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将试验处理分为1代种子园、优良家系、无性系、优良无性系4个改良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效果依次增大。优良无性系单行小区试验,9年生材积比那坡种源增加67.3%;块状造林,两块平均林龄8年,平均树高9.9m,平均胸径13.1cm,每667m2林木蓄积量179m3,比那坡种源增加96.7%。因此,无性系选育是充分利用杉木多层次遗传变异获得最大改良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杉木无性系改良增产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14片试验林102个无性系的调查分析,8年生(含苗龄)以上的82个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开化1代种子园或那坡优良种源实生苗)增产35.8%,从中筛选出15个优良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87.1%,其中三个增产1倍以上。试验表明,从杉木优良家系(合优良种源的优良家系)、优良杂交组合和2代种子园的优良种苗营造的幼、中龄林中进行无性系选优,增产效果以优良杂文组合较好,2代种子园次之,1代种子园和优良种源更次之。在增产水平高且后代分化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单系为好;在增产水平高,但后代分化不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多系为好。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梧州地区的杉木初级种子园里的889个无性系中,筛选出45个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用于营建2.8hm^2的大叶面积杉木种子园。建园结果表明,5年生的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的子代幼林的年平均生长量:胸径1.5cm,树高1.04m、材积0.0053m^3,比最优种源或最优家系增产94%以上,比初级园混系种增88%-89%。  相似文献   

4.
福建杉木优良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期末从杉木中心产区福建省引进优良无性系。3年测定表明,供试无性系树高,新梢,胸径,冠幅,分枝盘数及保存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遗传变异。生长显著超过优良种源对照的有1个无性系5号。同时发现经1代改良的最优家系子代在供试群体中表现最佳,树高比对照增加53.3%,经综合评定初选出5号,13号,16号,24号,26号等5个无性系,树高比优良种源对照增加12.6%-40.4%,这些无性系和改良代优良家  相似文献   

5.
1985年选择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进行芽接,于1987年营造丰产林0.48hm^2,以普通长白落叶松作对照。树龄8年生时,优良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及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为3.99m,3.48cm,20.2×10^0-4m^3,和2.244m^3,分别和对照106.2%,103.3%,123.9%和123.8%;13年生时上述各因子平均值为7.18m,7.94cm,22.6×10^-4m^3  相似文献   

6.
巨尾桉无性系山地引种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引进巨尾桉无性系与巨桉,尾叶桉进行山地造林试验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无性系不仅能适宜本地区山地栽培,而且,生长快,3年生平均树高12.1m,胸径12.3cm,单株带皮材积0.0728m^3,去皮材积0.0574m^3,比尾叶桉分别增长23.5%,28.1%,92.1%和140.2%,比巨桉分别增长13.1%,19.4%,56.6%和51.5%。它还具有树干通直圆满,树皮较薄,冠径比小,出  相似文献   

7.
1992年春于浙江临海进行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引种试验2年。结果其平均胸径达9 ̄10cm,,平均树高达8 ̄9m,单株材积平均为0.03 ̄0.06m^3,生长量均比对照增加;各试验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重复率都比较高,且表现出高度的生长性状遗传相关,无性系之间的主要生长性状差异已十分明显,无性系725和1388已经具有比其它无性系更明显的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山杨主要分布区,从5个产地选择36株优树,通过采种和无性繁殖苗木,采用定位对比试验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种源、家系、无性系测定林。根据子代林调查资料再查原优树无性系进行生长量与纸浆材性分析。结果表明,子代林种源,家系与无性系高,径生长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值无性系>家系>种源。无性系年均高生长量1.70m,年均地径生长量2.16cm;新选山杨优良无性系材色浅、纤维平均长1.2115mm。纤维长宽比平均为67.1。纤维素平均含量为48.95%。通过物候观测和生长节律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数量化统计方法,对生长、材质性状及成活、保存率等进行综合分析,选出优良种源、家系、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遗传组成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杉木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对杉木第一代(初级)种子园作遗传疏伐建成改良代种子园,能有效地改变种子园的遗传组成,并使遗传加性效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建成的改良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及其母株占有率达90%以上,同时保留有较宽的遗传基础。改良代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增产效益比第一代种子园提高一倍多,达20.6%~28.9%。  相似文献   

10.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抗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纬度和经度是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主要因子,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荥经,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广东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抗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增的41.16-96.90m^3/hm^2,表型产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3.5%-109.6%  相似文献   

11.
杉木生长,材性兼优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对杉木中心产区优良种源的中间试验研究表明,种源间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性状有一定差异,根据对12年木材基本密度性状和9年材积生长性状的测定结果,初步选出广西那坡,贵州锦屏,贵州榕江等生长,材性兼优的种源。其木材基本密度与广西融水优良种源相近,材积生长比融水种源增加47.0% ̄83.6%,遗传增益达13.41% ̄23.86%。  相似文献   

12.
楸树优良无性系选择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楸树10个无性系及金丝楸(对照)测试林5年对比试验,选出速生型优良无性系8615。5年生胸径达9.4cm,年均1.88cm;树高5.2m,年均1.04m;立木材积0.01714m ̄3,年均0.00343m ̄3。与金丝楸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力027.0%、6.1%及102.8%。与全林均值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加25.3%、10.6%及92.2%。胸径重复力为54.71%,遗传增益13.86%;树高重复力35.05%,遗传增益3.73%;立木材积重复力61.37%,遗传增益56.55%。  相似文献   

13.
结合贵州第一期世行贷款造林,在黎平县中潮长岭营建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杉木试验示范林88hm^2,推广面积8000hm^2,试验内容包括:杉木幼林施肥效果,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监测:杉木不同施肥时间效果,示范内容包括:杉木优良家系,杉木优良种源和杉木优良无性系示范林,试验示范结果表明,I.施肥效果以NPO2K1处理的生长量最大,施肥后4年,树高生长量比无肥对照大42.4%,胸径大34.2%,NP1和P2  相似文献   

14.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柱状、抗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荣径,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抗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杉木增加41.16~96.90m3/hm2,表型增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6.5%~109.6%和13.3%~31.3%,可供当地营造杉木短轮伐(12~15年)小径材建材林选用。广西融水种源丰产性最佳,适应性强,是应推广应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5.
刺槐无性系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刺槐无性系进行了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粗根段(0.5~0.8cm)平均扦插成活率78%,平均苗高2.36m,平均地径2.26cm,分别比细根段(0.4cm以下),提高27.9%,28.3%,24.9%,(2)长根段(8~12cm)平均扦插成活率为83.3%,平均高2.48m平均地径2.28cm,分别比短根段(4~5cm)提高27.8%,15.1%,9.7%。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春,上虞海涂引进了美洲黑杨无性系,经3年观测,其平均胸径和蓄积分别为10.96cm和51m^3/hm^2,与对照意杨相比,分别增长13.1%和30.8%,其增长幅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美洲黑杨对天牛和刺蛾有明显抗性。  相似文献   

17.
我市1991年冬从开化县引进9个杉木天性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经过5年的观测,有8个无性系生长量超过良种。从中筛选出的灰杉6号、那坡多系、21号的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与良种实生苗比达到极显著差异,材积分别比良种增加45.4%、70.4%、78.1%,这三个无性系可以做为优良无性系在我市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扩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纬度和经度是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主要因子,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荥经,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广东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扩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增加41.16—96.90m8/hm2,表型增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3.5%—109.6%和13.3%—31.3%,可供当地营造杉木短轮伐(12—15年)小径材建材林选用。广西融水种源丰产性最佳,适应性强,是可以推广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9.
内蒙干旱地区杨树人工用材林灌溉量与林木生长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的适宜灌溉量的研究表明,在林木生长后期增加灌水次数,可使胸径生长增加0.25 ̄0.42cm。树冠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量均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1500、4500、7500、22500m^3/hm^2·a灌溉量的平均叶面积分别为19.3、24.5、30.5、43.4m^2;平均叶干重分别是1.1、1.3、1.5、3.9kg;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97、1.23、1  相似文献   

20.
在杉木北缘区苏南低山丘陵江宁、句容两试点的观测研究表明:从优良种源间杂交组合子代幼林、优树半同胞子代幼林以及优良种源超级苗木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无性系和优良种源超级苗无性混合群体,早期均有选择增益。在3年生时,从45个参试无性系中初选出的14个无性系,其树高早期选择增益达3.4% ̄48%,比对照融水种源群体无性系苗生长量高46%以上。而选择了融水、会同,江华优良种源超级苗无性混合群体造林,分别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