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月圆 《现代园艺》2023,(5):198-200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在深入梳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模块为例,挖掘其中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实践证明,将思政内容引入专业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主动性,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秀波  张晶红 《现代园艺》2022,(19):183-185+191
立德树人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根本,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而课程思政不单是指一门特定的课程,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高校的所有课程本身就含有传授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双重功能,因此,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学科相融合,充分挖掘专业学科的思政资源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高校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及方法设计上不断探索。大学“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从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性以及“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实践的途径等进行探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炯炯  杨文杰  杨丽  杨静 《现代园艺》2023,(10):192-194
设施栽培和育种综合实习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实习课程,在实习中增加课程思政内容尤为重要,除了“言传”思政内容,潜移默化“身教”传递给学生思政更为重要。分析了综合实习课程思政元素,提出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方向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具体从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融入、加入思政元素的考核改革等方面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居住区绿地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为例,详细介绍了整个教学设计过程。通过实例分析,探究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得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该将知识的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知识的显性教育和认知的潜移默化相结合。课程思政应以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如今居住区的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等,已经成为判定一类城市综合化建设质量的核心标准,而当中的景观设计理念,正是凭借民族文化优势发展的,其主张以自然为基础、人员为核心,布置清新优雅且生态适宜的居住区环境,借此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因此,需要房地产开发商家多加关注。本文分析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贯穿融入文化特色的必要性,并就现代居住区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融合应用的路径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从民办高校的教学背景出发,以开放型思路办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思路,分析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以广东培正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为例,从培养模式、教学模块、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特色培育等方面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办学壁垒,提高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探究了其开放型课程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7.
王丹 《现代园艺》2023,(18):190-192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具备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基于此,该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挖掘园林景观设计蕴含的思政元素,梳理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建设途径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旨在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8.
王琳  向潇潇 《现代园艺》2024,(10):190-192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思政建设需要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以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园林设计”为例,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中分别引入“生态文明”和“工匠精神”2个思政主题,提出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以澜茵山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从山地住宅区概念及特点、地形处理、景观空间建设、绿化环境设计等方面,对山区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从不同层次上塑造出具有特色的山地住宅小区景观。  相似文献   

10.
魏雷 《现代园艺》2023,(19):192-194
基于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结合时代与社会需求,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针对性课题项目研究为导向,从选题内容、研究方法、平台资源、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实践,以期为环境设计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中,人们对居住区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性化景观设计变得必不可少。笔者就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通过探究与分析当今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文献等,探索出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如何实现的道路,做到真正的人性化关怀,实现其设计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转变为人们提供"诗情画意"的栖居环境。对新中式风格而言,结合了中国文化、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传统民居设计手法,运用到当今的居住区空间内,不仅可以构成全新的居住空间的布局形式,而且可以更加突出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从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的理论谈起,并把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和新中式景观设计进行比较,浅析新中式风格如何应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3.
陈接元 《花卉》2016,(16):35-36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于居住区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景观设计中应改进的措施与对策,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鲍越 《现代园艺》2024,(10):174-176
提升高职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高职园林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现状,构建了教师课程思政核心能力构成体系,通过挖掘课程思政专业要素、改造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拓宽课程思政教学场地等措施来提升其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建设绿色节约型的居住区景观需要我们以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原则,尽可能解决环境问题。通过探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几大原则,具体分析了居住区硬质、软质以及水电景观的设计,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景观设计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将实际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学习,对掌握景观设计技能十分有效。同时项目化的教学也使学生了解到景观项目的运作流程,为今后的设计工作积累了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景观设计关系到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在设计中要遵循人性化原则,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为出发点,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增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分析了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要点,探讨了基于人性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措施,期望对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与营造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主要从居住区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和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两个方面来分析当今我国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9.
范利飞 《北方园艺》2012,(18):116-119
分析了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的意义和作用,从居住区水景设计形式、设计原则、设计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探讨了现代居住水景设计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其可持续性发展,以期通过分析水景景观设计来改善和提高现代居住区环境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靳磊  张萍 《现代园艺》2024,(1):178-180+183
“园林树木栽培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属于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从“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路径的探索入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合理地融入价值观、“工匠精神”和中国农业传统文化等教学元素,在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从而达成学生“知农、爱农、乐农、从农”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