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采用槽栽方式,以罗拉为试材,设置10个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配比处理,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叶片酶活性、果实品质、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5处理外,各氮素形态配比处理的番茄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高于对照,T1处理NR活性最高为53.26μg·h-1·g-1,比对照提高了23.48%。适宜氮素形态配比可以改善番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其中产量以T5处理最高,达197 151.90 kg·hm-2,比对照增产25.23%。综合考虑各指标,本试验条件下T5处理,即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为1∶3∶5表现较佳,番茄产量最高,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100、10∶90、25∶75、75∶25、100∶0共5个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的营养液,对百合进行砂培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百合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以硝态氮为主的营养液有利于百合的生长发育,可显著提高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以及植株地上部、根部的含N量。其中NH4+-N∶NO3-N=25∶75(N3)处理百合株高、花直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根部N含量积累均达最大值,3个以上花蕾所占比例高,花期最长,说明N3处理的营养液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和花器官形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铵硝配比(CK,0∶100;T1,10∶90;T2,25∶75;T3,50∶50)对叶用莴苣生长及N、P、K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处理显著促进了叶用莴苣的生长,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和经济产量分别增加了15.77%和15.21%;而T2、T3处理的地上部鲜质量、经济产量则显著降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叶用莴苣植株的N、P、K积累量均表现为T1CKT2T3,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不同铵硝配比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在20.17%~65.31%之间;与对照相比,T1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下降了14.79%和4.24个百分点,而T2和T3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均显著增加。综上,营养液增铵10%可以促进叶用莴苣植株的生长及对N、P、K的积累,且显著降低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4.
氮素形态对白菜硝酸盐累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试验研究表明, 白菜生长适宜营养液的NH4+-N 和NO3--N (mmol/L) 配比为5∶5, 随着NH4+-N比例的增加和收获时期的延迟, 白菜中硝酸盐积累减少, 而游离铵含量增加, NH4+-N比例超过75 %时叶片中脯氨酸明显积累, 生长速率下降, 叶片含水率、根长都明显下降, 根系吸收P、K、Ca、Mg 等元素降低,白菜氨害明显。调节适宜的氮素形态比例, 有利于白菜生长和品质提高以及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扦插苗为试材,对葡萄幼苗分别按100∶0(T1)、75∶25(T2)、50∶50(T3)、25∶75(T4)及0∶100(T5)5种比例施用NO3--N与NH4+-N氮肥,以不施肥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氮素处理T2、T3和T4幼苗在各时期叶片中光合色素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CK和全铵处理T5(硝铵比0∶100);同时,处理T2各项指标均高于其它处理组,且处理T2与CK具有显著差异(P0.05);全硝态氮处理T1(硝铵比100∶0)各项指标与处理T3相近,且皆低于处理T2而高于处理T4,含硝态氮处理间各指标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氮素形态配比对莴笋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降低莴笋产量4.5%~13.2%,降低莴笋根重29.8%~48.2%,处理6除外;处理2和处理3莴笋VC含量提高15.6%~16.2%,,处理2增加莴笋可溶性糖含量14.0%,处理4降低莴笋氨基酸含量24.0%;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均降低莴笋硝酸盐含量达7.5%~42.0%,降低营养中硝态氮比例,增加铵态氮或者酰胺态氮比例提高莴笋全氮含量,对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不一致。综合分析表明,处理2(NH4+:NO3-=2(Cl):8)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苗期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黄瓜幼苗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涉及N1(NH4+-N∶NO3--N 为10∶0)、N2(NH4+-N∶NO3--N 为7∶3)、N3( NH4+-N∶NO3--N 为5∶5)、N4(NH4+-N∶NO3--N 为3∶7)共4 个氮肥配比处理,以施入同体积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的黄瓜幼苗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均高于CK,其中N3 处理明显高于N1、N2 及CK;N3、N4 处理的黄瓜根区土壤微生物总数较高,其中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
N1 和CK,真菌数量则低于其他处理;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均以N2 处理最高,N3 处理的土壤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氮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结论:施加氮肥可以提高黄瓜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硝态氮肥比例的增加能够提高黄瓜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脱氢酶活性,而铵氮肥比例的增加可以提高土壤真菌数量和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综合评价,设施黄瓜栽培以N3 处理效果最佳,即
NH4+-N∶NO3--N 为5∶5。  相似文献   

8.
以春冬茬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等量氮(N素)供应下不同硝铵态氮比例对番茄生长过程中N素代谢、吸收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量氮素供应的条件下,与CK(全硝态N)相比,处理T1(5%铵态N)、T2(10%铵态N)、T3(15%铵态N)、T4(25%铵态N)的番茄叶片中N素代谢关键酶及地上部硝态N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营养液中铵态N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叶片中谷氨酰胺还原酶活性随着铵态N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处理T4的番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硝酸盐含量相对于CK分别下降了45.5%与17.8%,谷氨酰胺还原酶活性相对于CK提高了50.2%。不同硝铵比通过调节氮素关键酶活性,进而对番茄氮素的吸收、分配等产生影响。适量增加铵态N比例能有效促进番茄对N素的吸收,提高番茄产量,但当铵态N比例增加至T4处理水平时,番茄产量及N素利用率均有显著的下降。T3处理番茄产量相对于T4处理提高了21.2%、N素偏生产力高于T4处理47.09g·g~(-1),N素收获指数达到0.48g·g~(-1),同时高于其它处理,是该试验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施氮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生理机制的调控,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通过盆栽的种植方式,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素对马铃薯株高、茎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350kg/hm2时,马铃薯各生长时期株高和茎粗达到最高;SOD活性随生育期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430 kg/hm2时最高;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最高;当施氮量为350 kg/hm2时,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施氮量符合关系式y=-0.006 4x2+2.6418x+115.6(R2=0.887 2**),并计算出马铃薯产量最高(491.27 g/株)时施氮量为206.39 kg/hm2。通过综合分析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等指标,马铃薯氮素最适施用量为206.39~350.0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铵硝配比对甜瓜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铵硝配比对甜瓜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获得优质高产为目的的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5个水平的铵硝配比(NH4+-N/NO3--N),依次为0∶100、25∶75、50∶50、75∶25、100∶0。【结果】2 a(年)试验结果表明,随铵硝比例的升高,甜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铵硝配比为25∶75时SP含量最高,铵硝配比为50∶50时SOD、CAT活性最高;MDA、SP含量以及SOD、CAT活性变化趋势相反,随铵硝比例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铵硝配比为50∶50时MDA含量最低;铵硝配比为50∶50时,甜瓜产量最高;甜瓜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铵硝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铵硝配比25∶75时最高,固酸比以及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为铵硝配比50∶50时最高,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趋势与上述营养品质指标相反,随着铵硝比例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铵硝配比50∶50时最低。【结论】铵硝配比为50∶50或25∶75较为适宜,有利于提高甜瓜叶片内源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含量,甜瓜产量和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氮肥利用率普遍较低的现状,选择阴山南麓地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和阴山北麓地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两个典型生态区,研究不同施氮量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变化、SPAD值与施氮量的关系以及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随着生育期进程的推进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马铃薯叶片SPAD值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马铃薯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表明马铃薯叶片SPAD值与产量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当叶片SPAD值超过一定值后,马铃薯增产幅度不再显著。武川县施氮量为225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46.2 t·hm-2;前旗施氮量为350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61.7 t·hm-2;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前期、块茎膨大后期以及淀粉积累期阴山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分别为43.4、41.5、40.7、34.6、32.0,阴山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则分别为49.3、49.1、44.9、37.8、35.6;基于马铃薯...  相似文献   

12.
利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蓝莓主栽品种"蓝丰"幼苗生长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和铵态氮比例的降低,植株的高度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硝铵比为1∶1时植株的长势最好;同对照(即硝铵比为4∶1)相比,全铵态氮溶液(即不含硝态氮)培养下的叶片面积和周长分别增加了64.1%和30%;当硝铵比为1∶4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达到最大值,比对照溶液(硝铵比为4∶1)分别增加了17.56%、280.6%和315.2%;尽管向营养液中加入氨基酸可以促进苗木生长并同时增强其光合能力,但并没有高比例铵态氮处理条件下的效果好。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硝铵比为1∶4的硝铵态氮素配施可以增强蓝丰的光合能力,从而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氮素水平处理对无土基质培彩椒生长及几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确定甜椒的最佳氮素施用浓度,为今后的甜椒生产的合理施用氮素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氮素含量极大影响了彩椒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氮素施用水平为5~15 μmol/L范围内,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增产,彩椒的最佳氮素施用浓度为15 μmol/L.当氮素施用量过低(2.5 μmol/L)和过高(20μmol/L)时对彩椒植株的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伤流液组分分析和植物营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铵硝配比(CK,0∶100;T1,10∶90;T2,25∶75;T3,50∶50)影响芥蓝生长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全硝态氮营养液对照相比,3 个营养液增铵处理均提高了芥蓝植株的生物量和伤流强度,其中营养液增铵25%(T2)处理的效果最好。T1 处理芥蓝植株伤流液中蛋白态氮和P 的流量与CK 相比显著增加;T2 处理芥蓝植株伤流液中NO3--N、P、K 流量均为最高;T3 处理芥蓝植株伤流液中NH4+-N、氨基酸态氮和蛋
白态氮流量最高,而NO3--N 和K 流量则显著低于CK。T1 处理和T2 处理显著提高了芥蓝植株N、P、K 的含量和积累量;T3 处理亦显著提高了芥蓝植株N、P 的含量和积累量,但显著降低了K 的含量和积累量。综合来看,营养液适量增铵(25%)处理的效果最好,可以提高芥蓝根系吸收能力,促进氮代谢,增加植株对N、P、K 的吸收和积累,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不同形态氮素对温室沙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研究了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及其不同比例对温室沙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营养液氮素中铵态氮的比例,可以促进秋冬季黄瓜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春夏季的早期产量。但对总产量无显著影响。施酰胺态氮素的黄瓜植株在秋冬季生育不良,但在春夏季生育正常。本试验还分析了不同形态氮素对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及多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营养液EC值与滴灌频率对温室西瓜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寻求营养液最优供给方式,为实现设施西瓜椰糠基质栽培过程中营养液的高效供给及标准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椰糠为栽培基质,设置了4个EC值水平(E1:0.15 m S·cm-1,E2:0.25 mS·cm-1,E3:0.35 mS·cm-1,E4:0.45 mS·cm-1)和2个灌溉频率(R1:2次·d-1,R2:4次·d-1),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共8组处理。【结果】西瓜不同生育期植株、根系形态指标及生物量随着营养液EC值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团棵期(15 d)和坐果期(30 d)均以E2处理为优,膨果中期(45 d)茎粗和叶面积分别以E3和E2处理为优;成熟期(65 ...  相似文献   

17.
以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Lour.)Olsson]中结球小的类型‘金娃娃’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正常光(200μmol·m~(-2)·s~(~(-1)))和弱光(100μmol·m~(-2)·s~(-1))下营养液中不同铵硝配比(0︰100、10︰90、15︰85和25︰75;总N浓度为5 mmol·L~(-1))氮素对幼苗生长以及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处理14 d后,正常光下,铵硝配比15︰85的处理植株长势最佳,较全硝态氮处理叶面积、株幅、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3.8%、30.5%、77.9%和72.9%。弱光抑制了幼苗的生长,植株叶面积、株幅和干鲜质量均低于正常光下生长的植株。弱光下幼苗叶片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H2O2)含量明显升高,植株遭受膜脂过氧化程度较高。铵硝配比10︰90处理较全硝态氮处理相比,植株叶面积、株幅、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0.4%、14.9%、55.9%和36.5%,而且显著提高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降低MDA和超氧阴离子含量,有效地抑制了膜脂过氧化。正常光条件下,铵硝配比为15︰85时植株长势最佳;弱光下,铵硝配比为10︰90时植株长势最佳,可降低膜脂过氧化物质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而提高幼苗耐弱光性。  相似文献   

18.
肖蕊 《中国蔬菜》2023,(1):90-97
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辣研102、苏椒5号为试材,进行0、70、140、210、280 kg·hm-2 5个施氮水平的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根据植株地上部干质量和氮浓度的关系,构建辣椒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评价其在辣椒氮素营养诊断研究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辣椒植株地上部氮浓度逐渐降低,干质量呈升高趋势,构建了2个辣椒品种统一的Nc曲线模型:Nc=4.39PDM-0.28,R2为0.93。模型检验结果RMSE为0.26,n-RMSE为10.08%,且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表明模型稳定性较好。基于Nc曲线推算的氮营养指数(NNI)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年份、品种、施氮量和生育时期下NNI变化范围为0.55~1.30,且NNI与相对产量(RY)呈线性回归关系,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及NNI,推荐贵州地区辣椒较适宜的施氮量为210 kg·hm-2。  相似文献   

19.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向土壤施等量纯氮,其硝铵比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和不施肥6种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硝铵比处理的葡萄果实硝态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00∶075∶2550∶5025∶75CK0∶100,硝态氮与铵态氮混合配施的果实百粒重、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总酚、总花色苷、类黄酮、单宁含量均高于全硝、全铵和CK,而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其中硝铵比为75∶25处理的葡萄果实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类黄酮、单宁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其果实还原糖、总花色苷、单宁含量与对照及其它4种施氮处理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硝铵比50∶50处理的葡萄果实百粒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说明硝铵比75∶25和50∶50是赤霞珠葡萄较适宜的氮素形态配比。  相似文献   

20.
氮素形态对菠菜硝酸盐及草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水培试验, 研究了不同铵硝配比对菠菜体内硝酸盐和各形态草酸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物量随供铵比例的增加先显著升高, 后显著下降, 在铵硝比为25 /75和50 /50时具有最高生物量。各器官的硝酸盐含量随着供铵比例的升高而显著下降, 叶片的草酸总量和可溶态草酸随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升高显著降低, 而叶柄和侧根的草酸含量在铵硝比为50 /50时最低, 主根的草酸含量也随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草酸在菠菜各器官的含量为叶片>主根>叶柄>侧根, 并且叶片含量要远远高于其它器官。菠菜体内的草酸以可溶态为主, 除在单独供铵处理的叶片中仅占总草酸含量的38%以外, 其它处理的均占草酸总量的69%以上。可见, 调节营养液中铵硝比例可以调控菠菜体内各形态的草酸含量。铵硝比为25 /75和50 /50时不仅有利于菠菜生长, 而且可降低菠菜体内的可溶态草酸和草酸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