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当年采收的荸荠种子为材料,探讨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低温层积、摩擦去种皮、98 %浓硫酸浸泡、热水浸泡、不同浓度GA3和6-BA浸泡、不同贮藏方式、不同发芽温度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品种等对荸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荸荠种子4 ℃低温水藏48 d后,98 %浓硫酸浸泡10 min+40 ℃水浸泡50 min对提高荸荠种子发芽率效果最好;发芽温度以25 ℃最好,30 ℃下种子不发芽;贮藏方式以湿沙藏最好,其次是水藏;种子在部分光照条件下发芽较好,黑暗条件下发芽率较低,不同品种之间以沙洋荸荠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2.
低温与激素处理对解除杜梨种子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当年采收和自然贮藏1 a的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3、6-BA和低温时间等因素对不同生理状态杜梨种子体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25 d可使自然贮藏1 a的杜梨种子发芽率达到90%,使当年采收新种子发芽率达到65%以上,低温时间对萌发种子胚轴和胚根生长无差异性影响.GA3和6-BA以及低温与二者的组合处理均只对自然贮藏1 a的种子促进萌发效果较好,以1 000mg/L GA3和200 mg/L 6-BA分别浸种24 h种子发芽率较高,而对当年采收新种子促进萌发作用很小,且6-BA的促进种子萌发效应要大于GA3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促进越橘种子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橘种子具有休眠特性,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发芽率低。本试验采用低温和GA3处理研究解除越橘种子休眠、促进萌发、提高发芽率的方法。结果表明:GA3能代替低温层积,促进越橘种子发芽。GA3处理和低温层积相结合,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GA3。试验中最有效的处理是GA3200 mg/L浸渍12 h后,4℃层积处理20 d,其发芽势达到40%,发芽率达到50%,芽的生长情况较其它处理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中国石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能促进中国石蒜种子的萌发;经0.3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后的种子的发芽率为98%、发芽势为81%、发芽时间比对照相比提前28d。  相似文献   

5.
以蜡梅种子为试材,酸蚀30min后研究种皮透水性;提取种子萌发抑制物,通过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萌发抑制物的分布;酸蚀处理后用GA3溶液浸种,研究GA3对蜡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蜡梅种子的种皮透水性较差,严重阻碍种子吸水;种子浸提液抑制拟南芥种子萌发,萌发抑制物主要存在于种仁内;125~500mg/L GA3浸种处理可以打破蜡梅种子的生理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250mg/L GA3浸种6h效果最好;初始萌发时间为5d,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41.7%和95.8%,比对照分别提前3d,提高25.23%和91.60%。  相似文献   

6.
以白头翁和兴安白头翁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激素、温度、光照和浸种等处理方法对2种白头翁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 mg/L NAA和100 mg/L GA3处理的白头翁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10和50 mg/L GA处理的兴安白头翁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种白头翁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势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高,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0℃.延长光照和浸种时间处理可以明显促进2种白头翁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7.
光照时间和赤霉素浓度对太白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白杜鹃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太白杜鹃的种质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对太白杜鹃的发芽时间和发芽率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在24h全黑暗状态下,在GA3浓度低于800mg/L时,其发芽势要高于另外2种光照处理;用GA3对太白杜鹃种子进行24h浸泡后,可以显著提早太白杜鹃种子开始发芽时间,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暴马丁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快速打破种子休眠及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差异显著(P0.05),以200mg/L GA3浸种24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在20℃/25℃(12h/12h)变温,12h/12h(光照/黑暗)光照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野生藏药独一味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进行光照、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处理,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15、20、25℃时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3.33%、82.67%、80.67%,25℃时发芽势最高为68%,发芽指数最大为7.92,胚根最长为1.24 cm;在光照条件下15、20、25、30、35℃的发芽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经50、200、35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各指标都低于对照(蒸馏水).初步探明,独一味种子无休眠现象;适宜萌发条件为光照下,温度20~25℃,属中温萌发型,高温40℃和低温10℃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红毛五加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对红毛五加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及不同生境种子进行层积催芽试验,研究不同层积催芽方法对红毛五加种子胚生长及发芽率影响。结果表明:红毛五加种子采摘后,经过90d左右的18℃高温层积处理过程,完成种子胚后熟生长,即完成种子形态后熟;红毛五加完成了种子胚的形态成熟后处于深度休眠中,4℃低温处理90d基本可以完成红毛五加可萌发种子的休眠过程;一定浓度GA3的有利于种胚在18℃高温条件下形成,种子的胚率提高,发芽率增加;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红毛五加种子发芽率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甜樱桃种子进行低温不同时间层积,加赤霉素不同浓度溶液浸泡种胚,研究不同处理组合对甜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和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处理可促进甜樱桃种子萌发,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发芽率提高;播种前用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处理组合中以层积60天和90天,1500mg/L赤霉素浸泡10分钟和层积90天,1000mg/L赤霉素浸泡10分钟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1.6%、92.8%和90.1%,与其他处理组合的发芽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菠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几种处理对菠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剥皮处理能极显提高菠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低温处理能显提高菠菜种子的发芽势、极显提高发芽率;赤霉素处理能显提高菠菜种子发芽率。10g/LKNO3浸种和40g/L的NaOH浸种却显或极显降低了菠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以自主选育的3个优良番茄自交系CLN2037E、NO.5和YNAU335为试验材料,于高温(33℃)下,设计5个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对3种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番茄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低浓度的NAA(2~4 mg/L)均能提高3个番茄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4 mg/L的NAA促进作用最好,高浓度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桃叶杜鹃种子特性与萌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桃叶杜鹃种子为试材,对其进行千粒重、含水量、吸水率及种皮抑制物质的测定,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温度+浸种处理和不同的贮藏方式对桃叶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桃叶杜鹃种子细小,千粒重仅为0.319 g.种子含水量较低,仅有10.24%.种皮透水性良好,种皮没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恒温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以赤霉素处理、在25℃萌发对桃叶杜鹃种子较好.桃叶杜鹃种子经贮藏后发芽势提高较大,且与室温贮藏相比,低温密封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金光菊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谦  刘益荣 《北方园艺》2016,(17):73-76
为促进金光菊在成都地区的高效栽培和推广应用,以金光菊种子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植物激素处理、温水浸种、温度和光照条件对金光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3种激素处理中,200mg·L-1 GA3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62.4%和57.4%;50℃温水处理24h金光菊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64.2%和59.6%,显著高于对照;金光菊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金光菊种子是一种需光种子,全光照条件下进行催芽处理,金光菊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了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  相似文献   

16.
窄叶野豌豆种子存在硬实现象,硬实种子不透水,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发芽率极低(8%)。为提高窄叶野豌豆种子的发芽率,采用98%的浓硫酸对窄叶野豌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发芽可知,窄叶野豌豆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0℃。在10℃温度条件下,经浓硫酸浸种处理10 min的种子发芽率达到100%,发芽势达到82%。用浓硫酸处理5~50 min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5.8%,平均发芽势为68%;而不经浓硫酸处理的空白对照试验组发芽率仅为8%。  相似文献   

17.
以“粉玉1号”和“粉玉2号”草莓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以纯净水为对照(CK),物理、化学和生物酶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98%浓硫酸浸种处理2~10 min种子萌发力显著提高,其中以浸种10 min效果最理想,处理后“粉玉1号”和“粉玉2号”发芽势分别提高8.26倍和23.36倍,发芽率提高19.5%和14.2%,平均发芽时间缩短50.4%和55.6%。乙酸、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处理后“粉玉1号”和“粉玉2号”比对照发芽势降低45.5%以上,发芽率降低9.7%以上。此外,砂纸打磨和浓硫酸浸种对陈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贮存1年的“粉玉1号”和“粉玉2号”种子经砂纸打磨处理后发芽势比对照分别提高3.00倍和7.73倍,发芽率分别提高60.2%和81.2%;98%浓硫酸浸种10 min处理后,发芽势比对照分别提高23.16倍和24.09倍,发芽率分别提高72.9%和122.6%。  相似文献   

18.
以低温湿沙贮藏71 d的野生毛冬青(Ilex pubescens)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温度组(20、25、30℃),6个浸种溶液组(5、10、20 g·L~(-1)赤霉素(GA_3)以及5 g·L~(-1)硝酸钾(KNO_3)、5 g·L~(-1) KNO_3加10 g·L~(-1) GA_3、对照组)进行萌发试验,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为评价指标,考察各组毛冬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以期筛选出适宜毛冬青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和浸种溶液浓度。结果表明:3个温度条件下毛冬青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20℃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低于25℃组;30℃组种子的活力指数显著低于25℃组。用10 g·L~(-1)GA_3溶液浸种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使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评价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蒸馏水浸种);5 g·L~(-1)KNO_3溶液浸种24 h对毛冬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因此,25℃是最适宜毛冬青种子萌发的温度,10 g·L~(-1)GA_3是最适宜的浸种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19.
对采集的野生尼泊尔鸢尾种子经过4个月的冷藏后进行种子发芽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尼泊尔鸢尾种子吸水性较好,种子经浸种24h即可萌发。光照对室温浸种的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而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因此,成熟的野生尼泊尔鸢尾种子在秋季采集后可先进行4℃冷藏或低温层积处理,于翌年春经45~65℃的温汤浸种或0.3%~0.5%的硝酸钾溶液浸种后于25℃暗环境下发芽,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0.
低温贮藏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火龙果种子最佳的贮藏温度及贮藏期,以低温恒湿种质库为平台,以贮藏温度为环境因素,探究8、4、-1、-10℃低温冷藏和室温(25~30℃)贮藏下3个火龙果品种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随贮藏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个火龙果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健康幼苗率、苗高和10苗鲜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下降趋势。火龙果种子冷藏367 d后,发芽率由100%降低至92.33%~98.00%,室温处理降为54.00%~86.33%;冷藏种子健康幼苗率由96.33%~98.00%降低至77.33%~97.33%,室温处理降为12.00~68.33%。各低温贮藏的3个火龙果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健康幼苗率和苗高在储藏367 d内基本明显高于室温。8℃贮藏的3个品种的发芽率与其他低温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而在贮藏367 d时发芽指数明显低于其他低温处理。说明-10~8℃低温贮藏均可显著延长火龙果种子活力及贮藏时间。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采用4℃下干燥贮藏火龙果种子为佳,贮藏1年种子发芽率均可保持在90%以上,健康幼苗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