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调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区集约化猪场的流行情况,我们采用血清学方法于2009年11月对本区19个集约化猪场未免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哺乳仔猪和成年种猪进行抽样调查,380份血清样品用间接ELISA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V蛋白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血清样品阳性率为28.95%,其中哺乳仔猪和成年种(母)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79%和42.22%。  相似文献   

2.
为规模猪场制定科学合理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免疫程序提供依据,试验研究了不同免疫程序对仔猪接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仔猪经不同免疫程序接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后,其免疫效果和增重存在差异。其中,3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G组)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最好,整个试验阶段未发现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猪,且该组猪的增重情况也较好,为112.15 kg;其次是35日龄首免、65日龄二免(A组),38日龄首免、68日龄二免(B组),35日龄首免、75日龄二免(D组),35日龄首免、70日龄二免(E组),3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F组);而42日龄首免、72日龄二免(C组)的免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通过鲎素抗菌肽和超高静水压联合作用,制备出一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影。利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5型(CVCC263)制备菌影并检测其灭活率。CVCC263菌影疫苗接种免疫仔猪,二免14d后攻毒,每天测量体温,并观察精神状态,呼吸,食欲等。攻毒第8天对存活猪进行剖杀,测量肺部病变面积,进行病理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组抗体效价及血清中的IgG、IgM、IgA、IL-2、IL-4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免疫组临床症状和肺部病变面积均小于对照组。CVCC263菌影疫苗免疫仔猪抗APP感染的保护效果是明显的,并且APP5型的菌影疫苗可对APP7型感染有交叉保护。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天津部分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HPs)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的流行情况,利用间接血凝试验对采自9个规模猪场的178份猪血清样品进行副猪嗜血杆菌抗体检测,对采自8个规模猪场的166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率为18.54%(33/178),其中断奶仔猪和保育阶段猪阳性率为23.58%(25/106);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阳性率为21.08%(35/166),其中断奶仔猪阳性率为20.93%(9/43),育肥猪阳性率为27.66%(13/47),种猪阳性率为21.62%(8/37)。说明天津地区部分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5.
对赤峰地区5个猪场送检的未免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不同年龄阶段猪的338份血清样品,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胸膜肺炎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有猪场抗体均为阳性,平均阳性率63.15%;哺乳仔猪、育仔猪、生长育肥猪和成年种猪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3.23%、14.08%、91.14%、95.79%,总阳性率为52.0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山西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情况,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ApxIV-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山西省11个市46个猪场851份猪血清进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V抗体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 山西省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7.11%;11个市猪场均有不同程度感染,感染率较高的是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分别达到84.44%、83.75%和83.33%,临汾市感染率相对较低,为16.67%;母猪群体感染率最高,育肥猪次之,仔猪感染率最低;规模猪场感染率明显高于散养户感染。[结论]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在山西省较为普遍,特别是母猪群阳性率达到74.60%,处在一个相对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9,(2)
为科学评价猪瘟细胞源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合理制定规模猪场猪瘟免疫程序,采用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猪群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仔猪28日龄时母源抗体回落近临界值(50%),猪群首次免疫后21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35~42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二次免疫后14~21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随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120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建议规模猪场免疫程序如下:仔猪30日龄首免猪瘟细胞源活疫苗,70日龄进行二免,以后每4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8.
蔺俐仲  徐春志  方英  张海  陈红  袁翠霞  杨峰 《养猪》2019,(1):108-109
为科学评价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合理制定猪群O型口蹄疫免疫程序,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猪群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仔猪42日龄时母源抗体回落近临界值,猪群首次免疫后28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42~49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二次免疫后21~28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随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120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建议免疫程序如下:仔猪40日龄首免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首免后45 d进行二免,以后每4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9.
试验随机选取24头30日龄(体重范围为7.5~9.0 kg)健康仔猪,16头健康后备母猪。24头小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头;16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头;各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中仔猪和母猪的试验1组接种猪瘟疫苗A,试验2组接种猪瘟疫苗B。疫苗在0 d进行首免,30 d进行二免。每头接种2 mL。仔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15、30、60天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母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30、6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结果表明,不管仔猪还是母猪,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A和B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从总体上来看,两种猪瘟疫苗免疫60 d后都能使仔猪和后备母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部分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北京地区11个区县未用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部分规模化猪场的1 98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总阳性率为25.35%,其中断奶仔猪阳性率为17.68%,育肥猪阳性率为33.03%,育肥猪的感染阳性率高于断奶仔猪,19个猪场中有13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冬春季节的感染率较高,1月~3月的阳性率高于4月~6月.  相似文献   

11.
齐向涛  许追  欧都  许丹丹  杨莉  齐亚银 《养猪》2013,(6):111-112
对从新疆石河子地区142团某规模化猪场分离鉴定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制作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佐剂苗,同时对该规模化猪场进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发现,从该规模化猪场分离的10株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先锋Ⅵ、强力霉素敏感,其敏感率分别为100%、80%,而对其他几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其中对氟哌酸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达100%。从对该菌株制作的疫苗在该场的应用效果可知,使用疫苗的83头仔猪呼吸道病发病率为9.6%,未使用疫苗的86头仔猪呼吸道病发病率为24.4%,差异极显著(P〈0.01);使用和未使用疫苗的两组仔猪的日增重,使用疫苗的仔猪为198 g,未使用疫苗的仔猪为184 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吴海超  覃旺  赵攀  杨帆 《猪业科学》2019,36(2):94-95
为了找到适合本场合理的商品猪猪瘟疫苗免疫程序,通过测定21日龄保育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再根据保育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高低进行分组。低抗体水平组(试验组)在35日龄进行首次免疫加56日龄第二次免疫,并在二免之后21 d(77日龄)再补免一针;高抗体水平组(对照组)则在42日龄首次免疫加63日龄第二次免疫。通过ELISA方法对一免后15 d,二免后15 d、30 d、45 d、60 d及150日龄试验猪群进行猪瘟特异性抗体监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猪瘟疫苗二免之后抗体水平均较好,但是试验组的猪瘟抗体相对比对照组好。由此得出,猪瘟整体抗体水平较低的场可将商品猪猪瘟首免时间提前,抗体水平较高的场可将猪瘟首免时间推后,即21日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平均阻断率低于32%的仔猪群可将首免时间提前至21日龄至35日龄,进行3针免疫,猪瘟免疫效果更好。21日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平均阻断率在44%以上,可将首免时间推迟至42日龄,免疫两针,到出栏前150日龄猪瘟阳性率能达到68%。  相似文献   

13.
采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间接血凝(IHA)试验,对来自青海省3个规模化猪场的209份血清,进行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查。结果,共检出119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56.94%,表明青海省部分猪场中存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部分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四川省的流行状况,笔者利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在不同时间采集的、不同地区和不同来源的1062份非免疫猪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不同地区猪群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阳性率不同,从1%-37%,平均阳性率为18.5%。其中,30日龄以内未断奶仔猪阳性率为1%、30-70日龄保育仔猪阳性率为23%、70-15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为27%、后备母猪阳性率为8%、经产母猪阳性率为3%。以上结果表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四川省各地都有发生,且发生与猪的日龄、饲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定无针注射器接种猪瘟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将300头非免仔猪随机分为6个组,其中3组用无针注射器分别免疫1头份、1/2头份剂量的瘟倍安以及1头份剂量的STTM猪瘟活疫苗,剩下的3组将无针注射器替换成传统的有针注射器进行免疫。3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5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免疫后一周内观察猪有无不良反应。首免后第14天、二免后第25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ELISA试剂盒检测CSFV抗体,计算每组猪抗体阻断率及免疫合格率,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无针注射器与有针注射器接种疫苗均未对猪精神状态、采食、运动造成影响,无针注射器接种部位炎症发生率也低于有针注射器;无针注射器免疫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有针注射器接种组,即使疫苗使用剂量减半也能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评定无针注射器接种猪瘟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将300头非免仔猪随机分为6个组,其中3组用无针注射器分别免疫1头份、1/2头份剂量的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以及1头份剂量的ST~(TM)猪瘟活疫苗,剩下的3组将无针注射器替换成传统的有针注射器进行免疫。3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5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免疫后一周内观察猪有无不良反应。首免后第14天、二免后第25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ELISA试剂盒检测CSFV抗体,计算每组猪抗体阻断率及免疫合格率,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无针注射器与有针注射器接种疫苗均未对猪精神状态、采食、运动造成影响,无针注射器接种部位炎症发生率也低于有针注射器;无针注射器免疫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有针注射器接种组,即使疫苗使用剂量减半也能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的病原是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威胁全国养猪业的呼吸道细菌性疾病,除了引起感染猪只死亡外,还可变为慢性疾病,使生产能力下降,导致医药和疫苗的费用不断增加,造成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兰考县某猪场发生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进行初步研究,分离鉴定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5株,获得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经验交流     
《湖北畜牧兽医》2006,(7):35-35
仔母猪免疫程序(60日龄前)仅供参考疫苗种类猪瘟细胞活疫苗伪狂犬病活疫苗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猪水肿病多价铝胶灭活苗猪肺炎支原体活疫苗(猪喘气病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LTB双基因工程二价活疫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油乳剂苗**猪萎缩性鼻炎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猪链球菌活疫苗接种方法肌注滴鼻或肌注肌注或口服肌注胸腔注射肌注肌注肌注肌注肌注肌注肌注接种剂量2 ̄3头份0.5头份1头份1 ̄2头份1头份1头份0.5头份1头份1头份0.25头份0.5头份1头份1头份0.5头份1头份1头份接种日龄首免:20 ̄25日龄二免:60 ̄65日龄15 ̄2…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又称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局灶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型呈现高死亡率,本病的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随着气候逐渐变冷,加之气候干燥、猪舍通风不良,我市郊区部分养殖户发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 广西贺州市沙田镇某养猪户2004年6月18日从外地购进55-65日龄,个体重约10~12.5公斤仔猪308头(据了解,该批仔猪和母猪在原产地已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了猪瘟、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气喘病等疫苗),分别关在同一幢猪舍的12间栏内饲养,较拥挤,进栏的第1天进行4头份猪瘟疫苗加强免疫,第5天分别逐头注射猪链球菌病多价浓缩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饲喂市售的混合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