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空间设计是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决定着整个景观园林的视觉效果与利用率。良好的景观园林空间设计,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类型与功能,突出园林景观层次,对游客起到一个引导性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园林景观空间组织与设计原则,并探讨了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地形、植物与建筑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张慧敏  张鸿翎 《现代园艺》2024,(10):151-153
中国古典园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注重结合传统文化等造园理念对乡村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所遇到的问题,并阐述了乡村景观建设具有特别参考价值的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以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为设计基础,思考提升乡村景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景观园林设计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植物、山石、水景与建筑。景观园林的水景设计较为常见,具有较好的衬托作用,自古以来的园林设计中,对水景的评赞更是冠以"无水不成园"美誉,在体现出景观灵性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们观赏感受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对景观园林中的水景设计进行分析,促进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更好运用。  相似文献   

4.
郑玥 《现代园艺》2023,(2):66-68
为充分发挥互动式设计法的作用价值,实现园林景观的高质量设计,发挥园林的综合价值作用,以设计实践为视角,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景观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互动式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应遵循感官参与互动的原则、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基于此,以苏州某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互动式设计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设计效果表明,互动式设计法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园林的观赏者黏度,发挥出了园林的文化、社会等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5.
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越 《现代园艺》2014,(14):99-99
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景观建筑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必须包含景观建筑。为了突出表现园林整体上的感觉,就应当设计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建筑,这种建筑会作为园林的标志性建筑,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人们对园林的整体印象。科学的将具有人文特色和艺术魅力的建筑放置在园林中,可以有效地实现热与自然的融合,使园林的设计趋于完美。因此,对于园林设计中景观建筑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广西古典园林是非常有特色的景观,其设计理念推动了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主要对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并分析广西古典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启示,以推动我国园林设计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应用了生态学。园林景观设计体现的是人文的自然环境,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了生态学的应用,不仅仅能够充分展现出景观园林的美感,还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景观园林的生态平衡稳定。所以,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童威  汤玮 《现代园艺》2023,(2):89-90+94
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其提出的精神文化要求标准也变得越发严格,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景观园林设计应践行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遵守基础设计原则,充分利用水体、地形等各类资源,提高整体园林景观园林设计质量,让其能够较好地满足现阶段人们提出的精神文化发展需要。本研究分析了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应用现实意义、应用目的、应用技巧、应用原则、应用要点,以期正确认知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设计价值,掌握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当中的具体应用形式,从而提高景观园林的实用性及观赏性。  相似文献   

9.
园林设计在现阶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空间景观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园林景观的营造能够提高园林设计的艺术感,同时,好的园林设计也能够促进园林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并且能够提高城市整体绿化水平。简述了园林植物和园林景观的有效营造策略,希望能够为园林景观营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园林景观中色彩的表现无处不在,然而随着园林设计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人们对园林设计中色彩景观难以把握的现象,出现了一些类似色彩设计无序、色彩运用趋同以及色彩污染等问题。由此看来,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营造和谐且富有特色的园林色彩景观是当今需要重点探讨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1.
毕巍 《花卉》2020,(20):86-8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不断增加景观园林的占比,加大植物造景的应用。如今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人们更加关注周围居住环境,更多以景观园林的植物造景来体现一座城市的发展程度。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不同的植物合理搭配建筑、水榭、环境等各个元素,不仅可以点缀美化园林景观,还可以设计创新园林景观设计,给人以新鲜美好的视觉享受,还可以为城市增添绿色氛围,保护生态环境,给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文简要阐述了植物造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应用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栾凤 《花卉》2020,(20):122-1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事物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也意味着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要随之提升。本文具体分析了空间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布局意义,阐述了运用空间艺术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需要遵循的相应原则:以人类大众的需求为基准;以生态环保为基准;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艺术相结合为基准,设计者要根据相关的基准原则,在园林设计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此基础上还对园林设计艺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深入探究了空间艺术,结合景观设计,使景观园林的艺术空间和美感得以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景观园林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类重要休闲空间。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当前市政景观园林的设计现状,并逐一探讨空间艺术设计的作用,最后从框景空间处理、借景空间处理、漏景空间处理及添景空间处理方面,阐述我国古典园林空间艺术对市政景观园林设计的借鉴价值,以期为市政景观园林设计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彩元素所营造的水彩艺术氛围,与景观园林设计的融合,以水彩的彩来造型,水彩的色来渲染,从而获得清新、宜人的园林景观效果。探讨了景观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从水彩的艺术表现特征分析中,探析其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最后从水彩元素与景观园林的契合要点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5.
景观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使园林景观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得园林景观更富有层次感,促进园林景观的协调性。园林设计过程中,景观建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加强景观建筑的运用,是提升园林设计艺术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付雯瑞  王磊 《现代园艺》2014,(2):104-104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独特的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发展上独树一帜。如今,面对全球化激烈竞争的现状,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如何吸收与继承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并满足现代人对休闲与审美的需求,是目前园林景观事业最值得关注的话题。文章对中国观点园林的突出特点进行介绍,进而具体分析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园林景观艺术创造了居住环境中的各种优美风景景观,我国当前的园林设计发展,除了传承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之外,更应该不断创新。本文将针对现代中国园林景观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进行分析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纳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能够丰富设计的样式和图案,从而使得现代园林景观更加多样,并且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中国古典设计思想的特色,使得我国园林建筑更具有中国化色彩,这对继承与发扬我国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从古典园林特征以及设置理念的应用意义、古典园林设计理念与现代园林设计的融合思路、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运用路径3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之中,它可以传承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可以对西方的一些建筑构图表现形式进行借鉴,无论是东方和西方,讲究的是一种融合与协调,而不是排斥。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取得了辉煌成绩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古典的文化得到了发扬,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古典景观园林设计都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对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园林设计和人们日常的生活产生了紧密联系,必须要做到园林设计的以人为本。因此,本文针对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交代了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今发展的现状和实践方法,为日后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周围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城市的园林建设也趋于合理化以及人性化。现在的园林建设已经不是一味地铺建绿色植物景观群,而是有计划地在园林景观中搭配各种颜色的花卉、地被、彩色植物等等。其中,色彩运用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文就园林景观建设中色彩景观运用的重要性,设计的原则,以及应用形式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