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2R系统白粉病抗源多抗性鉴定高胜国靳秋生宋瑞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0)白粉病和锈病是河北省小麦生产上的两大主要病害。防治这两类病害最经济有效无污染的措施是种植抗病品种。抗病品种的选育需要不断地提供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锈病是由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引起的我国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由于小麦条锈菌的高度变异性,加之大面积种植单一抗病品种,致使其丧失原有抗性.因此抗小麦条锈病基因的研究在小麦抗病品种选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来源,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基因聚合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的重要途径。特别对一些发生范围广、流行速度快,用药剂还难以防治的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显得更为有效。开展作物种质资源对一些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12月6日,该校王保通教授主持完成的"小麦条锈病菌新小种监测和抗条锈基因挖掘及其应用"研究成果,在杨凌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据专家介绍,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生面积大,流行成灾频率高,危害十分严重。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然而,由于小麦条锈病的高度变异性,病菌变异后常常造成生产上原来的抗病品种"丧失"抗性,变为感  相似文献   

5.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病是禾谷镰刀菌等真菌侵染所造成的生育后期的气候型病害。世界各产麦区均有此病害发生,在气候潮湿、温暖多雨的地区尤为严重。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赤霉病危害的根本途径。在披碱草、偃麦草、山羊草和鹅冠草等小麦近缘种属植物中已经鉴定出赤霉病抗性基因。携带赤霉病抗性基因的外源染色体可以通过附加、代换和易位导入小麦。本文综述了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以及利用这些抗源进行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出对白粉病具有持久、广谱、高抗特性的小麦抗病品种一直是育种上的重大挑战。在与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大麦中,已知MLO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使其对白粉病产生广谱和持久的抗性。这种抗性在生产上已成功应用了三十多  相似文献   

7.
由丝核菌引起的立枯根腐和轴腐病是大豆的一种重要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减少该病害损失的一种有效和环保的策略。为了促进抗病品种的培育,本试验研究了中抗大豆PI442031和4个中感品种立枯根腐和轴腐病抗性的遗传,并筛选了与该病害抗性相关的SSR标记。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大豆立枯根腐和轴腐病抗性属于数量性状,它由具有加性基因效应的主效和微效基因控制。抗性的广义遗传力估计值为低到中等大小。通过与适应性好的中感大豆品种杂交,本试验得到了抗性增强了的超亲分离体。  相似文献   

8.
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 or yellow rust)是小麦生产中重要流行病害之一。挖掘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的措施。中国小麦条锈菌抗源单一,且具高度变异性,抗病品种极易丧失抗性。不断挖掘,筛选新的抗条锈病基因,对中国小麦抗病育种工作极为重要。小麦抗条锈病基因主要来源于普通小麦和小麦近缘属植物,而小麦近缘属植物蕴含丰富的抗病基因。本综述主要对目前已正式命名的,暂命名的外源抗条锈病基因进行总结,并对其染色体具体位置分布进行归纳,对优异抗病资源利用进行简要分析和展望,以期在育种工作中进一步高效利用外源抗条锈病基因。  相似文献   

9.
种植小麦品种混合体能显著减少叶部病原引起的病害(如锈病、白粉病等)流行,其原因是抗性基因的田间多样性。目前,种植混合品种最重要的标准是产量能力,多数研究认为与各组成品种单独种植的平均值相比,混合品种的产量稳定。如今,对面包小麦品质要求高,而混合品种能确保较高的、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正>稻瘟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是世界上各稻区的主要的病害之一,近年在我国愈演愈烈。目前仍然依靠化学药剂和种植抗病品种来控制此病害,但是由于培育抗病品种失去抗性及化学药剂抗性的产生导致稻瘟病发生面积增大。常用药剂抗药性增加及缺乏系统防治技术导致稻瘟病防治效果不佳。据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日本报道稻瘟病菌对春雷霉素产生抗药性以来,国内外  相似文献   

11.
小麦种质纹枯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广大麦区 ,特别是主产和高产的黄淮冬麦区迅速蔓延、危害严重 ,已上升为小麦的主要病害 ,1998年 ,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普遍发生较重 ,现已成为危害该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众所周知 ,小麦纹枯病是土传病害 ,药剂防治难度大 ,因此迫切需要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这是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拥有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质是抗纹枯病育种成功的关键 ,但目前普通小麦中筛选出的抗源过硬的尚未发现免疫材料 ,急需鉴定、选拔抗源材料或抗病品种 ,另外通过远缘杂交 ,将小麦近缘属的抗性基因导入普通小…  相似文献   

12.
抗锈性“丧失”问题严重影响小麦抗锈品种的有效利用。寻求相对持久的抗性品利,一直是抗锈育种工作努力的方向。国内外对小麦品种持久抗病性的特点和遗传机制有许多研究,但尚未找到选育和鉴定持久抗病品种的有效方法。里勃留拉在甘肃陇南大面积种植31年,最大种植面积曾达到34000hm^2,经受了十多个不同流行小种的考验,至今仍保持着稳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蚀病是小麦常见病害之一.PCR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全蚀病病原菌的鉴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防治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是一种无污染的防治方法.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最为有效、经济和安全的方法.从PCR技术、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3个方面,综述了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14,(9):36-36
<正>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出对白粉病具有持久、广谱、高抗特性的小麦抗病品种一直是育种上的重大挑战。在与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大麦中,已知MLO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使其对白粉病产生广谱和持久的抗性。这种抗性在生产上已成功应用了三十多年还没有被打破。但是,由于小麦和大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难以进行杂交育种,大麦的这种优良性状不能直接为小麦所用。  相似文献   

15.
条锈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由于小麦条锈菌具有高度变异性且抗源的单一化,抗病品种抗性很容易丧失。因此,不断发掘新的抗条锈病基因资源,扩大抗源选择利用范围,对中国小麦抗病育种工作极为重要。本研究对已命名的57个条锈病基因进行了总结分析,着重介绍了源于小麦一级、二级和三级基因源的各个抗条锈病基因的来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并对条锈病抗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程度与品种抗性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抗病品种由于对抗源的长期、重复使用及白粉病菌新的生理小种的不断出现,再加上近年来肥水条件的改善,小麦群体加大,致使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发病程度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鉴于白粉病对小麦生产的巨大威胁,我们于2008年对山东省栽培的主要小麦品种进行了白粉病的抗性调查,  相似文献   

17.
花生叶斑病及病毒病是花生常发性病害,筛选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的有效途径,经对15个化生品种进行抗性鉴定表明,珍珠豆型花生对焦斑病、黑斑病抗性较好,但对网斑病抗性较差;中间型、普通型花生对网斑病抗性较好,但对焦斑病、黑斑病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小麦叶锈病(leaf rust)是对小麦危害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原菌群体中新致病菌类型的不断出现导致部分抗叶锈病基因的抗性功能逐步丧失,不断发掘和研究利用新抗源基因、培育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周麦22在田间成株期对叶锈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为解析周麦22成株期抗叶锈病的遗传基础,将周麦22与铭贤169杂交构建遗传群体,获得255个F2:3家系群体,经2个年度的大田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并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的抗叶锈病QTL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该群体成株期检测到2个抗叶锈病QTL位点,分别位于1BL和2BS染色体上,命名为QLr.hebau-1BLQLr.hebau-2BS,分别解释9.62%~11.88%和16.89%~20.99%的表型变异,该位点对叶锈病抗性表现稳定,均来自抗病品种周麦22。初步的遗传定位结果显示,QLr.hebau-2BS可能为已知抗叶锈病基因LrZH22,而QLr.hebau-1BL是新的抗病QTL。  相似文献   

19.
小麦黄斑叶枯病(HLB)是南亚恒河平原东部小麦栽培中最严重的病害。在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建立了小麦黄斑叶枯病监测圃(HMN),以便分析这些地区遗传抗性的稳定性。该监测圃中既包括适应性病原也有外来的病原。分别于1999~2000,2000~2001,2001~2002年小麦种植季节,  相似文献   

20.
黄贵平  杨林  朱文华 《种子》2002,(6):59-61
小麦白粉病 ( Powdery mildew )是由禾布氏白粉菌( Blumelia graminis f. sp.tritici)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属世界性分布的病害。在我国 ,过去小麦白粉病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气候湿润的地区。近 2 0多年来 ,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氮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灌溉面积的扩大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面积逐渐增大 ,危害程度加重 ,已成为我国小麦上的主要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 ,而抗病品种的选育关键在于抗源的不断发掘和有效利用。为此 ,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