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核桃试管苗生根难一直是核桃品种组培快繁的瓶颈,研究核桃试管苗生根问题对核桃组培工厂化育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综述了核桃试管苗的生根原理,重点从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条件3个方面分析了核桃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因素,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在核桃试管苗生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草莓主栽品种再生和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建立草莓主栽品种高效、稳定的离体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 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弗吉尼亚’和‘森嘎拉’的叶片离体再生芽频率达到100 %。试管苗叶片与农杆菌菌株EHA105 共培养3 d。共培养后的叶片在附加卡那霉素40 mg/L 的再生培养基上选择培养4周后, 外植体再生出转化芽, 弗吉尼亚的转化芽再生频率可达6. 8 %。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随机选取的10 个GUS 基因转化植株进行基因表达测定, 结果5 个植株强烈表达GUS 活性。转bar 基因植株在附加除草剂草丁膦10 mg/L 的培养基上能够正常分化, 在田间对草丁膦表现出强烈抗性。转基因植株开花、结果正常。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马铃薯优良种薯需求日益增大和试管苗夏季生产易受杂菌感染的问题,就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采用较大培养器皿和严格组培室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减缓试管苗生长速度、减少转接次数、降低感染几率及防菌灭菌的目的,为马铃薯试管苗夏季保苗、安全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草木樨破坏生长点的茎尖作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激素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新生芽.获得最佳分化培养基配方MS+4 mg/L 6-BA+0.2 mg/L IAA.利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进行PUTNHX基因的转化,获得大量转基因苗.在含盐量分别为0.4%、0.8%、1.2%的培养基中测定转化苗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0.8%浓度下,转化苗生长时间明显高于野生苗.野生苗第3周已全部死亡,而转化苗仅有个别叶片变黄,说明转基因苗可以耐0.8%的盐.PUTNHX基因的转化确实提高了草木樨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激素质量浓度配比实验,建立黑穗醋栗茎尖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6-BA1.0mg·L-1+NAA0.1mg·L-1培养基可高效诱导黑穗醋栗茎尖的分化,1/2MS培养基可快速诱导根的生成,形成再生植株。25mg·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茎尖的分化,20mg·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分化小苗的生根。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osMAPK4基因转化黑穗醋栗,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提取转基因植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osMAPK4基因已经被整合到黑穗醋栗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
癞皮南瓜试管苗快速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癞皮南瓜组培繁殖试管苗 ,成活率高 ,前期生长旺盛 ,提早结瓜 ,产量高 ,品质好 ,消除了病毒积累和品种退化等问题。我校近几年在组培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 无菌试管苗的获取选取优良品质的癞皮南瓜种子 ,放入 75 %左右的酒精中浸泡 5分钟 ,捞取后 ,用消毒纱布或吸水纸吸干水 ,投入 1 0 %漂白粉溶液中浸泡 1小时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3~ 4次 ,再用消毒纸吸干水 ,放入超净台 ,在无菌条件下 ,用钳子或镊子小心剥开南瓜子壳 ,取出种仁 ,接种到改良的 1 /2MS南瓜胚培养基培养。培养条件 :温度 2 5℃左右 ,相对湿度为 6 5…  相似文献   

7.
以肥城桃优系红里肥桃为母本,潍坊甜油桃1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获得种子,再用胚培技术育出组培苗.选择其中的优系进行高接观察,筛选出红色、早熟、耐贮的肥城桃新品种,定名为肥城桃1号。果实7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325g,最大500g。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马铃薯品种Desiree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转基因马铃薯,以Desiree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分别比较了不同转化条件(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激素配比)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预培养2 d后以OD600=0.5的菌液侵染10 min,在加有1.0 mg?L-1反式玉米素(ZT-t)的MS20选择培养基上的遗传转化率最高,其愈伤诱导率可达80 %,芽分化率可达70 %。通过该转化体系将抗晚疫病基因R1导入马铃薯,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和抗病接种鉴定,外源基因已经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获得的转基因马铃薯具有很强的抗晚疫病能力,且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和块茎的重要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和种苗三级繁育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常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易使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抗病力减弱,产量、质量、效益锐减,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培养(简称组培)技术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专家证明,草莓脱毒苗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大果率增加,能增产30%~80%。为此,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进行草莓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原原种的获得1·1培养基的配制草莓茎尖组织培养需要配制2种培养基:Ⅰ,…  相似文献   

10.
黄瓜花叶病毒反义2b 基因构建及其转基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构建了CMV 反义2b 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ZM 612 , 通过农杆菌侵染的叶盘转化法导入烟草, 分子检测证实获得了转反义2b 基因的SR1 烟草转基因植株, 初步的CMV 攻毒试验表明反义2b 基因可介导对CMV 的抗性。在此基础上, 将pZM 612 转化番茄品种‘红玛213’, 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苗, PCR检测表明得到了PCR 阳性转化株。  相似文献   

11.
1-MCP和AVG对肥城桃果实采后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研究了采前喷AVG、采后1-MCP熏蒸和二者复合处理对肥城桃果实在采后冷藏(0℃)过程中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AVG、1-MCP和AVG+1-MCP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肥城桃冷藏过程中乙烯产生速率,延迟果实衰老,降低脂氧合酶(LOX)活性,显著提高肥城桃冷藏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延迟了LOX和SOD活性峰值的出现。此外,3个处理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的硬度、减少了果实的失重和冷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以紫红线茄下胚轴为外植体的高效转基因体系。利用该方法,以获得茄子SmARF8基因RNA干涉转基因植株为目的,构建了以NPTⅡ基因为筛选标记的融合表达载体pCAMBIAI 35S-2300-SmARF8-INT,并通过农杆菌介导,侵染茄子下胚轴外植体。含有2 mg · L-1吲哚乙酸,0.5 mg · L-1玉米素,25 mg · L-1卡那霉素和500 mg · L-1头孢氨苄的MS选择培养基可直接诱导外植体产生转基因分化苗,再生率达到80%。转基因苗继续生长并在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产生健壮根系,最终获得转基因株系。RT-PCR和qRT-PCR分析验证了T0代转基因株系中内源基因SmARF8被干涉后不表达或表达量降低,Southern blot分析显示选择的T0代转基因株系中存在1个T-DNA插入拷贝。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转基因体系SmARF8基因在茄子中被成功敲除。  相似文献   

13.
罐藏、鲜食兼用黄桃新品种‘黄金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金冠’是从‘锦绣’自然杂交实生种中选出的罐藏、鲜食兼用黄桃新品种。树势健壮,平均单果质量167 g; 果肉黄色, 不溶质; 果皮及果核处无红色素, 甜酸适口, 品质优, 早果, 丰产, 抗穿孔病危害, 适应性强; 成品罐头金黄色, 肉质细, 有光泽, 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过表达SbRFP1的马铃薯转基因株系和对照组培苗,结果显示5和8 g·L-1的NaCl胁迫时,转基因株系的株高、根长和鲜质量均显著超过非转基因对照。转录组测序发现F-box基因(PGSC0003DMG400013116)和GDSL(Gly-Asp-Ser-Leu)酯酶基因(PGSC0003DMG400007815)等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且经NaCl诱导上调表达。用外源物质处理非转基因组培苗并检测差异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受水杨酸(SA)等多种物质和NaCl诱导表达。说明Sb RFP1可能是通过调控F-box和GDSL酯酶等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马铃薯组培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5.
‘丹丽’是从‘六月鲜’桃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25.7 g;果面色泽艳丽,着色度80%以上;果肉白色,有红色素沉淀;质地细脆,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耐贮运。果实发育期80~85 d。丰产,盛果期产量40 t·hm-2。  相似文献   

16.
沙田柚遗传转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含nos基因和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D基因AP-D基因的根癌农杆菌对沙田柚外植体进行转基因研究,与根癌农杆菌共培养产生的芽,苗经Km敏感性筛选,获得了若干转基因植株,并对这些植株进行了报告基因nos表达的电泳检测,同位素标记、AP-D基因为探针的点印迹杂交,外源AP-D基因的PCR扩增和Southen杂交。结果显示,报告基因nos、抗菌肽D基因已转入沙田柚植株细胞中。  相似文献   

17.
以‘丰光’油桃嫩梢组织为试材,克隆了1个ERF家族基因并命名为PpERF1a(ppa018178m)。该基因全长为600 bp,编码199个氨基酸,含有1 个典型的AP2 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pERF1a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在拟南芥中超量表达PpERF1a,共获得15个阳性转基因株系。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出现发育不良的表型,其中6株持续长出莲座叶,但不抽薹;6株能够抽薹开花,但不结实且生长势明显弱于对照;3株能够开花结实,但种子产量极低。这些结果表明PpERF1a在转基因拟南芥中具有调控生长发育的功能,为后期在桃中开展PpERF1a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极早熟蟠桃新品种‘袖珍早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袖珍早蟠’系从‘早露蟠桃’自然授粉后代中经胚培养等技术手段选育成的极早熟蟠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发育期45 d, 平均单果质量42 g。果实扁平形, 白肉, 硬溶质, 味酸甜, 粘核。  相似文献   

19.
Two transgenic strawberry lines (Pel 1 and Pel 3) containing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a fruit specific strawberry pectate lyase gene (FaplC)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aMV35S promoter have been obtained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this gene on fruit softening. Ripen fruits from both lines showed a significant down-regulation of FaplC, being the percentage of silencing of 84 and 71% on Pel 1 and Pel 3, respectively. The agronomic behaviour of transgenic plants was evaluated during two consecutive years. Fruit set increased in the two transgenic lines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plants, although Pel 1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n fruit weight. Firmness of full ripen fruits from Pel lin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fruits, while color and soluble solids were not affected. The increase of firmness in Pel lines was maintained when ripe fruits were stored for 3 days at 25 °C. 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ripe fruits showed lower intercellular spaces and a higher degree of cell to cell contact area in transgenic fruits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s. Al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pectate lyase gene expression and strawberry fruit softening.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马铃薯品种(系)地上部分糖苷生物碱(SGAs)的含量,增强其抗逆性并改良块茎的品质。克隆了马铃薯茄啶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sgt3)cDNA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基因启动子(rbcS P);对sgt3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该蛋白不具有叶绿体转运肽、线粒体导肽和分泌信号肽序列,推测可能位于细胞质;将克隆的sgt3 cDNA片段及rbcS重组到pCEPSP载体上,构建了具有草甘膦抗性标记的绿色组织特异表达sgt3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夏波蒂’进行转化,共获得了12株抗草甘膦的阳性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的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和SGAs含量分析发现,地上部sgt3基因相对表达量较未转化植株提高1.3~3.0倍,SGAs含量增加20%~37%,而转基因植株的块茎中SGAs含量变化不显著。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培育枝、叶中高SGAs而块茎中低SGAs的马铃薯抗性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