种群密度大小表示生境质量好坏为前提的。故根据生境利用以及有关资料,便能直接地预测生境变化的结果。一、理论基础 Fretwell等人提出了局部资源的动物生境选择(包括行为、种群和生境)应满足下列6个假设: 1、动物自由地往返于喜爱生境之中。 2、动物喜欢选择的生境是具有最佳地区资源可利用性的生境。  相似文献   

13.
自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以来,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在原林业部和吉林省政府的关怀下己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己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现象得到厂有效扼制自上而下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队伍己成体系野生动物饲养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工不断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的十年是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事件快速发展、野生动物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的十年。加强法制建设吉林省是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最早的省(区)之一,早在1985年3月吉林省人大就颁布实施了…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月11月8日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这部法律的制定,结束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无法可依的历史,掀开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欣欣向荣的新篇章。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央和地方法规、规章等纷纷出台,形成了保护管理野生动物的、法律体系,猎捕、运输、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合法行大都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反之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1989年,四川省政府法制局、省人大农委、省工商局、省水产局、省物价局。…  相似文献   

15.
詹长英 《野生动物》2007,28(5):40-43
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刑事犯罪的有关规定,我国刑法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立法现状,剖析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立法缺陷,以及呼吁尽快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刑事立法的有关条款,为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立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问:为什么要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 答: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还有一些是闻名世界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不仅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建国三十多年来,国家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做了大最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国家没有专门的立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情况还十分严重。因此,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首先是保沪野生动物资源的需要,特别是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需要,因为一旦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规划华南虎栖息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SIS规划设计野生动物生境是一项新的技术.本文选择了三类影响因素,在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区对华南虎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GIS分析,规划出最适宜生境,适宜生境,一般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并认为梅花山保护区的毗邻适宜生境应列入保护区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8.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并于1989年8月1日起施行。这对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教学和科技工作者是个极大的鼓舞。运用法律这个有力的武器,保护好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野生动物》杂志首要的任务是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达到知法、执法、守法。提高人们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形成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的新风尚。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实施,我们将配合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对野生  相似文献   

19.
协调人与野生动物矛盾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锡生  关慧 《野生动物》2006,27(1):35-37
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推进,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野生动物肇事屡有发生,人与野生动物矛盾日益突出。确立有效协调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的新机制,在保护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的同时保护群众合法利益,才是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基础保护工作,对狩猎资源动态进行有效的监管,2016年5月对拟建的河北小五台国际狩猎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首次本底调查。根据本次实地调查结果,共记录狩猎场鸟类和兽类物种104种,隶属16目43科。小五台国际狩猎场动物区系以古北界居相对优势,种类有65种,占该区域内鸟兽物种种数的62. 50%;广布种有26种;东洋界物种最少,仅有13种。留鸟和夏候鸟占绝大多数,分别为44. 71%和35. 29%。鸟类群落结构丰富,以鸣禽为主,非雀形目鸟类物种占29. 41%,雀形目鸟类占70. 59%。猎场境内森林植被茂密,生境复杂多样,狩猎资源充足,狩猎动物主要为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野猪(Sus scrofa)、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等。建议猎场在对野生动物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狩猎方案,与周边村落共同开发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当地狩猎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