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畜禽粪便,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够实现废物无害化、资源化。但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厌氧菌的活性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厌氧消化效果。目前含抗生素类畜禽粪便的厌氧消化处理的可行性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在危害,分析了抗生素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及抗生素的厌氧降解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研发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含抗生素类畜禽粪便厌氧消化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7%黑曲霉预处理和7%复合酶预处理低次烟叶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对两种生物预处理方法产气效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7%的黑曲霉预处理低次烟叶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的产气效率更高,低次烟叶分解更彻底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业废弃物刚性的纤维结构是导致厌氧消化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通常通过生物预处理手段来可破坏其刚性的纤维结构,而料水比是影响生物预处理效果的显著因素之一,为此,需探究料水比对稻草和猪粪生物预处理及厌氧消化的影响。【方法】控制料水比为7%、11%、15%和19%,经过前期构建的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进行生物预处理,并将复合菌系预处理后的稻草和猪粪混合物进行厌氧消化。【结果】控制料水比为11%时预处理液中滤纸酶活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酶活最高,分别为0.901 IU和1.197 IU。此外,在此料水比条件下进行预处理的稻草和猪粪混合物厌氧消化效果最佳,其累积甲烷产量和甲烷产率分别为1 778 mL和283.12 mL/(g·VS),比未经复合菌系预处理的稻草和猪粪均提高了41%,且其第1天便进入产气高峰期,日产气峰值(153 mL)最高,高峰持续时间(7 d)最长。【结论】当料水比控制在11%时,稻草和猪粪经过生物预处理后能显著提升其后续厌氧消化的效果。本研究表明生物预处理在农业废弃物的沼气资源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污泥的厌氧消化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在当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厌氧消化过程的效率,各种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技术被用于厌氧消化的预处理。介绍了碱解处理、热处理、超声波处理、微波处理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前景,并对近几年研究者们所关注的一些联合预处理技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秸秆类生物质在参与厌氧消化过程前的各种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预处理。这些技术对秸秆厌氧消化的产气效果有一定提升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物理预处理方法耗能高、化学预处理方法可能造成污染。目前厌氧消化中冰冻预处理技术研究还较少,冰冻能够高效破坏木质素并促进纤维素水解,为秸秆高效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
沼气工程技术即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它既能消除有机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又能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堆肥预处理对生物质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冰冰  肖波  胡智泉  刘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48-10851
[目的]探索通过生物预处理提高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等难降解成分原料厌氧消化的产气率的最佳工艺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好氧堆肥的方式对生物质进行预处理,研究预处理对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率、甲烷含量、pH值、水解酶活性和COD去除率等特性的影响。[结果]经过3~6d的堆肥预处理,厌氧消化产期率明显提高,气体中甲烷含量达到70%,对提高COD去除率和原料中各种水解酶活性等均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生物质堆肥预处理的最佳时间为4~5d。堆肥预处理可通过提高厌氧消化原料的初始温度和各种水解酶的活性,明显提高生物质厌氧消化过程中沼气产气率。  相似文献   

8.
NaOH固态化学预处理对麦秸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NaOH对麦秸进行固态化学预处理以提高麦秸的厌氧消化效率和产气量,并对不同负荷率下麦秸的产气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4%~10%(以麦秸干重计)NaOH预处理过的麦秸的总产气量、单位TS产气量、TS和VS去除率显著提高,厌氧消化时间最大可缩短22d。其中,经6%NaOH预处理后的麦秸在65g·L^-1负荷率下的单位TS产气量最高,为380.9mL·g^-1,与未处理麦秸相比,提高了49.9%,厌氧消化时间缩短了19d。说明NaOH固态化学预处理是一种提高麦秸厌氧消化效率和产气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α-淀粉酶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后对厌氧消化产气和产甲烷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用不同α-淀粉酶添加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底物浓度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考察经过预处理后的生活垃圾再进行中温厌氧消化对产气和产甲烷情况的影响。[结果]通过α-淀粉酶预处理后比不经过任何处理的效果更显著,且得到利用α-淀粉酶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来强化厌氧消化的适宜条件为:酶用量100U/gVS、水解温度50℃、水解时间1h、底物浓度为8%。[结论]试验为进一步优化厌氧消化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秸秆原料的结构组成复杂,阻碍了其有效厌氧消化。沼液预处理技术能有效改变秸秆类原料结构,促进其厌氧消化。本文在介绍秸秆类原料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秸秆原料沼液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秸秆原料沼液预处理技术的处理对象、方法、评价指标等,同时针对现状分析评价了目前秸秆类原料沼液预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餐厨垃圾的特点,介绍了餐厨垃圾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综述了预处理、添加导电材料和厌氧共消化3个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率的措施,指出了这些措施在提高厌氧消化性能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抗生素工业废水极难处理的特点,探讨了某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用A2 O法处理以抗生素类制药废水为主的混合工业废水的强化效果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对降解废水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出水CODCr、NH3-N、TP(总磷)的平均去除效率较常规系统分别提高了3.9%、9.3%、4.1%。该组合工艺为难生物降解的以抗生素类制药废水为主的混合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复杂的结构及木质素的存在极大限制了原料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水解反应。预处理和贮存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沼气工程中两个重要的上游环节。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和贮存可以增加生物质的生物降解性,并有助于提高后续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因此,开展原料预处理和贮存的研究对于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对不同收获时期和不同固形物含量芦竹的青贮物化性能及其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尿素添加对芦竹青贮及其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真菌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理化特性和产甲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向序批式厌氧消化系统中添加不同比例生物炭,研究其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率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生物炭的添加可有效调节系统C/N,减少氨氮抑制,增强微生物活性,提高系统稳定性及厌氧消化产气效率。未添加生物炭处理(CK)的累计产气量为1 618 m L,甲烷含量为39%;而添加生物炭处理平均累计产气量达(2 939±473)m L,且平均甲烷含量均在50%以上;反应体系中添加生物炭处理的氨氮浓度均保持在2 000 mg/L左右,而对照处理的氨氮浓度均在2 500 mg/L以上,系统稳定性较差。生物炭添加量7%处理的累计产气量最高,达3 307 m L,平均甲烷含量55%,产甲烷菌群活性最高时,辅酶F420吸光值可达0.68,TS、VS和油脂去除率分别为60%、72%和61%。[结论]该研究可为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利用香蕉茎秆资源,提高其厌氧消化效率,采用碱法对香蕉茎秆固体剩余物进行预处理,探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香蕉茎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 OH浓度为8%时,对香蕉茎秆原料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达最高,分别为22.5%、9.1%、13.7%;6%Na OH处理组30 d累积产气量最高可达3 775 m L,比对照组提高24.2%,单位干物质产气量达377.5 m L/g TS。碱预处理可有效提高香蕉茎秆产气潜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厌氧消化中磺胺类抗生素(SAs)残留及在沼渣、沼液中分配特征不清等问题,以猪粪为发酵原料,采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在中温(37±1℃)条件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和磺胺氯哒嗪(SCP)的去除及其在固/液相中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对3种SAs的去除率表现为SMSDSCP。水力停留时间(HRT)=20 d时,猪粪中3种SAs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HRT=15 d时,三者的去除率均有所下降,特别是SCP去除率降为72.8%左右。厌氧发酵后残留的抗生素主要分布在猪粪沼渣中,其中SCP在沼渣中占有绝对优势。同时,HRT=15 d的处理中,SM和SCP的固/液分配比率明显高于HRT=20 d的处理。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过程和影响因子存在差异,延长反应体系中抗生素与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反应时间,对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中SAs的去除有积极的作用。为降低其环境危害,猪粪沼渣在还田利用前应进一步消减其中残留的SAs。  相似文献   

17.
物化组合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水解酸化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田华  王友保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28-228,232
微生物在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可利用的清洁能源沼气,但农作物秸秆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需对秸秤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厌氧水解酸化效率,而在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pH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探讨了通过物化组合预处理秸秆对厌氧水解酸化pH值的影响,这对更深刻地理解厌氧水解酸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冯磊  李润东  李延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03-11206
[目的]倡导垃圾分类的新理念。[方法]在37℃条件下对沈阳市源分类后城市生物有机垃圾进行为期50 d批消化处理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沈阳市皇姑区和东陵区示范小区城市生物有机垃圾厌氧消化沼气实验室产量为0.799和0.803 m3/kg VS,沼气中甲烷浓度分别为52.84 vol%和53.17 vol%,4个示范小区厌氧生物降解率分别为82.52%、73.76%5、9.53%及64.41%;消化过程中,pH值的调节方式对沼气的产量及厌氧最终生物降解率无显著影响,对沼气的产气时间有影响。一次大量投料可缩短pH值调节时间,提高产气效率;沈阳市示范小区城市生物有机垃圾产气量(G)关于TS(T)、VS(V)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为:G=2.33+0.29T和G=0.89+0.65V,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 3和0.907 5。[结论]该研究为生物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制取甲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厌氧消化技术被广泛用于猪场废水的处理,为探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对猪场废水对厌氧消化产生抑制作用的边界浓度值,选用了2种常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和金霉素作为抑制剂,用重铬酸钾法测出COD,以COD去除率反映抗生素的独立抑制和联合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土霉素、金霉素对厌氧消化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是0.3、0.1 mg/L,且2种抗生素的联合抑制效果大于单独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处理、碱处理、酸处理和重复曝气处理4种方法对厌氧活性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此提高处理玉米乙醇废水(COD为20 000 mg·L~(-1))发酵产氢的效率。结果表明,重复曝气处理、酸处理为乙醇乙酸型发酵,热处理、碱处理、未处理为丁酸型发酵。试验数据经过修改Modified Gompertz模型处理,获得的厌氧消化动力学参数(最大累积产气量、最大产气速率和滞留时间),并计算出TS、VS评价指标。Modified Gompertz模型拟合不同预处理接种污泥对玉米乙醇废水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随时间变化具有较好相关性,拟合结果中与未经处理的接种污泥相比,重复曝气处理、酸处理产氢效果较好,热处理、碱处理产氢效果较差。其中,重复曝气预处理种泥产氢效果最好,发酵累积产氢量222 m L,与未处理组相比提高了25.68%,最大产氢速率6.51 m L·h~(-1),总固体产氢率、挥发性固体产氢率分别为36.19、64.24 m L·g~(-1),优于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因此,重复曝气可能成为生物制氢较理想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