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丹 《花卉》2020,(8):27-30
20世纪60年代建厂至今,韶钢的园区规划和设施已跟不上时代需求,需进行改造升级,不仅是绿化外衣的提升,还有内在隐患的改造。生态安全、产城融合、活力形象是这次设计中待解决的三大厂区问题。本文以韶钢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论述了钢铁厂景观升级改造规划优化策略应用,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究"生态先行,景观融合"的生态治理理念在蒙自市犁江河生态治理与景观打造中的方法与实践,分析总结犁江河生态型河流景观建设策略与措施,并探究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中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各方面。通过改造犁江河原浆砌石护岸,打造以生态土堤为主的河道护岸形式;在河道改造设计上,遵从原河道自然形式,禁止裁弯取直,尽量恢复河道原生自然形态;同时,进行河道生态景观设计,通过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使河流达到水清岸绿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唐菁 《花卉》2021,(18)
为提升钢铁厂植物景观水平,落实碳中和生态理念,本文以南北地区钢铁厂植物景观风貌的差异化为题,提出植物配置设计中的部分理论和实践基础。选取南北地区两家均注重生态和景观展示的较有代表性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做探讨,就植物风貌差异化方面,从植物生长条件、植物品种类型、地域文化特色、景观设计手法的不同进行简单分析,供景观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博白县人民公园升级改造设计为实例,通过对公园的主要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公园的绿化环境与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镇公园升级景观改造规划的目标定位、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并从道路规划、绿地种植规划、景点设施规划、管理与服务设施规划、融入当地文化、防火防灾规划等方面的升级改造进行了说明。通过景观升级改造规划设计,使城镇公园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功能更齐全,环境更优美、更生态,更能满足现代城市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废弃采石场逐渐增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经济、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在废弃采石场的治理研究方面,虽然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基本上都是从单一的生态恢复方面来对其废弃采石场进行整治的,实践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通过运用景观改造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废弃采石场景观改造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要分析风景园林中景观的生态设计相关内容,首先分析景观的生态格局,然后探讨景观生态格局的特征,从异质性、整体性和局部性3方面进行总结。最后分析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的作用,能够减小人为改造手段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能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保证风景园林功能区域划分合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重庆钢铁厂旧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价值分析和区位分析,确定发展工业文化创意、工业旅游、生态休闲的转型目标,提出保留特色、综合现状、灵活设计、分期改造的改造思路,并以具体设计方案的形式,从厂区建筑改造与生态修复设计2方面对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陈健怡 《花卉》2019,(12):38-39
作为城镇最具有活力的滨水区,不仅起着生态廊道作用,同时还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如何营造和谐自然、有魅力的滨河景观,是园林工程师共同关注与研究的课题。基于此,笔者通过结合滨河景观改造项目,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滨河景观改造策略,通过滨河景观更新,以营造人与自然共生滨河景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道路升级改造项目不断增多,对道路绿化景观要求也日益提高。本文以宜昌BRT东山大道改造工程为例,在对既有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改造后道路使用功能要求,对道路绿化改造工程植物配置进行设计研究,总结出一些道路绿化改造设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的生态和谐发展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为解决县级城市景观建设已有的问题,结合黑龙江省桦川县的景观改造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对现阶段城镇绿化中存在的绿地留存量不足、景观结构不完善、空间绿量缺少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带状景观建设为主要形式,以"四季景观,生态长廊"为目的的设计策略,以此促进城镇的生态、景观、文化等多位一体的特色城镇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1.
胡秀娟 《现代园艺》2019,(12):86-87
通过文献查阅、类型分析、实地调查研究和设计实践等研究方法,整理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症结,从城市美化改造的角度出发,探讨出家庭园艺景观整治方法,从而为当前生态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居住建筑家庭环境改造和设计工作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陈香君 《现代园艺》2022,(6):120-121,124
河流滨水空间是城市滨水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设计和景观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人文内涵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改造提升复合滨河空间景观,提出了"绿化、净化、活化、文化、亮化"的"五化"滨河景观提升策略,并具体运用到嘉兴市平湖塘滨河景观的系统性改造提升设计中.通过采用基于当前植被群落的景观空间提升、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陶彦松  区智 《现代园艺》2023,(10):91-93
面对当下乡村旅游消费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需在传统村落房屋、街巷、广场、标志性景观、周边水系等景观基础上进行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改造设计。围绕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玩赏、文化消费需求导向,考虑不同乡村地区存在的地形地貌、建筑文化理念、景观审美观念,以传统村落景观为例,对传统村落景观中的宏观生态环境、中观建筑及空间结构、微观旅游体验景观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在保留与还原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完成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格局、建筑结构、生态及服务环境再造,以满足乡村旅游民众的生态性、文化性与娱乐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绿色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发展,本文以广东省首例实施装配式锚杆生态挡墙景观项目为依托,探究装配式锚杆生态挡墙景观的应用原理、结构形式;分析其相较于传统挡墙的景观应用优势;提出设计思路及方法,总结建造流程及实施主要难点;结合广东地区气候条件提出景观植物选配策略,以期为后续相关工程的设计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实质上是对生态空间不同角度的研究,景观生态重建指的是在景观设计中,利用废矿、废地的生态环境,采取合理的开发方式来进行设计,使得生态资源再利用。对于这种有许多废矿、废地的矿区废弃地来说,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对于矿区废弃地的改造是十分复杂的,我们要遵循景观生态学所提出的原理,从分类、建模、可行性分析来按步骤进行设计,提供合适的条件,最终进行废地重建,实现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肖懋汴 《现代园艺》2023,(14):107-109
公园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何在满足功能需求和生态环保的基础上,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符号,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公园景观颇有研究意义。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萍乡市鳌洲公园二期景观工程为例,阐述了传承萍乡鳌洲书院文化的公园总体构思、规划布局和文化节点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实践探讨传承书院文化的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郑迎春 《花卉》2022,(2):49-50
为了在保留农村特色的基础对农村环境进行改造,我国逐渐实行了农村景观生态规划项目;需要做好新农村生态文化景观设计,并让乡村地区的环境和经济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本文以绿色发展理念下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化景观的设计详细策略,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市岚园路街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岚园路街道的特色与现存问题,提出设计目标、对策及策略。即在街道整体景观整治、提质与提升中,贯彻生态、文化和商业的融合这一理念。在尊重街道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延续文脉,注重生态的和谐、商机的培育,对重点景观节点进行深入设计,营造新的街道视觉形象,从而提升街道素质。  相似文献   

19.
步道在各地园林景观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一个城市的亮点,但乡村步道多年来一直不被人们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建设被作为重点,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旅游最大的卖点,设计应推动乡村特色生态保护、传统村落、自然风貌等的有机结合,反映到景观步道设计中就需要其有艺术特色和一定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乡村本土文化,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目的是以文化传承及休闲旅游型模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村落景观改造设计项目,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将进坑村改造设计为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景观项目。  相似文献   

20.
李美蓉 《现代园艺》2019,(12):88-89
基于景观生态学、森林美学及园林艺术的基础理论,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从生境、画境、意境3个层面探索城市森林营建策略。结合看丹村留白增绿项目的设计实践,总结景观游憩型城市森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