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设计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以深圳市荔枝公园为例,通过实景图从公园入口空间、道路广场、开阔草坪空间、滨水绿化空间、建筑小品配景几个方面分析探讨公园的植物配置,以期对相关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园艺》2020,(5):123-125
氐星广场作为娄底市经济开发区最大的滨水公园,是经开区市民重要的游憩、休闲场所,在娄底市城市公园体系和绿地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搜集资料,对氐星广场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氐星广场的提升改造应从增加植物种类、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丰富景观小品、完善基础设施及将城市文化融入园林景观等方面入手,使滨水公园特色充分展现,功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满足市民对生态宜居环境的需要,推动娄底市园林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植物景观建设对城市环境具有重要贡献,植物景观的美学质量研究对提升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江苏省沭阳县城市公园的建成时间、区位、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虞姬公园和南湖公园作为研究样本,以公园中典型的30个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判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按照SBE平均值排列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景观,从低到高依次是安静休息区(1.128573)、儿童游乐区(4.149060)、入口集散区(4.944290)、文化教育区(9.158180)、观赏游览区(21.399982)、滨水游憩区(34.794371);分别从配置模式、生长状况、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植物配置美景度的因子,以及不同功能分区人们喜欢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而提出提高美景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太原市汾河公园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作为研究方法。选择公园中28个植物造景区域作为样本,对其观赏服务、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准则层的权重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植物观赏功能、服务游客功能和生态协调功能。其中I类景观5处,II类景观10处,III类景观11处,IV类景观2处。6类景观平均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空地绿化、滨水景观、广场绿化、林地、景观小品周边绿地和路两侧绿化。  相似文献   

5.
李丽 《北方园艺》2012,(19):103-105
以扬州市区的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一些优秀的植物群落景观,用SBE法对各类型的景观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出扬州滨水植物景观的特点及景观效果较佳的植物配置模式,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扬州今后的滨水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为调查对象,采用行为观测法对长春南湖公园冬季使用者游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老年人成为公园的使用主体;(2)体育锻炼、冰上嬉戏和散步通行类活动成为公园内主要活动类型;(3)在冬季,每天9∶00为公园使用高峰;(4)在高使用密度的场地中,以有林广场和滨水广场为主,冰上嬉戏和体育锻炼为其主导性活动。建议:(1)增加冬季景观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冬季安全防护监督管理机制;(2)基于使用者游憩行为特征而进行的空间组织是城市公园建设的要点,如何人性化设计场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应及时更新,保障游人冬季活动方便。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滨水公园,但水边绿化不尽理想。通过对10个典型城市滨水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踏查,从分析老新城区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着手,分别发现了各城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更好营造景观,总结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景观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的营造。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场所。而滨水植物景观作为良好的城市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整体形象的搭建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公园绿地中滨水植物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概述,并提出相应的设计优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沈阳为例,对公园、街道和广场这3类场所中容器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结合美景度评价法(SBE)和SD语义法获得美景度值和影响景观效果的因子。通过软件量化景观因子与美景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对不同场所容器植物景观的区别加以分析,为今后容器植物的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南充市北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植物景观进行美学评价,并分析不同植物群落配置的优点和不足。结果表明,北湖公园景观效果整体较好,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层次清晰;部分植物群落长势较差,景观单一,乡土树种较少。研究提出加强植物养护管理,增加乡土树种,提高文化内涵,以此提升南充市北湖公园的艺术性、地域性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1.
带状滨水城市公园是当今城市中最具特色的绿色游憩公园之一,其线性带状的特殊形态及滨水特性,使其成为吸引公众前往并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公园绿地,同时也是水绿交融、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廊道。长龙公园将带状景观与面状景观相结合,景观和城市融为一体,打造星沙产业基地的美丽绿肺——"会呼吸的带状滨水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2.
冯雪  王雨飞 《现代园艺》2023,(17):25-27
以成都市浣花溪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功能分区的植物景观样点,进行植物种类和评价因子调查,并拍照记录,通过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对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综合分析浣花溪公园植物景观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准则层指标排序为视觉质量B1(0.4950)>生态效能B2(0.3333)>服务功能B3(0.1717),而指标层的排序为植物形态(0.1583)>色彩与季相(0.1253)>群落稳定性(0.1077)>物种多样性(0.0842)>绿视率(0.0832)>层次丰富程度(0.0648)>枯落物(0.0626)>群落的乡土性(0.0536)>群落对环境的影响(0.0528)>视线控制性(0.0507)>可停留度(0.0446)>绿地可达性(0.0351)>群落空间的异质性(0.0338)>抗干扰能力(0.0240)>标志性(0.0193),由此可见,植物形态的权重值最高、优势明显,是植物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植物景观能否发挥其他功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其滨水植物的景观、空间、生态、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滨水植物景观在总体上发挥着综合效益,但在局部稍有不足,并据此提出建议,为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哲琪 《现代园艺》2023,(18):150-152+155
通过对太原市晋祠公园的40个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选择影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12个因子,以美学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4个方面为评价准则,采用AHP法构建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得出晋祠公园植物景观评级,并对晋祠植物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准则层权重值排序由高到低为B1美学功能(0.4181)、B2生态功能(0.2497)、B4文化功能(0.2226)、B3社会功能(0.1096);(2)指标层中C2与环境的和谐程度(0.1782)、C1色彩与季相变化(0.1562)、C4群落层次丰富度(0.1373)位列权重的前3位;(3)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度较高,较好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古树名木具有历史见证价值,具有更高的文化功能;(4)AHP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黎明湖公园的环境背景,提出设计定位,根据功能分区设计不同的景观空间,体现了区域特点和城市特色。以滨水空间塑造和植物景观营建为目的,为市民创造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特色景观公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黎明湖公园的环境背景,提出设计定位,根据功能分区设计不同的景观空间,体现了区域特点和城市特色。以滨水空间塑造和植物景观营建为目的,为市民创造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特色景观公园。  相似文献   

17.
张露曦 《现代园艺》2023,(24):129-131
滨水空间是塑造城市性格,提升城市空间价值和活力的重要元素,通常结合绿地、景观小品与大小水系出现,现如今,我国城市滨水公园中出现的问题多是由空间组织不合理引起。基于此,以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阿尔泰游乐园为例,采用空间句法、Depthmap10.0软件,对比分析两处公园滨水空间可达性,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以期为寒冷地区城市公园滨水空间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贺超世  陈海霞 《现代园艺》2023,(8):111-112+115
为探究长沙县社区公园星沙公园春季植物应用情况以及景观效果,通过实地调查法,分析公园春季观花植物的种类、花期、花相及不同功能区植物景观。调查发现:长沙县星沙公园春季观花植物有20种,其中先花后叶类3种,花叶同放类2种,先叶后花类15种;花期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4月下旬;共包含4个色系,其中红色系和白色系运用最多;同时根据星沙公园景观存在的不足,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资源,改善公共绿化,增强城市活力并满足邻里需求的春季景观设计策略,为类似社区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肺,如今大力提倡"海绵城市"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园设计中加入了与之相关的生态设施,其中一个类型就是雨水花园。雨水花园不仅美观同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以成都桂溪生态公园的雨水花园为例,对其植物景观应用进行研究,从植物种类、植物结构、植物观赏特性和植物种植形式4个方面入手,进行实地调研并分析、总结,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希望为今后城市公园雨水花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是城市公园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是公园入口空间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文章以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荔枝公园为例,通过实景图和植物配置平面图,联系各城市公园的实际情况,探讨分析公园入口的植物配置,可供相关植物景观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