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利用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实时监测数据,对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非常清新,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城区;其离子浓度由外向里、自下而上逐渐升高;生态空间变化为水环境>林水环境>林地环境>道路环境。每天20:00到凌晨6:00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持续较高,最高浓度均值达2 538 cm-3,17:30—18:30负氧离子浓度相对较低,最低值达1 306 cm-3。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在8月,最低在1月。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温度、PM2.5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城区空气负氧离子的日变化及其与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以浙江省丽水城区为研究地,使用KEC-900负氧离子测试仪连续测试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并与环境、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城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05:00和20:00;负氧离子浓度(Y)与环境因子AQI(置)、PM2.5、PM1、SO2极显著相关,与气象因子的气压(孔)极显著相关;预测模型Y=-0.729 1X1-30.396 3X2 +31 624.92.[结论]该研究可为城市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开化县空气负氧离子的日变化及其与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开化负氧离子浓度大致呈正弦波分布,6:00左右达到最高值,13:00和20:00前后达到最低值。影响负氧离子浓度的气象因子主要是露点温度和PM10,且均与负氧离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但并非单一的负相关关系。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主要受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经检验,所建立的负氧离子浓度预测模型可为开化空气负离子浓度预报提供参考,并为开展旅游气象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查明城市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方法】以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公园内3种优势植物群落和公园周边1个空白对照进行实地监测,对人体舒适度、PM2.5质量浓度、空气负离子浓度等康养环境因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能够明显提高人体舒适度,在夏季最为显著,提高18.2%;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在春季14:00和夏季12:00之后是较为舒适等级,秋季全天是较为舒适和舒适等级,冬季全天为极不舒适;城市森林公园内人体舒适度季节排序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城市森林公园对PM2.5质量浓度有一定的消减作用,消减能力在夏季最大,消减率为9.25%,其次是秋季7.56%,全年平均消减率为7.00%;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春季、夏季、秋季平均空气质量等级均为优,冬季为良,日变化呈现早晚高、白天低的特点,在10:00—16:00时间段较低,冬季16:00后容易出现污染天气状况。城市森林公园四季均可以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在秋季和夏季较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丽水市各县(市、区)环境监测站官方数据,对丽水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丽水市空气负氧离子年均浓度整体较高,呈现出中心高周边低、南边高北边低的特点。庆元县为全市空气负氧离子最为丰富的区域,庆元百山祖景区全年均值为18个4A景区中最高。负氧离子浓度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春季略高于冬季。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逐月上升,平均最高浓度出现在8月。夜晚的负氧离子浓度高于白天,最高浓度均值出现在20:00—22:30,最低浓度均值出现在11:00—13:00和17:30—18:30。丽水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与温度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雨天>晴天>多云>阴天。此外,丽水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与PM2.5负相关;水环境>林水环境>林地环境>道路环境。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包头市逐日负氧离子实况资料,分析了负氧离子冬春季、月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头市负氧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月和日变化,春季负氧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冬季,月平均最小浓度值出现在1月,最大浓度值出现在5月,夜间负氧离子浓度高于白天;负氧离子浓度变化与相关气象要素关系密切:月平均浓度与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景宁县已建的负氧离子监测站为基础,开展了森林康养的负氧离子浓度成效分析。结果表明,景宁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达2758个/cm~3,空气特别清新;各月份中,8月负氧离子浓度最高,4月份和9月份较高;景宁负氧离子浓度存在四季变化,最高峰值出现在夏季和秋季;日中负氧离子浓度呈现出清晨较高,夜晚20时后再次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景宁县森林资源与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业。  相似文献   

8.
利用廊坊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公布的PM2.5质量浓度的实时观测数据,对廊坊市区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人们根据污染特征选择出行和开展户外活动。结果表明,全年PM2.5质量浓度日内逐时平均变化呈现双峰特征,白天6:00—9:00污染较重,夜间21:00至次日3:00污染最严重。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征。秋季与冬季PM2.5质量浓度日内变化趋势大致相似,但是峰值和谷值出现时刻有区别,夜间PM2.5质量浓度高于白天;夏季PM2.5质量浓度在白天与夜间的变化幅度都偏小。一周内的PM2.5质量浓度周末总体上高于工作日。周末的浓度变化范围较大,且星期日的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沈阳树木园栎林内空气负离子的时间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对栎林内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风速、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栎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趋势,一天中8:00和20:00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14:00时浓度最低。月变化以7月份负离子浓度最高,4月份最低。从季节上看,空气负离子浓度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同负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各气象因子中,湿度(p0.01)和风速(p0.01)分别对负离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温度(p0.05)对负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云和县环保局城区环境监测站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PM2.5逐时数据,以探究PM2.5浓度的气候分布特征。结果显示:PM2.5逐小时浓度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北京时间7:00—9:00;春节等特大节假日PM2.5浓度值与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活动关系密切;PM2.5月平均浓度呈现波峰波谷分布,浓度值在冬季最大然后降低并在7—9月达到全年最低,秋季开始增大并在冬季达到最大。秋冬季节日平均浓度变化存在12 d左右的变化周期;冬季PM2.5日平均浓度变化幅度大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1.
于2015-2017年的5-10月份,采取定位观测研究方法,在齐齐哈尔市城市森林中选取6个固定观测区,包括16种林分类型,在每个林分类型中设置固定观测点,进行逐月连年观测空气负离子浓度、正离子浓度以及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获取有效观测数据18万个;对观测数据系统全面分析,探索城市森林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及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经3 a连续观测,齐齐哈尔市城市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一般是早晨(06:00-08:00)达到峰值,随后下降,至中午或下午最低,晚上18:00左右再次出现峰值;负离子浓度最高值可达2000个/cm^3左右、最低值在300个/cm^3左右。齐齐哈尔市城市森林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一年中的变化规律,从5月份开始逐月上升,到9月份达到峰值,从10月份开始下降,负离子浓度5月份最低,9月份最高。齐齐哈尔市城市森林各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水平有所不同,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水平最高,夏季略低于秋季,春季最低。  相似文献   

12.
龙岩国家森林公园冬季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6年1月份连续7 d,对龙岩国家森林公园5类游憩地15个检测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气象因子等数据进行实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园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均值为7 108.06个/cm3,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具有保健效果的浓度;(2)园内林地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为双峰式,在07:00—09:00出现第1次峰值,在13:00—15:00出现第2次峰值;次生林在13:00—15:00达到1 d中的最高值;茶园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整体呈现从07:00—17:00逐渐下降的趋势;动态水的峰值出现在09:00—11:00,15:00—17:00 2个时段内;(3)园内日均负离子浓度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水体旁、茶园、次生林、空旷地、天然林;(4)气象因子与负离子浓度的相关性研究显示,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同气压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沧州市近 40 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沧州市气象站1971~2010年期间小型蒸发皿(口径20cm)蒸发量资料,对近40年沧州市蒸发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沧州蒸发量变化较大,在年内呈波状分布,蒸发量最大的为6月,最小的为1月;近加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呈总体下降趋势,蒸发量最大为2273.3min,出现在1972年,最小为1681.4mm,出现在1990年,年最大蒸发量与最小蒸发量相差591.9mm;近40年一年四季中夏季蒸发量最大,变化幅度也最大,春季次之,冬季蒸发量及变化幅度最小;不同季节蒸发量变化趋势不同,蒸发量下降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夏季无明显变化,而冬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沧州近40年蒸发量年代际变化呈波状变化,整体下降趋势;年代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为各年代最高值,平均蒸发量为1958.6mm,高出近40年平均值39.7mm,21世纪以来蒸发量为1880.9mm,为各年代最低值,比平均值低38.0mm。  相似文献   

14.
利用Brewer分光光谱仪观测资料分析青藏高原拉萨站近几年大气臭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萨上空臭氧主要分布在15~35 km,反演结果的峰值出现在21~25 km。对比拉萨四季臭氧垂直分布发现,它们在平流层中上层的差异不大,且在36 km以上的分布大致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从地面到21 km,冬春季的臭氧数密度大于夏秋季,近4年来拉萨的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变化不大,臭氧总量的极值出现在冬春季节,臭氧总量的月平均值在8和9月较低,2008年6~9月臭氧低值的持续时间是近几年中最长的,达23 d。  相似文献   

15.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安吉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生态系统进行观测,获得2014年(小年)和2015年(大年)毛竹林水气通量数据,并结合相关气象数据,对毛竹林大、小年水气通量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生态系统无论在大年还是小年水气通量值都为正值,月平均日变化和季节日变化都呈现单峰曲线;2015年8月份水气通量值最高(0.038 g·m~(-2)·s~(-1)),大于2014年7月份最高值(0.032 g·m~(-2)·s~(-1)),2014年水气通量值最低值出现在12月份,为0.009 6 g·m~(-2)·s~(-1),2015年水气通量值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为0.011 g·m~(-2)·s~(-1);季节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水气通量值都是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季次之。大年毛竹春季受发笋抽叶的影响虽然大于秋季,但蒸散量却小于秋季;而小年春季降水量与蒸散量都小于秋季;大小年毛竹林各季节净辐射日变化都表现为单峰曲线,且水气通量与净辐射都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受大小年差异的影响,大年春季的R2大于秋季R2,而小年则秋季R2大于春季R2。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6年5月、9月、11月、2月在浙江南部外海26°00′-28°30′N,121°44′-125°44′E海域测得温度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平均水温:春季23.40℃,夏季25.85℃,秋季23.41℃,冬季17.48℃;底层平均水温:春季17.26℃,夏季20.78℃,秋季22.27℃,冬季18.36℃。垂直分布上,春季在50~80m存在0.11℃/m的温跃层,夏季在30~70m处温跃层强盛,约为0.20℃/m,秋季0~10m处有逆温层,50-70m处存在0.19℃/m的温跃层,冬季均匀层增厚,温跃层消失。  相似文献   

17.
在剑湖选择11个采样点,于2011年1月、4月、6月和10月按季度4次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52种,主要为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环节动物种类。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差异明显,密度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生物量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各采样点全年密度为16~23840个/m2,最高密度出现在采样点A左,最低密度则在采样点E右;生物量全年为1.68~2343.47 g/m2,以采样点D最高,采样点I最低。Margalef丰富度指数全年为0.10~2.75,最高值出现在秋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Shannon -Wiener 指数、Simpson生物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全年分别为0.09~1.09、0.03~0.65和0.03~1.43,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均出现在冬季。  相似文献   

18.
华东楠叶绿素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季节华东楠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华东楠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较小.夏季8:00-18:00,F0、Fm、F'm、Fv、Fv/Fm、Fm/F0、Fv/F0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12:00左右出现最低值,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14:0...  相似文献   

19.
总结城市绿地内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影响OC和EC质量浓度变化的因素,为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依据。选取4种绿地(居住绿地、商业绿地、广场绿地和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智能中流量TSP采样器采集绿地空气中的PM2.5,通过热光反射法(TOR)检测样品上OC和EC的质量浓度,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4种绿地内OC和EC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一致,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春、夏、秋3个季节OC和EC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一日双峰”型,8:00-12:00和16:00-20:00为早、晚高峰,12:00-16:00和20:00-次日8:00出现低谷值。二次有机碳(SOC)质量浓度为春季(2.84±0.27 μg·m-3)、夏季(2.82±0.32 μg·m-3)、秋季(2.99±0.34 μg·m-3)和冬季(3.15±0.25 μg·m-3),分别占OC质量浓度的29.50%、11.96%、25.47%和32.12%,表明二次污染在各季节均存在。冬季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是PM2.5中OC和EC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