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娜  佘济云  郑婧怡  张芯 《现代园艺》2023,(10):163-165
以高分辨率的2010年、2015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选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2010-2020年期间沅陵县土地利用地类的变化趋势。使用MSPA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并选取景观连通性指标来区划生态源地之间的重要性,通过重力模型量化斑块之间的作用,筛选出重要的生态廊道,之后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形成生态格局,通过分析形成的生态网络,以此提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沅陵县耕地草地和水域有所增加,林地和城乡工矿用地景观相比之下有所减少,林地和城乡工矿用地主要转换为耕地,耕地面积大幅增加,未利用地基本不变,水域变化不显著。(2)随着沅陵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类活动明显,导致景观破碎度增高,生态廊道空间分布不均匀,中部连通性较好,东西向连通性较差,彼此连接程度相对较弱,有待加强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阜平县生态风险,以2010年、2015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景观生态风险模型,对二者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Z-score标准化划分了4类生态分区,揭示了阜平县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6种地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耕地增加最多,草地减少最多。高价值区主要分布于夏庄乡、龙泉关镇西部等林地、草地植被覆盖度高、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阜平县以调节服务为主,且林地提供价值最高。(2)阜平县以较低生态风险区为主,占总面积的50%以上。在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高生态风险区分布于北果园乡、王林口镇等区域,此区域人口数量多、景观类型细碎、零散分布。(3)4类生态分区变化程度较小,表明阜平县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生态风险区(Ⅳ)占比最高,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生态风险区(Ⅲ)占比最低。通过生态分区研究,可为防范和降低区域生态风险与协调人地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桂花  尹娟 《现代园艺》2023,(18):156-158+161
对城市生态景观进行评价,能为优化区域景观格局、适时调整生态保护政策、降低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理论支持。以信阳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使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斑块数量及面积,构建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人造地表、水体景观损失度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耕地、裸地景观损失度则呈上升趋势;生态风险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整体景观风险指数较低。(2)2000年,信阳市以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区为主,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小面积区域;2000-2010年,中高风险区向中部扩张,部分较低风险区转为中高风险区,东部较大面积低风险区转为较低风险区;2010-2020年,中高风险区逐渐缩小,部分中风险和较高风险区转为较低风险区,区域内较低风险区与低风险区占比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地区2000—2020年MODIS地表温度、地表反射、植被指数遥感数据产品与2000、2005、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方法,研究了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协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地区土地以未利用地、草地为主,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59.32%、28.81%。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增量最大,达3.09万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达118.18%。2000—2020年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偏低并呈微弱下降趋势,可分为2000—2010年快速下降阶段和2010—2020年的缓慢上升阶段,主要原因与前一时段林地和水体大面积转为耕地有关。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下降区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准噶尔盆地与新疆东部。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增加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而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阿哈湖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监督分类提取研究区1995年、2005年及2015年3个年份土地利用信息,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得出2个时间段的土地转移信息。结果表明:20年间,研究区的建筑用地明显增加,其占水源保护区总面积的比率由8.021%上升到27.369%。林地的破碎度也明显增大,尤其在研究区中部范围内,成片的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或耕地,总面积减少了近一倍。研究区北部和西部的湿地面积也有所减少,部分小的内陆湖泊甚至消失,湿地面积在20年间由6.704 km~2减少至3.756 km~2。  相似文献   

6.
研究利用RS/GIS技术,分别提取2000年、2009年、2018年三期Landsat TM/OLI影像的植被指数(NDVI),同时,结合30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对玉溪市红塔区开展2000年-2018年间植被覆盖变化与地形分异研究。结果表明:(1)2000年—2018年间植被覆盖度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明显。(2)植被覆盖度等级以中高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为主。(3)植被覆盖度随高程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变化趋势;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增加,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植被覆盖在阴坡、半阴坡、阳坡、半阳坡分布相对均匀,没有呈现明显的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7.
杭嘉湖平原作为浙江北部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欲在城镇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究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状况,定量分析该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状况,现通过对下载自美国地质勘探局的1974、1983、1995、2002、2015年5个时期遥感影像,对41年的影像进行分类,分析杭嘉湖平原地区的土地覆被的变化(LUCC)。结果表明:1974—2015年湿地面积减少113.2km~2,农业用地面积减少941.2km~2,空地面积减少269.4km~2,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增加1 298.9、24.9km~2。相应的生态资产总量变化分别为-11.6、-10.6、-0.18、0.89、0.89亿元,杭嘉湖平原区生态服务资产总额总体减少了20.6亿元。因此生态用地的大量被侵占对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极为不利,主要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为的开发程度提高导致区域内的生态服务价值不断递减,其中研究区内湿地与农业生态用地大量减少是主要原因,今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对区内生态用地进行科学适当合理的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0.87%,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50-1500m,其中高山(海拔700m)栽培蔬菜面积逐年增加,绿峰甘蓝也不例外,已成为当地山农的收入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占用征收林地是建设工程需要依法使用林地的用地形式。为解决在实施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过程中,各项建设工程对占用征收林地无序占用、粗放利用林地,减少的森林植被无法得到有效恢复,以及收费低、地类和林种协调差异大等问题,分析了根据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对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进行调整的有关文件精神印发的桂财税[2016]42号文,有效加快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引导节约集约利用林地的约束机制的一项力举,对确保森林植被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保障生态安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徐静  邵京  徐丽  王红 《现代园艺》2023,(17):48-50
采用样方法,实地调查了南京滨江公园的湿地区域植物,分析了湿地区域植被构成和地理区系特征。调查共发现160种植物,隶属55科128属,其中菊科植物最为丰富,禾本科次之;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木本次之,藤本最少,草本植物中又以一二年生草本占比较高。南京滨江公园湿地区域植物以温带分布属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热带分布属,具有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研究结果为湿地植物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类对土地功能的认识单一,造成乡村地区土地利用不充分,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而土地单一功能利用模式转变的关键是探究土地多功能的利用。以北流河流域林地为研究区对象,从气候、土壤、地质、地形、植被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对林地土地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材料功能进行空间定量化,运用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评价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性及影响因素;并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划分林地土地多功能利用类型区。结果表明:(1)流域内林地多功能热点区域呈集聚分布,冷点区域呈带状分布在北流河流域的山麓。(2)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空间分异的驱动力主要以植被因素为主,其中郁闭度、蓄积量、碳汇为主导因子,植被盖度对林地土地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较小,应加强北流河流域内的植被保护和严禁过度开发林地;交互作用明显,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质条件共同制约着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水平。(3)通过伪F统计将北流河流域林地划分为3个主导区和1个提升区,分别为生产功能主导区、生态功能主导区、景观功能主导区以及综合功能提升区,其中生态功能主导区面积最大;并针对主导功能提出相应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2.
邢佑浩 《西南园艺》2003,31(2):38-38
翠屏山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中区西北隅 ,为城市组团所包围。经多年的人工育林改造 ,山林植被繁茂葱郁 (山林地面积为 1 4 0 .62hm2 ) ,形成森林、山景、宗教文化、建筑各种旅游资源协调构成的风景名胜公园 ,被喻为“城市中的森林公园”。1 主要林地特征据调查 ,翠屏山公园现有植物 40 0余种 ,分属于 1 4 0余科。人工林面积大 ,造林历期长 ,自1 951年始 ,历经几代人的努力 ,几经引种改造 ,终于形成现在的林地植被。按林地的主要树种组成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四种主要的林地类型 ,具体为…  相似文献   

13.
以2000—2019年喀什地区NDVI时序数据集为试材,采用统计分析法、斜率回归趋势线法、地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20年来喀什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喀什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结果表明:1)喀什地区2000—2019年的NDVI均值在时序上呈微小的上升趋势,均值为0.177,20年的增长率为0.66%,变异系数为8.90%,并在2003年发生突变。2)近20年的NDVI在空间上呈区域性和时段性上升与退化并存特征,显著的聚集分布,并且植被覆盖整体空间上呈增加趋势。3)相关性分析表明,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区域性差异的特征,NDVI高值集中分布于地形平坦和水资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均值大小呈耕地>城乡用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的特征。水系、交通线和居民点附近NDVI均值较高,各城市化因素与NDVI均值呈显著正相关。4)近20年喀什地区NDVI在时空上呈微弱的增长趋势,且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共同引起喀什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使用RS和GIS技术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以Sentinel-2A的遥感数据组建南昌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数据集,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定量研究研究区绿地景观格局并探讨不同类型及区域城市植被覆盖度和绿地景观格局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研究区绿地斑块构成总数庞大,其中经济开发区的绿地率最高而东湖区最小,附属绿地相对其它类型绿地占比最大;绿地分布不均匀且总体绿地斑块边缘较规则,遭受严重的人为因素干扰;旧城区尤以附属绿地和广场用地破碎化水平较大,无法发挥其生态效益;高植被覆盖度有利于形成面积较大、形状趋于复杂、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的景观斑块,植被覆盖度越高,破碎化水平越低.对分析结果提出规划建议,均衡各类型绿地分布,增加景观多样性;结合城市文脉,改造旧城环境面貌;充分利用原有生态资源,合理化开发.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如何林地仿野生生态栽培,以保证其优良品质和风味非常关键。我国杨树林地面积广阔,在杨树林地栽培鸡腿菇有诸多好处:能够充分利用树林遮阳降温、通气良好;不占用耕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增加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含量,改善林地土壤结构;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管理简单。  相似文献   

16.
马蹄(又称荸荠),在平乐县二塘镇每年种植面积约1000hm^2,占全县马蹄种植面积40%以上,主要分布在和平、高桥、周塘、燕塘等行政村,是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及经济来源,约占年收入的50%左右。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马蹄产量低而不稳,商品(果)率低。据2002-2005年统计:4a平均每667m^3产2271.3kg,  相似文献   

17.
王志强  凌霞芬  郭倩 《食用菌》2001,23(2):27-28
我国目前有较多的人防工事(出洞、隧道)闲置,其冬暖夏凉的特点可以用于周年栽培蘑菇,且节能、不占耕地和林地面积,可周年向国际国内市场提供鲜菇,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高利润,现将人防工事栽培双孢菇一些关键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蒋忠璇 《现代园艺》2023,(11):79-80+83
为更好地开展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生态修复,分析了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植被特征、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其植被面积在逐年增加。通过实施国土绿化倍增行动,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各类乔木、灌木面积超过6140.52km2,占比19.01%;草地面积达到9673.18km2,占比42.99%。通过推进科学防沙治沙,坚持义务压沙造林制度,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压沙造林,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恢复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植被,首先应加强对林业保护区的管护,大力发展人工植被,选用耐干旱、抗风沙、防风固沙性能好树种,科学开展防沙治沙,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9.
溧水县属宁镇扬低山丘陵地区,是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县总面积1067km^2,丘陵岗地面积占72.5%,现有各类耕地65万余亩、林地41.2万亩、水面26万亩。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邻近大城市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挖掘丘陵山区潜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桃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栽培历史。1993年至今,我国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FA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桃(含油桃、蟠桃,下同)2020年种植面积227万hm2,产量3 959万t。我国2020年桃种植面积78万hm2,占全球面积的34.33%,是排名第二(西班牙)的10倍和排名第三(意大利)的13倍;我国桃的产量1 502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37.93%,超过排名第二(西班牙)11倍和排名第三(意大利)1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