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窄冠毛白杨林下、冠影内光合有效辐射性和树冠投影面积。遮光量的研究表明,窄冠毛白杨林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比泡桐高1.8%,比宽冠毛白杨高17.696;树冠投影内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窄冠毛白杨比宽冠毛白杨高7.3%,比泡桐高11.1%。窄冠毛白杨是农林间作和密植丰产栽培的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1990年引进窄冠白杨,1992年开始推广窄冠白杨行状、群团状选择造林技术,缓解了林木胁地作用。窄冠白杨林带株行距2m×4m,农作物带宽16m,每0.067hm2栽33株,第3、4、5年小麦单产增加18.3%、39.1%和21.6%,而同密度的易县毛白杨林带中的作物则相应减产23%、2.2%和28.2%。  相似文献   

3.
在平原农区推广窄冠白杨行状及团状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引进窄冠白杨,1992年开始推广窄冠白杨行状、群团状选择造林技术,缓解了林木胁地作用。窄冠白要带株行距2m×4m,农作物带宽16m,每0.067hm^2栽33株,第3、4、5年小麦单产增加18.3%、39.1%和21.6%,而同密度的易县毛白杨林带中的作物则相应减产23%、2.2%和28.2%。  相似文献   

4.
杨树是西藏河谷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中北京杨为传统的主栽品种.1994年引进毛白杨、中林诸杨和优胜杨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其成活率可达到70%左右,毛白杨的成活率可达到87%,与北京杨差异不大.在栽培措施相同的条件下,毛白杨的地径生长量、高生长量、光合速率、总叶面积和最大光合速率,分别比北京杨高14.2%,22.3%,24.6%,46.1%和62%.说明在该区引种毛白杨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濒危植物短柄五加光合特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短柄五加在林下和开阔地生境中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内外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株的光合补偿点,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均小于开阔地上植株,表观光合量子产额相差不大,开阔地上短柄五加植株光合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类型;其日光合总量大于林下植株,林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林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开阔地短柄五加多年生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空气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本省白包桐和川泡桐优树经人工杂交选育出黔杂1-4号4个优良无性系,苗期比白花泡桐高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1.7%-99.3%和17.3%=58.5%;比川泡桐分别提高28.3-130%和14.8-55.1%,以黔杂3号和黔杂4号最佳。经不同授粉方式试验表明,白花泡桐和川各族花不孕 。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杉木萌蘖林、泡桐纯林、混交林林木生长和林地土壤状况调查可知:杉木萌蘖、泡桐混交林比杉木萌蘖纯林、泡桐纯林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粗41%、39%,树高分别高38%、28%,树冠分别大56%、31%,每公顷蓄积量分别高62%、95%。杉木萌蘖纯林、泡桐纯林比杉泡混交林的N、P、K含量分别小3.2%、4.1%、3.3%,1.4%、1.6%、1.6%。  相似文献   

8.
利用窄冠毛白杨冠窄根深、基本无缓苗期、成活率高、生长快、材质好的特点营建农田林网 ,是改变本地林网树种单一、栽植成活率低、树木成材慢、材质劣、效益不高的有效途径。 1996年在枣庄市薛城区营建窄冠毛白杨林网 40 0 0hm2 ,并在 3种不同土壤类型范围内 ,对不同的整地挖穴方式及树种、品系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证明 :窄冠毛白杨适宜薛城区不同土壤农田林网栽植 ,成活率达 96 %以上 ,比其它品系毛白杨高出 2 5 .8个百分点 ,4年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高出中林杨 11% ,高出鲁毛 5 0毛白杨 5 4.5 %。  相似文献   

9.
通过杂交育种,苗期选择,无性系测定,选出了6个窄冠黑杨,1个窄冠黑白杨无性系。前者生长量接近对照I-69/55和中林46,冠幅比对照小1/2—1/3,耐盐碱能力较强,容易扦插繁殖,造林成活率高。后者生长量与窄冠白杨3号相当,冠幅比窄冠白杨3号更窄,繁殖方式同一般毛白杨。两类品种均为适合于农田林网及农林间作的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6400光合分析系统,对修枝接干和对照泡桐不同冠层、不同方位叶片在不同光量子密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进行测定,并采用经验方程对其光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修枝接干可明显提高泡桐植株总体的光合潜力和适应强光环境的能力,其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光合幅度(PR)在修枝后分别达23.93 μmol·m-2·s-1、1 966.58 μmol·m-2·s-1,53.88 μmol·m-2·s-1、1 911.71 μmol·m-2·s-1,较对照分别高11.85%、15.61%、29.06%、15.21%.(2)修枝接干对泡桐诸光合指标的影响在树冠下层明显大于上层,并且使其上下冠层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减小.修枝后泡桐下层树冠的Pmax、LSP、LCP、PR较对照分别高27.70%、36.74%、34.22%、36.80%,而上层差异不显著.(3)修枝接干对处于不同方位泡桐叶片的光合特性的影响在不同冠层具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树冠上层的阳位与阴位间,修枝接干后的Pmax、LSP、LCP和PR分别较对照有所提高,但均不显著;而在树冠下层,修枝接干后其阳位叶的Pmax、LSP、LCP和PR分别较对照高21.80%、39.02%、28.72%和39.26%,阴位叶分别较对照高42.18%、39.35%、48.70%和39.13%,除了LCP在二处理间阳位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的差异性均显著.  相似文献   

11.
山东平原绿化尤其在农田林网中,绝大多数是欧美类杨树和小美类杂种。这些杨树树冠大、寿命短、材质差、胁地重,不是进农田的适宜树种。毛白杨虽系优良乡土树种,但树冠宽大遮荫重,生长较慢;近年来选出的抱头毛白杨属窄冠型,但生长太慢。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杂交育种选出速生、材质优良、树冠窄、深根型适于进农田的白杨派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良白花泡桐的干形,对树冠结构,生长性状与干形的遗传相关进行了剖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出主要树冠性状、生长性状对于干形的63个选择指数方程。结果表明,胸径、小枝数、分枝总长、冠表面积和树高对形数,圆满度的决定系数在0.405~0.940和0.426~1.064之间。由以上5性状和形数或圆满度组成的综合选择指数方程效果最好。对形数选择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55和159.0157%。对圆满度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良白花泡桐的干形,对树冠结构、生长性状与干形的遗传相关进行了剖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出主要树冠性状、生长性状对干形的63个选择指数方程。结果表明,胸径、小枝数、分枝总长、冠表面积和树高对形数、圆满度的决定系数在0.405~0.940和0.426~1.064之间。由以上5性状和形数或圆满度组成的综合选择指数方程效果最好。对形数选择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55和159.0157%。对圆满度选择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74和128.3679%。  相似文献   

14.
窄冠白杨6号育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窄冠白杨6号的花芽数量,花序长度及杨絮重量,发现大田情况下,窄冠白杨6号败育,无飞絮污染,而在温室条条下可育,但单株杨絮量仅为普通毛白杨雌株的15.6%。说明窄冠白杨6号作为行道树或用于绿色通道建设,不会产生飞絮污染,同时又可作为进一步杂交育种的母本。  相似文献   

15.
泡桐丰产林下栽培平菇是一项立体种植、双向受益、省地省肥、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目前在粮林争地的情况下,值得大力推广。泡桐丰产林株行距为5m×4m,栽植4年后,树冠大量遮荫,栽培平菇就是利用树冠下的荫凉土地。1挖制阳畦在行间呈东西方向挖制阳畦,阳畦宽1~...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濮阳林科所在对圆冠泡桐(Paulownia×henanensisC.Y.ZhangetY.H.Zhao)进行研究过程中,按照苗木与大树抗性一致的原理,于1991年在睢县林业科技试验开发中心,做了圆冠泡桐抗旱、抗淹、抗盐碱研究,取得了客观结果,并在7年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验证。1 抗旱试验试验材料为圆冠泡桐1年生种根,对照为豫林1号泡桐1年生种根。试验方法是,5月4日将温床催根处理好的长12cm、粗1cm的圆冠泡桐、豫林1号泡桐40个种根分别直埋于40个盆中。7月20日当平均苗高达50cm时,…  相似文献   

17.
毛白杨2年生埋条平茬苗在土壤含水量15%的春早期能正常生长,年总生长量和净增总干重均为相应原总量的27%左右,根冠比1.28,苗冠生长受抑制,叶片解剖构造具数量庞大的光合细胞器,矿质元素在叶内数量随生长进程而递减,不合理的倒卵形苗冠结构抑制了中下部叶光合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使苗木生长量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18.
用烟雾剂防治人工林等叶部病虫害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从1983~2001年多次进行测试和实际防治教学,有如下结果。1落叶松人工林林内及林外全天铅直气温的一般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2林外空地气温逆增始末情况,见表1。表1林外空地气温逆增情况日出4:00日落18:30空地气温逆增:开始时间平均比日落提前1h,结束时间平均比日出落后1.5h。3烟雾流动弥温情况与林内逆增温差及风速关系树冠中层与树干距地1.3m处气温差值大致超过1℃时,烟雾不能升至冠层中弥漫。林下风速超过1m/s时,烟雾不能升到冠层中弥漫…  相似文献   

19.
秃杉遗传基因变异潜能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杉遗传基因变异潜能显著王殿遴在进行秃杉引种栽培试验中,经常看到同一种源的种子繁殖的秃杉苗木。在一块林地上,采用统一的栽培管理技术,生长出来的秃杉单株幼树,出现一些相异的生态生物学特征,树冠、树枝、叶形、叶色都有明显差异。树冠有窄冠、宽冠、球形冠、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7个毛白杨短周期工业用材新品种的引种栽培,用易县毛白杨雌株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96、80两个品种速生性最强,分别比对照高29.1%和17.2%,可优先推广。6、73、66等生长较差,低于对照,予以淘汰。92和75两个品种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