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冬虫夏草菌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室内分离、培养结果表明:虫草真菌的菌丝白色,菌苔灰白色,气生菌丝不发达,菌落茸状、圆形,菌丝具鲜香菇气味;适宜在培养基Ⅱ号上生长,在马铃薯培养基上生长缓慢;6-10℃时生长较快,11-20℃适于生长发育,最适培养温度为15-18℃,适宜pH为5-6,菌丝对光照不敏感,但产生分子孢子期要求一定光照,充足光照对子实体生长和子囊孢子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2.
裂褶菌的规模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竹英  毛绍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700-700,711
介绍了裂褶菌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裂褶菌(Schizophyllum ocmmuner)属中、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4~2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1~26℃;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0%~75%;菌丝体发育阶段,需氧量大,子实体形成阶段也需通风换气;菌丝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当菌丝形成原基并发育成子实体时,需要光照300~500lx;裂褶菌人工栽培原料较为广泛,用棉籽壳、杂木屑及各种农作物秸秆为主料,辅之包谷面、麸皮、米糠等为培养基。裂褶菌子实体叶片平展时及时采收。子实体采收后培养料还可用以其他菌类的栽培。  相似文献   

3.
[目的]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名北虫草、北冬虫夏草,是一种药(食)用真菌,具有替代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潜力,目前已大规模开发利用;但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仍存在栽培基质配方不佳、子实体形成及优质率不高等问题.[方法]从新疆天山区域采集野生蛹虫草子实体,经分离纯化,筛选出优良菌株,设计不同的人工栽培培养基配方,在恒温培养条件下,明确不同培养基对新疆蛹虫草的子实体生长影响.[结果]不同培养基对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形成发育具有差异性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其它处理对蛹虫草的子实体长度、鲜重、干重、鲜干比、生物转化率,以及每瓶投入、产出和净利润等方面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蛹虫草的菌丝、子实体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处理1(大米培养基,20 9/瓶)和处理10(大米:小麦:水稻壳=6:3:1)表现最好.[结论]蛹虫草人工栽培可使用处理1或处理10配方培养基适宜新疆地区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丰富该地区人工栽培蛹虫草培养基配方,为伊犁乃至新疆大面积人工栽培蛹虫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野生中华散尾鬼笔为研究对象,对其菌丝进行分离纯化,以菌丝的生长速率为指标,对中华散尾鬼笔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适宜中华散尾鬼笔菌丝生长的基础培养基,优化碳源、氮源、无机盐添加量及pH、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中华散尾鬼笔适宜培养基配方(每L)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3g、琼脂15g、10%无机盐溶液(KH_2PO_4 1g、K_2HPO_41g、Mg_SO_40.5g、FeSO_40.01g、NaNO_30.5g、CaCl_20.05g、KCl 0.5g溶于100mL蒸馏水);最佳培养条件pH为5.0、温度22℃,在此培养条件下,中华散尾鬼笔菌丝的净生长速率为0.59cm·d~(-1),与培养基A相比增长23.69%。  相似文献   

5.
以优质蛹虫草(Cordycps militaris Link)液体菌种为栽培种,分别以12、16、20、24、28℃5个不同温度处理对蛹虫草的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主要生长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通过比较各温度处理的菌丝及子实体形态、色泽、生长趋势、产量、质量的变化,并以实际栽培产量及商品性能为主要指标,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适宜培养温度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分别为16~20、20~24、20、20℃时,蛹虫草各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优良,生产周期较短,出草产量较高。说明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对温度十分敏感,实行变温管理是提高蛹虫草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野生虫草的子座芽作为分离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适宜的虫草菌丝生长的基础培养基,从僵虫头顶切下洗净的子座芽分离成功率达65%以上。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状况为参照标准,对虫草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其最适应生长的温度、pH值。结果表明,虫草菌属于典型的喜偏低温型真菌,在18-20℃下长势良好,最佳pH值为5.5,为了开发利用这一野生食用菌资源,我们对虫草进行组织分离试验。  相似文献   

7.
冬虫夏草是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药用真菌。由于其生长缓慢,培养条件苛刻,故难以大规模人工培养应用。本文以实验室分离得到的虫草菌株Ophiocordyceps sinensis CCTCC M2016041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虫草菌株在大米培养基上生长的光照、温度和菌液接种量这3个因素进行9 d的观察,每3 d记录菌体的增重量,以确定大米培养基培育虫草的最佳生长条件,并测量其甘露醇含量。结果表明,3个影响因子光照、温度和菌液接种量的重要性在生长初期(前3 d)依次为光照温度菌液接种量;在生长中期(3~6 d)为温度光照菌液接种量;在生长后期(6~9 d)为光照温度菌液接种量。培养虫草菌的最适条件为光照24 h、培养温度25℃、1∶1(m L∶g)的菌米接种体积重量比。而米基培养的M2016041菌株菌丝中虫草酸含量为(8.42±0.45)mg/g。本试验能够为人工模拟自然条件下虫草的大规模培养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白车轴草夏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B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28℃,菌核形成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8℃;最适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SA,最适菌核形成的培养基为PDA;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Richard培养基,最适菌核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以L-精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最适菌丝生长,L-α-丙氨酸为菌核形成最佳氮源;p H5.0~10.0适宜菌丝生长,p H 6.0菌核产量最高;半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全光照利于菌核形成。药剂敏感性研究表明,病菌对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咯菌腈、多粘类芽孢杆菌、唑醚·代森联、异菌脲和多菌灵的敏感性较高,EC501.0 mg/L,EC905.0 mg/L,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9.
银杏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不同植物叶片汁液的培养基对银杏(Ginkgo biloba)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进行离体培养,并设定加糖和不加糖2组处理,对银杏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组试验菌丝生长速率与分生孢子产生的趋势基本一致:加糖处理的生长情况明显好于不加糖处理;而含玉米、水稻、豇豆、花生等植物叶片汁液的培养基生长情况较好,而以含银杏、丝瓜叶片汁液培养基生长情况较差。病菌菌丝体在散射光照射及黑暗条件下生长较快,直射光下生长较慢;分生孢子在缺少光照或黑暗条件下萌发率较高。菌丝体生长的适宜pH为5~8;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pH为6~8。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菌丝体在相对湿度50%~100%范围内均可生长;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分生孢子才能萌发。室内毒力测定表明,以烯唑醇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其毒力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及EC50值分别为0.985和0.17ai.ug/mL,多菌灵、福美双毒力中等。  相似文献   

10.
用4种透气程度不同的材料封口培养瓶,进行蛹虫草培养试验,研究了培养瓶透气性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瓶的透气性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原基形成、子实体生长速度及颜色等均有显著的影响。透气程度越高,菌丝体封面所需时间越短,原基形成越早,子实体平均生长速度越快,同时每瓶子实体的鲜重也越大,生物转化率也越高。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原基分化及子实体生长需要良好的透气性,透气性最大的培养瓶无菌封口膜是适合蛹虫草培养瓶的封口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一、金针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温度金针菇是低温型食用菌.菌丝体在3-34℃范围内均能生长,而以22-26℃最适宜.金针菇的菌丝体耐低温能力很强,在-21℃时,经过138d,仍能存活;但菌丝不耐高温,温度超过34℃,菌丝便会死亡.金针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5-20℃,最适温度是8-14℃,气温超过20℃,很难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12.
广东虫草人工栽培的光温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行分离的广东虫草Cordyceps guangdongensis菌种为材料,对其子实体栽培所需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广东虫草菌丝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3℃,原基形成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0~23℃,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3℃;光照度为800~1 000 lx时,最利于原基的诱导形成,但对子实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生物转化率为7.87%(按子实体干质量计算),光照度低于400 lx时,子实体生长良好,生物转化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13.
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固体培养基对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以菌种初萌发时间、菌丝长速、菌丝长势、菌丝长满斜面所需时间为指标,筛选出蛹虫草母种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20%马铃薯提取液中加入1%葡萄糖、1%蛋白胨、2%琼脂、0.5%KH2PO4、0.3%MgSO4、VB1(10 mg·L-1),pH值5.8。在该培养基上,菌种的初萌发时间最短,为2 d;菌丝长速最快,为6.3 mm·d-1;长势最强;菌丝满管时间最短,为10 d。  相似文献   

14.
辣椒疫霉菌孢子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将辣椒疫霉菌在马铃薯、胡萝卜、玉米粉、燕麦、大豆配制的5种固体培养基上繁殖并进行连续光照培养、连续暗培养、低温4℃、高温40℃和间断光照5种不同处理诱导孢子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辣椒疫霉在CA培养基上暗培养,经间歇光照处理,仅培养了9 d孢子囊产量就高达11.05个/视野。持续暗培养的菌丝体未产生孢子囊,持续光培养的菌丝体上孢子囊数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培养基种类影响辣椒疫霉菌菌落形态、生长速度;气生菌丝较发达的培养基上菌丝体产孢量明显大于气生菌丝细弱的培养基;菌丝体生长速度与产孢量之间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广东虫草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广东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利用优化的提取工艺对广东虫草子实体、子实体采收后的大米培养基、液体发酵菌丝体以及发酵液4种样品的多糖进行提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广东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 ℃、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乙醇体积分数100%.子实体、大米培养基、广东虫草菌丝体及发酵液的精多糖含量有所差异,分别为:6.92%、5.40%、6.15%和3.42%.  相似文献   

16.
技术简介:本成果介绍了蛹虫草的一种高效培育方法,运用液体发酵技术结合通气培养设施,极大地提高蛹虫草菌种的培养效率:菌种培养效率提高数十倍,生产周期比固体培养缩短3-5天;所生产的菌种菌丝体含量高、培养规模大,适合规模化蛹虫草栽培生产。利用该菌种接种到蚕蛹或大米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下,蛹虫草子实体生产快,比常规固体菌种快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7.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的正交试验对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栽培的最适培养基为大米培养基,最佳接种量为20 ml,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均为21℃,最佳光照时间为14 h/d。  相似文献   

18.
绣球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绣球菌菌丝、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子实体的营养组成;筛选出以PDPA为较理想的母种培养基,以松木屑、糯米粉为主成份的适合绣球菌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的原种培养基;其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为16~18℃,适宜相对湿度90%~95%;培养基适宜pH值为5~6。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正交试验,对经12C6+重离子辐照选育的北冬虫夏草高产菌株G5的人工栽培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虫草高产菌株G5栽培的最佳培养基为大米80%+蚕蛹粉20%,培养基料水比为1∶1.5;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分别为23℃和21℃;最佳散射光照强度为500 Lx。  相似文献   

20.
北冬虫夏草C-58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C/N、培养基pH、光照和温度对北冬虫夏草C 58菌株菌丝体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 58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C/N为 30∶1,最适温度为 22-24℃,最适pH为 6. 5,暗培养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丝转色与菌代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