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杂交构树嫩枝叶发酵产物(简称青贮构树枝叶)在冬季和早春饲喂皖西白鹅的可行性,试验随机选择健康的皖西白鹅160只,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只鹅,其中公鹅15只、母鹅65只,对照组鹅群饲喂基础日粮(精饲料和稻糠的比例为1∶1),试验组鹅群饲喂用青贮构树枝叶替换25%稻糠的试验日粮,试验期共28 d,测定鹅群的繁殖性能指标,分析青贮构树枝叶替代稻糠对皖西白鹅繁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青贮构树枝叶替换适量稻糠对鹅群的蛋重、死淘率、产蛋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哈夫单位、蛋壳厚度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颜色显著提高(P0.05)。说明青贮构树枝叶可以作为冬春季种鹅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皖西白鹅与霍尔多巴吉鹅杂交后代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选用皖西白鹅公鹅与霍尔多巴吉鹅母鹅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鹅体型多数与霍尔多巴吉鹅一致,少数与皖西白鹅一致;成年母鹅背部有少量灰毛,其余为白色,公鹅的羽毛全部为白色。25%的公鹅头部明显有肉瘤,但比皖西白鹅的肉瘤小,另有25%的公鹅头部有肉瘤但较小,其余公鹅头部无肉瘤;母鹅头部均无肉瘤。杂交鹅1-70日龄平均增重4 795.91 g,与皖西白鹅和霍尔多巴吉鹅相比分别提高了12.70%和8.68%,差异显著(P〈0.05﹚;杂交鹅的平均产蛋量(40.4枚/只)、种蛋的受精率(90.0%)和受精蛋的孵化率(91.0%)都高于皖西白鹅,且差异显著(P〈0.05﹚,但与霍尔多巴吉鹅相比产蛋量有所下降,种蛋的受精率和受精蛋的孵化率相近。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时间和波长对籽鹅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光照时间和波长为影响因子,采用3×3试验设计,将450只产蛋期籽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50只(40只母,10只公)。以自然光、蓝光和红光三种波长的光进行光照处理,光照时间为12 h、14 h和16 h。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波长对籽鹅产蛋量、蛋重、蛋形指数、哈氏单位、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清比、蛋黄比、蛋壳比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红光12 h处理组平均产蛋数和平均合格种蛋数最高;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籽鹅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红光16 h处理组(P0.05);在蛋形指数上,蓝光12 h光照处理显著高于蓝光14 h光照处理(P0.05);在蛋黄颜色上,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显著比自然光16 h光照处理组颜色深(P0.05);在哈氏单位上,自然光12 h光照处理组显著高于红光和蓝光12 h处理组(P0.05);在受精率和孵化率方面,蓝光14 h光照处理组的平均受精率最高,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的平均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蛋重与蛋形指数对籽鹅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种蛋筛选的最佳方案,为籽鹅个体、家系种蛋的选留及籽鹅的繁衍、孵化、生产提供科学参考。选取二年籽鹅种蛋2 469枚,蛋重为94.8~154.4 g,平均蛋重(123.3±9.5)g;蛋形指数为1.24~1.63,平均蛋形指数1.45±0.05。采用2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将所有种蛋按蛋重与蛋形指数分成16个孵化组(蛋重与蛋形指数分别分为4个水平),测量每枚种蛋蛋重与蛋形指数,并在蛋壳上做好编号,在相同孵化条件、同一孵化设备中进行两次孵化试验。结果表明,①蛋重<118.0 g组种蛋受精率最高,>131.9 g组次之;>131.9 g组种蛋受精蛋孵化率最高,125.0~131.9 g组次之,且受精蛋孵化率随着蛋重增大升高;125.0~131.9 g组种蛋孵化健雏率最高,>131.9 g组次之;>131.9 g组种蛋孵出鹅雏出生重最大。②蛋形指数在1.47~1.51组种蛋受精率及种蛋孵化健雏率最高,>1.51组次之;1.47~1.51组种蛋受精蛋孵化率最高,1.42~1.46组次之。分析以上结果可得出:籽鹅种蛋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鹅雏出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以籽鹅蛋重在125.0~154.4 g为宜;蛋形指数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亦有显著影响(P<0.05),对种蛋孵出鹅雏出生重无影响(P>0.05),以蛋形指数在1.47~1.51为宜。籽鹅种蛋蛋重与蛋形指数对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鹅雏出生重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其中,蛋形指数对种蛋孵化健雏率的影响较蛋重强,其作为单一因素对鹅雏出生重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以蛋重或蛋形指数任一因素作为种蛋筛选的依据都不科学,应综合考虑以达到种蛋优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白鹅、籽鹅蛋重和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白鹅和籽鹅种蛋各251枚,测量蛋重和蛋形指数,研究蛋重和蛋形指数对种鹅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鹅和籽鹅的蛋重分别为128.11±12.04 g,129.25±13.07 g;蛋形指数分别为1.457±0.065,1.457±0.068;白鹅和籽鹅的蛋重、蛋形指数无明显差异;白鹅和籽鹅种蛋孵化率随蛋重、蛋形指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白鹅蛋重在131.16~144.88 g范围内,蛋形指数在1.387~1.496范围内种蛋孵化率最高;籽鹅蛋重在137.08~151.04 g范围内,蛋形指数在1.349~1.449范围内种蛋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鹅蛋品质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用皖西白鹅和五龙鹅的种蛋进行孵化对比试验,以便详细了解鹅品种、年龄、蛋重、蛋型指数及种蛋的保存期对孵化率的影响,本文将试验过程省略,仅将结论刊载,为养鹅朋友们提高孵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太湖母鹅、川太二元杂交母鹅及莱川太三元杂交母鹅所产种蛋为素材,测定蛋重和蛋形指数,研究其与受精率及孵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对受精率及孵化率的影响较大,太湖母鹅所产种蛋的受精率及孵化率最高,其次是川太二元杂交母鹅。在蛋重及蛋形指数对受精蛋的卵化率影响上,三品种均以中间型(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较高;而蛋重、蛋形脂数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三品种的结果不一致。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间存在着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挖掘和利用太湖鹅遗传资源,利用太湖保种场核心群对太湖鹅的繁殖性能进行测定,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较太湖鹅与四川白鹅、皖西白鹅、豁眼鹅、扬州鹅的肉质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太湖鹅3%开产日龄188d,66周入舍母鹅产蛋76.3个,52周龄蛋重142.7g,种蛋受精率91.2%,受精蛋孵化率90.1%;太湖鹅胸肌肉水分含量与四川白鹅差异显著(P<0.05),与其它品种差异不显著,太湖鹅胸肌剪切力、肉色、系水力、pH值、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与其它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太湖鹅肌纤维密度显著大于四川白鹅、豁眼鹅和扬州鹅(P<0.05),但显著小于皖西白鹅(P<0.05);太湖鹅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其它品种(P<0.05)。研究表明,太湖鹅经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作为优质肉鹅配套系的理想母本。  相似文献   

9.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但其繁殖率低,制约了鹅业养殖规模的发展.为了提高皖西白鹅的繁殖率、降低养鹅生产成本,对皖西白鹅中产蛋量较高的常蛋鹅进行选育,并测定其各世代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三世代的选育,皖西白鹅常蛋鹅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产蛋量平均38.8枚/只,平均蛋重145.6g/枚,蛋型指数1.42,种蛋受精率89.1%.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鹌鹑种蛋质量(蛋重、蛋形指数和蛋壳颜色)对受精率和孵化效果的影响。3 000枚种蛋按蛋重大小分为6组,3 500枚种蛋按蛋形指数大小分为7组,1 000枚种蛋按蛋壳颜色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结果表明:蛋重在一定范围内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提高,4~6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3组(P0.05或0.01);2~6组健雏率极显著高于1组(P0.01),随蛋重增加雏鹑初生重极显著增加(P0.01)。蛋形指数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有显著影响,2~5组受精率、3~5组孵化率均显著高于1、6、7组(P0.05)。蛋壳颜色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有显著影响,有光泽的褐斑蛋显著高于无光泽白粉浅色蛋(P0.05)。结论,朝鲜龙城系鹌鹑种蛋最适蛋重为11.00~14.00 g、最适蛋形指数为1.234~1.324,蛋壳颜色以有光泽的褐斑蛋为佳。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种鹅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繁殖性能差异,将2 700只"江南白鹅"父母代种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旱养、小水池、大水面三种饲养模式,记录种鹅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等。结果显示:池塘组和小水池组的产蛋高峰期产蛋率极显著高于旱养组(P0.01),旱养组活胚率极显著低于池塘组(P0.01),三种饲养模式间种蛋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池塘组死胚率极显著低于旱养组和小水池组(P0.01);旱养组孵化率显著低于小水池组(P0.05),旱养组孵化率极显著低于池塘组(P0.01),小水池组与池塘组间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节水饲养模式下,还需要研究配套的饲养技术,减少死胚率,提高种蛋活胚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鹅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及孵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1 d~28 d平均失重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籽鹅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豁鹅与籽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比较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与籽鹅比差异极显著(p<0.01)。受精孵化率籽鹅与豁鹅、莱茵鹅比较,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入孵蛋重与28d胚蛋重呈强正相关,失重率随蛋重增加而降低;蛋重越大,初生重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我国地方品种皖西白鹅与国外引进品种罗曼鹅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差异,为不同鹅种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资料。试验选取同批饲养的70日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分别测定屠宰性能并分析肌肉品质。结果显示:①70日龄罗曼鹅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等均高于皖西白鹅(P>0.05),腿肌重、腹脂重、肠脂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②罗曼鹅翅重、心重和肌胃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但肝重显著低于皖西白鹅(P<0.05),脚掌重低于皖西白鹅(P>0.05);③罗曼鹅胸肌亮度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肉色鲜艳,红度显著低于皖西白鹅(P<0.05),黄度值、pH值和滴水损失率均与皖西白鹅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皖西白鹅在腿肌、腹脂和肠脂,以及翅膀、心和肌胃发育方面,与罗曼鹅存在显著差异,胸肌肉色红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光源对固始鹅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第二个生物学产蛋年的固始鹅2 565只,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1 285只,采用荧光灯作为光源;对照组1 280只,采用白炽灯作为光源。结果表明:不同光源比较,鹅的采食量、成活率、蛋重、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产蛋率差异较大,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荧光灯有利于提高固始鹅种蛋的品质,提高种鹅生产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不同品种白鹅绒用性能和体尺指标,建立活体羽绒预测模型,研究选取皖西白鹅和罗曼鹅各60只,测定其4月龄体重、体尺指标以及产绒量、蓬松度和羽枝长度等产绒性能,并进行羽绒产量预测。结果显示:①罗曼鹅体重、体斜长、胸围和背宽高于皖西白鹅,胸骨长略低于皖西白鹅,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罗曼鹅产绒量和蓬松度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羽枝长度、清洁度和含脂率均高于皖西白鹅,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基于体尺指标,建立鹅羽绒产量评估模型:绒重=0.003×体重-1.343×体斜长+3.048×胸围+9.575×背宽-4.142×胸骨长-45.948。研究表明,4月龄罗曼鹅产绒量和蓬松度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基于体尺指标建立的鹅羽绒产量评估模型可对羽绒产量进行估测。  相似文献   

16.
以荧光灯和白炽灯为光源,研究其对固始鹅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两栋第二个生物学产蛋年的固始鹅(公母配比为1∶5)进行试验,第一栋(1 285只)用荧光灯作为光源,第二栋(1 280只)用白炽灯作光源。结果显示:白炽灯光源试验组种蛋合格率稍高,荧光灯试验组种鹅产蛋率、种蛋受精率高于白炽灯组,两组光源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差异不显著(P0.05);荧光灯试验组种蛋受精率(84.94%)显著高于白炽灯光照组(76.43%)(P0.05)。研究表明,用荧光灯作为光源可一定程度提高种鹅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峪口京红1号"及"峪口京粉1号"B段不同蛋重范围种蛋进行孵化,对比受精率、1~15 d死胚率、16~21 d死胚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健母雏率等指标,比较两个品种不同蛋重种蛋的孵化效果。种蛋蛋重分51~54.9 g、55~63.9 g、64~67.9 g三组。结果表明,峪口京红1号蛋重在55~63.9 g时,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健母雏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峪口京粉1号蛋重在64~67.9 g时,受精率、16~21 d死胚率显著高于51~54.9组(P0.05),1~15 d死胚率显著高于55~63.9组(P0.05);蛋重在51~54.9 g时,受精蛋健母雏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初产期四川白鹅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孵化性能的影响,探索确定初产期四川白鹅的适宜饲粮能量水平。试验选取26周龄体重相近的四川白鹅母鹅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母鹅。试验期间,每个重复放入公鹅1只,分别给各组试验鹅饲喂含9.14、10.01、10.88、11.75和12.62 MJ·kg~(-1)代谢能的饲粮,试验期为12周。以重复为单位准确记录产蛋数、蛋重,测定产蛋性能;同时从每个重复中选取2枚鹅蛋用于蛋品质测定;将所有的合格蛋以重复为单位进行孵化,测定孵化性能。结果表明:1)10.88、11.75和12.62 MJ·kg~(-1)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9.14和10.01 MJ·kg~(-1)组(P0.05)。2)10.88、11.75和12.62 MJ·kg~(-1)组平均蛋重和日产蛋率均显著高于9.14和10.01 MJ·kg~(-1)组(P0.05),10.88、11.75和12.62MJ·kg~(-1)组料蛋比均显著低于9.14和10.01 MJ·kg~(-1)组(P0.05),但饲粮能量水平对鹅开产日龄和开产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3)10.01、10.88和11.75MJ·kg~(-1)组鹅蛋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均显著高于9.14和12.62MJ·kg~(-1)组(P0.05),10.88、11.75和12.62 MJ·kg~(-1)组蛋黄颜色均显著高于9.14和10.01 MJ·kg~(-1)组(P0.05),10.01、10.88和11.75 MJ·kg~(-1)组鹅蛋比重显著高于9.14 MJ·kg~(-1)组(P0.05)。4)饲粮能量水平对种蛋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11.75 MJ·kg~(-1)组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9.14、10.01和12.62 MJ·kg~(-1)组(P0.05)。5)以试验鹅平均蛋重、日产蛋率和受精蛋孵化率为评判指标,经三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初产期四川白鹅适宜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93、11.91和11.83MJ·kg~(-1)。初产期四川白鹅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83 MJ·kg~(-1)即可满足其对能量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20.
五龙鹅种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较详细地调查研究了五龙鹅的种质特性,进行了300日龄蛋用系与快长系体尺测量与蛋品质测定,探讨了五龙鹅第一产蛋周期产蛋率、受精率及孵化率规律.结果表明五龙鹅蛋用系与快长系的蛋品质和体尺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第一产蛋周期产蛋率最高可达45.21%以上,高峰期长达9周;蛋用系受精率和孵化率较稳定,呈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