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ridea)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伴侣动物和实验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和产仔旺季。猪自然感染PR是通过鼻腔和口腔的途径,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内,还可能发生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病变~([1])。PRV潜伏期一般为3~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7,(3)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我国于1947年首次发现此病,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PRV 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免疫接种,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PRV的发生与流行得到了一定控制,但自2011年底以来,我  相似文献   

3.
正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伪狂犬病(PR)的病原,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疱疹病毒亚科、水痘-带状病毒属,是一种线状双股DNA病毒~([1])。该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哺乳动物,人对PRV不易感,但近期报道有人疑似感染PRV的病例出现~([2])。猪是PRV的储存宿主,同时也是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4.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疫病~([1])。我国通过广泛推广应用PRV gE基因缺失疫苗以及配套的鉴别诊断技术曾一度有效控制了PRV的流行,但自2011年以来,PRV变异毒株开始在全国猪场陆续暴发流行,其抗原性发生了改变,毒力和致病性均显著增强,传统疫苗对其不能提供完全保护~([2]),业界甚至普遍认为PRV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产业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徐华  王俊锋 《猪业科学》2017,34(6):112-113
正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猪伪狂犬病主要引起新生仔猪发热、神经症状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并造成大量死亡;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并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给猪场造成较大损失。目前,全国每个省份均有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对养猪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底完成所有种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信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生猪大市,猪伪狂  相似文献   

6.
<正>猪伪狂犬病(Porine 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多以发热和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引起种猪不育,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死亡,育肥猪生长缓慢等~([1-2])。该病感染率和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高达80%~100%。该病1年4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多发。近年来随着基因缺失苗免疫接种策略的实施,伪狂犬病的流行趋势有所缓和,但该病的隐性感染现象仍相当普遍,造成长期带毒排毒~([1])。PRV可以侵害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奇痒(猪除外)及繁殖障碍。为了对伪狂犬病有一个较深的理解,本文将从伪狂犬病概况和防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疾病的B类多种动物共患病。PR呈全球性分布,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有PR的报道。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对其危害大。主要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I型(Suid Hepervirus I,SHV-I)又称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所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  相似文献   

10.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最主要宿主,猪感染PRV后的临床症状随着年龄不同差异很大。新生仔猪及15日龄以内的仔猪表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死亡率达100%。育肥猪常呈隐性感染,成年猪感染后多耐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5,(5)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危害家畜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猪除外)、急性脑髓炎等典型神经症状并具有致死性的急性传染病[1]。PR能引起母猪流产或产弱仔,引起弱仔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缺失PRV g E基因的弱毒疫苗在全国得到了普遍推广,使PR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相继发现正常免疫PRV Bartha-K61疫苗猪场仍暴发PR,即出现了PRV的变异株[2-4]。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猪感染最为普遍。我国现有20多个省市报道过此病,已给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或Aujeszky Disease,AD)是感染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B类传染病(OIE认定)。该病毒可以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猪感染伪狂犬病的损失和伪狂犬病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14.
<正>猪伪狂犬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病原为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PRV),我国将其列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9):137-138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母猪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仔猪发病死亡,成年猪潜伏感染,长期带毒并排毒。g E基因是PRV的主要毒力基因,PRV g 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在我国的大规模免疫应用,对预防和控制PR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自201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6.
楚雄部分地区猪伪狂犬野毒株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哺乳动物共患的一种发热性传染病〔1〕。PRV感染猪主要通过母猪胎盘和公猪精液垂直传播,同时也可水平传播〔2〕。除猪外,其他易感动物均表现奇痒、发烧和脑脊髓炎。孕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母猪则表现为返  相似文献   

17.
王印 《北方牧业》2007,(17):9-9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型的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动物传染病。该病感染猪后,可引起种猪大量流产、死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通常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产弱仔;初生仔猪出现腹泻及神经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  相似文献   

19.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牛等多种动物感染的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1]。猪是PRV的储存宿主,感染后的临床症状随性别和年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PRV主要引起公猪的不育,妊娠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及木  相似文献   

20.
广西小型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Ⅰ型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感染牛、羊、犬、猫等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除无尾猿外),寒冷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