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基于1997—2016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小麦价格的月度数据,运用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SV-TVP-VAR)模型,在综合考虑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小麦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小麦价格波动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响应具有持续性的时变特征,即不同时期小麦价格波动呈现正负向交替的差异化波动特征;基于时变视角来看,国内小麦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响应相对“温和”且响应程度始终为正,即伴随着时间变化,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始终对小麦价格波动产生正向影响;小麦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相互的冲击响应均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小麦价格与CPI之间存在“成本—价格”螺旋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发现石油价格与蔬菜价格波动具有高度相关性,提出石油价格波动会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货币供应量3个方面对蔬菜价格产生影响,根据2006年1月到2013年3月的"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石油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货币供应量的月度数据,对石油价格波动对蔬菜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石油价格上升将会导致蔬菜价格上涨,石油价格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进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众多,而大型批发商以及零售商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基于天津市2006年至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勒纳指数,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大型批发商以及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对天津市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限额以上农产品批发企业法人单位数、天津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天津市限额以上零售业勒纳指数均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产生影响,其中天津市限额以上农产品批发企业法人单位数的影响较小。最后,从建立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构突变视角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突变的视角考察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的原因。首先构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固定参数模型,发现其参数不稳定、具有时变性,然后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成本和汇率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弹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84和0.217。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045;国际农产品价格和货币供应量对价格的影响相对稳定,而汇率和农业生产成本的系数波动很大,分别在-0.268-0.684和0.004-0.592之间变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动态影响关系,为合理调控农产品价格和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0年1月—2019年5月的CPI及粳稻、玉米和大豆3种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构建SVAR模型,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探究农产品价格指数与CPI的内在关系.[结果]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方差由大到小依次是玉米(9.274)、粳稻(7.328)、大豆(4.252),说明玉米价格波动最大,其次是粳稻价格,大豆价格较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PI分别受粳稻价格指数、玉米价格指数和大豆价格指数显著性正影响(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47、0.546和0.681.粳稻、玉米和大豆的价格指数与CPI均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协整关系.粳稻、玉米和大豆的价格指数对CPI的长期影响系数分别为-0.192、0.069和-0.125,调整速度分别为-0.202、0.003和-0.258,短期影响系数分别为-0.100、0.004和-0.010,表明农产品价格与CPI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通过误差修正作用进行有效调整.由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可知,粳稻价格指数和大豆价格指数受外部冲击给CPI短期内带来正影响,玉米价格指数受外部冲击给CPI短期内带来负影响;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玉米价格指数对CPI波动产生正向的长期均衡作用,而粳稻价格指数和大豆价格指数对CPI产生负的长期均衡影响,但效果并不显著.[建议]生产者应以建设农业现代化为导向,对农产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制,打造产业化、规模化、数字化农业;政府应参与宏观调控农业贸易中的价格波动,制定战略性生产规划,提高定价水平、市场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生产成本、流通费用、货币溢出效应的视角出发,选取蔬菜批发价格、蔬菜零售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以及流通费用和货币供应的对应变量,利用S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蔬菜市场纵向价格传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和燃油价格变化是引起蔬菜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蔬菜批发价格在传导中处于主导地位;蔬菜价格传导表现为由流通、消费向生产环节传导;蔬菜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均会对冲击立即做出同向响应,且响应强度逐渐波动衰减,二者冲击所造成的响应也十分相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冲击对蔬菜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7年1月到2014年2月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农产品价格月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与农产品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货币供应冲击在5%置信水平上显著;基于此,对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一些建议:短期应该关注游资炒作和协调农产品的供需;长期应该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和研究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产品价格波动日益增大,波动周期呈现不可重复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波动较大的 农产品有蔬菜,木材,黄豆,粮食,肥猪和食用植物油等总体而言,广东农产品价格波动表现出和粮食价格波动基本 一致与全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大致相同,涨落周期与工业增长速度变动周期一致与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 方向变动以及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变动趋势相近等规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传 递效应日益明显,广东农产品价格将表现出短期波动加剧长期快速上涨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愈来愈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剧。本研究选取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相关的国内总需求、货币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四类金融因素进行横向传导机制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和分布滞后模型对2017年至2021年2月的月度数据分析发现:农产品批发价格与国内市场需求、货币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内市场需求、货币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可以传递到国内农产品价格,但没有表现出时滞性。最后,从国内货币供给量、期货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消费状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指标,也是基于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经济价格的重要指标,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市场经济调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选取1999~2018年的数据,建立多元线性模型以及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逐步回归方法,消除共线性并筛选出对CPI有显著性影响的变量以及交...  相似文献   

11.
在剖析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关联性基础上,基于2006—2012年的月度数据,利用VAR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模型中加入了货币供给量以及原油价格变量。研究表明,农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时间惯性,扣除其自身因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农产品价格影响较大,且比较稳定,货币供给量和原油价格的影响较小。最后对农产品价格变动进行了预测: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权重将会增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也会在更大程度上带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农民的生产行为入手,研究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结果显示,农产品作为必需品本身的特性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根源,对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引起农民、消费者、投机者对农产品的储存和抛售行为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合理的农产品储备制度会加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选择合适的收购或抛售时机并考虑这些行为对农户生产和对社会储存或抛售的影响,才能起到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作用,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民预测的准确性和农民对其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达到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黑色预警方法,以价格波动率为警情指标,CPI 月度波动率平均值1~2 倍标准差确定警限,建立我 国重要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模型并展开预警分析。结果显示,2013 年我国稻米价格异常波动较少,猪肉和鸡蛋 价格异常波动较为剧烈。最后提出需从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尧加快农资市场整治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完善农产品 消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出台政策,以保证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利京  赵瑾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2):212-215
信息是当今社会的心脏,是市场经济高效运转的基石。应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原 因要要信息缺失和从众行为。 结果表明,由于信息缺失,散养户过分关注当前市场价格和跟随规模养殖主体市场行为, 导致了众多散养户同时进出市场的从众行为,是造成生猪周期性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培养养殖主体搜集和 利用市场信息意识,建立生猪及猪肉生产供求总量信息数据库,为生猪经营者正确决策和生产行为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5.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risk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ice. In particular, with the change of modes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improving the capacity to monit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macroeconomic decision-making.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are the co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How to appropriately determine the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multi-temporal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is a key question to realize real-time and dynamic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bnormal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and the research of substantive impact on the society,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the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fluctuation in different time dimension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NBSC) and survey data, this paper used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th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bined with Delphi expert judgment correction method, it finally determined the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time, and carried out early warning analysis on the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onitoring information in 2018. The results show that:(1) the daily, weekly and monthl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lay an important early warning role in monitoring abnormal fluctuations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s;(2) the multi-tempor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identified by the research institute can provide effective early warning on current abnormal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provide a benchmarking standard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ic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t the national macro level,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相似文献   

16.
温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48-19151
在阐述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依据19902007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数据,利用VEC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均衡关系,采用Chow′s断点检验测算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量和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正以一种内生的力量影响着农业生产,从而影响着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力度呈由弱到强,又逐渐减弱的态势,峰值在1998年达到最高;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着农产品价格,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阶段的特征。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的双重稳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二是制定积极的就业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冯华 《农业展望》2014,(5):30-33
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与农村耕地利用关系密切,事关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对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对农地利用影响的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影响的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