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土壤盐碱改良剂施用量及施用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碱改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松土、保湿、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促进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比传统的工程水利和生物改良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效果好,可较好的解决滨海盐渍土盐、板、瘦的问题,是一项改良治理滨海盐渍土的新措施.通过此技术的推广实施,可提高作物产量,扩大可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选用蚯蚓粪为改良材料,以海南滨海盐渍土为改良对象,根据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设置0∶20、1∶20、2∶20、3∶20、4∶20等5个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种植蕹菜,研究蚯蚓粪不同施用量对蕹菜生长和滨海盐渍土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蚯蚓粪与滨海盐渍土体积比为1∶20~4∶20时显著促进了蕹...  相似文献   

3.
中亚滨藜的耐盐性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试验研究了中亚滨藜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盐水浸泡试验,发现中亚滨藜种子在NaC l浓度<0.9%的溶液中可正常发芽。盆栽和田间耐盐试验表明,中亚滨藜的耐盐能力在15g/kg左右,耐盐极限为20g/kg左右。中亚滨藜种植试验表明,种植中亚滨藜能够有效的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N、P、K的含量。研究证明中亚滨藜是一种耐盐能力很强的盐生植物,对滨海盐渍土具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本研究对滨海盐渍土的生物改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工降水条件下土壤脱盐动态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并结合野外灌水脱盐实验,对比分析了土壤和淋溶液中的电导率、盐基离子以及pH的动态变化,探讨了滨海盐渍土灌水脱盐的动态规律与机理,为节约用水和盐渍土改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滴灌淋洗土壤盐分效果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用0.71%的滨海盐渍土做草莓和黄瓜盆栽试验时,发现了滴灌具有较强的淋洗土壤盐分的性能;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初步研究滴灌淋洗土壤盐分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滴灌洗盐控盐,可使滨海中、重度盐渍土的0~20cm的土层含盐量降到0.15%左右,形成“脱盐淡化层”,能够实现蔬菜生产,为滨海盐渍土的开垦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Medina对盐渍土改良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在滨海盐渍土上,使用Medina土壤活化剂和腐植酸能产生减少土壤盐分含量,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水平,消除土壤板结等改良盐渍土的效应,同时具有促进作物种子萌发,促进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扩大森林资源,加快盐碱土改良和造林绿化步伐,探明盐渍土壤中的盐基组成及其危害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对山东省内陆与滨海两大盐渍土区分别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农田)相比,盐渍土的土壤电导度过大(比内陆区大30~134倍,比滨海区大22~35倍),土壤钠含量过多(比内陆区多68~266倍,比滨海区多28~63倍),而且绝大部分(645%~914%)以代换性和水溶性Na+状态存在;同时内陆盐渍土的盐基Mg2+、滨海盐渍土的盐基K+也显著高于对照地,这是产生土壤盐害的主要原因。内陆区盐分上重下轻,滨海区盐分下层较重,在土壤综合改良利用实践中,应针对不同地区盐渍土的发生、形成及其剖面分布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豆科牧草用于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可性行。[方法]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种植豆科牧草林生山黧豆和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地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结果]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相比,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和林生山黧豆的人工草地的土壤盐分含量明显降低,0~40 cm土层脱盐最为强烈,脱盐率达47.8%~48.8%,土壤盐分分布由柱状型转变为底积型;0~20 cm土壤pH值明显降低;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8.4%、42.5%和95.6%、69.8%。紫花苜蓿草地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的盐分离子运移存在着差异。[结论]中度盐渍化土壤种植紫花苜蓿,轻度盐渍化土壤种植林生山黧豆,是生物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曹妃甸滨海盐渍土原土改良绿化技术的研究,探索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与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分析曹妃甸滨海地区原始生态环境特点及盐碱地的形成和分类;探索原土绿化的防盐排盐控盐工程技术;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积累盐碱地栽植和养护管理技术及次生盐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德州市土壤盐渍化概况及改良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德州市土壤盐渍化分布概况及主要改良利用技术,对轻度盐渍土实行土壤隔层、抑制地表返盐碱,引黄灌溉、大水压碱,扩大肥源、林农配置等;对重度盐渍土采取生物治理与设施隔盐技术;对盐碱涝洼地采取了台基鱼塘和发展种植养殖业,为改良利用盐渍化土壤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滩涂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团队研究拓展了废弃生物质炭化利用的新途径。该研究为滩涂废弃物高效利用及滨海盐渍土等低值土壤的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有害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等期刊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曹妃句滨海盐渍土原土改良绿化技术的研究,探索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与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分析曹妃甸滨海地区原始生态环境特点及盐碱地的形成和分类;探索原土绿化的防盐排盐控盐工程技术;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积累盐碱地栽植和养护管理技术及次生盐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田菁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田菁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分别进行了田菁盆栽、田间耐盐试验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田菁的耐盐能力在6 g/kg左右,耐盐极限为10 g/kg左右;种植田菁能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4.
滨海盐碱土改良新工艺条件下杨树林土壤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滨海盐碱土改良新工艺条件下杨树林土壤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养护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杨树林新工区土壤平均含水率为20.36%,显著高于对照区域杨树林的16.21%;新工区土壤容重均值为1.36 g·cm-3,显著低于对照区域的1.46 g·cm-3。新工区土壤pH为7.86,比对照区域土壤pH值低0.23,而全盐含量为1.96 g·kg-1,显著低于对照区域的2.67 g·kg-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工区土壤中的盐分以NaCl和Na2SO4为主,而对照区域杨树林土壤盐分以NaCl为主;新工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53 g·kg-1、速效氮含量为20.48 mg·kg-1、速效磷含量为63.59 mg·kg-1,分别是对照区的1.42倍、4.31倍和1.32倍。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滨海盐渍土改良新工艺条件在保持杨树林土壤水分、养分和疏松程度以及防止土壤返盐碱方面,全面优于对照区域,相应的表现为杨树成活率高,年生长量较大,长势良好。研究结果可为滨海重盐碱地区深根性树种的大面积栽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盐渍土改良利用方向,对上实东滩生态园区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多项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土壤质地为壤质土;土壤碱化严重,酸碱度集中于8.0~8.5;土壤电导率较高,集中于0.2~0.6mS/cm,水溶性盐分含量较高,集中于0.6~3.68g/kg,且以氯化钠为主,仍有一定程度的盐渍化,土壤盐化程度与地下水矿化度呈正相关;土壤有效磷集中在20mg/kg以下,有机质集中在2g/kg以下,土壤主要养分总体含量较低,且其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硝态氮含量正常,均在1~51 mg/kg范围内;综合评价得出,园区土壤以3类土为主,占比58.06%。研究结果对滨海地区的盐渍土管控和农业生态园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东农业科学》2019,(5):83-88
为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滨海盐渍土盐分表聚性及物理性状的影响,以东营市利津县滨海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分析0、15、30、45、75 t/hm~2有机肥施用量对盐渍土盐分表聚量、土壤蒸发速率、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指标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重度盐渍化土和盐土条件下,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45 t/hm~2和75 t/hm~2时对土壤盐分表聚量降低最显著,降低幅度分别为5.69%和13.02%;各有机肥处理较不施有机肥(对照)土壤蒸发速率降低范围分别为12.20%~31.05%和12.43%~30.32%。在重度盐渍化土中,有机肥施用量45 t/hm~2对土壤物理性状改善作用最显著,土壤容重降低9.85%,土壤孔隙度和含水率分别提高16.06%和14.44%;在盐土中,有机肥施用量75 t/hm~2对土壤物理性状改善作用最显著,土壤容重降低31.00%,土壤孔隙度和含水率分别提高30.63%和33.03%;土壤容重和盐分表聚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孔隙度与盐分表聚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应永庆  傅庆林  郭彬  刘琛  林义成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121-123,131
在滨海盐土中,通过在水稻上开展腐殖酸5个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腐殖酸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腐殖酸对滨海盐土改良机理和效应,以期为滨海盐土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不仅显著降低了滨海盐土的土壤pH值、盐分含量,还能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饱和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稻谷产量.当腐殖酸施用量为1200kg·hm-2时,滨海盐土的土壤降盐、降碱和稻谷增产等效果是最好的.因此,腐殖酸在滨海盐土改良上效果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壤盐渍化信息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垦利区2019年4月17日的Sentinel-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NVI和e Cognition软件支持下,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遥感影像的二阶矩、对比度、熵、相关性等纹理特征信息,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盐分指数(SI)等光谱特征信息,通过预设分类规则实现对黄河三角洲垦利区的盐渍土分类。结果表明,加入二阶矩、对比度、熵、相关性4个纹理特征统计量,再结合光谱信息对垦利区盐渍土进行分类,总体分类精度为92.4%,Kappa系数为0.89,相较于仅利用光谱信息的分类方法,总分类精度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各分类类别的生产者精度与使用者精度较仅依靠光谱信息分类的分类结果均明显提高,其中中度盐渍土的分类效果最好,其生产者精度与使用者精度最高,分别为95.0%、95.9%。本研究提出利用遥感光谱结合纹理特征实现滨海区盐渍土信息的提取方法,提高了盐渍土分类精度,为准确掌握研究区土壤盐渍化信息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林叶彬  顾卫  刘守江  吕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82-12183,12187
[目的]分析滨海盐渍土人工种植罗布麻的可行性及前景。[方法]分析了我国北方滨海地区耐盐植物罗布麻的生长环境与分布特征,并结合当前滨海盐渍土改良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将罗布麻的耐盐性和资源性特征与盐渍土的改良利用相结合的思路。[结果]通过在滨海盐渍土上引种、驯化与人工种植当地物种罗布麻,一方面实现濒危野生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另一方面达到盐渍土改良的目的,而罗布麻自身的优良特性还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论]该方案的实施可为滨海盐渍土区野生罗布麻种质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因地制宜发挥2种资源的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综述了我国盐渍土的分布有,东部滨海盐渍土、东北松嫩平原盐渍土、西北内陆区盐渍土等,以及这些地区,通过采用水利工程措施、农业耕地措施、耐盐植物利用等方法改良利用盐渍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