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果菜》2024,(1):1-3
<正>云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优质苹果特色产区,苹果产业连续多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苹果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果农果园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苹果产业在低纬高原高海拔山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发展概况据统计,2021年云南省苹果种植面积达到9.4万hm2,总产量134.7万t,较2020年分别增长了6 547 hm2、21.26万t,占到全省水果总面积(76.7万hm2)、总产量(1 200万t)的12.24%和11.23%。2021年苹果出口18.70万t、3.07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梨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112.2万hm2、1 949.9万t,均占世界的7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1]。河北省是世界公认的梨发源地,梨果种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第一梨产业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梨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左右,年产350多万t,出口20万t以上[2],均居全国第一位。2020年河北鲜梨出口额1.35亿美元,全世界7个梨中、全中国5个梨中就有1个产自河北,梨产业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罗世平  周洪富 《北方果树》2023,(2):54-55+57
<正>葡萄是我国落叶果树中占比较大的一个栽培树种。近十年来,全国葡萄栽植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9年葡萄种植面积72.62万hm2,产量1 419.54万t[1],栽培面积居世界第2位,产量居世界首位。辽宁省果树栽培面积达到63万hm2,果实总产量710万t。其中葡萄栽培面积为7.33万hm2,占全省果树栽培总面积的10.6%,总产量120万t,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6.9%。  相似文献   

4.
网纹甜瓜(Cucumis melo L.)为葫芦科甜瓜属的栽培种,其营养丰富,享有"健康果王"的美称,深受消费者青睐。亚洲是全球西甜瓜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区域,2018年甜瓜产量1 995.90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72.98%[1]。2018年,中国甜瓜种植面积37.6万hm2,总产量1 315.93万t,约占世界甜瓜产量的48.12%[2]。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我国梨果栽培面积94.07万hm2,总产量1 731万t[1],主要集中在环渤海、西部、黄河故道和长江流域四大梨果产区[2]。天水市位于梨果西部产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产业化发展,至2003年,梨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5 333.3 hm2和3万t,产业规模仅次于苹果,居第2位[3]。此后,随着苹果、大樱桃等产业在天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地区2000—2020年MODIS地表温度、地表反射、植被指数遥感数据产品与2000、2005、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方法,研究了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协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地区土地以未利用地、草地为主,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59.32%、28.81%。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增量最大,达3.09万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达118.18%。2000—2020年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偏低并呈微弱下降趋势,可分为2000—2010年快速下降阶段和2010—2020年的缓慢上升阶段,主要原因与前一时段林地和水体大面积转为耕地有关。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下降区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准噶尔盆地与新疆东部。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增加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而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苹果(Malus pumila)是世界广泛栽培的落叶果树之一,在我国是仅次于柑桔的第二大经济树种。2020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208.85万hm2、产量4 406.6万t,居世界首位[1]。苹果产业在繁荣经济、促进就业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苹果产业规模较大,但现代化程度还不高,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估算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对湖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进行评估,并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7 年湖北 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为206 万t,其中有机质164 万t,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5.12 万、2.79 万、5.74 万t,占全省化肥 用量的4.08%。武汉市蔬菜废弃物资源量最高,占全省的19.36%。湖北省各地市单位面积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平均为1 666 kg·hm-2,其中有机质和氮、磷、钾总养分平均量分别为1 334 kg·hm-2 和126 kg·hm-2。全省地市单位面积蔬菜废弃物资源量 以仙桃市和鄂西南较低,其次是鄂东南和鄂西北,湖北中部包括江汉平原分布最高。湖北省24 个蔬菜监测县市蔬菜废弃物 资源量平均为4.22 万t,其中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和嘉鱼县较高,有机质和氮、磷、钾总养分平均量分别达到了3.38 万 t 和3 180 t。全省各县市单位面积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以枣阳市最高,宣恩县和咸丰县较低。不同种类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差异 较大,为2.71 万~47.32 万t,其中根茎类蔬菜最高,其次是甘蓝类和豆类。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临颍县采用小麦套种朝天椒模式,两种作物播种、采收均采用机械化,可节省人工成本500元以上,每667 m2朝天椒(干椒)产量350 kg左右,仅朝天椒收益就能达到6 000元以上。河南是全国朝天椒生产大省,常年栽培面积达18.7万hm2(280万亩)左右,年产销量约60万t。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2010、2020共3期绥棱县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测算2000—2020年绥棱县碳储量变化,并通过FLUS模型与Fragstats模型模拟出3种场景下绥棱县景观格局及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期间,绥棱县景观破碎度增加,蔓延度下降;碳储量呈现上升趋势,共增加1.076×105 t。2010—2020年期间,景观破碎度加剧,景观异质性增加;碳储量下降趋势明显,共减少0.609×105 t。2)3种场景下景观异质性均有增加,生态保护场景相较其他2种场景有所缓解,自然发展场景与农田保护场景下碳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18.051×106、18.059×106 t,其中生态保护场景下碳存储量有所增加,为18.116×106 t,相较自然发展场景高出6.08×104 t。因此,通过分析绥棱县不同场景下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而计算碳储量变化,为绥棱县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其中生态保护场景更有利于城镇发展,故应遵循...  相似文献   

11.
芹菜是兰州高原夏菜外销的主要品种 之一,在甘肃定西和兰州地区种植面积达 0.67 万hm2(10 万亩),并形成了规范化栽 培技术,每667 m2 芹菜产量达7~9 t,收入 1.2 万~2.0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设施果树雪灾防范与减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设施果树促成栽培起自20世纪末期,现在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约50万hm2以上,900多万t[1],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其中辽宁省设施果树面积4万hm2,产量60万t。辽宁省处于温带果树和寒带果树的过渡区域,具有提前升温、促早果实成熟的光、热和低温等条件,是全国温室生产的发源地[2],特色水果葡萄、草莓、桃、樱桃、蓝莓、李、杏等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蔬菜》2013,(20):53
1.时间:用a(年)、d(天)、h(小时)、min(分)、s(秒)表示。2.面积:用km2(平方千米)、hm2(公顷)、m2(平方米)、dm2(平方分米)、cm2(平方厘米),不用亩,可暂用667 m2代替。3.质量(原为重量):用g(克)、kg(千克)、t(吨)表示。4.浓度:可用%表示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质量浓度用kg·L-1(千克每升)、g·L-1(克每升)、mg·L-1(毫克每升)、μg·L-1(微克每升)。ppm并非  相似文献   

14.
在2005—2020年陕西省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碳汇测算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对其碳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土壤碳汇时空异质性,合理制定区域适宜的农田管理政策。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陕西农田土壤碳汇总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碳汇量从每年的58.83×104 t上升至76.51×104 t;碳汇类型以施用肥料碳汇为主。2)空间上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咸阳、渭南、西安和宝鸡,低值区域分布于榆林、安康和商洛。3)空间分布重心整体存在向北略东移动的趋势,分布范围呈先收缩后扩张的态势,西北地区对整体碳汇空间格局影响作用加强。土壤碳汇强度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冷热点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呈现波动稳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潍坊生姜产业现状与创新模式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潍坊市2018 年生姜种植面积3.11 万hm2,年产量达230 万t,产值81.2 亿元,加工量205.5 万t,出口量58.5 万t。通过技术模式创新、监管模式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潍坊市生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6.
杨梅是丽水山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20年全市杨梅栽培面积8087hm2,总产量3.27万t,总产值5.24亿元。目前,优质杨梅果实大部分仍以鲜销为主,运用杨梅保鲜技术,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杨梅的销售期,杨梅鲜果已远销到我国北方地区及出口国外。丽水市杨梅采收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的十几天时间内。  相似文献   

17.
张迪 《花木盆景》2023,(6):108-11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舒适生活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这种需求促进了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相关项目的品质也越来越高。2014年明光市的建成区面积为24.55km2,为了城市的发展,明光市在城市东边和北边不断新建道路绿化带、公园等。几年下来,城市绿化率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城区绿地面积从216万m2增至1160万m2。绿地面积的逐年增加,使得绿化管养尤为重要,绿化管养水平能否保持现有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薹管营养液水培育苗是茭白育苗的新技术,和传统薹管平铺寄秧育苗相比,育苗时间和场地选择更加灵活,可提早7~10 d(天)成苗,秧苗生长量大,根系发达,成苗数可达160株·m-2,每667 m2节本增效920元左右。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Turcz. ex Stapf]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全国常年栽培面积约7万hm2,其中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常年栽培面积约3万hm2(徐明飞等,2019)。目前茭白育苗仍以分墩、薹管扦插和平铺寄秧等传统方式为主,存在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  相似文献   

19.
蒋忠璇 《现代园艺》2023,(11):79-80+83
为更好地开展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生态修复,分析了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植被特征、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其植被面积在逐年增加。通过实施国土绿化倍增行动,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各类乔木、灌木面积超过6140.52km2,占比19.01%;草地面积达到9673.18km2,占比42.99%。通过推进科学防沙治沙,坚持义务压沙造林制度,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压沙造林,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恢复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植被,首先应加强对林业保护区的管护,大力发展人工植被,选用耐干旱、抗风沙、防风固沙性能好树种,科学开展防沙治沙,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猕猴桃产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贵州省猕猴桃主产区的产量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贵州省猕猴桃增产提质增效的种植和管理提供参考。采取典型抽样调查方法,对贵州省猕猴桃主产区的191个种植户进行了调研,调查猕猴桃产量特征,分析种植规模、土壤条件、苗木特征和施肥管理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贵州省猕猴桃园平均单产为8.9 t/hm2,低产猕猴桃园的面积占比达64.24%,其中贵阳市、六盘水市和其他产区猕猴桃园平均单产分别为8.5、4.7、14.0 t/hm2。不同土壤类型猕猴桃单产差异显著,水稻土区猕猴桃平均单产仅3.2 t/hm2,较黄壤区和其他土壤类型分别低70.6%和64.4%。定植年限和栽植密度对猕猴桃产量有显著影响,猕猴桃园定植年限大于20年平均单产最高,为17.5t/hm2;栽植密度在901~1 100、1 101~1 300株/hm2时平均单产最高,均为10.7 t/hm2。方差分析表明,土壤类型、品种和定植年限是影响贵州省猕猴桃产量的主要因素。分类回归树模型定量了各因子对猕猴桃产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