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阐述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群间和种群内叶片性状变异特征,在广东省内 高州油茶主产区选取3 个代表种群为研究对象,选择6 个叶片性状为特征变量,运用巢式方差分析、多 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对叶片性状进行种群间、种群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高州油茶 除叶厚、锯齿百分比外,其余叶片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群间和种群内变异丰富。群内变异 (9.45%)大于群间变异(5.33%),因此叶片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其群内变异。其中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 数(Vst)为0.362 7,分化水平较大。(2)叶片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6.77%(9.85%~35.02%), 其中叶柄长、叶厚、叶形指数、叶长、叶宽、锯齿百分比的变异系数依次为35.02%、15.67%、14.65%、 13.09%、12.33%,9.85%。(3)6 个叶片性状指标可归纳为3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73.33%。(4)年均气 温越高,叶形指数越大;随着海拔上升,叶柄长度越短;纬度越高,年均降水量越大,锯齿百分比越小。 随着经度与纬度变大,叶形指数越小。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优质食用油需求的上升,以及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和开发山区经济的战略导向需要,很多林农想通过发展油茶生产致富。近年来,油茶生产上出现一种称为“大果红花油茶”的新品种,据说产量高、收益大,使很多公司和个人希望投资发展。本人从专业角度出发,以多年的研究经验奉劝那些抱有如此想法的同行千万慎重:在湖南及中亚热带以北地区发展大果红花油茶是不适宜的。当前所说的大红花油茶主要是指广宁红花油茶,又名红花油茶、南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乔木,直立性强,树皮光滑,小枝粗壮光滑无毛。叶大,长10 ̄20厘米,叶缘硬质背卷,上半部稍有锯齿,顶芽1 ̄3枚,花芽红褐色,全部密披黄褐短绒毛。两性花,艳红色,2 ̄4月盆状或杯状开展;花瓣6 ̄9枚,顶端凹入;雄蕊多数3 ̄5裂,内裂离生,外裂与花瓣合生;花柱3 ̄5裂,子房长7 ̄10厘米,密披银白色短毛。无柄萼片11枚,木质化。朔果大,直径6 ̄12厘米,果重200 ̄1200克,果皮较厚,为1.3 ̄2.7厘米,鲜出籽率10 ̄15%,每果有10 ̄21粒种子,种子大。它的特点是树体高大,树形、花、果美观,既是育种的材料,又是具有庭园绿化及观赏价值的树种。有两个变种:一是苍梧红花油茶,主要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3.
为选育油茶春花优良品种,以油茶杂交子代(YZ2×DY2)及亲本[母本(YZ2)、父本(DY2)]为研究对象,调查测定其花期和花器官性状,对花期性状进行分级,并对9个性状(花横径、花纵径、花柱裂数、雌蕊长、雄蕊长、花瓣数、花药数、盛花期相对时间、开花持续时间)进行变异、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将盛花期相对时间和开花持续时间进行等距分级,筛选出符合良种选育目标的花期类型(95株)和极长持续期类型(43株)。9个性状变异系数为9.75%~35.74%,其中,盛花期相对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花柱裂数的变异系数最小。9个性状的中亲优势率范围为-23.17%~0.84%,除盛花期相对时间外均为负值,所有性状均出现超低亲和超高亲个体。杂交子代群体花药数与其他花器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盛花期相对时间与花横径、花纵径、雌蕊长、花瓣数、开花持续时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花柱裂数呈显著相关(P<0.05)。根据聚类分析将杂交子代群体分为3个类群:Ⅰ类属于最早花期长花期型:Ⅱ类属于最晚花期短花期型:Ⅲ类属于中花期型。  相似文献   

4.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又称名七叶胆、小苦草,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多年生草质藤本。其茎细柔,有棱,卷须。掌状复叶,小叶5~7枚,叶片披针形或卵状矩圆形,长4~14厘米,两边小叶较中间小叶小,边缘有锯齿,叶面散生细毛,叶柄长2~4厘米,有柔毛。夏季开黄绿色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圆柱形花序,花梗短。花萼裂片三角形,长0.5毫米。花冠裂片披针形,长2.5毫米。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卵形。子房球形,2~3室,花柱3,柱头2裂。果实球形,直径5~8毫米,熟时变黑色,有1~3粒种子。  相似文献   

5.
以云研73-477、热垦525、热研7-33-97及RRII105等4个品种的橡胶树老幼态8月龄籽苗芽接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的叶柄长、叶长、叶宽、宽基距、脉左宽、叶脉数、叶面积、叶厚、干重及脉左宽/叶宽等10个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橡胶树老幼态芽接无性系叶片形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橡胶树幼态芽接无性系的叶长、叶柄长、叶宽、宽基距、脉左宽、叶脉数、叶面积及干重均大于老态芽接无性系,叶厚小于老态芽接无性系;所测4个品种除脉左宽/叶宽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叶片性状在老幼态芽接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6.
红苞木,又名红花荷、红花木、吊钟王,有“花王”之称,金缕梅科,红花荷属,常绿乔木。叶革质,长椭圆形,背粉白,束生于枝顶,叶长5厘米-10厘米,三出脉,叶片在树上多数维持1年左右,卵圆形头状花序,由头年生的叶腋处显出,总苞淡红黄色,密被锈毛,总苞逐渐向外展开,在每年的12月下旬至翌年春4月开花,从1月至4月,为开花盛期,开花持续期长,花开时总苞外展,有苞片11枚左右,阔卵形,花瓣紫红色,长1厘米-1.4厘米,花径3-4厘米,雄蕊与花瓣近等长,花柱与雄蕊等长,雌雄异株,花瓣边缘乳白桃红,形似吊钟,又像荷花,微下垂,开花十天半月鲜艳如故,数个繁叠聚生于枝…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丹红杨(美洲黑杨)×通辽1号杨(小叶杨)422个F_1代无性系叶的形态学指标进行分析,揭示杨树派间杂交群体叶形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进一步解析其叶形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使用Yaxin-1241便携式叶面积仪结合手工测量的方式,对杂交子代当年扦插材料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侧脉夹角和最大叶宽距叶尖长度等7个指标进行测量,计算叶长宽比、叶柄相对长、最大叶宽位置和叶缘因子,利用SPSS软件完成相关、通径、遗传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两亲本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侧脉夹角、叶长宽比、叶柄相对长以及最大叶宽位置等9个指标差异显著,子代变异丰富且呈连续的正态分布。在10个叶形指标间45对相关关系中,36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长和叶宽是决定叶面积的主要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累计解释80.19%的叶形变异,子代第一主成分的标准化值全部介于两亲本之间,并有64.69%与父本分布在同侧,第二主成分则均匀分布在中亲值两侧。对于表征叶片大小的2个指标叶面积和叶柄长,多数子代小于中亲值且其均值更接近父本,而表征叶片形状的叶柄相对长和最大叶宽位置与之相反,其余指标接近中亲值。除叶长宽比、侧脉夹角以及叶缘因子外,子代叶形指标大多介于两亲本之间。[结论]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叶形性状差异显著,杂交子代叶形性状存在丰富的连续性变异,且性状间关联紧密,叶长和叶宽是决定叶面积的主要因素。叶面积、叶柄长以及最大叶宽位置等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偏向性,杂交子代叶片形状与丹红杨更为接近,呈较强的母本效应,而叶片大小则表现出偏向父本小叶杨的遗传效应。30.09%子代的综合叶形指标具有超亲现象,选择潜力较大,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大果枣属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树高10至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深褐色。单叶互生,长椭圆状卵形,叶缘有细锯齿,基出3出脉,托叶针刺状,长1至3厘米。花小黄白色,腋生聚伞花序,萼片、花瓣及雄蕊皆5数,花柱2裂。核果长椭圆柱形,长3.5至4厘米,直径2至2.5厘米;成熟果实表皮褐色,中果皮木纤维质,不能食用。种子扁卵形,外表光滑具有光泽,长0.8厘米,宽0.6厘米,厚度仅约0.2厘米。夏初开花,11月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遗传资源丰富。调查并分析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农家种质果实、花和叶片都存在较大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在0.07~0.50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16~2.137之间,表明江西省油茶农家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和选择潜力。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宽、花冠直径、单果重3个指标与其他指标关联性强。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果重、果高、果径、果皮厚4个数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作为果实优先评价项目,而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4个数量性状可作为叶片优先评价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适合我国种植的广宁红花油茶优良品种,对广东省广宁县及周边地区树龄在40~55 a的99株广宁红花油茶实生后代果实的9个性状方面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干籽质量变异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2.24%,其它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51%~30.14%之间;各产地按照不同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主要可以分为5部分,干籽质量、鲜籽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其次为单果籽数、果实质量、果皮厚,再次为纵径和横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种仁含油率。含油率的变异系数的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