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1992—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乳制品消费差异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基尼系数、乳制品及其替代品价格、苜蓿价格、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对我国城乡居民乳制品消费差异均有显著影响,收入分配差距对乳制品城乡高、低消费区消费差异的影响显著;城镇低消费区居民乳制品消费差异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消费习惯对城镇高、农村低消费区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乳制品消费将会迈向新的高度。文章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添加合适变量构建SEM模型,通过对数据的计量分析,探究影响黑龙江省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因素。结果表明:消费忠诚和社会地位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购买,购买后评价和消费信任为次要影响因素;消费评估与购买行为反向相关,而消费个性的影响程度较小。并为鼓励乳制品消费,提出加强宣传,精准定位目标顾客,拓宽乳制品现有的销售渠道,调整和改革现有乳制品安全监管制度,做好乳制品创新,向功能性乳制品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乳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从产量、人均消费量、产业销售额、利润率等多个指标来看,乳业己成为公认的高速发展的热点行业。但在市场高度繁荣的背后,隐藏的问题有:(1)生产能力增长不足,原料奶生产效率较低,原料奶生产受资源的约束,乳制品加工企业效益增幅减少;(2)乳制品的流通方式混杂,流通过程中的乳制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3)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增幅减缓,农村居民的乳制品消费持续较低。这些成为我国当前乳制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奶业振兴计划的提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我国乳制品的消费潜力正在激发。但当前乳制品总体消费水平依然偏低,甚至处于停滞或下降状态,消费局面不容乐观。本研究采用ARMA、VAR、VEC模型对我国乳制品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量进行预测,然后用综合集成预测的方法加权平均,以期得到比较准确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乳制品会在一段时期内处于缓慢增长期,这属于我国乳制品消费转型升级面临的正常现象。原因在于当前城市居民处于低温酸奶的消费期,尚未进入高端奶消费阶段,而农村居民处于常温奶消费的起步期,尚未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乳制品消费增长反而停滞的现象在许多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农村乳制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6,(11):55-59
多年来,乳制品消费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农村乳制品消费关注较少,实际上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在对河北省农村乳制品消费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中提取了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特征、消费者认知水平、产品特性和消费环境五个影响因子,通过构建模型,运用相关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各因素对消费者对乳制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及显著性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河北省农村消费者的家庭特征如家庭月收入、家庭食用乳制品人口数量对乳制品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河北省农村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如对河北省乳制品生产过程的了解程度、乳制品的安全程度的信任度对河北省农村乳制品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稳定羊肉市场价格波动对羊肉有效供给与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影响我国羊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文章构建了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羊肉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羊肉产量、肉羊养殖成本、牛肉市场价格、居民人均羊肉消费量及禁牧政策等对我国羊肉市场价格波动均产生重要影响,但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据此我们一方面要从生产端推进肉羊优势产区发展,优化肉羊产业布局,从而降低养殖成本,稳定羊肉市场供给;另一方面从消费端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乳制品消费影响因素探究——基于CHNS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2004-2011年的大样本平衡面板数据,从消费者角度解释影响我国居民乳制品消费的因素。本文将乳制品消费决策分为"消费参与"决策和"消费量"决策两个独立的过程,利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影响消费者对乳制品消费两个决策的因素不尽相同。对于乳制品"消费参与"决策,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民族、体力活动水平、身体质量指数、居住地是否为城市)、经济因素(收入、是否拥有冰箱)、认知与态度变量(吸烟、知晓膳食指南、膳食知识水平)都有显著影响;而对于乳制品"消费量"决策,只有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居住地是否为城市对其有明显影响。从时间趋势看,整体的乳制品消费参与度在2008年后显著降低,而消费群体的"消费量"决策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目前是国内主要乳制品生产地区之一,在对黑龙江省2019年乳制品生产的上游牧场、下游乳品企业及乳制品市场销售情况等全产业链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2019年乳品产业的生产情况变化及乳制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对2020年乳品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预测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乳品产业的影响,以期为牧场、乳品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20年我国牛奶产量为3 440万t,同比增长7.5%,2021年随着奶牛存栏的增加及单产水平的提高,生鲜乳产量有望加速增长,同期国际上主要奶业出口国(地区)保持增产势头,供应充足。乳制品消费在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消费主体年轻化及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等的促进下,有望加速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下半年需要消化原料奶粉库存,因此整体进口基本持平,2021年在消费需求增长的带动下有望出现大幅上涨。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乳制品贸易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禽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本文利用1991—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居民禽肉消费的主要特征,并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影响吉林省农村居民禽肉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禽肉消费受消费习惯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分别是替代品价格、人均纯收入和禽肉价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最新收集的1030份电话采访调查资料,对北京城区居民乳品消费的现状进行客观描述,通过影响北京居民乳品消费的因素分析和乳品品牌的认知程度分析,引导国内外乳品厂商改良生产和营销方式,并对政府完善乳制品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最新收集的1030份电话采访调查资料,对北京城区居民乳品消费的现状进行客观描述,通过影响北京居民乳品消费的因素分析和乳品品牌的认知程度分析,引导国内外乳品厂商改良生产和营销方式,并对政府完善乳制品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以来,受国际奶价走低和乳制品终端市场消费不振等多重因素影响,山东东营市生鲜乳的收购价格同比下降25%以上,奶价倒挂严重,奶业生产形势严峻。本文详细分析了东营市奶业生产情况,对卖奶难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发展东营市巴氏奶本地消费,是解决东营市卖奶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牧业》2009,(13):I0001-I000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潘耀国 金融危机自由落体式的直线下滑已经过去,但其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在持续。它对畜牧业的冲击,直接与间接的影响都是存在的,但最终还是消费左右市场,市场决定生产。中国肉类生产呈现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肉类消费和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一致性;肉类主产区一般都是主要消费地区:高收入地带也是肉类消费的主体带;农村肉类消费与城镇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力、提高农村居民营养健康水平,本研究基于陕西省农村居民687份调查问卷数据,以农村居民品牌生鲜肉消费为例,利用有序Logistic模型研究收入预期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运用逐步回归法检验幸福感在收入预期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收入来源预期与收入水平预期均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收入水平预期影响效应强于收入来源预期;幸福感在收入来源预期与收入水平预期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均发挥中介作用;婚姻状况、学历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是否曾为贫困户、是否肉类自给、距离生鲜肉售卖点远近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应从改善收入预期,增强居民幸福感,加大品牌农产品、安全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宣传推广力度三个角度促进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6.
李志强认为,受国内市场消费、国内工业奶粉出口受阻和国外工业奶粉低价冲击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整个中国奶业的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如果乳制品总产量维持不下降的水平就是很乐观的状态了.但受原料奶等成本下降的影响,2009年的生产成本没有上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黑龙江省丰富的林业资源,促进黑龙江省绿色林特食品健康发展,笔者在现有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基础上,设计了包括24个问题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对800份调查问卷调查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运算,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城市居民绿色林特食品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特点,及对绿色林特食品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构成、收入与价格水平、年龄、食品安全关注度这6个因素对黑龙江省城市居民绿色林特食品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黑龙江省城市居民已普遍接受绿色林特食品消费并愿意承担额外的费用,并得到居民绿色林特食品消费决策的模型,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绿色林特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牧业通讯》2009,(13):I0001-I0001,I000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潘耀国 金融危机自由落体式的直线下滑已经过去,但其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在持续。它对畜牧业的冲击,直接与间接的影响都是存在的,但最终还是消费左右市场,市场决定生产。中国肉类生产呈现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肉类消费和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一致性;肉类主产区一般都是主要消费地区:高收入地带也是肉类消费的主体带;农村肉类消费与城镇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乳制品的消费水平已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指标之一,可见乳制品的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甘肃本地广大乳制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做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找出其影响乳制品消费的主导因素。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影响甘肃本地乳制品消费者消费的主导因素为乳制品的品质与品牌。同时,消费者对乳产品的认知度和消费习惯对乳制品的消费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全国1834份问卷调查数据,从购买频率、购买金额、购买品牌、购买渠道、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6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乳制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得出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绝大多数消费者乳制品消费行为产生了影响。具体来看,由于疫情期间乳制品供应链中断,居民出行减少,对乳制品购买频率、购买金额影响较大;乳制品购买品牌、购买渠道和消费观念等受疫情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疫情短期内不会改变消费者的乳制品偏好,乳制品消费结构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