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水解度下的米渣蛋白水解物对酸奶发酵和品质影响的差异。[方法]将米渣蛋白水解24 h后的水解产物按1%,2%,3%,4%,5%加入到酸奶发酵基质中,探究不同添加量下的米渣蛋白水解物对酸奶促发酵的影响;并探索最适添加量条件下,不同水解度下的米渣蛋白水解物对酸奶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添加3%米渣蛋白水解物对酸奶有明显的促发酵效果。米渣蛋白在水解时间(6~36 h)下,随着水解度的提高,水解物对酸奶的促发酵能力增强。米渣蛋白水解24 h得到的水解产物显著提高酸奶的质构特性以及持水能力,赋予酸奶一定的大米香味。[结论]适宜水解度下的米渣蛋白水解物不仅可以缩短酸奶的发酵时间,而且提高了酸奶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将益生菌L.casei Zhang以2.0×10^7cfu/g的接种量接种在马乳中进行发酵,测定其发酵特性及28d贮藏期间人工消化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发酵结束(pH4.5)时,活菌数较接种时增加了1.11个对数单位。在28d贮藏期间,发酵马乳样品pH降低了0.35个单位,滴定酸度增加了16°T,活菌数保持在10^8cfu/g以上。贮藏28d后,发酵马乳样品中L.casei Zhang在pH2.5和2.0人工胃液消化3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100.6%和46.22%,又经人工肠液消化8h后,存活率分别降为74.83%和11.04%。L.casei Zhang保持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及较好的人工消化液耐受性,显示了其应用于发酵乳制品中良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红茶枸杞酸奶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其品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红茶枸杞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红茶、枸杞粉、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复合发酵剂,经发酵后制作一种新型营养酸奶,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红茶枸杞汁、复合发酵剂、蔗糖添加量及发酵温度等进行优化,并对研制出的酸奶进行了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红茶枸杞汁添加量为8.09%,复合发酵剂添加量为0.18%,蔗糖添加量为8.03%,发酵温度为41.5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茶枸杞酸奶最终感官评分为97.98分,与预测值较近,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说明用最佳发酵工艺制作的酸奶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4.
将益生茵L.casei Zhang以2.0x107 cfu/g的接种量接种在马乳中进行发酵,测定其发酵特性及28 d贮藏期间人工消化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发酵结束(pH 4.5)时,活茵数较接种时增加了1.11个对数单位.在28 d贮藏期间,发酵马乳样品pH降低了0.35个单位,滴定酸度增加了16°T,活茵数保持在108 cfu/g以上.贮藏28 d后,发酵马乳样品中L.casei Zhang在pH 2.5和2.0人工胃液消化3 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100.6%和46.22%,又经人工肠液消化8 h后,存活率分别降为74.83%和11.04%.L caseiZhang保持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及较好的人工消化液耐受性,显示了其应用于发酵乳制品中良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自制酸奶与市售酸奶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方法]通过乳酸菌活菌数、酸度、pH值等指标,先探究自制酸奶在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后与市售酸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自制酸奶过程中,发酵开始3 h后,随着乳酸菌发酵产物乳酸的累积,酸度上升、pH值下降,乳酸菌活菌数大幅度上升。发酵开始7 h后,乳酸菌总数开始下降,酸度的增加趋势和pH的降低趋势都有所减缓。在贮藏阶段,随着贮藏时间的增长,各种酸奶品质变化基本相同,乳酸菌含量先升后降,pH值下降,酸度上升。在4℃贮藏条件下,品质变化小于25℃。[结论]冷藏处理下酸奶的品质下降更慢,在自制或者购买酸奶时应该尽可能选择冷藏处理,开盖后尽快饮用完。两种酸奶具有不同的特点,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总之,本研究为酸奶的安全贮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羊奶的热稳定性、酒精稳定性、凝乳特性及羊奶制品(羊奶粉、羊奶酸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对羊奶的稳定性都有显著的影响.温度在120~140℃范围内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羊奶的热稳定性明显降低;30~80℃范围内,酒精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H6.7时,羊乳的热稳定性最好,pH6.4~7.2时,随pH值升高,羊乳的酒精稳定性增强.无机盐离子Ca2+对羊奶热稳定性和酒精稳定性的影响作用相似,稳定性均随Ca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对于羊奶制品,降低水分活度可以提高其贮藏稳定性,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酸奶贮藏期间的滴定酸度、黏度及持水性.另外,发酵酸奶所用稳定剂的不同、贮藏温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制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真空包装冷鲜牛肉在0~4℃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对贮藏期间冷鲜牛肉汁液流失、p H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色差值(a*)、蒸煮损失等指标进行定期测定。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冷鲜牛肉失重率增加,p H值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菌落总数和TVB-N均呈增加趋势,红度值a*先上升后下降,蒸煮损失增大。结合菌落总数和TVB-N,真空包装冷鲜牛肉的货架期为21d。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冷鲜牛肉在0~4℃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托盘包装、气调包装(60%O_2+20%CO_2+20%N_2)、真空包装对冷鲜牛肉进行包装,并对冷鲜牛肉失水率、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色差(L*值、a*值)、持水力、剪切力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气调包装和真空包装均显著抑制了冷鲜牛肉中微生物的生长;延缓了贮藏期间冷鲜牛肉的色泽、持水力和剪切力等品质指标的劣变;失水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真空包装冷鲜牛肉的货架期比气调包装长5d,但气调包装冷鲜牛肉的色泽更被消费者所接受。综合考虑,60%O_2+20%CO_2+20%N_2气调包装冷鲜牛肉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9.
贮藏期和添加绿汁发酵液对袋装苜蓿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研究添加不同稀释倍数绿汁发酵液的袋装苜蓿青贮贮藏180 d和400 d后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添加绿汁发酵液可以显著降低贮藏400 d袋装苜蓿青贮的pH值(P<0.01),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氮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而对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含量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与贮藏180 d相比,贮藏400 d后pH值显著下降(P<0.01),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1),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添加柠檬酸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防霉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用量,本试验以翻晒过后的苜蓿干草为材料,添加不同量的柠檬酸(0%,1%,2%与3%),晾晒至20%含水量后打捆贮藏,于贮藏0,20,30,40,50与60 d取样测定其营养品质与霉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 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WSC)、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 RFV)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霉菌数量呈抛物线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与3%柠檬酸,贮藏60 d的CP含量和RFV值显著增加(P<0.05),不同贮藏时期的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发现,贮藏期为60 d时,3%柠檬酸处理的综合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从球菌和杆菌比例、接种量、稳定剂的用量及发酵温度等方面研究高营养复合型酸奶的制作条件,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复合型酸奶的pH值及酸度的变化,对最终产品进行感官及理化分析。用正交法优选出的复合型酸奶制作的适宜条件为:球、杆菌比例为1∶1,接种量1%,加入的琼脂量0.2%,发酵温度为39℃;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在1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贮藏24小时后酸奶的pH值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产品的感官及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把蜂蜜、苹果、花生添加到原料乳中进行发酵可生产出优质的酸奶制品。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苜蓿干草发霉的问题,以翻晒后的苜蓿干草为材料,添加不同用量的脱氢乙酸钠(0、0.05%、0.10%、0.15%,以苜蓿干草重量为基础),晾晒至20%含水量后打捆贮藏,于贮藏0、20、30、40、50、60 d取样测定其营养品质和霉菌数量。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呈逐渐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与不添加对照组相比,脱氢乙酸钠添加处理能显著提高贮藏30、50、60 d苜蓿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贮藏60 d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显著降低贮藏30、50、60 d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草捆中霉菌的数量在贮藏20 d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但60 d时仍然显著高于贮藏0 d(P<0.05);脱氢乙酸钠处理显著降低贮藏0~50 d的霉菌数量(P<0.05)。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添加0.10%脱氢乙酸钠对苜蓿干草的防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针对沙柳混合发酵的发酵品质变化进行研究。按不同沙柳比例(36.44%和67.08%)调制成2组混合发酵饲料,分别用FF1和FF2表示,在各组中添加等量的复合菌剂,考察发酵饲料在贮藏1、3、5、7、10、12、15、22、30、45、60 d时发酵饲料的感官品质、pH值、有机酸含量及组成、氨态氮/总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FF1和FF2组感官品质无明显变化,均属于优良发酵饲料;经过60 d的贮存,干物质(DM)和pH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FF1组和FF2组分别在贮存15 d和45 d后检测到丙酸,且增长缓慢;整个发酵过程中均未检测到丁酸;FF1组和FF2组的氨态氮/总氮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先升高后降低,FF1和FF2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感官评定和发酵品质指标,确定在贮藏30 d后沙柳混合发酵饲料趋于稳定,且FF2组的发酵效果与FF1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市场上流行的6种搅拌型酸奶为研究对象,对其流变学特性及质构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6种酸乳的剪切应力值在升速和降速过程中都能形成触变环,表观粘度在升速过程中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降速过程中随着剪切速率的降低而升高;酸奶在16 r/min的剪切速率下,转速和相应的表观粘度符合幂率定律,进一步发现搅拌型酸奶具有时间触变性,是一种正触变性流体.由触变环的面积可知,6种搅拌型酸奶的触变性大小:S5>S4>S2>S1>S3>S6,触变性的大小对样品的口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外,酸奶的流变学分析得出口感较好的酸奶粘度值应在540.56~674.25 mpa·s范围内;酸奶质构分析发现口感较好的酸奶硬度在33.9~39.9 g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保全苜蓿草颗粒贮藏过程中维生素及营养品质,本研究以紫花苜蓿草颗粒为研究材料,研究贮藏时间(0,60,120,180,240 d,冷冻240 d)与蒙药黄芩(0%,0.5%,1.0%,1.5%)对其维生素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与其他添加量相比,添加1.5%黄芩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5、维生素C和α-维生素E含量。贮藏60 d及以上显著降低了苜蓿草颗粒维生素B1、维生素B3、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贮藏120 d时苜蓿草颗粒DM含量趋于稳定;苜蓿草颗粒贮藏180 d后其CP含量显著降低;贮藏0~180 d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草颗粒NDF和ADF含量显著升高。与常温贮藏240 d相比,冷冻贮藏相同时间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中维生素B1、维生素B5、α-维生素E和OM含量,显著降低DM、NDF和ADF含量。因此,1.5%黄芩添加剂有利于保存苜蓿草颗粒维生素含量,且常温贮藏时间不宜超过60天。  相似文献   

16.
糖蜜添加对西兰花茎叶稻秸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坚  王亚琴  闻爱友  邵涛 《草业学报》2014,23(3):248-254
本试验目的是评价糖蜜添加对西兰花茎叶稻秸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即糖蜜添加为0(对照组),2.5%,5.0%,添加比例以鲜重为基础。在青贮后的第1,3,5,7,14和30天打开青贮罐,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对照组pH值在青贮发酵最初14 d缓慢下降,青贮第30天,对照组的pH值显著上升到4.96(P<0.05),糖蜜添加组pH值从第3天开始随青贮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30 d后,pH值均低于4.0。在青贮的第14天,所有处理组乳酸含量均达到其最大值,分别为50.82,84.84,86.64 g/kg DM。所有处理组乙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随着青贮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青贮发酵过程中所有处理组丙酸和丁酸均未检出或少量检测到。与对照组相比,糖蜜添加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乙酸、乳酸含量,同时显著(P<0.05)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但2.5%和5.0%糖蜜添加青贮在pH值、乳酸/乙酸、乳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上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添加2.5%糖蜜即可提高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包装条件调理牦牛肉品质的变化,采用托盘包装和真空包装研究了调理牦牛肉冰温贮藏期间PH值、蒸煮损失、亮度值L~*、红度值a~*、硬度、咀嚼性、弹性、内聚性、剪切力等品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调理牦牛肉的pH值显著增加(P0.05),贮藏期内托盘包装的调理牦牛肉pH值上升了11.32%,a~*值、硬度、剪切力分别下降了28.63%、36.75%、22.86%;真空包装的调理牦牛肉pH值上升了8.53%,a~*值、硬度、剪切力分别下降了16.78%、19.04%、19.03%。低温贮藏调理牦牛肉条件下,真空包装比托盘包装能更好的保持调理牦牛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保加利亚乳杆菌生产菌株结合实验室不同分离源的库存菌株为研究对象,评价保加利亚乳杆菌后酸化过程.选取12株分离自蒙古国不同地区发酵乳制品中保加利亚乳杆菌菌株结合1株商业菌株为研究对象并发酵酸奶,在发酵完成后的低温贮藏阶段(0~48 h、7d、14d和21 d),分别测定菌株发酵酸奶所需时间、贮藏期间滴定酸度、pH值以及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综合发酵产酸特性和酸奶后发酵过程中酸组分含量变化,最终得到弱后酸化菌株IMAU20458.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养殖对象为黄金鲤,添加剂为万寿菊粉及小球藻,探究添加万寿菊粉和小球藻粉对初始体重(50.00±5.00)g的黄金鲤生长及体色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方面,添加0.04%万寿菊粉、0.02%小球藻和0.16%万寿菊粉、0.03%小球藻生长较为明显;在肥满度方面,0.08%、0.04%的万寿菊粉与0.16%组相比,降低了7.06%和6.89%;在背肌L~*值、a~*值和b~*值方面,整个过程中背部体色处于不断增加趋势,其中0.04%万寿菊粉、0.08%小球藻组和0.16%万寿菊粉、0.04%小球藻2组效果最好;在鳃L~*值、a~*值和b~*值方面,鳃体色也处于不断增加趋势,其中0.04%万寿菊粉、0.02%小球藻组和0.16%万寿菊粉、0.03%小球藻2组效果最好。综合生长及体色进行分析,0.04%万寿菊粉、0.02%小球藻对黄金鲤的生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选择240只42日龄健康的黄羽雌性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处理组分别饲喂添加0.0、0.4%、0.7%和1.0%谷氨酰胺(Gln)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研究外源Gln对屠宰后胸肌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饲粮中Gln添加水平的提高,70 d屠宰后0、2、4 d和6 d胸肌MDA含量线性降低(线性,P=0.006、0.004、0.004和0.004),其中0.7%和1.0%Gln添加量的作用效果最佳;不管饲粮中添加Gln与否,随贮藏天数的增加,胸肌中MDA含量均以三次曲线方式增加(三次曲线,P=0.000、0.000、0.000和0.000),屠宰后6 d胸肌MDA含量低于屠宰后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