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陈炯炯  杨文杰  杨丽  杨静 《现代园艺》2023,(10):192-194
设施栽培和育种综合实习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实习课程,在实习中增加课程思政内容尤为重要,除了“言传”思政内容,潜移默化“身教”传递给学生思政更为重要。分析了综合实习课程思政元素,提出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方向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具体从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融入、加入思政元素的考核改革等方面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谢兴斌  赵静 《现代园艺》2023,(1):198-199+202
专业课程教学应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园艺产品贮运学”是园艺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理想载体和平台。本研究从培养方案、教师思政培养、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变革。将思政教育添加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深入挖掘园艺产品贮运专业思政内容,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真正融合在一起,做到润物无声,用科学的思想占领头脑高地。本研究阐述了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园艺产品贮运学”的教学改革思路,不仅契合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入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将园林专业教育、园林岗位发展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从文化自信、生态文明、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方面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达到价值塑造的思政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注重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农林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三农情怀,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在大学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以高等院校“花卉栽培学”为切入点,根据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论述其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挖掘“花卉栽培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而探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融入这些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也能知农爱农,为社会主义三农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杜兴臣 《现代园艺》2023,(19):161-163
以涉农专业课“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教学现状,并基于OBE理念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花卉栽培技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如何通过培育教师课程思政新理念、课程思政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融合等,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OBE理念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创新涉农专业课思政教改方法,深度挖掘“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价值目标、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三融合,打造“一懂两爱”、可担重任的当今农业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李彩琴  宋雯佩  伍青  王俊  李娟  黄建昌  张宪智 《现代园艺》2023,(15):182-184+188
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在潜移默化中融入课堂,是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桥梁和抓手。以“园艺学通论”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等方面,深入探讨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途径,以期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爱国、知农、懂园艺的情怀,强化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和使命。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园林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应用分支,其研究对象及课程内容具有开展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在新农科背景下,从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探讨了园林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期切实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从“插花艺术”课程思政目标、路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等方面阐述了践行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融合的方法和措施;强调教学资源建设要必须、够用,线上教学组织要灵活、生动,线下课堂要有温度。以期为同类型课堂提供参考,推动教学改革发展,提升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高教40条指出,在"三全育人"体系构建过程中,高校在搞好原有思政类课程建设的同时,应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即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经过科学合理设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从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将思政原素与专业课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思政课程进行评估5个方面,论述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风景旅游规划”是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是黑龙江省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以“风景旅游规划”课程为对象,结合专业特色,基于教学内容体系,深挖各个单元思政元素,将思政教学有机融合于一流课程建设中,融合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构建基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风景旅游规划系统思维,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研究成果对于风景园林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具有一定借鉴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鹏  韦永强 《现代园艺》2024,(9):192-194
“园林工程测量”是一门蕴含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是实现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根据“园林工程测量”课程性质,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环节,通过资料查阅、企业交流、参加培训等形式,深挖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经过开发建设,形成了学科资源库、人物资源库、重大工程资源库、行业企业资源库、职业规范与职业标准资源库5大类型思政教学资源库,构建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互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三大模块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结果证明,通过“园林工程测量”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很好地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互促效果。  相似文献   

12.
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将生理学、植物学等课程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主要课程之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花卉栽培学教学中,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思想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当前园艺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提出以课程思政目标引领的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探索思政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案,将专业内容与思想政治元素有机结合,总结课程思政实效,为专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冷凝 《现代园艺》2023,(8):181-183+186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从景观学理论阐述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该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基本概念、发展方向、方法、思维、理念、程序等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加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课程思政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社会观,这离不开科学的教学安排。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基于思政课程建设目标,构建“构思-设计-实现-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协同模式,明确就业导向的多维度评估方式,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和居住区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4.
杨金红  李慧君 《现代园艺》2023,(2):193-194+197
对“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思政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从目标的设置、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考核方式的改进、课程思政的效果调查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高校把思想政治育人全面融入大学生人才培养系统,深入开展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示范课的建设,努力发挥课程的育人和示范作用,提升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农科类园艺专业的“植物生理学”专业课和通识选修课“水果品质与营养”为例,介绍了农科类专业课和通识选修课在建设基于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的教学理念,分析了课程思政的示范课建设的教学误区,最终提出了示范课的改革途径和具体方法,以推动思政工作贯穿到高校本科生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贾文庆  王艳丽  刘振威  何松林 《现代园艺》2022,(19):186-187+191
园林植物学是园艺、园林、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不仅可以陶冶生活情操,而且可以很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学。本研究依据培养计划,从教学大纲绪论、植物细胞组织和被子植物分类等授课内容,发掘“园林植物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深入阐述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关系,以期为园林植物学思政课程教学提供具体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7.
陈秀波  张晶红 《现代园艺》2022,(19):183-185+191
立德树人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根本,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而课程思政不单是指一门特定的课程,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高校的所有课程本身就含有传授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双重功能,因此,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学科相融合,充分挖掘专业学科的思政资源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高校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及方法设计上不断探索。大学“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从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性以及“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实践的途径等进行探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吕爽  刘守伟  王学征 《现代园艺》2023,(9):151-153+156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教育要贯穿始终,专业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挥思政育人作用。本研究在阐明开展“园艺设施工程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优势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并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翻转课堂及多元化考核等途径,将爱国主义、创新精神、绿色生态意识、职业操守、理想信念、团结协作意识等根植于学生心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实现课堂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教书育人”传统理念的延续与升华,实施好课程思政,将对高校生物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从凝炼思政主题、编制课程大纲,组织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式、建立教育评价等方面来探讨“主题式”教育在植物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从而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形式,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率,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在原有课程“教书”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育人”功能,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从而改变传统专业课教师只注重“授业、解惑”而忽视“传道”的弊端。专业课程中蕴含很多思政元素,授课教师通过挖掘专业课程知识点思政元素,在相应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掌握,对专业课程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课程思政,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育有机融合,提升了学生对“植物学”课程的喜爱程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德、智、体、美、劳中“德”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