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建设幸福家园的愿望基础,又有助于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基于人群需求视角,以嘉兴市中心城区为例,以百度POI数据为基础数据,引入服务压力指标量化评价各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依托影响人群游憩活动的POI数据,反映城市不同空间人群对城市公园绿地的需求程度。结果表明:(1)嘉兴市中心城区大型公园多分布于城市核心区外围,中型公园多为集中分布,小型公园数量明显不足;(2)部分片区公园类型单一且绿地量供给不足,导致公园绿地服务压力过大;(3)人群绿地需求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并呈现出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本研究例证了大数据和GIS的结合运用于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的可行性,以期为未来城市规划决策以及空间政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可达性是评价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性及其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可达性优劣直接反映绿地服务范围的大小。文章利用缓冲区分析法,分析赤峰市城区内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及服务面积比。结果显示,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偏低,服务区集中,服务覆盖力不够,绿地类型结构欠均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  张林 《北方园艺》2010,(12):115-118
为更准确地反映哈尔滨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服务情况,推动城市公园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的合理化和公平化,现从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出发,基于GIS分析平台从可达性和服务效率2个角度对哈尔滨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服务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可达性分析得到研究区在500 m和1 000 m服务半径范围内分别只有13.67%和28.99%的区域能够在发生灾害时快捷迅速地到达公园绿地;通过基于人口的服务效率分析得到在500 m和1 000 m服务半径范围内分别只有23.8%和51.89%的研究区人口能够在发生灾害时及时到达公园绿地避险。由此可知,哈尔滨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公园绿地数量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哈尔滨公园绿地防灾避险服务的公平性和服务效率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是为了给城市公园建设提供建议,使凯里市城市公园建设更具合理性。基于卫星影像图和ARCGIS10.2平台,对凯里市城市公园绿地自动生成不同等级的缓冲区进行统计分析[1]。结果表明:凯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心主要在城市东南部,忽视了西面郊野公园的开发建设,有超过1/3的居民没有得到较好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说明凯里市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缺乏科学性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使用后评价(POE),对沈阳市铁西区公园绿地的居民游憩需求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基于居民主观可达性的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策略。以期为公园绿地的后期建设和布局优化提供一种新思路,并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使用后评价(POE),对沈阳市铁西区公园绿地的居民游憩需求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基于居民主观可达性的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策略。以期为公园绿地的后期建设和布局优化提供一种新思路,并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城市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充分发挥绿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解决好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功能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问题。现行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项指标为主,这种方法没有将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空间格局凸显出来,因此,不够全面,引发了经济、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左守武  王梓  杨英军 《现代园艺》2023,(8):160-162+166
以洛阳市洛龙区城市绿地为研究主体,运用GIS软件的网络分析法,基于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汽车4种交通出行方式,定量分析不同交通方式的城市绿地可达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交通方式的洛阳市洛龙区城市绿地可达性较好,其中,洛龙区城市绿地整体步行20min,有效服务范围覆盖了洛龙区面积的30.3%;基于自行车的可达性比步行更高,20min的自行车服务范围覆盖洛龙区59%的面积;20min的电动自行车服务范围覆盖洛龙区68.8%的面积;机动车20min的可达面积为80%,覆盖了洛龙区大部分区域,是3种交通方式覆盖度最高的。综合多个方面影响因素,对洛龙区绿地可达性进行量化计算和评价,基于不同交通方式的可达性,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权衡城市生态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对于开发和建设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能力、区域分布等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适用公园绿地建设评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王晓俊 《北方园艺》2010,(2):139-142
构建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公园绿地是老龄化社会的迫切需求。现对南京市3个公园绿地老龄使用者进行访问和问卷调查,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等规模的公园且有专门管理团队的公园更受老年人欢迎;休息座椅、小广场、园林建筑等设施是老年人在公园绿地活动喜欢的设施,但相对较为缺乏,公园来园安全程度较好;老年人对全市公园建设较为满意,同时老年人希望全市公园绿地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增加数量、扩大面积。  相似文献   

10.
汤晓宇  梁峻  蒋文伟 《现代园艺》2021,(5):38-39,202
国内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多数以城市尺度为主,而小城镇的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与城市相比区别较大,以往采用的研究方法适用性较低,因此本研究以苍南县藻溪镇为例,以GIS技术为支撑,利用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当地道路网络属性特点,构建网络数据库,探讨小城镇居民不同出行方式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并结合当地城镇用地分布特点,综合评价小城镇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同类小城镇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2000-2022年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490篇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557篇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分析软件对国内外公园绿地安全性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整理该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国内以城市绿地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及城市公园安全评价、策略研究为热点,国外研究热点则体现在公园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城市公园行为活动安全和城市公园安全感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山地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仁市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技术,建立绿地景观空间数据库,并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数。在对现有的铜仁市绿地景观格局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与建议。结果表明:铜仁市中心城区绿地总面积为1 267.59m~2,绿地率为29.55%,人均绿地面积为31.91m~2;各景观类型斑块边缘较为复杂,斑块比例和面积差异较大,分布不均;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破碎化程度较大,未能充分发挥生态作用;老城区公园绿地过于集中,而新区公园分布不均,可达性和利用率较低。建议在今后的城市绿地建设中,改善斑块类型,增加中、大型斑块数量,优化斑块布局,合理规划各类景观绿地,尤其注重道路绿化与山体绿地的开发利用,使绿地斑块之间的生态流动性加强,服务半径增大,空间分布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优化长沙市望城区建成区(高星片区)公园绿地的布局结构,给其他类似的城市作出参考,以长沙市望城区建成区(高星片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其公园绿地现状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指出公园绿地总体布局不均衡、类型欠丰富、植物景观设计较单一、设施设备不健全、管理养护粗放等问题。最后结合望城区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城市特色,提出新建公园绿地合理均衡布局、增强植物群落类型、增加公园设施设备、规范管理养护制度等措施,强化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现"宜居望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杜康 《现代园艺》2024,(9):153-155+180
为探讨以健康为基础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和探讨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的健康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对居民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绿化覆盖率、公园设施等因素与居民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同时,本研究还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的建议,包括加强绿地规划与管理、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加公园设施等,以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的健康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保定市为例,对公园绿地中养护管理、绿化程度、前期设计不完善,修剪养护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优化的方法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直接影响着城市公园的功能效益的发挥。通过对公园布局、植物配置的优化设计,加强公园绿化景观的建设,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城市装点一片休闲、娱乐环境。  相似文献   

17.
张露曦 《现代园艺》2023,(24):129-131
滨水空间是塑造城市性格,提升城市空间价值和活力的重要元素,通常结合绿地、景观小品与大小水系出现,现如今,我国城市滨水公园中出现的问题多是由空间组织不合理引起。基于此,以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阿尔泰游乐园为例,采用空间句法、Depthmap10.0软件,对比分析两处公园滨水空间可达性,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以期为寒冷地区城市公园滨水空间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尚玲 《北方园艺》2011,(16):122-124
创建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柳州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课题项目研究,在生态公园概念提出的基础上,阐明创建生态公园的核心理念,结合柳州的地域现状提出调整植物种植结构、提高公园绿地水土涵养能力和土壤肥力、实施“招鸟工程”等创建生态公园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以期对现代城市公园的后续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公园草坪土壤钙素分布特征,以长春市公园草坪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研究区域内7个公园草坪土壤的全钙、交换性钙、酸溶性钙、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pH),分析城市公园草坪土壤钙素垂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草坪土壤中全钙、交换性钙及酸溶性钙的含量伴随土层加深呈增长趋势;2)土壤全钙与交换性钙、酸溶性钙在各土层均表现为显著相关(P0.05);3)土层土壤pH伴随土层加深呈逐渐减少趋势,与土壤全钙、酸溶性钙、交换性钙含量呈负相关关系;4)土壤有机质含量伴随土层加深呈逐渐减少趋势,与土壤全钙、酸溶性钙、交换性钙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城市公园草坪土壤发育与肥力的状况,可以揭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公园草坪绿地土壤钙含量的分布特点,从而为公园自然绿地的保护和人工绿地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城市公园绿地设计及改造——以大连市劳动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城市公园绿地改造的意义和特点出发进行论述。根据现代城市公园绿地“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和把“绿”还给人们的理念,阐述大连市劳动公园在多次绿地改造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