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进行了芹菜提取液对丁鱼种生长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程浓度的芹菜提取液,丁鱼的相对生长率、肥满度,耐低氧力及饵料系数均优于对照组;丁鱼种饲料中芹菜提取液的理想添加量为300mg/L.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芹菜提取液对丁鱥鱼种生长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程浓度的芹菜提取液,丁鱥鱼的相对生长率、肥满度,耐低氧力及饵料系数均优于对照组;丁鱥鱼种饲料中芹菜提取液的理想添加量为300mg/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投喂不同饵料对丁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经过21d的试验,投喂水蚯蚓+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高,而投喂蛋黄+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低。丁仔鱼的最适饵料是水蚯蚓+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4.
丁鱼     
丁鱼原分布于欧洲大陆各水体中,扩展到中亚。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水系均有丁鱼存在,在自然水域中成熟个体重达300克~4000克。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在每kg饲料中添加了0、50、100、150、200、250mg纯肉毒碱的饲料饲养鲤春片鱼种,用全收粪法测定鲤对每种饲料粗脂肪的消化率,比较不同添加量的肉毒碱对鲤春片鱼种饲料粗脂肪消化率的影响,旨在寻求鲤春片鱼种中肉毒碱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肉毒碱具有明显的促进鲤饲料粗脂肪消化的作用,并且添加量在100 mg/kg时促消化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11月,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对我国新疆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的丁鱼岁群体各30尾个体的ADH、IDH、LDH、SDH、SOD、EST、MDH、ME、6PGDH、G3PDH等10种同工酶和1种肌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丁鱼岁群体在EST-2、SOD、ADH和IDH等4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捷克群体在EST-1、ADH和IDH等3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我国新疆丁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28.57%,比捷克丁群体高(21.4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061 9,也比捷克丁群体高(0.035 7)。捷克丁群体存在一定的杂合子缺失现象。因此,从遗传保护角度,应防止引入我国的捷克丁鱼岁群体进入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进行人工养殖,以免对我国丁天然资源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7.
2002年10-11月,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对我国新疆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的丁鱼岁群体各30尾个体的ADH、IDH、LDH、SDH、SOD、EST、MDH、ME、6PGDH、G3PDH等10种同工酶和1种肌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丁鱼岁群体在EST-2、SOD、ADH和IDH等4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捷克群体在EST-1、ADH和IDH等3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我国新疆丁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28.57%,比捷克丁群体高(21.4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061 9,也比捷克丁群体高(0.035 7)。捷克丁群体存在一定的杂合子缺失现象。因此,从遗传保护角度,应防止引入我国的捷克丁鱼岁群体进入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进行人工养殖,以免对我国丁天然资源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
青鱼鱼种饲料中不同剂型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青鱼鱼种饲料中不同剂型维生素C的适宜添加量 ,采用 6 0 0尾平均体重为 2 5 g的青鱼鱼种 ,在精制饲料 (对照组 )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包膜VC(VC添加量分别为 10 0mg/kg ,2 0 0mg/kg ,40 0mg/kg ,6 0 0mg/kg ,80 0mg/kg)和VC - 2 -多聚磷酸酯 (VC添加量分别为 10 0mg/kg ,2 0 0mg/kg ,40 0mg/kg ,6 0 0mg/kg) ,饲养青鱼鱼种 5周。结果发现 ,当饲料中缺乏VC时 ,青鱼鱼种表现出生长缓慢 ,脊柱弯曲 ,体表出血等症状 ,随饲料中VC添加量的增加 ,青鱼鱼种的增重率和肝脏VC含量也增加 ,当饲料中VC添加量分别达到 2 0 0mg/kg(VC - 2 -多聚磷酸酯 )和40 0mg/kg(包膜VC)以上时 ,青鱼鱼种的增重率和肝脏VC含量基本达到稳定。表明青鱼鱼种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为 2 0 0mg/kg(VC - 2 -多聚磷酸酯 )或 40 0mg/kg(包膜VC)。  相似文献   

9.
丁口角处有一对很短的颌须,故亦名须。其体略高侧扁,椭圆形,体背侧青黑色,腹侧黄褐色,各鳍大部分为灰黑色。由于起捕后体色很快变黑,因此又有“黑鱼”之称。 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水系。为淡水底栖鱼类,喜在静水泥底地区生活,对水中含氧量变化适应能力强;能生活在鲤、鲫不能忍耐  相似文献   

10.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配制叶酸含量分别为0,0.5,1.0,2.0,5.0,10.0,20.0 mg/kg的7组精制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5.78±0.17)g的草鱼鱼种8 w,考察不同叶酸添加量对草鱼鱼种生长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草鱼鱼种的叶酸需要量.结果表明:添加叶酸5.0 mg/kg使草鱼鱼种增重率(WG)、饲料效率(FE)、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Hb)和血小板数(PLT)比未添加叶酸的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而使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添加叶酸对草鱼鱼种存活率(SR)、血清中总蛋白(TP)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以及血液中红细胞数(RBC)无显著影响(P>0.05);对WG、TG、TC、Hb和PLT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草鱼鱼种对叶酸的需要量为3.6~4.3 mg/kg饲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丁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技术,并揭出了其繁殖过程中应注意防治的几种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2.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配制叶酸含量分别为0,0.5,1.0,2.0,5.0,10.0,20.0 mg/kg的7组精制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5.78±0.17)g的草鱼鱼种8 w,考察不同叶酸添加量对草鱼鱼种生长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草鱼鱼种的叶酸需要量.结果表明:添加叶酸5.0 mg/kg使草鱼鱼种增重率(WG)、饲料效率(FE)、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Hb)和血小板数(PLT)比未添加叶酸的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而使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添加叶酸对草鱼鱼种存活率(SR)、血清中总蛋白(TP)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以及血液中红细胞数(RBC)无显著影响(P>0.05);对WG、TG、TC、Hb和PLT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草鱼鱼种对叶酸的需要量为3.6~4.3 mg/kg饲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丁硫克百威在露地种植芹菜中的代谢残留情况,同时建立芹菜中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检测方法,为丁硫克百威在芹菜上的用药登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丁硫克百威乳油以有效成分180 g/ha的剂量(低剂量组)和有效成分1.5倍(高剂量组)分别喷雾大田芹菜,设施药1次、2次和3次3个处理,并于末次施药后1、3、5、7和14 d按五点法随机在各小区内采集芹菜样品1~2 kg.芹菜样品匀浆后用乙腈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至注射器中,注射器装上针头式滤膜,加入分散固相吸附剂,使净化和过滤等步骤在注射器同步一次完成.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上以定时选择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芹菜中的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的添加回收率为83.8%~1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10.2%,定量限(LOQ)为5.5μg/kg;克百威添加回收率为90.5%~119.0%,RSD为3.7%~9.6%,LOQ为4.8μg/kg;3-羟基克百威添加回收率为92.0%~103.5%,RSD为1.8%~5.3%,LOQ为8.0μg/kg.大田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组中,末次施药后第14 d,施药1次、2次和3次处理的克百威残留量分别为未检出、0.009和0.017 mg/kg;高剂量组中,在末次施药后第14 d,施药1次、2次和3次处理的克百威残留量分别为0.026、0.056和0.089 mg/kg.[结论]建立了芹菜中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的快速检测技术,整个检测分析过程可在30 min内完成,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以丁硫克百威有效成分180 g/ha的剂量喷雾1次,建议安全间隔期在5 d以上,喷雾2次以上则安全间隔期在14 d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甜叶菊提取液对星斑川鲽生长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添加甜叶菊提取液的饲料饲喂星斑川鲽56d后,进行形体、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甜叶菊提取液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异开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63-3764
[目的]为开发研制功能性芹菜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方法]以果蝇为试验对象,研究并比较芹菜原汁和不同浓度的芹菜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的驱避、触杀、熏蒸作用。[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芹菜提取液对果蝇的驱避作用增强,驱避效果达100%,而芹菜原汁对果蝇的驱避效果为80%。芹菜原汁及不同浓度的芹菜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的触杀效果均为0。在芹菜原汁和乙醇提取液的熏蒸作用下,果蝇在短时间内死亡。[结论]芹菜的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的驱避效果和熏蒸效率果均可达到100%,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驱避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6.
用分别添加了0、50、100、150、200、250mg/kg饲料纯肉毒碱的饲料饲养相同的鲤夏花鱼种,比较其对每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结果表明:肉毒碱具有明显的促进鲤饲料蛋白质消化的作用,并且添加量在100mg/kg时促消化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7.
马诚  朱敏  李英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013-4016,4140
[目的]研究养殖丁(Tinca tinca L.)肝胰脏淀粉酶的基本性质。[方法]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丁肝胰脏淀粉酶的pH、温度、底物浓度、缓冲液及8种金属离子对其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影响。[结果]淀粉酶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44℃,最适底物浓度0.4%,最适缓冲液为0.2 mol/L Tris-HCl缓冲液。在设定浓度范围内(10~50 mmol/L),K+、Na+对淀粉酶活力影响具有促进作用;Ca2+、Mg2+对淀粉酶活力也有促进作用;Fe3+在低浓度(10 mmol/L)表现为促进,高浓度(20~50 mmol/L)表现为抑制作用;Al3+、Pb2+、Ag+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结果为丁鱼岁的人工养殖和饲料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丁酸盐是饲用酸化剂的一种,有抑菌、抗肿瘤等作用。动物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丁酸盐有利于其饲料转化效率和生产性能的提高,有利于胃肠道的发育。本文综述了丁酸盐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丁酸盐替代抗生素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丁桂鱼是鱼类的主要品种之一,原产于欧洲,具有"医生鱼"的美誉,在西方的传说中将此鱼作为具有医术之鱼,是一种别具特色的鱼种。丁桂鱼分布在欧亚大陆,隶属于丁鱥属,也是该属中的唯一品种,可见此类鱼种的宝贵性。丁桂鱼通常生活在淡水中,水流相对缓慢、柔和,其主要生活在湖泊和河流的下游。为了在山区养殖此类鱼种,本文就丁桂鱼山区池塘主要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紫萍(Lemna polyrhiza)替代饲料对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鱼种生长的影响,在传统罗非鱼饲料中分别添加0、10%、15%、20%、25%、30%的紫萍DW2602干粉,按照鱼体质量2.5%、3%和4%的投喂量饲喂罗非鱼鱼种40 d,对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脏体比等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添加紫萍DW2602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了4.3%,粗脂肪含量下降了0.9%,赖氨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总量增加了0.1%。当浮萍替代率为20%、投喂量3%时,促进生长作用最显著,与投喂普通饲料相比,增重率提高了57.5%,特定生长率比对照组提高30.3%,肥满度和脏体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6.4%和5.5%。说明传统饲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紫萍干粉,能促进罗非鱼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