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 《现代园艺》2023,(8):143-147+150
深入探究罗霄山区2020年土壤侵蚀特点,能够为区域土壤侵蚀防治及未来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依据。以罗霄山区为研究区域,借助RUSLE模型、Arcgis 10.6软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降雨量数据、土壤数据、DEM数据以及NDVI数据,分析研究了罗霄山区的土壤侵蚀量特点和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罗霄山区2020年土壤侵蚀面积约3.19万km2,占总面积5.16万km2的61.82%,每年土壤侵蚀总量为3445511.24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954.96t/(km2·a)。(2)侵蚀面积排名前6的分别为宁都县、兴国县、遂川县、赣县、于都县、会昌县,侵蚀面积分别为4036.87km2、3212.34km2、3100.88km2、2974.13km2、2904.51km2、2715.42km2。(3)桂东县极强烈侵蚀等级的面积最大,同时,土壤侵蚀表现为极强烈的地类基本分布在林地、草...  相似文献   

2.
马天平  杨雄 《花卉》2019,(10):244-244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重大部署。近年来,古浪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用实际行动积极开展压沙造林,沙漠生态治理和沙产业开发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多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呈现出“整体遏制,持续缩减”的良好态势。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南依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北靠腾格里沙漠,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问题严重,北部防沙治沙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3.
吴小梅 《现代园艺》2023,(18):178-180
甘肃省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大、类型多,土地沙化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相关统计显示,甘肃省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5亿元之多。由此可见,遏制、治理甘肃省土地沙化显得尤为迫切。基于此,分析了甘肃省土地沙化的现状和成因,并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营造防护林、封沙育林育草、重视水土保持、推广防沙治沙新模式、加大防沙宣传6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防沙治沙措施,旨在不断提高甘肃地区防沙治沙水平,科学推进综合治理,全面构建防沙治沙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武志华 《花卉》2022,(4):135-137
土地荒漠化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土地荒漠化对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近年来,土地荒漠化治理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对防沙治沙造林技术进行研究,在分析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防沙治沙造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清镇市麦格乡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矿山原有植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剥岩废料尾矿沙等矿山废弃物压占,破坏了宝贵的土地和植被资源,矿山粉尘又污染了水源、土壤及空气,因此,为了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搞好以造林为主要措施的矿山植被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6.
胡可强  甘海军 《现代园艺》2024,(10):193-195
陕西省宁强县在1971-2017年飞播造林11.6万hm2,成林面积4.7万hm2,有效扩大了森林面积,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回顾宁强县飞播造林发展历史,总结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蔬菜》2013,(20):53
1.时间:用a(年)、d(天)、h(小时)、min(分)、s(秒)表示。2.面积:用km2(平方千米)、hm2(公顷)、m2(平方米)、dm2(平方分米)、cm2(平方厘米),不用亩,可暂用667 m2代替。3.质量(原为重量):用g(克)、kg(千克)、t(吨)表示。4.浓度:可用%表示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质量浓度用kg·L-1(千克每升)、g·L-1(克每升)、mg·L-1(毫克每升)、μg·L-1(微克每升)。ppm并非  相似文献   

8.
以洛川县凤栖镇生态环境相同的134户苹果园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从果农基本情况、果园基本情况、土壤管理、施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5个方面展开调研,以期为旱地果园种植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人均果园面积0.27 hm2,每户投入劳动力1.96个,大于45岁果农达70.99%;97.76%的农户选择自然生草的土壤管理模式,每年打草3~4次的农户占比达76.99%;基肥主要在采果后和萌芽前施用,分别占比47.76%和51.49%,基肥种类以复合肥和商品有机肥为主,施用率达86.57%和71.64%;88.81%的农户每年追肥1~3次,主要使用水溶肥作追肥,占比63.64%;常见病害有腐烂病、白粉病、早期落叶病等;常见虫害有蚜虫、金龟子、红蜘蛛等。综上所述,该调查为旱地果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澜沧江流域(兰坪段)生态修复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健全 《现代园艺》2015,(6):118-119
生态环境退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下面从自然条件、环境、土壤及地质分析了兰坪县澜沧江流域生态现状,找出现阶段存在问题及原因,指出修复育林是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人工造林是生态修复主要技术,而低效林改造是生态修复辅助技术。针对该地区生态修复提出的多条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厘清贵州省猕猴桃园施肥现状,寻求科学施肥措施,对促进贵州省山地猕猴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典型抽样法调研贵州省猕猴桃主产区施肥情况,根据平均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将猕猴桃园区进行分类,评估高产高效猕猴桃园施肥推荐。结果表明:全省猕猴桃园化肥N、P2O5和K2O平均总施用量分别为448.8、486.8、439.0 kg/hm2,冬肥、催芽肥和壮果肥的比率分别为53.8%、12.9%和33.3%;全省农户施用冬肥、催芽肥和壮果肥的比率分别为98.4%、40.3%和79.6%,施用的肥料中,化肥以15-15-15、17-17-17等复合肥为主,有机肥以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为主。基于高产高效园区施肥量得出,贵州省猕猴桃园N、P2O5和K2O养分总投入分别推荐为437.2、368.5、417.8 kg/hm2,化肥和有机肥施用比率为60%和40%,冬肥、催芽肥和壮果肥分别占比49.1%、23.8%和27.1%。  相似文献   

11.
张迪 《花木盆景》2023,(6):108-11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舒适生活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这种需求促进了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相关项目的品质也越来越高。2014年明光市的建成区面积为24.55km2,为了城市的发展,明光市在城市东边和北边不断新建道路绿化带、公园等。几年下来,城市绿化率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城区绿地面积从216万m2增至1160万m2。绿地面积的逐年增加,使得绿化管养尤为重要,绿化管养水平能否保持现有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蔬菜成为设施农业种植首选。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30.67万hm2增加到2019年的41.2万hm2,增加了34.33%;蔬菜产值从2004年的86.6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01亿元,增加了247.33%。其中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6.65万hm2增加到2019年的11.79万hm2,增加了77.29%;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比重从2004年的21.68%增加到2019年的29.47%。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地区2000—2020年MODIS地表温度、地表反射、植被指数遥感数据产品与2000、2005、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方法,研究了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协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地区土地以未利用地、草地为主,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59.32%、28.81%。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增量最大,达3.09万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达118.18%。2000—2020年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偏低并呈微弱下降趋势,可分为2000—2010年快速下降阶段和2010—2020年的缓慢上升阶段,主要原因与前一时段林地和水体大面积转为耕地有关。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下降区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准噶尔盆地与新疆东部。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增加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而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黄土梁子林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经营措施(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更新采伐)人工林样地,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浸泡法,对样地内枯落物的现存量、持水量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等进行测定,并对其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以期为冀北山地油松林分的森林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枯落物现存量变动范围在8.02~15.90 t/hm2,由大到小依次为:更新采伐>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更新采伐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高,为47.72 t/hm2,最大持水率最高,为219.10%;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在1.00~1.39 g/cm3,其中抚育+林冠下造林土壤容重最大为1.39 g/cm3,抚育间伐土壤容重最小为1.00 g/cm3;土壤总孔隙度变动范围在25.72%~61.41%,由大到小依次为:更新采伐>抚育间伐>天然更新幼林抚育>抚育+林冠下造林;最大持水量变动范围在273.56~896.21 t/hm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川梨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及不同时期的潜在分布。【方法】基于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对川梨自冰期以来不同时期的分布进行预测。【结果】在末次盛冰期川梨适生区主要位于云南省、西藏东南部、四川东南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部地区,总面积约为96.31万km2。随历史气候的变迁,川梨由末次盛冰期经全新世中期进入当代,分布区面积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代川梨主要分布于云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等地,适生区总面积约为74.03万km2。在未来(2070 s)气候情境下,川梨潜在适宜分布区与当代相比有所增加,总面积为82.99万km2,增加12.10%,其中低适宜生境向西藏、四川西北部地区扩张,云南南部的高适宜区收缩明显,仅在少数地区轻微扩张。采用刀切法筛选出影响种群分布变化的4个主导气候因子及变化区间,即气温季节性变化在4000~5200,最暖季降水量在550~1000 mm,等温性>42%,最暖季平均温度11~23℃。【结论】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各气候因子对川梨地理分布的影响表明,季节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顺义区蔬菜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以及政府政策引导下,已形成 了一种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可复制的推广模式,有机肥生产企业成本为559 元 · t-1,原材料、机械 设备(政府补贴后)、人工、土地及管理成本占比分别为67.1%、19.0%、3.6%、10.4%;经济产出 为603 元 · t-1,销售收入和政府作业补贴的占比分别为91.2%、8.8%;利润率为7.9%,年生产销售 2 万t 有机肥的纯利润为88 万元。  相似文献   

17.
若尔盖泥炭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地,普遍存在人为排水导致泥炭地地下水位下降的状况,然而排水强度对泥炭地植被群落以及对表层泥炭植物碳供给的影响却仍不清楚。基于此,在若尔盖高原选取了轻度排水、中度排水和重度排水3种强度的长期排水泥炭地类型,以附近相同环境条件的未排水泥炭地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排水强度对泥炭地植被群落和植物碳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排水与排水泥炭地组成的植被群落系列多样性指数与植被总生物量呈很强的负相关:植被多样性降低或植被生物量降低。同时,排水致使的泥炭地植被群落变化影响了植物碳的供给量和易分解性。轻度排水致使泥炭地植物总生物量和凋落量增加了119.63 g/m2和77.63 g/m2,但易分解的莎草科生物量同样增多了245.07 g/m2;中度排水导致泥炭地植物总生物量和凋落量都大幅降低了499.16 g/m2和82.22 g/m2,莎草科植物生物量也同样降低了241.75 g/m2;重度排水泥炭地莎草科植物生物量进一步减少到224.85 g/...  相似文献   

18.
袁京华  高国文  刘斌  王惠  杨斌 《蔬菜》2023,(7):10-14
为探索低山工厂辣椒苗对高山地区环境的适应性、增产能力和新增固碳减排能力,通过不同播期对比试验、17个品种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比较分析辣椒低山工厂育苗高山移栽的适应性、丰产性以及固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辣椒低山工厂育苗不仅可以完全适应宜昌市高山地区生态环境,且各项试验均实现大幅增产、增收,其中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中辣椒667 m2产量为3 280 kg,667 m2产值达15 622.6元;较农民自育苗667 m2增产967 kg,增产率达41.8%,667 m2产值增加7 273.6元,增收率达87.1%;667 m2新增固定减排CO2量为619 kg,固碳减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林业能够给人类带来较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森林植被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分析了造林更新对生态恢复的影响,探讨了通过造林更新加快生态恢复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枣原产中国,是重要的经济林、生态林树种,对区域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均具有重要作用[1]。现已发展成栽培面积接近苹果和柑橘、产量(占世界99%)居干果第一位的主栽果树[2](年产值1000亿元左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果品大产业[3]。辽宁是鲜食枣露地栽培的北界,其中朝阳市栽培面积最大(2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大、小凌河流域的近河地域。朝阳县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大平顶枣之乡”称号。‘平顶枣’作为传统名枣久负盛名。其他栽培品种有‘金铃大枣’‘金丝王枣’‘三星枣’等。朝阳大枣远近闻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