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颖 《中国奶牛》2014,(Z4):30-33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奶牛乳腺炎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抗生素治疗、疫苗免疫、生物疗法(细胞因子疗法、溶菌酶疗法、抗菌肽疗法)、中药疗法的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2.
<正>头孢喹肟(Cefquinome)又名头孢喹诺、头孢喹咪、克百特。为动物专用的第4代头孢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1]),在动物体内药动学特点良好,吸收快、达峰时间短、生物利用度较高~([2])。由于其抗菌效果好,毒性低,残留低,安全性高,目前已被欧盟批准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牛、猪的呼吸道感染与奶牛的乳腺炎治疗~([3])。为了科学评价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腺炎防治的思考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3个方面分析了奶牛乳腺炎防治失败的原因 ,包括 :抗生素 ,细菌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和自身发生变化 ;不注重隐性乳房炎的治疗 ;挤奶技术、设备、程序不当等。提出防治乳腺炎几点建议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开发研制奶牛乳腺炎疫苗 ;奶牛乳腺炎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气雾免疫主要适用于一些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例如鸡新城疫Ⅱ系、Ⅳ系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1])。气雾免疫省时省力,因此关于气雾免疫的应用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对其原理、优缺点以及一些注意事项进行综述~([2])。  相似文献   

5.
新德  袁德军 《中国奶牛》2012,(13):75-77
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传统治疗中,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笔者于2009~2010年在博乐市几个奶牛养殖小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了21例乳腺炎患牛,疗效显著。本文就奶牛乳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乳腺炎为奶牛养殖产业中的常见多发病,遍布全球奶牛养殖生产中。尤其是隐性型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50%~60%,是临床型乳腺炎的3~4倍,带来的经济损失甚为惨重。但是,隐性型乳腺炎没有典型临床症状,常规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健康。1隐性型乳腺炎隐性型乳腺炎一般不显示临床症状,必须借助特殊诊断才能检测,包括乳房及乳汁的病理变化。日常诊断可采用乳中细胞数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的检测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的一种炎症,通常因细菌感染而引起~([1])。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等可将乳房炎分为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临床乳房炎的乳房和乳汁有肉眼可见的临床变化,常表现为乳区肿胀,皮肤发红,触诊乳房发热、有硬块、疼痛敏  相似文献   

8.
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流行病学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探索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规律,科学有效防控本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调查了2019年1—12月吉林地区桦甸市等6个区域共计5 826头奶牛,从区域、胎次、产奶量、养殖方式、泌乳阶段、挤奶方式及饲养管理水平方面展开调查,分离鉴定了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类型。结果显示:桦甸市发病率最高,为60.32%;永吉县发病率最低,为35.31%;2胎发病率最低,7胎及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5—10月份以及12月份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年产奶量高于7 000 kg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链球菌等,混合感染发病率更高。表明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免疫、优化种群结构、规范及时诊疗疾病以及合理发挥奶牛生产性能才能保障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业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奶牛乳腺炎的细菌有100多种。这些细菌大量附着在乳区和乳头上。人工挤奶时通过挤奶员的手和使用的毛巾在牛群中传染,机械挤奶时通过挤奶杯组在牛群中传染。乳腺炎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两种。临床型乳腺炎,乳房及乳区均有肉眼可见的炎症变化:隐性乳腺炎.乳房和乳头无肉眼可见的变化,但乳中的体细胞数增多。对于临床型乳腺炎,国内外普遍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不但医疗费用高。而且大量残留抗生素通过奶牛的分泌系统进入牛奶中.使牛奶消费者被动吸收而产生抗药性;对于隐性乳腺炎.因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而容易被忽视。它能导致产奶量逐渐下降,牛奶质量下降。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不但可明显降低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增加养殖成本,而且因牛奶中含有大量病原菌、病毒及抗生素等残留药物,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笔者在长期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奶牛急性乳腺炎102例、慢性乳腺炎76例、隐性乳腺炎1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发病病因1.1外因引起奶牛乳腺炎的外界因素很多,主要有感染、中毒、物理性外伤和挤乳不当造成乳房损伤等。1.2内因奶牛围产期,乳房腺体、血管代谢进入旺盛阶段,腺泡间组织有各种细胞浸润,血流旺盛,易…  相似文献   

11.
<正>据报道,全球每年仅因奶牛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350亿美元,我国每年因奶牛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达15亿人民币~([1])。奶牛乳腺炎是由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以及真菌引起的在奶牛中最常见也是最有经济破坏力的疾病,对产奶质量和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乳腺炎又名奶牛乳房炎,是接触性传染病原微生物和/或环境性病原体侵入乳房导致,其他疾病继发、饲养管理不当等应激因素也可以使乳腺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引起实质和间质组织的炎症及乳汁成分的变化。在线监督、加强管理、使用疫苗、早期诊断,对症治疗配合适当的辅助疗法是增强乳房特异性抵抗力、治疗乳腺炎的传统手段,其中,抗生素的使用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抗生素虽然疗效较好,但因抗生素残留危害人畜健康并产生耐  相似文献   

13.
分别对乳炎消肿灵和抗生素药物治疗奶牛临床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用药方便,见效快,但复发率高(达27.8%),治愈率低(59.1%);中草药乳炎消肿灵的疗程较长,但由于复发率低(为5.0%),因此总治愈率相对较高(86.4%),而以乳炎消肿灵为主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对奶牛隐性乳腺炎有显著疗效,治愈率达到83.1%。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乳房炎又称为乳腺炎,是乳腺因感染、外伤等原因所出现的炎性反应,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病因极其复杂、投入药费最多、防治最困难的一种疾病~([1])。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0%的奶牛患有不同程度的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最为普  相似文献   

15.
<正>猪源大肠杆菌易引起仔猪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危害1月龄以内的仔猪,常发生严重的腹泻和败血症。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具有流行面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制约养猪业发展。随着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抗药性越来越严重,应用疫苗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疾病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已开展了预防肠毒源性大肠杆菌(ETEC)腹泻的各种类型疫苗研究,例如基因工程活菌苗~([1-3])与多价灭活菌苗~([4])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腺炎,每年因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50亿美元.奶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是奶牛乳腺炎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目前市场上没有理想的疫苗预防.抗生素作为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主要手段,从根本上治疗乳腺炎,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深入了解奶牛乳腺炎发生的病因、症状、诊断及防治等问题对该病的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奶牛隐性乳腺炎是危害奶牛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困扰养殖业的一大难题。目前最常规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耐药现象较严重。本文从镇江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随机抽取60头奶牛、150个乳区取样,对疑似隐性乳腺炎的样本分离病原菌,通过药敏试验分析耐药谱。结果发现本地区引起奶牛隐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未发现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红霉素、先锋霉素VI、四环素等常用抗生素已有广泛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对奶牛乳腺炎疫苗进行免疫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所用疫苗对奶牛临床乳腺炎的免疫效果较明显,并使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大幅下降,避免了乳中体细胞数升高对奶牛产量的不良影响。在不考虑奶牛重复感染临床乳腺炎情况下,疫苗对奶牛临床乳腺炎的保护率可达到84.75%。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对引起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的3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FnBPA蛋白基因分子调查,并且表达和纯化了FnBPA蛋白,制作FnBPA蛋白疫苗进行动物免疫试验。结果表明,FnBPA蛋白基因携带率为51. 04%,临床型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FnBPA蛋白基因的携带率为68. 5%。选取分离菌株10A扩增出的FnBPA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蛋白得到高效表达,获得高纯度的FnBPA蛋白,BCA法蛋白定量为2. 8 mg/mL,制作蛋白疫苗免疫3头试验奶牛,30~40 d后,ELISA检测血清抗体滴度达到高峰,最高抗体滴度达到7l og_2,该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袭、化学物理性损伤所引起的炎症,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和隐性型奶牛乳腺炎。近几年,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奶制品质量,造成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选用合理的药物,防治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受到养殖户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为探究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应用中药乳头灌注剂治疗效果,笔者以50头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