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江南古典园林中,水体在构建空间格局的同时,能够有效调节园内小气候,改善人体舒适度。文章以苏州网师园为例,在夏季高温日,24 h连续监测园内水体周边不同环境下风速、温度、湿度等小气候要素,从而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值。分析监测数据,研究园内水体环境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明确水体环境小气候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程度,希望对现代水体景观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热岛现象严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通过对风景园林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营造,能够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热环境,保持人体舒适温度,可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本文以风景园林要素对小气候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水体、植物、铺装材料和地形等景观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小气候的关系。总结出水体、植物、铺装材料、地形等景观要素对小气候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滨河绿地植物配置的分析,将不同形态、结构、特性的植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景观且适合滨河绿地的植物配置模式,使植物景观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滨河植物景观分为3个部分:陆域植物景观区、水陆交界带植物景观区、水域植物景观区.陆域植物景观区分为生态密林区、疏林草地区、开敞植被区、林荫广场区,另将4种植物配置模式进行搭配并找出最佳植物配置组合模式;水陆交接带植物景观区以生态驳岸为主,分别为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水域植物景观区从植物生活型、色彩运用、质感搭配、季相变化4个方面对水生植物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以达到净化、美化水体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泰州市人民公园、天德湖公园等公园的植物造景与配置,对园内各部分进行实地调查、照片拍摄、资料搜集,分析园林植物与园路、山石、水体的景观搭配及其配置形式,剖析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居住区不同的绿地组成对小气候和舒适度的影响,为提升居住区舒适度提供理论依据,以运城市恒大名都小区为例,选择不同树木群落组成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月2~16日中的晴朗天气,每天8:30~18:30,每2小时1次对小区具有代表性的6处样地采集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类组成的居住区绿地,植被覆盖率是小气候环境效应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小区的绿地中,林荫度越大舒适度越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经济适用房居住小区绿化设计应贯彻生态园林绿化设计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突出植物整体布局的艺术性与合理性,植物配置要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注意植物的季节变化、观赏性、与建筑物的协调性。从物业的角度来看,小区绿化要因地制宜选择树木品种,以人为本,尊重生态,建设节水型的水体景观。同时,大树移植可在短期内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发挥其应有的景观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松林 《花卉》2019,(10):174-174
构成艺术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的应用是研究的核心,根据点元素、线元素、面元素的合理搭配与设计,发挥出构成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从而达到丰富景观设计层次性的同时,合理搭配园林植物类型,提高城市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整体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住宅小区是人们日常居住的环境,在对其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人本理念,围绕住户的需求,科学设计景观,在彰显景观美化环境作用的同时,突出其功能性,特别是在景观植物的配置上,要因地制宜,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为小区居民营造出一个生态化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建筑不同面的小气候环境,探讨适宜的植物配置、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丰富协调建筑立面景观效果,希望对后期植物配置设计规划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传统园林布局与小气候营造的关系,主要根据临水、遮蔽等因素,在南京瞻园选取13个观测点进行实地观测与问卷发放。在对游人调查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不同测点的温度、湿度、风速等要素,对所选取特征进行总结,以此探究如何巧妙利用植被、水体、建筑等要素来影响小气候,从而改善人体舒适度。研究表明,夏季瞻园内部环境对空气温度有显著调节作用,达到避暑降温的效果;植物或建筑遮荫有效降低局部温度,使局部温度与湿度更舒适、变化更稳定;遮荫、临水、开敞空间可以在夏季营造最适宜的小气候。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城市公园植物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实地调查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植物,具体分析其植物配置形式,包括植物与植物、植物与景石、植物与水体、植物与建筑、植物与园路、植物与景观小品之间的配置研究,并分析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完善景区的植物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榆林市绿地景观中常用植物资源的分析,探讨了城市绿地植物配置设计原则,应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科学地、有机地、合理地搭配应用,以期优化榆林市绿地景观植物与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13.
杨俊卿 《现代园艺》2013,(20):171-171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小区的质量。小区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本文对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景观效益进行了分析,结合浙江的气候、人文等条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水体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环境有重要影响作用,经过多年、多学科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研究成果。通过对不同形式水体、不同水体特征以及水体与其他因素结合所产生的不同小气候效应进行总结归纳,以期对合理规划设计水体景观、有效利用水体小气候效应提供参考,并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岑光何 《现代园艺》2024,(10):88-90
探讨了贵阳市水体景观塑造过程中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关键因素,以提供可行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配置策略。通过分析本地水体景观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综述以及具体案例,力图在技术层面为贵阳市水体景观的生态保育、景观美学和社会互动提供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概述植物景观的类型;提出应根据不同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久的景观效果;强调水体的造景作用,要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城市景观水体污染问题,本文以长沙市某小区人工景观湖水景水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质的检测,归纳出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再针对当前的景观水体污染问题,采用放置植物修复的方式进行水体污染的修复工作,在修复污染水体的同时,达到优化景观水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吉林蔬菜》2022,(4):103-103
植物配置是景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景观园林的植物配置时,应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出发去配置植物,让园林更好地为城市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服务。需结合城市整体景观特色做好绿化植物配置与栽培,让景观园林更具有观赏性、艺术性与生态性。在进行植物选择与配置时,还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整体形态、花叶特点、生命周期、绿化功能、色彩搭配以及有无毒副作用,在实现长期发展的同时,让绿化景观有更好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够优化城市生态系统,还能提升城市美观度以及民众生活舒适度。植物配置作为园林景观的关键内容,成为园林景观设计者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德州市植物景观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对植物景观配置优化方案展开全面探讨,以期为植物景观配置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石蒜属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蒜属植物花色艳丽、姿态优美,成片开花效果显著,是江苏的原生物种,适合景观地被搭配栽植,目前在南京的一些公园、道路和小区均有应用。通过阐述石蒜属植物的生物学形态与常见品种,详细论述石蒜属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