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蝈蝈在我国分布很广,公蝈蝈叫声洪亮,深受广大鸣虫爱好者的喜爱,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一只上好的听音赏玩反季节蝈蝈售价高达几百元、上千元,一般品相的蝈蝈也能卖到十几元或几十元。近几年,母蝈蝈的身价也在不断提升,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卵期食用时口感好,深受食客们的青睐,在河北、山东等地,最高时一只一元仍供不应求,甚至每千克50元以上。因此,人工养殖蝈蝈,市场前景非常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8,(1):22-22
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北京市玉蜒桥花鸟鱼虫市场里兴起了一个蝈蝈市场,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据悉,北京人热衷蝈蝈是这一两年的事。前些年玉蜒桥市场只有三四个摊位卖蝈蝈,价儿也高得邪乎。现在卖5元1只的,两年前卖百八十元,甚至上千元。听说今冬在北京露面的25万只蝈蝈是从暖房里“分”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西瓜、彩椒、番茄、南瓜,这些普普通通的农产品一经盆栽“变身”为具有观赏价值的盆景,身价就从几元钱翻涨到200元。若将小小的西瓜胚芽放在玻璃球中栽培成“水晶西瓜”,则能卖出550元的高价。这些创意型农产品是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老宋瓜园的杰作。  相似文献   

4.
对比卖得快     
赵松娥 《农家致富》2006,(15):18-18
小学门口一左一右两个年轻人,担着蝈蝈在叫卖.看起来连笼子都差不多的蝈蝈,左边的年轻人每只要价5元,不肯还价,右边的年轻人要价4元.有人还价3.5元也卖。虽然有的家长觉得3.5-4元一只蝈蝈还是贵了些.但是相对于5元一只是便宜。于是,右边年轻人的蝈蝈很快就卖得差不多了,而左边的年轻人一个上午几乎没有卖出几只,可他看上去并不着急。  相似文献   

5.
西瓜、彩椒、番茄、南瓜,这些普普通通的农产品一经盆裁就“变身”为具有观赏价值的盆景.身价就从几元钱翻涨到200多元。若将西瓜栽培成“水晶西瓜”.则能卖出550元的高价。这些创意型农产品就是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农民宋绍堂的杰作。  相似文献   

6.
王峰 《农家致富》2005,(1):10-10
近来,南京虾价在不断升温,记者在惠民桥农贸市场发现,这里虾类价格可真是普遍热得“烫手”,对虾最高价格已经涨到了52元/公斤,和去年同期34-36元/公斤相比,“身价”涨幅接近20元/公斤,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目前,从美国引进的第一批200头原种猪抵达合肥,而第二批210头原种猪也有望于10月初抵达合肥。这些来自异地的原种猪“身价”不菲,每头近3万元。预计,2010年7月份合肥地产的“美国猪肉”将有望摆上市民餐桌。  相似文献   

8.
蝈蝈别名蛞蛞或蚰子,是集食用、观赏于一身的优良昆虫,它繁殖能力强、生长快,食物广泛,一只母蝈蝈年产卵300粒左右,野生环境下,蝈蝈的受精卵需经1~2年的自然孵化,才能出土成虫。一只叫声响亮的蝈蝈夏季售价在1~2元,冬季最高价格可卖到百元左右。油炸蝈蝈更是胜似大虾,也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和难得的美味佳肴,每千克50元以上在宠物和鸣虫市场很难买到。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人为捕捉,野生蝈蝈逐渐减少几乎灭绝,人工养殖蝈蝈  相似文献   

9.
一、良种引进和选优 蝈蝈良种主要有北京铁皮蝈蝈和天津的刘园绿蝈蝈。前者可到北京平谷、房山、河北易县地区购买。后者可到天津市北辰区刘园、王秦庄等地购买,也可到产地田间去捕捉。一般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野生蝈蝈开始鸣叫,此时须准备好盛蝈蝈的竹笼,竹笼口用布袋缝好,带上网罩,接上一根长竹竿。蝈蝈在中午 12点至下午 3点时鸣叫得最欢,间歇很少,因此便于发现扑捉。下罩时手要轻,罩住后用手捏住蝈蝈脖项慢慢放入竹笼。扎好布袋,捕捉时要防止蝈蝈肢体受伤。 选种要保证蝈蝈六足健全,仔细查看每只足是否有伤残、畸形,爪花是否齐全,观察其两后足是否紧贴体侧,六足是否运动灵活。另外还要选头须尾须长而全的,俗称“全须全尾”。蝈蝈的头须约为体长的两倍,选翅宽厚而完整的,翅是蝈蝈的发音器官,是品种优劣的关键。翅残者无法发音,影响产配,翅短小者、单者,音色不美。另外选体大健壮的个体,体小瘦弱常常是营养不足或发育不良。还要考虑鸣虫的老嫩,初蜕皮的皮虫往往较小,蓄养一段时间体型就会发大。 总之,蝈蝈选优主要是选头大、背宽、翅宽、腹相称的。从观赏价值角度选择,首先选翅宽而长者,若翅不太宽而长的,为“筒子膀”,但亦为优者。翅要厚,翅上的脉要粗,翅膀近项处的沟要深,两翅交搭处要严,不严的为“喝风”,不可取。蝈蝈两翅要高耸,“耷拉膀”的不可取。头要大,头大身体必大,尤其是初蜕皮后肚子收缩未下的,观其头大必知其后身亦大。从体色上选择,将同一体色的品种选出放在一起蓄养,如铁皮蝈蝈,选出体形较大,膀宽翅厚,鸣声宽厚响亮的放在一起蓄养;绿蝈蝈选出体形大而匀称,体色翠绿,鸣声响亮的放在一起蓄养。  相似文献   

10.
蝈蝈,又叫哥哥、蛞蛞或蚰子,在我国分布很广,与蟋蟀、油葫芦被称为三大鸣虫.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一只听音赏玩反季节蝈蝈售价高达几百元或上千元,一般品相的蝈蝈也能卖到十几元或几十元.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2013,(11):48-49
蝈蝈别名蛞蛞或蚰子,是集食用、观赏于一身的昆虫.它繁殖能力强、生长快,食物广泛。一只母蛔蝈年产卵300粒左右.野生环境下.蝈蝈的受精卵需经1~2年的自然孵化.才能出土成虫。一只叫声响亮的蝈蝈夏季可卖1~10元.冬季最高可卖到百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蝈蝈别名蛞蛞或蚰子,是集食用、观赏于一身的优良昆虫。它繁殖能力强,生长快,食物广泛,1只母蝈蝈年产卵300粒左右,1只叫声响亮的蝈蝈夏季售价1-2元,冬季最高价格可卖到100元。油炸蝈蝈更是胜似大虾,也是天然  相似文献   

13.
一、蝈蝈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 蝈蝈为昆虫纲,支翅目,螽斯科,蝈蝈属蝈蝈亚种,为三大鸣虫之一,它主食蚂蚱、黄粉虫、胡萝卜、菜叶、豆类等,公母异体,自然交配.鸣虫或宠物市场上出售的公蝈蝈主要用来听音,交配后的母蝈蝈主要用来产卵或当昆虫食品出售,每千克50元以上,非常畅销.市场上畅销的蝈蝈品种有铁皮蝈蝈、绿蝈蝈和山青蝈蝈,铁皮蝈蝈主要用来听音,绿蝈蝈和山青蝈蝈除听音外,因颜色翠绿更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14.
《农村百事通》2011,(9):13-14
最大的蝈蝈不过小拇指大,最小的鸣虫只有米粒大,一只小虫子也能值上千元?用来玩蝈蝈所需的葫芦、红木方盒之类的器皿,甚至能卖到上万元。玩虫,原本被称为"不务正业",而在胆大心细的人看来,却也能玩出大商机。冬蝈蝈价高畅销大冷天的走在路上,  相似文献   

15.
蝈蝈为直翅目螽斯科昆虫,是三大鸣虫之一,随着鸣虫爱好者不断增多,蝈蝈的身价倍增。一只叫声洪亮的上等蝈蝈,冬季售价百元以上。因蝈蝈富含抗癌、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硒元素,其营养非常丰富,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国内各大宾馆、饭店以每公斤50元以上的价格收购,人工养殖不愁销路,前景十分看好。下面介绍几个适合人工养殖的蝈蝈品种。1.铁皮蝈蝈又称黑蝈蝈,通体青黑,似铁皮色,故称铁皮蝈蝈。铁皮蝈蝈个大,皮坚翅厚,通体青黑色,紫蓝脸,红牙,粉肚皮,深褐翅,黄绿膀墙,褐色前翅背,前翅侧区斑黄绿色或黄色,黑青腿,棕须,黑眼或棕眼。体色随时间、年龄加…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面上收购一头生猪,每公斤最高是8元,可有一种猪每公斤却卖到了16元;市场上零售的生猪肉,每公斤最高不过16元,而这种猪肉每公斤却能卖到40元以上。是啥猪能有这个身价儿?它是牡丹江市海天经贸有限公司杂交选育的“特种野猪”,目前这种新产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7.
金秋谷熟,新粮应市。有媒体报道,一种“无公害纯天然大米”上市,每千克售价24元,而且一经应市就被上海、苏州等地的客户订购一空。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这样问:是什么品种的大米,身价这么高贵?这岂不是成了“贵族大米”吗!  相似文献   

18.
养牛的农民都盼饲养周期快、经济附加值高的优良品种.但一头纯种的加拿大“夏洛莱”种牛,身价竟高达8万元,一般农户望“牛”莫及,购买不起。如今有一种新技术,只需引进国外纯种牛的受孕胚胎,然后植入本地黄牛腹内,产下的牛犊不但是纯种牛.而且费用仅为千元左右。这种新的畜种改良技术就叫“胚胎移植”。  相似文献   

19.
林蛙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在“身价翻千倍的林蛙”这则新闻中,详细报道了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的林蛙养殖情况。目前的国内市场,林蛙产品供不应求。仅在吉林省,每年有近3亿只林蛙摆上各大餐馆的餐桌。同时,林蛙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工业、保健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中,根据不同的等级,每千克干林蛙油价格在1500元至8000元之间,且货源紧缺。  相似文献   

20.
全封闭罩网防虫栽培,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浇灌水源均来自百米深井的地下水。记者在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的王家庄街道有机蔬菜基地见到了这种新培育出来的“贵族”白菜,“身价”30元一棵,目前刚刚进入超市试售。白菜叶子呈翠绿色,可以肉煮、熟炒等,白菜心鲜嫩多汁,和生菜一样可以直接生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